智能取暖温度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7438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取暖温度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温度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取暖温度监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单片机系统、用户数据输入电路、静态显示电路、电源电路和电磁阀控制电路构成的智能取暖温度监控装置,在用户供暖管道的入口处安装一个电磁阀,串接控制电路中,一端与固态继电器连接,另一端与220V电源连接,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由用户数据输入电路供给单片机的数据,经过静态显示电路、主程序、设置子程序、温度检测子程序、显示数字子程序、调温子程序、外部中断子程序的处理,最后通过控制电路实现对电磁阀的控制;单片机的4脚与用户数据输入电路的D4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5脚与D3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12脚与U6B与门的6脚连接,13脚与电阻R2一端和S1按键连接,1脚与电阻R4一端、U6B与门的4脚和S2按键一端连接,2脚与电阻R3一端,U6B与门的5脚和S3按键一端连接;单片机的10脚与静态显示电路中的U2移位寄存器的1、2脚连接,11脚与U6A与门的1脚连接,U6A与门的3脚与U2、U3移位寄存器的8脚连接;单片机的6脚与控制电路中的电阻R7一端连接;单片机的9脚与电容C3的负极连接,C3的正极与电源VCC连接,单片机的19、18脚分别接Y1晶振和电容C1、C2一端,电容C1、C2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1、该装置采用单片机监控,设定了主程序、显示数字子程序、调温子程序、外部中断子程序、设置子程序和温度检测子程序,提高了智能化程度,可以自动进行室内温度测量和监控;2、具有显示设定温度,显示正常工作时室内温度,显示系统故障状态的各项显示功能;3、系统的精度较高,温度误差范围为±0.5℃。


图1示智能取暖温度监控装置系统结构框图。
图2示
图1的总电路图。
图3示图2的静态显示电路图。
图4示图2的电磁阀控制电路图。
图5示图2的用户数据输入电路图。
图6示
图1的主程序框图。
图7示
图1的显示数字程序。
图8示
图1的调温子程序。
图9示
图1的外部中断子程序。
图10示
图1的设置子程序。
图11示
图1的温度检测子程序。
图中,1-用户数据输入电路;2-静态显示电路;3-控制电路;4-单片机;5-电源电路;6-S1、S2、S3按键;7、8-D3、D4发光二极管;9-温度传感器;10-三极管;11-继电器;12、13-U2、U3移位寄存器;14、15-D1、D2数码显示管;16、17-U6A、U6B与门;18-稳压器;19-整流桥;20-电磁阀;21-晶振;R-电阻;C-电容参照附图2,首先通过电源电路5为单片机4主机系统供电。电源电路5由稳压器18、整流桥19,电C4、C5、C6、C7和电源接口组成,稳压器18的1脚接电容C5正极和电容C4一端及整流桥19的3脚连接,稳压器18的2脚接电容C5负极,电容C4另一端和整流桥19的4脚以及电容C6一端、电容C7的负极并接地,稳压器18的3脚接电容C6另一端,C7正极并接电源VCC,电源VCC接C3正极,C3负极接单片机4、电阻R1一端,电阻R1另一端接地。
用户数据输入电路1由S1、S2、S3按键6,D3、D4发光二极管7、8,U6B与门17、温度传感器9和电阻R2、R3、R4、R5、R6组成。S1按键6为设置键,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单片机4的13脚连接和电阻R2一端连接,S2按键6为升温键,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单片机4的1脚连接和电阻R4一端连接,S3按键6为降温键,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单片机4的2脚连接和电阻R3一端连接;U6B与门17的4脚与S2按键一端、电阻R4一端和单片机4的1脚连接,U6B与门17的5脚与S3按键一端,电阻R3一端和单片机4的2脚连接;U6B与门17的6脚与单片机4的12脚连接,发光二极管7正极接电阻R6一端,负极接单片机4的5脚,发光二极管8正极接电阻R5一端,负极接单片机4的4脚;温度传感器9的2脚接单片机4的8脚,1脚接地,3脚接电源VCC。用户数据输入用S1、S2、S3按键6完成,S1按键6为设置键,如果用户需要查看当前的设定值,按下此键,即显示当前的设定值;如果用户需要调整室内温度时,就要修改设定值,此时,必须先按下此键,然后再按S2按键6升温或按S3按键6降温。每按一次升或降按键6,设定值就会相应的升或降1℃。灯光提示当室内温度即温度传感器9测得的实际温度与用户设定值有偏差时,单片机4通过温度子程序(见附图8)进行自动调节,此时调节指示灯亮,当用户进行设置时,设置指示灯亮,设定完成后,系统自动定时5秒钟,然后回到正常工作状态;在正常工作状态时,显示灯7、8均不亮。
静态显示电路2(见附图3)由U2、U3移位寄存器12、13,D1、D2数码显示管14、15和U6A与门16组成。D1数码显示管14的1脚接电阻R11一端,2脚接电阻R12一端,3脚空,4脚接R13一端,5脚接电阻R8一端,6脚接电阻R14一端,7脚接电阻R15一端,8脚接地,9脚接电阻R10一端,10脚接电阻R9一端,D2数码显示管15的1脚接电阻R19一端,2脚接电阻R20一端,3脚接地,4脚接电阻R21一端,5脚接电阻R16一端,6脚接电阻R22一端,7脚接电阻R23一端,8脚空,9脚接电阻18一端,10脚接R17一端,U6A与门16的3脚接U2、U3移位寄存器12、13的8脚,1脚接单片机4的11脚,2脚接单片机的7脚。静态显示电路2采用的两位数字,通过D1、D2数码显示管14、15对温度设定值和测量值进行显示,采用静态显示方法,由单片机4的串行输出口,将所要显示数字对应数字量输出到两个串联U2U3移位寄存器12、13,供给D1、D2数码显示管显示,其电路如附图3所示,对于指示灯的显示,则由温度子程序控制,根据工作状态的改变为用户提示当前系统所处的工作状态,当用户按下设置S1按键6时,D1D2数码显示管14、15显示出当前系统的设定值,同时红灯点亮;当环境温度与系统设定值不符时,系统会根据其差别通过控制电路3对电磁阀20进行控制,此时处于调节状态,绿灯点亮。
控制电路3(见附图4),由固态继电器11、三极管10、电磁阀20和电阻R7组成。固态继电器11的1脚和4脚接电磁阀20,2脚接三极管10发射极1脚,3脚接地,三极管10的2脚(基极)接电阻R7一端,电阻R7另一端与单片机4的6脚连接,三极管10的3脚接电源VCC,电磁阀另一脚接电源。控制电路的功能就是按用户设定的室内温度,用电磁阀20对供暖系统的流量进行控制,从而达到对室内温度控制的目的。
单片机4通过P1.5输出信号,再通过三极管10、固态继电器11控制电磁阀20的供电状态,控制管道流量,达到温度监控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取暖温度监控装置,由单片机系统(4)、用户数据输入电路(1)、静态显示电路(2)、电源电路(5)和电磁阀(20)的控制电路(3)构成的,其特征在于在用户供暖管道的入口处安装一个电磁阀(20),串接在控制电路(3)中,一端与固态继电器(11)连接,另一端与220V电源连接,单片机(4)的4脚与用户数据输入电路(1)的D4发光二极管(8)的阴极连接,5脚与D3发光二极管(7)的阴极连接,12脚与U6B与门(17)的6脚连接,13脚与电阻R2一端S1按键(16)的一端连接,1脚与电阻R4一端、U6B与门(17)的4脚和S2按键一端连接,2脚与电阻R3一端、U6B与门(17)的5脚和S3按键6一端连接,单片机(4)的10脚与静态显示电路(2)中的U2移位寄存器(12)的1、2脚连接,11脚与U6A与门(16)的1脚连接,U6A与门(16)的3脚与U2、U3移位寄存器(12)、(13)的8脚连接;单片机(4)的6脚与控制电路(3)中的电阻R7一端连接;单片机(4)的9脚与电容C3的负极连接,电容C3的正极与电源VCC连接,单片机(4)的18、19脚分别接Y晶振(21)和电容C1、C2一端,电容C1、C2另一端接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取暖温度监控装置,由单片机系统4、用户数据输入电路1、静态显示电路2、电源电路5和电磁阀20的控制电路3构成,该装置采用单片机监控,设定了主程序、显示数字子程序、调温子程序、外部中断子程序、设置子程序和温度检测子程序,提高了智能化程度,可以自动进行室内温度测量和监控;具有显示设定温度,显示正常工作时室内温度,显示系统故障状态的各项显示功能;系统的精度较高,温度误差范围为±0.5℃。
文档编号F24D19/10GK2606282SQ0321224
公开日2004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26日
发明者付华, 徐耀松, 屠乃威 申请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