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5067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于天花板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设置于天花板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已为所知。并 且,这种室内机组具有去除被过滤部件捕捉的尘埃的功能也已为众 所周知。专利文献1揭示了这种室内机组。 具体地讲,作为去除空气过滤器上的尘埃的构成,专利文献l 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包括驱动机组、旋转刷、集尘盒及吸尘装 置。空气过滤器形成为圆盘状,捕捉从吸入栅吸入的空气所包含的 尘埃。空气过滤器框架的外周部形成有齿。驱动机组包括与空气过 滤器架的齿啮合的齿轮。旋转刷是用以从空气过滤器上扫落尘埃 的,它的顶端与空气过滤器接触。集尘盒内收纳着旋转刷,该集尘 合捕捉旋转刷扫落的尘埃。吸尘装置用来吸引并收集落到集尘盒内 的尘埃。该室内机组的工作情况如下,若使驱动机组开始工作,空气过 滤器也就开始旋转,附着在空气过滤器上的尘埃就由旋转刷扫落。 并且,从空气过滤器扫落的尘埃落入集尘盒内,集尘盒内的尘埃聚 集在吸引该尘埃的吸尘装置中。
还有,迄今为止,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为了使过滤部件的清 扫作业变得容易,让过滤部件与壳体下表面的吸入栅部件一起相对 于壳体升降亦为众所周知。这种室内机组如专利文献2所揭示。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6-711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4-84998号公报
一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
但是,具有去除过滤部件的尘埃的功能的且设置在天花板的现 有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在去除贮留在贮尘容器内的尘埃之际将伴随登高作业。为此,从贮尘容器中去除尘埃的作业是一项登高的重
体力劳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各点而发明的,其目的在于在具有从过 滤部件上将捕捉到过滤部件上的尘埃去除的功能的空调装置的室 内机组中,利用简单的构造能够使贮尘容器相对于壳体升降。 一为解决现有问题的技术方法一 第一方面的发明,是以包括形成有吸入口 22和吹出口 23的壳 体34,并设置于天花板,调节从所述吸入口 22吸入的空气的温度 后再将该空气从所述吹出口 23吹向室内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13 为对象。并且,该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13包括捕捉包含在从所 述吸入口 22吸入的空气中的尘埃的过滤部件41,从所述过滤部件 41去除捕捉到该过滤部件41上的尘埃的除尘机构42,贮留由所述 除尘机构42从所述过滤部件41上去除下来的尘埃的贮尘容器43, 仅使所述贮尘容器43相对于所述壳体34升降的容器升降机构44。 第二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在所述贮尘容器 43位于所述壳体34侧的状态下,该贮尘容器43的下表面就会在壳 体34的下表面或天花板面上露出于室内。 第三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二方面的发明中,在所述壳体34的 下表面的中央部形成有所述吸入口 22,在该吸入口 22外侧形成有 所述吹出口 23,另一方面,当所述贮尘容器43位于所述壳体34 侧的状态下,该贮尘容器43位于所述吸入口 22和所述吹出口 23 之间。 第四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三方面的发明中,从所述贮尘容器 43下方看该所述贮尘容器43构成为框状容器,在该贮尘容器43 位于所述壳体34恻的状态下,该贮尘容器43则围绕着所述吸入口 22。 第五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二方面的发明中,在该贮尘容器43 位于所述壳体34侧的状态下,该贮尘容器43位于所述壳体34下 表面的中央部,所述吸入口 22形成在所述贮尘容器43的周围。
5
第六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至第五方面的发明的任一项发明
中,所述除尘机构42包括用以去除附着在所述过滤部件41上的 尘埃的刷部件50和移动用以去除附着在所述过滤部件41上的尘埃 的刷部件50或过滤部件41的驱动机构60,另一方面,所述驱动机 构60,能够有选择地进行驱动所述刷部件50或过滤部件41的动作 和升降所述贮尘容器43的动作,还兼作所述容器升降机构44。 第七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包括搬送由所述除 尘机构42从所述过滤部件41去除下来的尘埃到所述贮尘容器43 中的尘埃搬送通路46、 73,所述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13构成为在 所述尘埃搬送通路46、 73中产生向着所述贮尘容器43流动的空气 流,从所述过滤部件41去除下来的流入了该尘埃搬送通路46、 73 的尘埃被送向该贮尘容器43。 第七方面的发明中,由除尘机构42从所述过滤部件41去除下 来的尘埃,经过尘埃搬送通路46、 73送向贮尘容器43。去除下来 的尘埃,由空气流被送向贮尘容器43。从过滤部件41去除下来的 尘埃,不是贮留在去除下来的位置而是贮留在搬送到的贮尘容器43中。 第八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七方面的发明中,所述贮尘容器43 配置在所述壳体34外恻的天花板里。 第八方面的发明中,jfc尘容器43配置在所述壳体34外侧的天 花板里。为此,^尘容器43的大小不为壳体34的大小所制约。 第九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七或第八方面的发明中,于所述贮尘 容器43的顶面上形成有用以连接所述尘埃搬送通路46、 73的顶面 开口,所述尘埃搬送通路46、 73的出口部分由配管构成,并且设 置成出口朝着下方,以便在所述容器升降机构44提升所述贮尘容 器43之际使该出口部分插入所述顶面开口,而当该容器升降机构 44降下该ie尘容器43之际使该出口部分又从该顶面开口中拔出。 第九方面的发明中,在使贮尘容器43上升之际,由配管构成 的尘埃搬送通路46、 73的出口部分插入顶面开口。伴随着贮尘容 器43的上升,尘埃搬送通路46、 73自动与贮尘容器43连接。并且,室内机组13就成为能够通过尘埃搬送通路46、 73向贮尘容器 43输送尘埃的状态。另一方面,在贮尘容器43下降之际,尘埃搬 送通路46、 73的出口部分从顶面开口拔出。尘埃搬送通路46、 73 自动脱离贮尘容器43。—作用一
第一方面的发明中,从吸入口 22吸入空气,包含在空气中的 尘埃由过滤部件41捕捉,捕捉到过滤部件41上的尘埃由除尘机构 42去除。由除尘机构42从过滤部件41去除下来的尘埃贮留到贮尘 容器43中。若贮留到贮尘容器43中的尘埃量积累多了,就有必要 去除贮尘容器43内的尘埃。在该第一方面的发明中,为了去除贮 尘容器43内的尘埃,能够由容器升降机构44只使贮尘容器43相 对于壳体34升降。在去除贮尘容器43内的尘埃之际,由容器升降 机构44只将贮尘容器43从壳体34向下方降下。并且,当去除了 贮尘容器43内的尘埃后,再由容器升降机构44将降下了的贮尘容 器43向壳体34侧提升。 第二方面的发明中,当贮尘容器43处在壳体34侧的位置的状 态下,该l!i尘容器43的下表面就会在壳体34的下表面或天花板面 露出于室内。因此,只需要在垂直方向上移动贮尘容器43,就能够 升降jfc尘容器43。 第三方面的发明中,当贮尘容器43处在壳体34侧的位置的状 态下,该贮尘容器43位于吸入口 22和吹出口 23之间。在壳体34 的下表面中,吹出口 23不在贮尘容器43和吸入口 22之间,而是 将jfc尘容器43配置在吸入口 22的外恻。 第四方面的发明中,从贮尘容器43下方看该贮尘容器43构成 为框状的容器。贮尘容器43配置为在吸入口 22和吹出口 23之间 围绕着吸入口22。该第四方面的发明中,壳体34下表面的吸入口 22和吹出口 23之间的区域,用于配置围绕吸入口 22全周区域的贮 尘容器43。 第五方面的发明中,位于壳体34侧的贮尘容器43,位于壳体 34下表面的中央部。在壳体34的下表面,贮尘容器43的周围形成有吸入口22。第六方面的发明中,能够有选择地进行移动刷部件50或过滤 部件41的动作和升降贮尘容器43的动作的驱动机构60,还兼作容 器升降机构44。也就是说,驱动机构60不只是用以移动刷部件50 或过滤部件41,还用于升降贮尘容器43。 —发明的效果一 本发明中,由容器升降机构44升降的只有贮尘容器43。只有 重量较小的j)&尘容器43被升降。 在此,在升降吸入栅部件的如专利文献2那样的室内机组中, 例如,通过将吸入栅部件和贮尘容器一体化,升降贮尘容器就成为 可能。但是,因为吸入栅部件的重量比较大,若这样做,则升降吸 入栅部件及贮尘容器的机械就会成为庞大的物件。
还有,在升降吸入栅部件的如专利文献2那样的室内机组中,
为了构成的简单而多用两点吊吸入栅部件。并且,在这样的室内机 组的与吸入栅部件一起升降贮尘容器的情况下,例如有必要在吸入 栅部件的中央部设置贮尘容器以便当升降吸入栅部件及贮尘容器 之际jli尘容器倾斜而不使贮尘容器内的尘埃飞散。但是,这样的情 况,就产生了贮尘容器阻碍了从吸入栅部件吸入的空气流的问题。
还有,为了不阻碍从吸入栅部件吸入的空气流将贮尘容器设置 在吸入栅部件的端头的情况,抑制升降之际的贮尘容器的倾斜,就 需要在三点以上吊起贮尘容器,其结局,升降吸入栅部件及贮尘容
器的机械就会成为庞大的物件。
对此,本发明中,容器升降机构44不伴随着重量较大的吸入
栅部件那样的部件升降,而只是升降重量较小的贮尘容器。也就是 说,升降贮尘容器43的动力较小就能够做到了。还有,因为只是 升降贮尘容器43,所以在考虑为使贮尘容器43内的尘埃不飞散而 在升降时抑制贮尘容器43的倾斜时,不需要考虑贮尘容器43以外 的部件,不会使容器升降机构44的构成复杂化。因此,就能够用 简单的构成相对壳体34升降贮尘容器。
还有,根据所述第二方面的发明,只需要在垂直方向上移动贮尘容器43,就能够升降贮尘容器43。因此,不需要复杂地移动lfc 尘容器43,简化了容器升降机构44的构成。 还有,所述第三方面的发明中,在壳体34的下表面中,吹出 口 23不在贮尘容器43和吸入口 22之间,而是将贮尘容器43配置 在吸入口22的外侧。也就是说,贮尘容器43和吸入口 22相邻。 为此,例如在吸入口 22附近配置过滤部件41的情况下,将lfc尘容 器43配置在过滤部件41的附近成为可能,所以,将从过滤部件41 去除下来的尘埃导入贮尘容器43的构成就变得容易。 还有,所述第四方面的发明中,壳体34下表面的吸入口 22 和吹出口 23之间的区域,用于配置围绕吸入口 22全周区域的贮尘 容器43。在此,室内机组13中,为了防止从吹出口 23吹出的空气 直接被吸入口 22吸入的现象(所谓的捷径(short-cut)现象),有必要 适当地分离吸入口 22和吹出口 23。该第四方面的发明中,在壳体 34下表面的吸入口 22和吹出口 23之间的区域,吸入口 22的全周 区域用于贮尘容器43而被有效地活用。因此,能够使贮尘容器43 的容积成为较大,所以,接能够在贮尘容器43内贮留更多的尘埃。 还有,所述第五方面的发明中,在壳体34的下表面,贮尘容 器43的周围形成有吸入口 22。也就是说,贮尘容器43与吸入口 22相邻。为此,例如在吸入口 22附近配置过滤部件41的情况下, 能够将贮尘容器43配置在过滤部件41的附近,构成从过滤部件41 去除下来的尘埃导入贮尘容器43就是容易的。 还有,所述第六方面的发明中,驱动机构60不只是用以移动 刷部件50或过滤部件41,还用于升降贮尘容器43。也就是说,进 行移动刷部件50或过滤部件41的机构和升降贮尘容器43的动作 的机构没有分别设置的必要了。为此就能够简化室内机组13的构 成。 还有,所述第七方面的发明中,由除尘机构42从过滤部件41 去除下来的尘埃,不是贮留在去除位置,而是贮留在搬送到的贮尘 容器43中。为此,即便是贮尘容器43里充满了尘埃,也不会影响 过滤部件41或除尘机构42等,所以也就能够提高室内机组13的可信度。
还有,根据所述第八方面的发明,贮尘容器43的大小不为壳 体34的大小所制约。为此,能够使用大的贮尘容器43。 还有,所述第九方面的发明中,伴随着贮尘容器43的下降尘 埃搬送通路46、 73自动从贮尘容器43分离,伴随着贮尘容器43 的上升尘埃搬送通路46、 73又自动与贮尘容器43连接。为此,在 下降贮尘容器43之际,不需要从贮尘容器43分离尘埃搬送通路46、 73的作业,再有,上升贮尘容器43后,也不需要在l&尘容器43 上连接尘埃搬送通路46、 73的作业。为此,就能够快速且简单地 进行贮尘容器43的升降。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 概要构成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室内机组的剖视图。 图3,是从下恻看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装饰板的立 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除尘机构及容器升降机构 的侧视图。
图5,是从上侧看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过滤 器支撑 部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室内机组的剖 视图。
图7,是从下侧看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 装饰板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室内机组的剖视图。
图9,是从下侧看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 装饰板的立体图。
图IO,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室内机组的剖视图。图U,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贮尘容器的立体图。
图12,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过滤器支撑部的侧 视图。
图13,是其他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除尘机构及容器
升降机构的侧视图。
图14,是其他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所涉及的过滤器支撑部的
概要构成图。 一符号说明一
10空调装置
13室内机组
22吸入口
23吹出口
34壳体
41吸入过滤器(过滤部件)
42除尘机构(除尘器)
43Hi尘容器
44容器升降机构(容器升降器)
50旋转刷(刷部件)
57去除机构侧马达(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包括本发明所涉及的室内机组13的空调装置 10。在该空调装置10中,室内机组13设置在室内空间的天花板中。 另外,以下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10,接下来说明 本发明所涉及的室内机组13。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10,包括室外机 组11和室内机组13。室外机组11中设置有压缩机30、室外热交 换器35、膨胀阔36、四通换向阔33及室外风扇12。室内机组13 中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37及室内风扇39。
室外机组ll中,压缩机30的喷出侧与四通换向阀33的第一 阀口 Pl连接。压缩机30的吸入侧与四通换向阀33的第三阀口 P3 连接。 室外热交换器35是交叉式管片型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35 的一端,与四通换向阀33的第四阀口 P4连接。室外热交换器35 的另一端,连接于液态侧关闭阀15。 室外风扇12,设置在室外热交换器35的附近。室外热交换器 35中,由室外风扇12送来的室外空气和流动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 交换。室外热交换器35和液态侧关闭阀15之间,设置有可变开度 的膨胀阀36。还有,四通换向阈33的第二阀口 P2与气态侧关闭 阀16连接。 四通换向阀33,能够在第一阀口 Pl与第二阀口 P2相互连通 且第三阀口 P3与第四阀口 P4相互连通的第一状态(图1中实线所 示状态)和第一阀口 Pl与第四阀口 P4相互连通且第二阀口 P2与第 三阀口P3相互连通的第二状态(图1中虛线所示状态)之间进行相互 切换。 该空调装置IO的工作情况如下,该空调装置10工作时,压缩 机30被驱动,而四通换向阀33设定为第一状态则进行制热运转。 制热运转中,在制冷剂回路18中进行室外热交换器35成为蒸发器 而室内热交换器37成为冷凝器(放热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另 一方面,若压缩机30被驱动,而四通换向阀33设定为第二状态, 则进行制冷运转。制冷运转中,在制冷剂回路18中进行室外热交 换器35成为冷凝器(放热器)而室内热交换器37成为蒸发器的蒸气
压縮式制冷循环。
(室内机组的构成)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室内机组13,包括具有壳主体 26和装饰板27的壳体34。壳体34内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37、室 内风扇39、冷凝水盘40、作为过滤部件的吸入过滤器41、除尘机 构42、贮尘容器43、容器升降机构44以及作为驱动器的驱动机构 57。
壳主体26形成为下侧敞口的近似长方体箱状。壳主体26的内 面上,粘贴着隔热材料17。壳主体26设置为它的下部插通天花板 的开口。 装饰板27形成为矩形板状。装饰板27的平面形状,比壳主体 26的平面形状大一圈。装饰板27安装为以夹着密封部件19的状态 覆盖在壳主体26的下侧。在将装饰板27安装在壳主体26上的状 态时,是装饰板27暴露在室内。如图3所示,装饰板27上形成有一个吸入口 22和四个吹出口 23、 23、…。吸入口22形成为矩形,且位于装饰板27的中央部。 吸入口 22中嵌入了形成为细缝状的吸入栅部件29。各吹出口 23, 形成为细长的矩形状。各吹出口 23沿装饰板27的各边形成。 还有,收纳ji&尘容器43的容器收纳部20在装饰板27的下表 面开口。容器收纳部20的开口成为细长的矩形状。容器收纳部20 设置在吸入口 22的一边和与该边相对的吹出口 23之间。 室内风扇39是所谓的涡轮风扇。室内风扇39配置在壳主体 26的正中附近,且位于吸入口 22的上侧。室内风扇39包括风扇马 达39a和风扇叶39b。风扇马达39a固定在壳主体26的顶板上。风 扇叶39b连结于风扇马达39a的旋转轴上。室内风扇39的下侧设 置有连通于吸入口 22的喇叭口 25。室内风扇39构成为通过喇叭口 25从下侧吸入空气向四周吹出。 室内热交换器37是由交叉式管片型热交换器构成。室内热交 换器37,从俯视看形成为口字状,配置在围绕室内风扇39的周围。 室内热交换器37中进行由室内风扇39送来的室内空气和流动的制
冷剂之间的热交换。 冷凝水盘40设置在室内热交换器37的下侧。冷凝水盘40是 接受在室内热交换器37上空气中的水分冷凝产生的冷凝水的。冷 凝水盘40中设置有用以排冷凝水的排水泵(省略图示)。冷凝水盘 40具有向设置有排水泵的位置倾斜的倾斜度以便聚集冷凝水。 贮尘容器43是细长的容器状部件。如图4所示,贮尘容器43 中,沿长方向延伸的长向侧面部43a中的一个的高度比另一个的高度高。将顶端侧向下弯折了的顶面部43b的基端通过轴43c安装在 高度高的长向侧面部43a的上端。顶面部43b能够绕轴43c旋转。在高度低的长向侧面部43a的上端和顶面部43b的顶端之间形 成有开口。贮尘容器43中,例如,在去除贮留在内部的尘埃之际, 通过使顶面部43b绕轴43c旋转就能扩大上侧开口的大小。还有, 沿宽度方向(短向)延伸的短向侧面部43d上,分别设置有后述的用 来挂住容器升降机构44的挂线部件58的挂线部。 jJfc尘容器43能够由后述的容器升降机构44驱动而相对于壳体 34升降。当贮尘容器43位于壳体34侧的状态下,贮尘容器43收 纳在容器收纳部20内。这种状态下,贮尘容器43的下表面露出在 室内。 除尘机构42包括作为刷部件的旋转刷50、过滤器支撑机构 51和构成驱动机构的去除机构侧马达57。旋转刷50包括棒状的 轴部和固定在轴部周围的很多刷毛构成的刷部。旋转刷50以轴部 的轴向和D&尘容器43的长度方向一致的状态设置在贮尘容器43的 上侧开口位置。 如图5所示,过滤器支撑机构51包括两个皮带轮54、两个传 动皮带55和两个轨道部件56。皮带轮54包括轴部54a和安装在轴 部54a两端的圆柱状滚简部54b。滚简部54b的外周面上,形成有 多条后述的与传动皮带55的嵌齿啮合的齿槽。两个皮带轮54都在 轴部54a的轴向与旋转刷50的轴部的轴向一致的状态下,隔开一 定间隔设置。两个皮带轮54中的一个位于旋转刷50的上侧。该皮 带轮54上设置有皮带轮恻齿轮(省略图示)。皮带轮侧齿轮形成为与 安装在去除机构侧马达57的轴上的马达恻齿轮啮合的状态。 传动皮带55是内周面形成有多条嵌齿的带嵌齿皮带。各传动 皮带55,在嵌齿和滚简部54b的齿槽啮合的状态下,安装在各皮带 轮54的相同侧的滚简部54b上。传动皮带55的外周面上,形成有 用来安装吸入过滤器41的框架的安装部。通过在传动皮带55的安 装部上连接吸入过滤器41的框架的安装部,而将吸入过滤器41安 装在传动皮带55上。还有,轨道部件56配置为围绕传动皮带55的周围的状态。轨道部件56与吸入过滤器41的框架接触,起着吸
入过滤器41的导轨作用。另外,传动皮带55还能够和吸入过滤器 41 一体形成。 容器升降机构44包括升降机构侧马达53和两条挂线部件58。 安装在升降机构侧马达53的轴上的挂线滚简上,各连接着挂线部 件58的一端。各挂线部件58的另一端,连接于贮尘容器43的短 向恻面部43d的各悬桂部。各挂线部件58被设置在贮尘容器43上 方的引导部件59所悬挂,且从升降机构侧马达53的桂线滚简到导 轨部件59为止水平延伸而从导轨部件59到贮尘容器43为止则是 垂直延伸。另外,挂线部件58还能够是一条。还有,挂线部件58 在另一端侧能够分成多个。挂线部件58的各个另一端分别连接于 j)!i尘容器43。 该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在制热及制冷运转中,吸入过滤 器41整体位于皮带轮54的下侧,包含在从吸入口 22吸入的空气 中的的尘埃由吸入过滤器41捕捉。并且,由于吸入过滤器41上捕 捉到的尘埃逐渐增多,则吸入过滤器41的空气阻力增大使得空调 装置10的效率降低,所以,在停止制热及制冷运转时进行除尘机 构42去除由吸入过滤器41捕捉到的尘埃的尘埃去除动作。例如当 从前次的尘埃去除动作起空调装置10的运转合计达到所规定的时 间就进行尘埃去除动作。 尘埃去除动作中,除尘机构42的去除机构侧马达57被驱动。 若去除机构侧马达57被驱动,则皮带轮54旋转,吸入过滤器41 移动。在此之际,附着在吸入过滤器41上的尘埃,由旋转刷50的 刷部扫落。从吸入过滤器41扫落下来的尘埃,落下后贮留在贮尘 容器43中。 还有,旋转刷50被吸入过滤器41挤压着旋转。通过旋转刷 50的刷部顶端与jfc尘容器43顶面部43b的顶端相碰扫落附着在旋 转刷50上的尘埃。由旋转刷50扫落的尘埃,落下后贮留在贮尘容 器43中。 尘埃去除动作中,吸入过滤器41整体全部经过旋转刷50上后,去除机构侧马达57继续驱动。并且,当吸入过滤器41整体返回到
皮带轮54的下侧,则去除机构侧马达57停止。
还有,该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中,设置有用以检测贮尘容 器43内的尘埃量的检测传感器。检测传感器,例如通过检测贮尘 容器43的重量来检测贮尘容器43内的尘埃量。该空调装置10构
成为若检测传感器的值达到所规定值以上,则在例如遥控器上显 示'有必要清除贮尘容器43内'的信息。 该空调装置10构成为能够由遥控器下达升降贮尘容器43 的指令。当利用者下达了下降贮尘容器43的指令,则伴随着容器 升降机构44的升降机构侧马达53旋转挂线部件58放出,使得贮 尘容器43降下。并且,利用者在去除了贮尘容器43内的尘埃后, 若再发出提升贮尘容器43的指令,则伴随着升降机构侧马达53的 旋转挂线部件58收回,贮尘容器43上升。另外,该空调装置IO, 还构成为在贮尘容器43的升降过程中禁止尘埃去除动作。 —实施方式的效果一
本实施方式中,由容器升降机构44升降的只有贮尘容器43。 只有重量较小的贮尘容器43被升降。 在此,在升降吸入栅部件的如专利文献2那样的室内机组中, 例如,通过将吸入栅部件和贮尘容器一体化,升降贮尘容器就成为 可能。但是,因为吸入栅部件的重量比较大,这样的情况,则升降 吸入栅部件及贮尘容器的机械就会成为庞大的物件。
还有,在升降吸入栅部件的如专利文献2那样的室内机组中,
为了构成的简单多用两点吊吸入栅部件。并且,在这样的室内机组 的与吸入栅部件一起升降贮尘容器的情况下,例如有必要在吸入栅 部件的中央部设置贮尘容器以便当升降吸入栅部件及贮尘容器之 际贮尘容器倾斜而不使贮尘容器内的尘埃飞散。但是,这样的情况, 就产生了贮尘容器阻碍了从吸入栅部件吸入的空气流的问题。
还有,为了不阻碍从吸入栅部件吸入的空气流将贮尘容器设置 在吸入栅部件的端头的情况,抑制升降之际的贮尘容器的倾斜,就 需要在三点以上吊起贮尘容器,其结局,升降吸入栅部件及贮尘容器的机械就会成为庞大的物件。
对此,本发明中,容器升降机构44不伴随着重量较大的吸入
栅部件那样的部件升降,而只是升降重量较小的贮尘容器。也就是
说,升降贮尘容器43的动力较小就能够做到了。还有,因为只是 升降贮尘容器43,所以在考虑为使贮尘容器43内的尘埃不飞散而 在升降时抑制贮尘容器43的倾斜时,不需要考虑贮尘容器43以外 的部件,不会使容器升降机构44的构成复杂化。因此,就能够用 简单的构成相对壳体34升降贮尘容器。还有,本实施方式中,只需要在垂直方向上移动贮尘容器43 就能够升降贮尘容器43。因此,不需要复杂地移动贮尘容器43, 简化了容器升降机构44的构成。 还有,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34的下表面中,吹出口 23不在 贮尘容器43和吸入口 22之间,而是将贮尘容器43配置在吸入口 22的外侧。也就是说,贮尘容器43和吸入口 22相邻。为此,例如 在吸入口 22附近配置过滤部件41的情况下,将贮尘容器43配置 在过滤部件41的附近成为可能,所以,将从过滤部件41去除下来 的尘埃导入贮尘容器43的构成就变得容易。—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_
说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如图6及图7所示,该变形例1中, 贮尘容器43的形状与所述实施方式不同。 具体地讲,]fc尘容器43为扁平状容器。贮尘容器43形成为俯 视矩形状。贮尘容器43中,在上表面部相对两边的正中间形成有 细长开口。在该开口的附近,配置了旋转刷50。 装饰板27中,在中央部形成有收纳贮尘容器43的容器收纳部 20。位于壳体34恻状态的jjfc尘容器43,在装饰板27的中央部下表 面露出于室内。装饰板27上的贮尘容器43周围都是吸入口 22。 该变形例1中,在壳体34的下表面贮尘容器43周围都是吸入 口 22。也就是说,贮尘容器43和吸入口 22相邻。为此,配置在吸 入口 22背面的吸入过滤器41附近就能够配置贮尘容器43,所以构 成为向Jfc尘容器43导入从吸入过滤器41去除下来的尘埃就容易。
还有,该变形例1中,通过将吸入口 22配置在装饰板27靠外 周的位置,就能够在装饰板27中央部得到一个用以安装l&尘容器 43的较大的空间。并且,增大贮尘容器43的平面形状使得贮尘容 器43的容积较大。因此,就能够在贮尘容器43内贮留更多的尘埃。—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
说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如图8及图9所示,该变形例2中, 贮尘容器43的形状与所述实施方式不同。 具体地讲,贮尘容器43从俯视看成为口字状容器,也就是从 下侧看去为框状容器。贮尘容器43中,内侧的侧面部上端和与上 表面部的内侧端之间在全周区域上形成有开口。装饰板27上,在 吸入口 22周围形成有收纳贮尘容器43的容器收纳部20。jfc尘容器 43,当处在壳体34侧位置的状态下,包围着吸入口 22的状态下表 面暴露在室内。 该变形例2中,壳体34下表面的吸入口 22和吹出口 23之间 的区域,用于配置围绕吸入口 22全周区域的贮尘容器43。在此, 室内机组13中,为了防止从吹出口 23吹出的空气直接被吸入口 22 吸入的现象(所谓的捷径现象),有必要适当地分离吸入口 22和吹出 口 23。该变形例2中,在壳体34下表面的吸入口 22和吹出口 23 之间的区域,吸入口22的全周区域,用以贮尘容器43而被有效地 活用。因此,能够使贮尘容器43的容积成为较大,也就能够在贮 尘容器43内贮留更多的尘埃。—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 —
说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如图IO所示,该变形例3中,贮尘 容器43的配置与所述实施方式不同。
具体地讲,j^尘容器43配置在壳体34的外侧。贮尘容器43,
以它的下部插通天花板板的开口的状态设置在天花板里。这种状态 下,贮尘容器43的下表面在天花板面露出在室内。贮尘容器43能 够由容器升降机构44吊下。在贮尘容器43上,连接着容器升降机 构44的挂线部件58。贮尘容器43与所述实施方式一样,伴随着容 器升降机构44的升降机构侧马达53的旋转而升降。
如图11所示,贮尘容器43的上表面上,形成有用以连接后述 的搬送管73的上表面开口。该上表面开口中,设置有用以防止jfc 尘容器43内的尘埃从搬送管73周围漏出的防漏部49。防漏部49 是由将圆形板以放射状分断成八片扇形的橡胶板构成的。各橡胶板 的外周固定在上表面开口的周围。防漏部49中,当后述的搬送管 73插入上表面开口之际,各橡胶板向内弯曲。各橡胶板是以紧密贴 着搬送管73的状态弯曲的,所以搬送管73周围基本没有间隙。 还有,贮尘容器43的侧面上,形成有当从搬送管73空气流入 之际用以释放贮尘容器43内的空气的恻面开口。该恻面开口上设 置有过滤器52。 还有,该变形例3中,所述实施方式的贮尘容器43的位置上, 设置有用以将尘埃搬送到贮尘容器43的搬送用容器46。搬送用容 器46中设置有旋转刷50。旋转刷50设置为从搬送用容器46的上 表面开口露出毛端。 在搬送用容器46的一端侧,连接了用以导入向搬送用容器46 内由室内风扇39吹出的空气的导入管71。导入管71的入口端与室 内风扇39的配置空间连通,在它的入端口设置有能够自由开闭的 风挡(damper)72。还有,在搬送用容器46的另 一端,它的入口恻连 接着由软管构成的搬送管73。搬送管73,连接着位于天花板恻状 态的贮尘容器43上。具体地讲,搬送管73贯穿壳体34。搬送管 73在壳体34外,呈出口端向下弯曲的状态,由未图示的固定部件 固定。搬送管73的出口端是尖的。 该变形例3中,风挡72设定为开状的并且进行室内风扇39 的运转。由此,室内风扇39的吹出空气通过导入管71导入搬送用 容器46,由旋转刷50从吸入过滤器41去除下来的尘埃,通过搬送 管73搬送到jfc尘容器43中。搬送用容器46及搬送管73构成尘埃 搬送通路46、 73。 另外,还能够是尘埃去除动作后再进行尘埃的搬送。这种情况, 在结東了尘埃去除动作后,由该尘埃去除动作去除下来的尘埃贮留 在搬送用容器46中。尘埃去除动作后,通过将风挡72设定为开状的并且进行室内风扇39的运转,暂时贮存在搬送用容器46内的尘 埃被搬送到贮尘容器43中。 还有,该变形例3中,与所述实施方式一样,由遥控器的指令 升降贮尘容器43。在降下贮尘容器43之际,搬送管73从jfc尘容器 43的上表面开口拔出,从贮尘容器43分离。另一方面,在贮尘容 器43上升之际,搬送管73插入贮尘容器43的上表面开口,成连 接于贮尘容器43的状态。 该变形例3中,从过滤部件41去除下来的尘埃,不是jfc留在 去除位置,而是贮留在搬送到的贮尘容器43中。为此,即便是jfc 尘容器43里充满了尘埃,也不会影响过滤部件41或除尘机构42 等,所以,也就能够提高室内机组13的可信度。 还有,该变形例3中,贮尘容器43的大小不为壳体34的大小 所限制。为此,能够使用大的贮尘容器43。 还有,该变形例3中,伴随着贮尘容器43的下降尘埃搬送通 路46、 73自动从贮尘容器43分离,伴随着贮尘容器43的上升尘 埃搬送通路46、 73又自动与贮尘容器43连接。为此,在降下贮尘 容器43之际,不需要从贮尘容器43分离尘埃搬送通路46、 73的 作业,再有,上升贮尘容器43后,也不需要在贮尘容器43上连接 尘埃搬送通路46、 73的作业。为此,就能够快速且简单地进行r: 尘容器43的升降。 另外,该变形例3中,是将jfc尘容器43配置在壳体34的外侧, 但是,贮尘容器43还能够配置在角部。这种情况下,从吸入过滤 器41去除下来的尘埃,通过延伸到角部的尘埃搬送通路46、 73搬 送到贮尘容器43中。还有,该变形例3中,向贮尘容器43搬送尘 埃,利用了室内风扇39的吹出空气,但是另外设置尘埃搬送用风 扇亦可。 (其他实施方式)
所述实施方式,还能够是以下的变形例。 —第一变形例一
所述实施方式中,还能够是升降贮尘容器43的容器升降机构44为非电动式的,而是由利用者用手摇机械式升降贮尘容器43。 —第二变形例一
所述实施方式,除尘机构42构成为旋转去除机构侧马达57不 是旋转皮带轮54而是旋转旋转刷50。这种情况下,吸入过滤器41 被旋转刷50压着移动。 还能够旋转皮带轮54和旋转刷50双方。这种情况下,设置有 用以旋转旋转刷50的刷用马达。 —第三变形例一
如图12所示那样,所述实施方式在皮带轮54之间还能够设置 制热及制冷运转时保持吸入过滤器41为波状的多个导丝辊45。这 种情况下,与所述实施方式那样的保持吸入过滤器41为平板状的 情况相比,能够增大吸入过滤器41的面积。因此,在捕捉相同量 的尘埃的状态的情况下,单位面积附着的尘埃的量少,所以降低了 吸入过滤器41的空气阻力。
—第四变形例一
所述实施方式,还能够构成为除尘机构42的过滤器支撑机构 51不是旋转移动吸入过滤器41,而是使其往复移动。这种情况下, 如图13所示那样,导轨部件56没有连接,在该导轨部件56两端 分别形成有防止过滤器支撑机构51从导轨部件56脱落的限制器 56a。 —第五变形例一
所述实施方式,除尘机构42的去除机构侧马达57还能够兼作 容器升降机构44。也就是,去除机构侧马达57构成为不仅连接旋 转刷50及皮带轮54,还能与挂线部件58卷绕的挂线辊65连接。 例如,图14表示去除机构恻马达57为能够与皮带轮54和挂 线辊65连接的情况。去除机构侧马达57的轴上安装了马达侧齿轮 57a,挂线辊65上安装了升降侧齿轮65a,皮带轮54的轴部54a上 安装了皮带轮侧齿轮。还有,驱动机构60,在去除机构侧马达57 的基础上,还包括切换用齿轮62和切换用马达。
切换用齿轮62,由齿轮支撑部件(省略图示)支撑为能够在与马达侧齿轮57a和皮带轮侧齿轮54c双方啮合的第 一位置(图14(a))
和与马达侧齿轮57a和升降侧齿轮65a双方啮合的第二位置(图14
(b))之间移动。还有,若利用者发出降下贮尘容器43的指令,切换
用马达将切换用齿轮62移动到第二位置。
—第六变形例一
所述实施方式还能够构成为除尘机构42通过将旋转刷50自
身从吸入过滤器41的一端向另一端移动来去除附着在吸入过滤器
41上的尘埃。
—第七变形例一
所述实施方式还能够构成为除尘机构42能够通过吸入尘埃
从吸入过滤器41去除尘埃。这种情况下,除尘机构42包括吸入用风扇。 —第八变形例一
所述实施方式还能够构成为贮尘容器43配置在壳主体26的 外侧。这种情况下,需要将从吸入过滤器41去除下来的尘埃移向 壳主体26外侧的装置。
—第九变形例一
所述实施方式还能够是室内机组13的吸入口 22形成在壳体 34的顶板或侧壁上的类型。
另外,以上的实施方式,从本质上是优选的示例,并无意于限
制本发明的适用物及使用范围。
—产业上的实用性一
正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对设置在天花板中的空调装置的 室内机组是有用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包括形成有吸入口(22)和吹出口(23)的壳体(34),该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设置于天花板,调节从所述吸入口(22)吸入的空气的温度后,再将该空气从所述吹出口(23)吹向室内,其特征在于该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还包括过滤部件(41),捕捉包含在从所述吸入口(22)吸入的空气中的尘埃,除尘机构(42),从所述过滤部件(41)上去除捕捉到该过滤部件(41)上的尘埃,贮尘容器(43),贮留由所述除尘机构(42)从所述过滤部件(41)上去除下来的尘埃,容器升降机构(44),仅使所述贮尘容器(43)相对于所述壳体(34)升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贮尘容器(43)位于所述壳体(34)侧的状态下,该贮尘容器(43)从所述壳体(34)的下表面或天花板面露出于室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34)的下表面的中央部形成有所述吸入口(22),在该吸入口(22)外侧形成有所述吹出口(23),在所述贮尘容器(43)位于所述壳体(34)侧的状态下,该贮尘容器(43) 位于所述吸入口(22)和所述吹出口(23)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其特征在于 从下方看该所述贮尘容器(43)构成为框状容器,在该贮尘容器(43)位于所述壳体(34)侧的状态下,则所述贮尘容器(43)围绕着所述吸入口(22)。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其特征在于 在该贮尘容器(43)位于所述壳体(34)侧的状态下,该贮尘容器(43)位于所述壳体(34)下表面的中央部,所述吸入口(22)形成在所述贮尘容器(43)的周围。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其特征 在于所述除尘机构(42)包括用以去除附着在所述过滤部件(41)上的尘埃 的刷部件(50)和用以去除附着在所述过滤部件(41)上的尘埃移动该刷部件 (50)或过滤部件(41)的驱动机构(60),所述驱动机构(60),能够有选择地进行驱动所述刷部件(50)或过滤部 件(41)的动作和使所述贮尘容器(43)升降的动作,还兼作所述容器升降机 构(44)。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其特征在于 包括尘埃搬送通路(46、 73),该尘埃搬送通路(46、 73)用以将由所述除尘机构(42)从所述过滤部件(41)上去除下来的尘埃搬送到所述贮尘容器 (43)中,所述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构成为在所述尘埃搬送通路(46、 73)中产 生向着所述贮尘容器(43)流动的空气流,将从所述过滤部件(41)上去除下 来的流入了该尘埃搬送通路(46、 73)的尘埃送向该贮尘容器(43)。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贮尘容器(43)配置在所述壳体(34)外恻的天花板里。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贮尘容器(43)的顶面上形成有用以连接所述尘埃搬送通路(46、73)的顶面开口,所述尘埃搬送通路(46、 73)的出口部分由配管构成,并且设置成出口 朝着下方,以便在所述容器升降机构(44)提升所述贮尘容器(43)之际使该 出口部分插入所述顶面开口,而当该容器升降机构(44)降下该jli尘容器(43) 之际使该出口部分从该顶面开口中拔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该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是在包括捕捉包含在从吸入口(22)吸入的空气里的尘埃的过滤部件(41)、从过滤部件(41)上去除捕捉在过滤部件(41)上的尘埃的除尘机构(42)和将由除尘机构(42)从过滤部件(41)上去除下来的尘埃贮留到贮尘容器(43)中的空调装置(10)的室内机组(13)中,设置有仅使贮尘容器(43)相对于壳体(34)升降的容器升降机构(44)。
文档编号F24F13/20GK101606028SQ20088000423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9日
发明者冈田守道, 森实哲也, 野内义照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