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炉或转炉内排烟气用蓄热均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4126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炉或转炉内排烟气用蓄热均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放高温烟气用的蓄热均温器,特别涉及一种电炉或转炉内 排烟气用蓄热均温器,属于烟气除尘、治理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铁工业每年消耗大量能源,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和设备散热带走了大量 能量。由于电炉内排烟气温度剧烈波动,含尘量大,普通水列管余热锅炉很难运用于电炉内 排烟气的余热回收。目前,热管余热回收系统已经成功运用到电炉的烟气余热回收中,但由 于热管的固有缺陷(造价高、不抗冻、不耐高温、使用年限短),使得热管余热回收系统在钢 铁行业的普及还面临很多问题。同时,由于电炉内排烟气温度波动剧烈,波幅大,余热系统就必须设计得足够大, 确保高温烟气也能有效冷却。但实际蒸汽产量却远低于余热系统的最大蒸发量,出现大马 拉小车的局面。这就相对减少了余热系统的经济价值,增加了余热系统的投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电炉或转炉内排 烟气温度波动幅度的蓄热均温器。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炉或转炉内排烟 气用蓄热均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进口、清灰装置、蓄热体、烟气出口及灰斗,所述蓄 热体设置于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之间,所述清灰装置分段布置于蓄热体之间。所述蓄热体为棒式或板式蓄热体。所述蓄热体的材质为铸铁、钢材、碳化硅或陶瓷。所述蓄热体为棒式时,其排布方位为叉排或顺排。所述清灰装置为激波清灰或声波清灰。经本实用新型处理后的烟气,温度波动幅度可以大为减少。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 防堵灰设计,完全适用于含尘量大的波动烟气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0011]1.可以缓解烟气温度的骤升骤降[0012]2.解决热胀冷缩问题;[0013]3.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0014]4.提高余热设备效率;[0015]5.减少余热系统投资;[0016]6.有效清灰防堵。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卧式布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式布置时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板式蓄热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棒式顺排蓄热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棒式叉排蓄热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烟气进口、2为清灰装置、3为蓄热体(棒式或板式)、4为烟气出口、5为 灰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 中与现有技术相同的部分将参考现有技术。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烟气进口 1、清灰装置2、蓄热体3、烟气出口 4 和灰斗5,所述蓄热体3设置于烟气进口 1和烟气出口 4之间,立式或卧式布置;所述清灰 装置2布置于蓄热体3之间。如图3-5所示,所述蓄热体3为棒式或板式蓄热体,材质为铸铁、钢材、碳化硅或陶 瓷等耐高温材料;所述蓄热体3为棒式时,其排布方位为叉排或顺排,如图4、图5所示;图 中箭头方向示出了高温烟气流动的方向。使用时,如图1、图2中所示,电炉或转炉内产生的高温烟气,经初步降温后,由烟 气进口 1进入本蓄热均温器,高温烟气与设置于烟气进口 1与烟气出口 4之间的蓄热体3 进行热交换后,经烟气出口 4排出,如图1-2中的箭头方向所示。烟气中的钢渣、大颗粒粉 尘及由清灰装置2清除的蓄热体表面的灰尘经由灰斗5排出。下面以某钢铁厂90t电炉余热回收系统为例,说明本发明的效果现场实测该钢 铁厂90t电炉内排烟气温度最高可达约900°C,最低可达约50°C。根据余热系统实际需要, 在电炉内排沉降室之后,余热设备之前的烟气系统中安装蓄热均温器。电炉内排烟气经过 均温后,烟气温度维持在250°C 550°C的区间波动。
权利要求电炉或转炉内排烟气用蓄热均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进口、清灰装置、蓄热体、烟气出口、灰斗,所述蓄热体设置于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之间,所述清灰装置分段布置于蓄热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均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为棒式或板式蓄热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均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为棒式时,其排布方位 为叉排或顺排。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蓄热均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的材质为铸铁、 钢材、碳化硅或陶瓷。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蓄热均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装置为激波清灰 或声波清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有效降低电炉或转炉内排烟气温度波动幅度的蓄热均温器,包括烟气进口、清灰装置、蓄热体、烟气出口、灰斗,所述蓄热体设置于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之间。经本实用新型处理后的烟气,温度波动幅度可以大为减少,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防堵灰设计,适用于含尘量大、粉尘粘性高的波动烟气中。本实用新型可以缓解烟气温度的骤升骤降,解决热胀冷缩问题,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余热系统投资。
文档编号F27D17/00GK201600038SQ20102005000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1日
发明者何先志, 吴坪杨 申请人:无锡市东方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