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破碎处理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0686阅读:8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氢破碎处理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钕铁硼的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氢破碎处理炉。
背景技术
烧结钕铁硼是当代磁性最强的永磁体,它不仅具有高剩磁、高矫顽力、高磁能积、高性价比等优点,而且容易加工成各种尺寸,特别适用于各种高性能、小型化、轻型化的电
子产品。近年来,由于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对铝铁硼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烧结铝铁硼生产工艺一般是经过原料检测-配方-甩带-氢破-粗混-制粉-细混-成型-烧结这一工艺流程。 其中,氢化是一个重要的工序,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吸氢特点,其后体积膨胀,晶界与晶体膨胀量不相同使钕铁硼产生许多裂纹,实现了破碎的目的,现有的氢破碎处理机从结构上分为旋转式和静止式两种,旋转式的氢破碎处理炉的炉胆在工作中处于旋转转台,炉胆内的颗粒状炉料也处于不停的翻动,提高了炉料与炉胆的热交换速度,加速炉料的受热和冷却,从而提高的氢碎炉的制粉效率,当然炉料的滚动也加速了颗粒状炉料的粉碎。现有的氢破碎处理炉通常为内热式,炉料在出炉前炉胆降低至室温的时间较长,而且需要先将其内的炉胆取出然后再将炉料到处,其出料过程复杂,严重的影响了氢碎炉的制粉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制粉效率高的氢破碎处理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氢破碎处理炉,包括机架和炉胆,炉胆的两端可旋转的设置在机架上,炉胆的旋转由驱动装置驱动,炉胆的一端连接有对炉胆内抽真空、充氢的配气装置,炉胆的外侧设置有加热炉,所述加热炉由互相开、闭的两个炉体构成,两个炉体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滚轮、滚轮下铺设有便于炉体移动导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导轨的断面为工字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导轨为槽型轨,滚轮设置在槽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导轨为角钢,滚轮设置在角钢上。为装设更多的炉料,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炉胆与水平面倾斜的设置在机架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导轨的材质为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内热式改为外热式结构,加速了炉胆及其内炉料的降温,而且在炉体的底部分别设置滚轮,使得两个炉体可以分别轻松快捷的分离和闭合,简化了其加热和冷却的过程,大大的提高了氢化制粉的效率,改善和提高了氢破碎处理炉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其结构简单,有广泛的应用推广前景。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氢破碎处理炉的侧视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氢破碎处理炉的俯视图。标号说明1_机架;2_炉胆;3_炉体;4_滚轮;5_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参照附图I及附图2,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氢破碎处理炉,包括机架I和 炉胆2,炉胆2的两端可旋转的设置在机架I上,炉胆2的旋转由驱动装置驱动,炉胆2的一端连接有对炉胆2内抽真空、充氢的配气装置,炉胆2的外侧设置有加热炉,所述加热炉为互相开、闭的两个炉体3构成,两个炉体3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滚轮4、滚轮4下铺设有便于炉体3移动的导轨5。该氢破碎处理炉的工作具体为,首先往炉胆2内填充炉料,之后炉料开始由驱动装置驱动开始转动,两个炉体3闭合,这时配气装置对炉胆2内抽真空,真空后再向炉胆2内填充氢气,这些程序可以通过设置在炉胆2上的阀门实现,炉胆2同时开始转动,转动有利于提高炉料吸氢速度和均匀性,闭合的加热炉开始对炉胆2进行加热,这时,配气装置对其进行脱氢,然后,配气装置在对炉胆2内冲入惰性气体,两个闭合的炉体3分开,对炉胆2进行冷却,冷却可以采用风冷或者水冷,炉胆2可以继续转动,加速炉料冷却,冷却后,从出料口把炉料排除,完成炉制工作的全过程。其中,本实用新型中的配气装置包括抽真空装置、氢气配气装置和惰性气体配气装置等,在各个装置的输出及输入口都设置有开闭阀门。
为方便加热炉的两个炉体3的开启和闭合,在加热炉的两个炉体3底端设置滚轮4,使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使其移动更方便。参照附图I及附图2,另一方面,为防止其在移动过程中产生偏移,在滚轮4的下端铺设有导轨5,滚轮4有导轨5进行导向滑动,其导轨5与滚轮4的配合有多种,一实施例中,所述导轨5的断面为工字型,滚轮4对应设置为导向轮与支撑轮,在滑轨上滑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轨5为槽型轨,滚轮4设置在槽内,或所述导轨5为角钢,滚轮4设置在角钢上,只要能实现两个炉体3轻松的移动即可。其中,所述导轨5的材质为钢。本实施例中,所述炉胆2与水平面倾斜的设置在机架I上,通过倾斜可以使炉胆2可以装设更多的炉料,炉胆2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一般不超过30度。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当然不限制其他驱动方式,机架I上根据需要可以设置便于驱动装置放置的平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氢破碎处理炉,包括机架和炉胆,炉胆的两端可旋转的设置在机架上,炉胆的旋转由驱动装置驱动,炉胆的一端连接有对炉胆内抽真空、充氢的配气装置,炉胆的外侧设置有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由互相开、闭的两个炉体构成,两个炉体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滚轮、滚轮下铺设有便于炉体移动导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氢破碎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断面为工字型。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氢破碎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槽型轨,滚轮设置在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氢破碎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角钢,滚轮设置在角钢上。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氢破碎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胆与水平面倾斜的设置在机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氢破碎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氢破碎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材质为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氢破碎处理炉,包括机架和炉胆,炉胆的两端可旋转的设置在机架上,炉胆的旋转由驱动装置驱动,炉胆的一端连接有对炉胆内抽真空、充氢的配气装置,炉胆的外侧设置有加热炉,所述加热炉由互相开、闭的两个炉体构成,两个炉体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滚轮、滚轮下铺设有便于炉体移动导轨,将内热式改为外热式结构,加速了炉胆及其内炉料的降温,而且在炉体的底部分别设置滚轮,使得两个炉体可以分别轻松快捷的分离和闭合,简化了其加热和冷却的过程,大大的提高了氢化制粉的效率,改善和提高了氢破碎处理炉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其结构简单,有广泛的应用推广前景。
文档编号F27B7/34GK202432845SQ20122002376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8日
发明者吕竹风, 徐东明, 徐小卫 申请人:宁德市星宇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