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开炉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3910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开炉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铝合金热处理设备的部件,尤其是对需要经过固溶、时效处理后进行淬火工艺而采用炉门位于底部的热处理炉的双开炉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和有色金属应用技术的进步,铝合金以其独特和优越的性能,在航空、汽车、摩托车、轻工等工业部门以及建筑、五金、食品包装和医疗器械等行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对铝合金热处理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对热处理炉产品的质量要求愈来愈高。铝合金热处理已发展成为金属热处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铝合金热处理的目的,归纳起来主要是提高强度和硬度,消除压力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应力,使其获得均匀的成分、组织和性能。铝合金热处理的方法很多,基本的热处理形式有淬火、时效及退火等。后者属于软化处理,目的是获得稳定和均匀的组织和优良的加工塑性。前者又称固溶处理。众所周知,固溶热处理是提高铝合金强度的热处理工艺,其过程包括淬火和时效。铝合金的淬火方法,一般都是把要淬火的工件置于温度比较均匀的加热炉内,将它加热到规定的淬火温度,并在该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使合金的组织发生变化。一些能溶入α固溶体中的合金元素(起强化作用),其溶解度随着温度提高而增加。然后将工件迅速地浸人水中冷却,把高温时的合金组织以过饱和固溶体(起硬化作用)的形式在室温下固定下来,这便是淬火的全部过程。铝合金淬火一个技术关键问题是工件淬火转移时间必须很短,以避免淬火前其局部乃至整体温度下降。工件从出炉到进入淬火槽的间隔称为淬火转移时间,在工件转移过程中,工件温度下降导致固溶体发生部分分解,析出粗大疏松相,产生组织偏析,从而降低时效强化效果,据分析研究,工件出炉后的温度下降5° C,可导致强度降低20%。一般淬火转换时间为7s 25s,具体视工件大小厚薄而定。目前采用的热处理炉,其炉门设计并不合理,单向开门设计使得其开门时间过长。这样,其内经过热处理后的铝合金件,就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输送进入到后续工艺的淬火槽内。而如果零件周转时间过长,很容易影响到零件之前进行的热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因此,业界很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热处理炉炉门机构,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热处理炉炉门设计不合理,导致其开门时间过长,从而影响其内的热处理件输出时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开炉门机构,其炉门打开、关闭快捷,时间短,减少其内的铝合金件从热处理炉进入下一步其他处理设备的时间,从而确保热处理件的过饱和固溶体被固定下来不分解。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开炉门机构,其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为一四边形框架;以及,炉门,所述炉门横跨所述四边形框架的两条对边;所述支撑机构的一条边的两端设置有变向装置;所述炉门包括第一扇门和第二扇门,所述第一扇门其两端下部皆设置有滚动装置;所述第二扇门其两端下部皆设置有滚动装置;所述双开炉门机构还包括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一端与所述第二扇门相连接,经变向装置后与第一扇门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一端与所述第一扇门相连接,经变向装置后与第二扇门相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开炉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扇门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开炉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变向装置区分为第一变向部和第二变向部,所述第一变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扇门的右侧,其包括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二变向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扇门的左侧,其包括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开炉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为链条,所述链条与所述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以及第四链轮相配合;固定于所述第一扇门的下端的第一传动装置经过第二链轮然后与第一链轮相啮合绕过第一链轮而与所述第二扇门下端相连接;固定于所述第二扇门下端的第二传动装置经过第四链轮然后与第三链轮相啮合绕过第三链轮而与所述第一扇门相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开炉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机构上还设置有联轴器和同步轴,所述联轴器和同步轴与所述第三链轮相连。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开炉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三传动装置和第四传动装置,所述第三传动装置设置于与第一传动装置相对的所述第二扇门的另一端,经变向装置后与第一扇门相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装置设置于与第二传动装置相对的所述第一扇门的另一端,经变向装置后与第二扇门相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开炉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油缸或电动推杆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开炉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机构由炉门横跨的两条对边上设置有槽轨,所述炉门下部的滚动装置与槽轨相配合,使得所述炉门能够沿所述槽轨往复运动。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开炉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机构的由炉门横跨的两条对边的两端皆设置有变向装置。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开炉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变向装置区分为第三变向部和第四变向部,所述第三变向部与所述第一变向部相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扇门的右侧,所述第三变向部包括第五链轮和第六链轮,所述第四变向部与所述第二变向部相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扇门的左侧,所述第四变向部包括第七链轮和第八链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炉门采用双开门设计,可有效的缩短炉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从而使得其内的热处理件,使用更少的时间从炉体内输出到外部,进而也减少了其进入下一个处理阶段所需要的周转时间。[0026]进一步的,炉门设置在热处理炉的下方,使得热处理件出炉后,可直接输送到热处理炉下方的装置中以进行后续处理,更进一步的,减少了待处理件的周转时间,提高了处理效率。而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双开炉门机构设计,尤其对于铝合金件而言更是意义重大,在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热处理炉的下方,设置淬火槽,铝合金件热处理完,双开炉门横向打开,铝合金件直接在热处理炉的底部输出到其下方的淬火槽中,进行淬火冷却。如此,快速的炉门开门时间和直接的产品输出到位,能够有效减少待处理铝合金零件淬火前的周转时间,提高冷却速度,确保过饱和固溶体被固定下来不分解。本技术方案,设计巧妙、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制作成本低,便于工业推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双开炉门机构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双开炉门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双开炉门机构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双开炉门机构的主视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双开炉门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
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如图1 5所示,图中,支撑机构I ;支撑腿101 ;联轴器102 ;同步轴103 ;槽轨104 ;炉门2 ;第一扇门201 ;滚动装置201a ;第一固定点201b ;第三固定点201c ;第二扇门202 ;第二固定点202b ;第四固定点202c ;变向装置3 ;第一变向部301 ;第一链轮301a ;第二链轮301b ;第二变向部302 ;第三链轮302a ;第四链轮302b ;传动机构4 ;第一传动装置401 ;第二传动装置402 ;驱动机构5。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揭示了一种双开炉门机构,其包括支撑机构1,所述支撑机构I为四边形的中空框架,其下端设置有支撑腿101对整个双开炉门机构起到支撑稳固的作用。所述支撑机构I由炉门2横跨的两条对边中其中一条边的两端皆设置有变向装置,在此实施例中,该变向装置区分为第一变向部301和第二变向部302,所述第一变向部301设置于所述第一扇门201的右侧,其包括第一链轮301a和第二链轮301b,所述第二变向部302设置于所述第二扇门202的左侧,其包括第三链轮302a和第四链轮302b。该双开炉门机构还包括有炉门2,所述炉门2横跨所述四边形中空框架的两条对边上;该炉门2包括第一扇门201和第二扇门202,其中,第一扇门201其两端下部皆设置有滚动装置201a以及第一固定点201b,滚动装置201a通过固定架与第一扇门201相固定,使得滚动装置201a与第一扇门201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间隔;而,第二扇门202其两端下部皆设置有滚动装置202a以及第二固定点202b,滚动装置202a通过固定架与第二扇门202相固定,使得滚动装置202a与第二扇门202之间也有一定的距离间隔;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传动机构4的传动,第一固定点201b设置于固定架的下端,而第二固定点202b设置于固定架的上端或者直接固定于第二扇门202的下端面,如此便使得传动机构4能够间隔一定距离而传动。此双开炉门机构上的传动机构4包括第一传动装置401和第二传动装置402,所述第一传动装置401 —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点202b相连接固定,经变向装置后与第一固定点201b相连接固定,而所述第二传动装置402 —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点201b相连接,经变向装置后与第二固定点202b相连接。在此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装置401和第二传动装置402为链条。当外力向右驱动第一扇门201时,一端固定于第一扇门201下的第一固定点201b的第一传动装置401 (链条)由于受到驱动力,也开始牵动第一扇门201向右沿槽轨104移动,而经过第二链轮301b卩齿合第一链轮301b延伸固定于第二固定点202b,此时由于经过第二链轮301b而与第二链轮30 Ib相啮合再向左传动,所以改变了驱动力的传动方向,变为向左联动;同时,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点201b的第二传动装置402,经过第四链轮302b后与第三链轮302a相啮合变向为向左驱动,拉动第二扇门202向左移动。如此,便使得第一扇门201与第二扇门202同时相背移动,以打开炉门。同理,如果要关闭炉门,只需外力向左驱动第一扇门201即可。如图2 5所不,图2 5详细的描述了双开炉门机构较佳实施例的方式。参见图2,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由炉门2横跨的两条对边的一条临边上设置有驱动机构
5。该驱动机构5为气缸、油缸或电动推杆中的一种或几种,以便于更加迅速简便的打开或关闭炉门2。此外,在所述支撑机构上还设置有联轴器102和同步轴103,所述联轴器102和同步轴103介于第三链轮302a之间与所述第三链轮302a相连。支撑机构上设置了联轴器102和同步轴103,能够更好的同步驱动炉门2。并且,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扇门201其两端下部还皆设置有第三固定点201c以及,所述第二扇门202其两端下部还皆设置有第四固定点202c。此时,所述第一传动装置401 (链条)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点202b相连接固定,经变向装置3后与第一固定点201b相连接固定,而所述第二传动装置402 —端与所述第三固定点201c相连接,经变向装置后与第四固定点202c相连接。当驱动机构5,向右驱动第一扇门201时,一端固定于第一扇门201下的第一固定点201b的第一传动装置401 (链条)由于受到向右的驱动力,也开始牵动第一扇门201向右沿槽轨104移动,而后经过第二链轮301b,啮合第一链轮301b延伸固定于第二固定点202b,此时由于经过第二链轮301b而与第二链轮30Ib相啮合再向左传动,所以改变了驱动力的传动方向,变为向左联动;同时,一端固定于第三固定点201c而另一端固定于第四固定点202c的第二传动装置402,经过第四链轮302b后与第三链轮302a相啮合变向为向左驱动,拉动第二扇门202向左移动。如此,便使得第一扇门201与第二扇门202同时相背移动,以打开炉门2。当关闭炉门2时,驱动机构5向左驱动第一扇门201,一端固定于第一扇门201下的第一固定点201b的第一传动装置401 (链条)由于受到向左的驱动力,也开始推动第一扇门201向左沿槽轨104移动,而后经过第二链轮301b,啮合第一链轮301b延伸固定于第二固定点202b,此时由于经过第二链轮301b而与第二链轮301b相啮合再向右传动,所以改变了驱动力的传动方向,变为向右联动;同时,一端固定于第三固定点201c而另一端固定于第四固定点202c的第二传动装置402,经过第四链轮302b后与第三链轮302a相啮合变向为向右驱动,拉动第二扇门202向右移动。这样,便实现了第一扇门201与第二扇门202同时相对移动,以关闭炉门2。综上所述,当炉门2需要打开的时候,驱动机构5动作,驱动机构5直接与第一扇门201相连,该第一扇门201联动,炉门2通过链条相连接,通过链轮换向,第二扇门202也跟着动作,第一扇门201与第二扇门202运动方向互相相反,同时向外打开,同时向内关闭。炉门2两端上下各有一根链条,总计四根链条,位于上端的两根链条在炉门2关闭的时候,连接炉门2,使之同时向内关闭。位于下端的两根链条在炉门2打开的时候,连接两扇炉门2,使之同时向外打开。链轮、联轴器102和同步轴103共同作用,使两边链条动作同步,炉门2在打开或关闭的运动过程中动作平稳。在实际生产实践中,为满足铝合金淬火转移时间很短的特殊需要,铝合金淬火炉的炉门设在炉体下方,炉门的开启运行给工件出炉并快速转移人水提供了便捷的空间通道,从而满足铝合金淬火快速转移的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双开炉门机构,其包括支撑机构(I),所述支撑机构(I)为一四边形框架;以及,炉门(2),所述炉门(2)横跨所述四边形框架的两条对边;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机构(I)的一条边的两端设置有变向装置(3); 所述炉门(2)包括第一扇门(201)和第二扇门(202),所述第一扇门(201)其两端下部皆设置有滚动装置(201a);所述第二扇门(202)其两端下部皆设置有滚动装置(201a); 所述双开炉门(2)机构还包括有传动机构(4),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第一传动装置(401)和第二传动装置(402 ),所述第一传动装置(401) —端与所述第二扇门(202 )相连接,经变向装置(3)后与第一扇门(201)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装置(402)—端与所述第一扇门(201)相连接,经变向装置(3)后与第二扇门(202)相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炉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I)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5),所述第一扇门(201)与所述驱动机构(5)相连接。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炉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向装置(3)区分为第一变向部(301)和第二变向部(302 ),所述第一变向部(301)设置于所述第一扇门(201)的右侧,其包括第一链轮(301a)和第二链轮(301b),所述第二变向部(302)设置于所述第二扇门(202)的左侧,其包括第三链轮(302a)和第四链轮(302b)。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炉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401)和第二传动装置(402)为链条,所述链条与所述第一链轮(301a)、第二链轮(301b)、第三链轮(302a)以及第四链轮(302b)相配合;固定于所述第一扇门(201)的下端的第一传动装置(401)经过第二链轮(301b )然后与第 一链轮(301a)相啮合绕过第一链轮(301a)而与所述第二扇门(202)下端相连接;固定于所述第二扇门(202)下端的第二传动装置(402)经过第四链轮(302b)然后与第三链轮(302a)相啮合绕过第三链轮(302a)而与所述第一扇门(201)相连接。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炉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I)上还设置有联轴器(102)和同步轴(103),所述联轴器(102)和同步轴(103)与所述第三链轮(302a)相连。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炉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还包括第三传动装置和第四传动装置,所述第三传动装置设置于与第一传动装置(401)相对的所述第二扇门(202)的另一端,经变向装置(3)后与第一扇门(201)相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装置设置于与第二传动装置(402)相对的所述第一扇门(201)的另一端,经变向装置(3)后与第二扇门(202)相连接。
7.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开炉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为气缸、油缸或电动推杆中的一种或几种。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炉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I)由炉门(2)横跨的两条对边上设置有槽轨(104),所述炉门(2)下部的滚动装置(201a)与槽轨(104)相配合,使得所述炉门(2)能够沿所述槽轨(104)往复运动。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炉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I)的由炉门(2)横跨的两条对边的两端皆设置有变向装置(3 )。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开炉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向装置(3)区分为第三变向部和第四变向部,所述第三变向部与所述第一变向部(301)相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扇门(201)的右侧,所述第三变向部包括第五链轮和第六链轮,所述第四变向部与所述第二变向部(302)相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扇门(202)的左侧,所述第四变向部包括第七链轮和第八链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开炉门机构,其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为一四边形框架;以及,炉门,所述炉门横跨所述四边形框架的两条对边;所述支撑机构由炉门横跨的两条对边的两端皆设置有变向装置;所述炉门包括第一扇门和第二扇门,所述第一扇门其两端下部皆设置有滚动装置以及第一固定点;所述第二扇门其两端下部皆设置有滚动装置以及第二固定点;所述双开炉门机构还包括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点相连接,经变向装置后与第一固定点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点相连接,经变向装置后与第二固定点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待处理件的周转时间,提高了处理效率。
文档编号F27D1/18GK202925058SQ201220604220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5日
发明者刘洪军 申请人:江苏丰东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