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45343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防止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因集管集合管与和该集管集合管相邻的翅片之间的间隙而降低。密封构件(51、52、53、54)分别粘贴于送风机室侧前板(25)、防风板(60)、机械室侧侧板(24)及隔板(28)。上述密封构件(51、52、53、54)被送风机室侧前板(25)、防风板(60)、机械室侧侧板(24)及隔板(28)按压至与送风机室侧前板(25)、防风板(60)、机械室侧侧板(24)及隔板(28)相对的间隙(IS1、IS2)周围的集管集合管(34、35)和导热翅片(32)而发生变形,从而堵塞间隙(IS1、IS2)。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 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

【背景技术】
[0002] 在制冷装置中,存在一种例如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2011-117628号公报)所 记载的那样、具有铝制的热交换器的制冷装置,该热交换器包括:由铝或铝合金构成的许多 个翅片;插通这许多个翅片的由铝或铝合金构成的多个导热管;以及与这多个导热管连接 的一对分配管(集管集合管)。


【发明内容】

[0003]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 观察该专利文献1记载的热交换器可知,与层叠的许多个翅片体的翅片间距相 t匕,分配管与和分配管相邻的翅片之间的间隙被描绘得较大,像这样,有时分配管与翅片的 间隙要比翅片间距变大。特别地,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铝制的热交换器中,因其制造方法而 存在该分配管与和该分配管相邻的翅片之间的间隙变大的倾向。
[0005] 这样,当分配管与翅片的间隙较大时,该间隙成为气流的旁通路径,在该间隙的附 近会产生空气不流过翅片与翅片之间而是流过间隙的现象。当这种气流的旁通产生时,热 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会降低。
[0006] 另外,当导热管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那样呈扁平的形状时,水分会积存于导热管 上而蒸发,在导热管、分配管由铝、铝合金构成的情况下,导热管、分配管容易因盐害等而腐 蚀。
[0007]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防止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因集管集合管与和该集管集 合管相邻的翅片之间的间隙而降低。
[0008]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9] 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包括: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有多 个集管集合管、多个翅片及多个导热管,并在集管集合管与和集管集合管相邻的翅片之间 形成有比规定的翅片间距大的间隙,其中上述多个翅片以翅片间距配置于多个集管集合管 之间,上述多个导热管插通多个翅片并与多个集管集合管连接;壳体构成构件,该壳体构成 构件被配置成与多个集管集合管中的至少一个集管集合管相对,并用于包围热交换器的一 部分;以及密封构件,该密封构件安装于壳体构成构件,并被间隙周围的与壳体构成构件相 对的集管集合管和翅片按压而变形,从而堵塞间隙。
[0010] 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密封构件被按压至间隙周围的集管集 合管和翅片,密封构件变形而堵塞间隙,因此,能将间隙充分地堵塞至不使气流流过密封构 件与集管集合管、翅片之间的程度。
[0011] 本发明第二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是在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的制冷装 置的室外单元的基础上,壳体构成构件包括第一壳体构成构件,该第一壳体构成构件配置 于热交换器的上风侧,密封构件包括第一密封构件,该第一密封构件安装于第一壳体构成 构件,并配置于间隙的上风侧。
[0012] 在第二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能利用配置于上风侧的第一密封构件 减少从室外单元的外部侵入的空气与间隙周边的集管集合管、导热管、翅片接触的情况。
[0013] 本发明第三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是在本发明第二技术方案的制冷装 置的室外单元的基础上,壳体构成构件包括第二壳体构成构件,该第二壳体构成构件配置 于热交换器的下风侧,密封构件包括第二密封构件,该第二密封构件安装于第二壳体构成 构件,并配置于间隙的下风侧。
[0014] 在第三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能利用配置于下风侧的第二密封构件 减少流过多个翅片间的气流绕回而从下风侧与间隙周边的集管集合管、导热管、翅片接触 的情况。
[0015] 本发明第四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是在本发明第三技术方案的制冷装 置的室外单元的基础上,第一壳体构成构件及第二壳体构成构件为了将按压着第一密封构 件及第二密封构件的集管集合管的周围空间围住而彼此连接在一起。
[0016] 在第四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能利用第一壳体构成构件及第二壳体 构成构件使按压着第一密封构件及第二密封构件的集管集合管周围的空间接近无风状态。
[0017] 本发明第五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是在本发明第四技术方案的制冷装 置的室外单元的基础上,第一壳体构成构件是侧板,第二壳体构成构件是防止流过热交换 器之后的空气与集管集合管接触的防风板,室外单元还包括第三密封构件,该第三密封构 件将侧板和防风板彼此连接在一起。
[0018] 在第五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能通过第三密封构件将筐体和防风板 连接在一起,使集管集合管周围的空间处于无风状态,因此,与将筐体和防风板直接连接在 一起的情况相比,组装简单,噪声也较少产生。
[0019] 本发明第六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是在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至第五技 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基础上,密封构件也被多个导热管按压而 变形。
[0020] 在第六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密封构件与导热管之间也充分地堵 塞,因此,也能从与导热管交叉的方向阻断流过导热管与密封构件之间而侵入的气流。
[0021] 本发明第七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是在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至第六技 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基础上,多个集管集合管包括铝制或铝合 金制的第一集管集合管和第二集管集合管,多个导热管包括铝制或铝合金制的多个扁平多 孔管,这多个扁平多孔管连接在第一集管集合管与第二集管集合管之间并被排列成侧面相 对,多个翅片是铝制或铝合金制的。
[0022] 在第七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能利用铝制或铝合金制的热交换器实 现轻量化等,并容易防止间隙周边的铝制或铝合金制的集管集合管、扁平多孔管及翅片受 到盐害的影响。
[0023] 本发明第八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是在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至第七技 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基础上,密封构件由闭孔泡沫的高分子成 形件构成。
[0024] 在第八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泡沫的高分子成形件柔软而容易变 形,因此,能防止翅片较大地变形,并容易堵塞热交换器的间隙。而且,由于是闭孔泡沫,因 此,与开孔泡沫不同,在高分子成形件的内部不积存水分,因此,也可抑制腐蚀。
[0025] 发明效果
[0026] 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能防止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因在集 管集合管与和该集管集合管相邻的翅片之间存在比翅片间距大的间隙而降低。
[0027] 在第二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外部气体不易与间隙周边的集管集合 管、导热管、翅片接触,容易防止盐害。
[0028] 在第三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外部气体进一步不易与间隙周边的集 管集合管、导热管、翅片接触,进一步容易防止盐害。
[0029] 在第四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从室外单元的外部侵入的风不易与按 压着第一密封构件及第二密封构件的集管集合管接触,因此,不仅间隙的周边,也能防止对 集管集合管整体的盐害。
[0030] 在第五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即便采取措施防止对集管集合管整体 的盐害,也容易进行组装,且能抑制噪声的产生。
[0031] 在第六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外部气体不易侵入集管集合管与和该 集管集合管相邻的翅片之间的间隙,容易防止盐害。
[0032] 在第七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能提供轻量且耐久性较高的热交换 器。
[0033] 在第八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通过使用闭孔泡沫的高分子成形件, 能抑制伴随着热交换效率的改善而产生的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4] 图1是用于说明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结构概况的回路图。
[0035] 图2是表示空调室外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0036] 图3是表示空调室外机在拆下顶板的状态下的示意俯视图。
[0037] 图4是用于说明室外热交换器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038] 图5是用于说明室外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部的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0039] 图6是粘贴有密封构件的送风机室侧前板的侧视图。
[0040] 图7是图6的I - I线剖视图。
[0041] 图8是粘贴有密封构件的防风板的侧视图。
[0042] 图9是粘贴有密封构件的防风板的俯视图。
[0043] 图10是室外单元的分解组装图。
[0044] 图11是安装于集管集合管的防风板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45] 图12(a)是示意地表示集管集合管周边的密封构件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12(b) 是示意地表示扁平多孔管周边的密封构件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1)空调装置的整体结构
[0047]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制冷装置,对空调装置中使用的制冷装置进行说明。图1 是表示空调装置的概况的回路图。空调装置1由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3构成。该空调装 置1是通过进行蒸汽压缩式的制冷循环运转来进行建筑物内的各室的制冷、制热的装置。 空调装置1包括:作为热源单元的室外单元2 ;作为利用单元的室内单元3 ;以及将室外单 元2和室内单元3连接的制冷剂连通管6、7。
[0048] 制冷装置通过将室外单元2、室内单元3及制冷剂连通管6、7连接而构成,该制冷 装置具有压缩机11、四通切换阀12、室外热交换器13、膨胀阀14、室内热交换器4及储罐15 等由制冷剂配管连接在一起的结构。在该制冷装置内封入有制冷剂,进行制冷剂在被压缩、 冷却、减压并加热、蒸发之后再次被压缩这样的制冷循环运转。在运转时,与制冷剂连通管 6、7连接的室外单元2的液体制冷剂侧截止阀17及气体制冷剂侧截止阀18处于打开状态。
[0049] 在制冷运转时,四通切换阀12成为图1的实线所示的状态,即成为压缩机11的排 出侧与室外热交换器13的气体侧连接且压缩机11的吸入侧经由储罐15、气体制冷剂侧截 止阀18及制冷剂连通管7与室内热交换器4的气体侧连接的状态。在制冷运转中,空调装 置1使室外热交换器13作为在压缩机11中被压缩后的制冷剂的冷凝器起作用,且使室内 热交换器4作为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中被冷凝后的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
[0050] 在制热运转时,四通切换阀12成为图1的虚线所示的状态,即成为压缩机11的排 出侧经由气体制冷剂侧截止阀18及制冷剂连通管7与室内热交换器4的气体侧连接、且压 缩机11的吸入侧与室外热交换器13的气体侧连接的状态。在制热运转中,空调装置1使 室内热交换器4作为在压缩机11中被压缩后的制冷剂的冷凝器起作用,且使室外热交换器 13作为在室内热交换器4中被冷凝后的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
[0051] (2)室外单元
[0052] 如图2及图3所示,设置于房屋、大楼等室外的室外单元2包括大致长方体状的单 元壳体20。如图3所示,室外单元2具有通过使用沿铅垂方向延伸的隔板28将单元壳体 20的内部空间分割为两部分而形成送风机室S1和机械室S2的结构(所谓箱型结构)。在 送风机室S1中配置有室外热交换器13、室外风扇16,在机械室S2中配置有压缩机11、储罐 15等。
[0053] 单元壳体20具有钢板制的板状构件即顶板21、底板22、机械室侧侧板24、送风机 室侧侧板兼送风机室侧前板25 (以下称为送风机室侧前板25)及机械室侧前板26。此处, 由一块钢板构成送风机室侧侧板和送风机室侧前板,但也可由不同的构件构成送风机室侧 侧板和送风机室侧前板。机械室侧侧板24构成单元壳体20的靠机械室S2的侧面部分的 一部分和单元壳体20的靠机械室S2的背面部分。
[0054] 室外单元2从单元壳体20的背面及侧面的一部分朝单元壳体20内的送风机室S1 吸入室外空气,并从单元壳体20的前表面吹出所吸入的室外空气。因此,被吸入至单元壳 体20内的送风机室S1的室外空气的吸入口 10a形成于送风机室侧前板25的背面侧的端 部与机械室侧侧板24的送风机室S1侧的端部之间,室外空气的吸入口 20b形成于送风机 室侧前板25。另外,用于将吸入至送风机室S1的室外空气朝外部吹出的吹出口 20c设于送 风机室侧前板25。吹出口 20c的前侧被风扇格栅25a覆盖。
[0055] (2 - 1)室外热交换器
[0056] 接着,使用图4及图5对室外热交换器13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铝制热交换器由 铝制的导热翅片32、铝制的扁平多孔管33及铝制的两个集管集合管34、35构成。室外热交 换器13包括使室外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部31,该热交换部31由铝制的许多 个导热翅片32和铝制的许多个扁平多孔管33构成。扁平多孔管33作为插通多个导热翅 片32的导热管起作用,以使在导热翅片32与室外空气之间移动的热量在流经其内部的制 冷剂与导热翅片32之间进行交换。
[0057] 图5是表示室外热交换器13的热交换部31的用与扁平多孔管33的长边方向垂 直的平面剖开时的截面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导热翅片32a是较薄的铝制平板,在各导热翅 片32沿上下方向排列地形成有多个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缺口 32a。扁平多孔管33具有作 为导热面的上下平面部和供制冷剂流动的多个内部流路331。比缺口 32a的上下宽度稍厚 的扁平多孔管33在使平面部朝向上下的状态(被排列成扁平多孔管33的侧面相对的状 态)下隔着间隔排列成多层,并在嵌入缺口 32a的状态下被临时固定。这样,在扁平多孔管 33嵌入导热翅片32的缺口 32a的状态下,导热翅片32和扁平多孔管33被钎焊。另外,各 扁平管多孔管33的两端分别嵌入集管集合管34、35并被钎焊。
[0058] 多个导热翅片32被配置成彼此空开一定的间隔,彼此相邻的导热翅片32的间隔 是翅片间距FP。
[0059] 热交换部31在作为冷凝器起作用时包括:上部热交换部31a,该上部热交换部31a 配置有许多个扁平多孔管33中的用于供气体制冷剂或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动的气体 制冷剂用扁平多孔管33a ;以及下部热交换部31b,该下部热交换部31b连接有许多个扁平 多孔管33中的用于供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或液体制冷剂流动的液体制冷剂用扁平多孔 管 33b。
[0060] 室外热交换器13包括在热交换部31的两端各设有一根的铝制集管集合管34、35。 集管集合管34具有铝制的圆筒管结构,并具有彼此由铝制挡板34c分隔开的内部空间34a、 34b。铝制的热交换器侧气体管38与上部的内部空间34a连接,铝制的热交换器侧液体管 39与下部的内部空间34b连接。
[0061] 集管集合管35具有铝制的圆筒管结构,其被铝制的挡板35f、35g、35h、35i分隔 开,并形成有内部空间35a、35b、35c、35d、35e。与集管集合管34的上部的内部空间34a连 接的许多个气体制冷剂用扁平多孔管33a和集管集合管35的三个内部空间35a、35b、35c 连接。另外,与集管集合管34的下部的内部空间34b连接的许多个液体制冷剂用扁平多孔 管33b和集管集合管35的三个内部空间35c、35d、35e连接。
[0062] 集管集合管34与和该集管集合管34相邻的导热翅片32p之间形成有间隙IS1,集 管集合管35与和该集管集合管35相邻的导热翅片32q之间形成有间隙IS2。翅片间距FP 例如为1. 5mm左右,间隙IS1、IS2例如为10mm左右。当这样翅片间距FP和间隙IS1、IS2 存在五倍以上的差时,若就这么使空气流动,则在靠近间隙IS1、IS2的部位,空气会由间隙 IS1、IS2旁通而难以在导热翅片32之间流动。
[0063] 集管集合管35的内部空间35a和内部空间35e由铝制的连通配管36连接,内部 空间35b和内部空间35d由铝制的连通配管37连接。内部空间35c也起到了将热交换部 31的上部内部空间(和内部空间34a连接的部分)的一部分与下部内部空间(和内部空 间34b连接的部分)的一部分连接的功能。根据上述结构,在例如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 器起作用时),由铝制的热交换器侧气体管38供给至集管集合管35上部的内部空间35a的 气体制冷剂在热交换部31的上部进行热交换,一部分液化而成为气液两相状态,并在集管 集合管35处折返,通过热交换部31的下部使剩余的气体制冷剂液化而从铝制的热交换器 侧液体管39流出。
[0064] 因此,集管集合管34的内部空间34a、34b、集管集合管35的内部空间35a、35b、 35c、35d、35e与扁平多孔管33的内部流路331相连。另外,在集管集合管34的内部空间 34a、34b、集管集合管35的内部空间35a、35b、35c、35d、35e配置有用于对制冷剂的流动进 行整流的整流板等,但省略对这些细节部分的说明。
[0065] 在室外热交换器13的集管集合管35的送风机室S1 -侧安装有防风板60,该防风 板60防止流过室外热交换器13之后的空气与集管集合管35接触。为了确保强度,该防风 板60通过对钢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
[0066] (2 - 2)室外热交换器的密封结构
[0067] 室外单元2具有用于堵塞上述室外热交换器13的间隙IS1、IS2的密封结构。图 3所示的密封构件51、52、53、54堵塞间隙IS1、IS2。密封构件51、52、53、54由泡沫的三元 乙丙(以下称为EPDM)橡胶形成。该泡沫形态是闭孔泡沫,其具有泡沫的孔彼此不相连的 结构。因此,闭孔泡沫的EPDM橡胶柔软,易于变形。另外,此处,作为闭孔泡沫的高分子成 形件,对使用形成为闭孔泡沫的长方体状的EPDM橡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构成密封构件 51的高分子材料并不限于EPDM橡胶。不过,如上所述,室外热交换器13时而成为高温状 态,时而成为低温状态,并暴露在结露水下,因此,形成密封构件51的高分子材料最好具有 与EPDM橡胶相同或比其更好的耐热性、耐寒性及耐水性。
[0068] 如上所述,室外热交换器13作为蒸发器、冷凝器起作用,因此时而成为低温状态, 时而成为高温状态。另外,有时在室外热交换器13的表面会附着结露水,水分也会渗透至 密封构件51、52、53、54的部位。在这种环境下,难以用粘接件使由EPDM橡胶构成的密封构 件51、52、53、54长期与室外热交换器13粘接。尽管如此,当欲对室外热交换器13的形状 进行加工来设置安装密封构件的安装结构以代替粘接时,由于必须同时实现确保可靠性, 因此会导致成本上升。
[0069] 因此,密封构件51安装于送风机室侧前板25,密封构件52安装于防风板60,密封 构件53安装于机械室侧侧板24,密封构件54安装于隔板28。密封构件51、52、53、54例如 通过粘接件等而安装于送风机室侧前板25、防风板60、机械室侧侧板24及隔板28。
[0070] (2 - 3)室外单元的组装
[0071] 在室外热交换器13存在两个集管集合管34、35,如上所述,存在五个密封构件 51?55,但密封构件51、52、53、54安装于两个集管集合管34、35的间隙IS1、IS2的方法是 相同的。因此,省略对密封构件53、54的室外单元2的组装的说明,以在集管集合管35周 围的密封构件51、52、55的部分为中心对室外单元2的组装进行说明。
[0072] 图6中示出了送风机室侧前板25在粘贴有密封构件51的状态下的内表面。图7 中示出了用图6的I 一 I线剖开的局部截面。如图6及图7所示,密封构件51是具有与从 顶板21至底板22的长度大致相等的长度的长方体状的EPDM橡胶的成形件。
[0073] 图8中示出了防风板60在粘贴有密封构件52、56的状态下的正面的状态。图9 中示出了从上方观察图8的俯视状态。由图9可知,防风板60被折曲成:形成有几个在长 边方向上延伸的平面。特别地,端部61、62相对于防风板60的宽度方向折曲成直角。在防 风板60的正面60a沿着端部61粘贴有密封构件51。另外,在端部62的与送风机室侧前板 25相对的一侧粘贴有密封构件55。防风板60的底面侧的端部63形成为与底板22的形状 匹配的形状。即,端部63的端边整体被安装成与底板22接触。
[0074] 图10是室外单元2的分解组装图。图10中示出的室外热交换器13置于底板22, 并固定于机械室侧侧板24、隔板28及风扇电动机台29等。此外,在该室外热交换器13的 集管集合管35的主视观察右侧安装有防风板60。
[0075] 图11中放大地示出了安装于集管集合管35的防风板60的一部分。如图11所示, 对集管集合管35和送风机室侧前板25进行固定的固定构件70与集管集合管35接合。将 螺钉穿过固定构件70的螺纹孔71和防风板60的螺纹孔65 (参照图6),利用该螺钉固定集 管集合管35和送风机室侧前板25。另外,固定构件70中的与集管集合管35接合的部分由 与集管集合管35相同的铝制的金属构成,在与送风机室侧前板25、防风板60接触的部分 存在树脂盖75。藉此,防止因铝与送风机室侧前板25、防风板60的钢板接触而促进腐蚀。 通过拧入该螺钉,密封构件52被防风板60按压,并被按压至室外热交换器13而发生变形。 通过密封构件52被按压至室外热交换器13而发生变形,室外热交换器13的间隙IS2的下 风侧被密封构件52堵塞。
[0076] 另外,如图10所示,送风机室侧前板25被螺钉25c固定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上,该 室外热交换器13固定于底板22。图10中仅示出了对送风机室侧前板25的前表面侧进行 固定的螺钉25c,但也从侧面侧利用螺钉将送风机室侧前板25固定于底板22、室外热交换 器13。固定于室外热交换器13的螺钉穿过图11所示的固定构件70的螺纹孔72而被固 定。通过这种螺钉固定,密封构件51被送风机室侧前板25按压,并被按压至室外热交换器 13而发生变形。图12 (a)中示意地示出了密封构件51、52被按压至集管集合管35、导热翅 片32q而发生变形的状态。通过密封构件51被按压至室外热交换器13而发生变形,室外 热交换器13的间隙IS2的上风侧被密封构件51堵塞。另外,图12(a)中示意地示出了密 封构件55被防风板60按压至送风机室侧前板25而发生变形的状态。这样使送风机室侧 前板25和防风板60通过密封构件55连接在一起,从而能用送风机室侧前板25和防风板 60围住集管集合管35的周围,并使集管集合管35周围的空间S3处于无风状态。
[0077] 另外,在图11所示的送风机室侧前板25被螺钉固定之后,顶板21被进一步从上 方嵌入而被螺钉固定。
[0078] 在上述说明中虽省略了,但用粘接件粘贴于机械室侧侧板24的密封构件53被机 械室侧侧板24按压,并被按压至IS1周围的集管集合管34和导热翅片32p而发生变形。 藉此,室外热交换器13的间隙IS1的上风侧由密封构件53堵塞。同样地,用粘接件粘贴于 机械室侧侧板24的密封构件53被机械室侧侧板24按压,并被按压至IS1周围的集管集合 管34和导热翅片32p而发生变形。藉此,室外热交换器13的间隙IS1的下风侧由密封构 件54堵塞。此外,机械室侧侧板24和隔板28通过机械室侧前板26连接在一起,机械室S2 处于无风状态。即,机械室侧侧板24和隔板28通过机械室侧前板26连接在一起,从而能 用机械室侧侧板24和隔板28围住集管集合管34的周围,并使集管集合管34周围的空间 (机械室S2)处于无风状态。
[0079] (3)室外单元的特征
[0080] (3-1)
[0081] 在上述室外单元2中,粘贴于送风机室侧前板25、防风板60、机械室侧侧板24、隔 板28(壳体构成构件的一例)的密封构件51、52、53、54被按压至间隙151、152周围的集管 集合管34、35和导热翅片32(翅片的一例)。例如图12(a)所示,密封构件51、52、53、54被 按压至集管集合管34、35和导热翅片32而发生变形,利用变形后的密封构件51、52、53、54 堵塞间隙IS1、IS2。因此,在水平方向上,能将间隙IS1、IS2充分地堵塞至使气流不流过密 封构件51、52、53、54与集管集合管34、35、导热翅片32之间的程度。
[0082] 其结果是,能防止因在集管集合管34、35与和该集管集合管34、35相邻的导热翅 片32p、32q之间存在比翅片间距大的间隙IS1、IS2,而导致室外热交换器13的热交换效率 降低。
[0083] 当进一步详细地观察时,利用配置于上风侧的密封构件51、53(第一密封构件的 一例)来减少从室外单元2的外部侵入的空气与间隙IS1、IS2周边的集管集合管34、35、导 热翅片32、扁平多孔管33接触的情况。这些密封构件51、53安装于送风机室侧前板25、机 械室侧侧板24 (第一壳体构成构件的一例),该送风机室侧前板25、机械室侧侧板24配置 于室外热交换器13的上风侧。藉此,外部气体不易与间隙IS1、IS2周边的集管集合管34、 35、导热管33、导热翅片32接触,容易防止盐害。
[0084] 另外,利用配置于下风侧的密封构件52、54(第二密封构件的一例)来减少流过多 个导热翅片32之间的气流绕回而从下风侧与间隙IS1、IS2周边的集管集合管34、45、导热 管33、导热翅片32接触的情况。这些密封构件52、54安装于防风板60、隔板28 (第二壳体 构成构件的一例),该防风板60、隔板28配置于室外热交换器13的下风侧。藉此,外部气 体进一步不易与间隙IS1、IS2周边的集管集合管34、35、导热管33、导热翅片32接触,可进 一步容易防止盐害。
[0085] (3 - 2)
[0086] 如图3所不,送风机室侧前板25 (第一壳体构成构件的一例)及防风板60 (第二 壳体构成构件)、机械室侧侧板24 (第一壳体构成构件的一例)及隔板28 (第二壳体构成构 件的一例)分别为了围住集管集合管34、35周围的空间S3、S2而彼此通过密封构件55 (第 三密封构件的一例)、机械室侧前板26连接在一起。藉此,能使空间S2、S3接近无风状态, 只要使从室外单元2的外部吸入的风不与集管集合管34、35接触即可,因此,不仅间隙IS1、 IS2的周边,也能防止对集管集合管34、35整体的盐害。
[0087] (3 - 3)
[0088] 特别地,构成室外热交换器13的集管集合管34 (第一集管集合管的一例)和集管 集合管35 (第二集管集合管的一例)是铝制的,所有扁平多孔管33是铝制的,所有导热翅 片32是铝制的。因此,与材质中包含铜、铁的热交换器相比,能减轻室外热交换器13。但 是,铝比铜、铁容易腐蚀,存在耐用年数因例如盐害等而缩短的倾向。因此,进行防腐蚀处 理,但间隙IS1、IS2周边的防腐蚀处理是较难的,暴露在盐害等下而容易腐蚀。不过,如上 所述,利用密封构件51、52、53、54堵塞间隙IS1、IS2,因此,容易防止间隙IS1、IS2周边的 铝制集管集合管34、35、扁平多孔管33及导热翅片32受到盐害的影响,铝制的室外热交换 器13的重量不仅轻量,耐久性也高。
[0089]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集管集合管、扁平多孔管及导热翅片是铝制的情况进 行了说明,但这些构件也可以是铝合金制的,可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090] (3 - 4)
[0091] 密封构件51、52、53、54、55由闭孔泡沫的EPDM橡胶的长方体(高分子成形件的一 例)构成。泡沫的EPDM柔软而容易变形,因此,容易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中堵塞间隙IS1、 IS2。而且,由于是闭孔泡沫(closed-cell foam),因此,与开孔泡沫(open-cell foam)不 同,在EPDM橡胶的长方体内部不积存水分,因此,也可抑制室外热交换器13的腐蚀。这样, 通过使用闭孔泡沫的EPDM橡胶的长方体,能抑制伴随着室外热交换器13的热交换效率改 善而产生的成本。
[0092] (4)变形例
[0093] (4 - 1)变形例 A
[009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密封构件51、52、53、54被按压至集管集合管34、35、导热翅 片32而发生变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如图12(b)所示,密封构件51、52、53、54也可被按 压至多个导热管33而发生变形。当如图12(b)那样构成时,密封构件51、52、53、54与导热 管33之间也充分堵塞,因此,也能从与导热管33交叉的方向阻断由导热管33与密封构件 51、52、53、54之间侵入的气流。藉此,外部气体不易侵入集管集合管34、35与和该集管集合 管34、35相邻的导热翅片32p、32q之间的间隙IS1、IS2,因而容易防止盐害。
[0095] 符号说明
[0096] 1 空调装置
[0097] 2 室外单元
[0098] 3 室内单元
[0099] 13 室外热交换器
[0100] 20 单元壳体
[0101] 51、52、53、54、55 密封构件
[0102] 60 防风板
[0103] 现有技术文献
[0104] 专利文献
[0105]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2011-117628号公报
【权利要求】
1. 一种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交换器(13),该热交换器(13)具有多个集管集合管(34、35)、多个翅片(32)及多个 导热管(33),并在所述集管集合管与和所述集管集合管相邻的所述翅片(32p、32q)之间形 成有比规定的翅片间距大的间隙(IS1、IS2),其中所述多个翅片(32)以所述翅片间距配置 于多个所述集管集合管之间,所述多个导热管(33)插通多个所述翅片并与多个所述集管 集合管连接; 壳体构成构件,该壳体构成构件被配置成与多个所述集管集合管中的至少一个集管集 合管相对,并用于包围所述热交换器的一部分;以及 密封构件(51、52、53、54),该密封构件(51、52、53、54)安装于所述壳体构成构件,并被 所述间隙周围的与所述壳体构成构件相对的所述集管集合管和所述翅片按压而变形,从而 堵塞所述间隙。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构成构件包括第一壳体构成构件(25、24),该第一壳体构成构件(25、24)配 置于所述热交换器的上风侧, 所述密封构件包括第一密封构件(51、53),该第一密封构件(51、53)安装于所述第一 壳体构成构件,并配置于所述间隙的上风侧。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构成构件包括第二壳体构成构件(60、28),该第二壳体构成构件(60、28)配 置于所述热交换器的下风侧, 所述密封构件包括第二密封构件(52、54),该第二密封构件(51、53)安装于所述第二 壳体构成构件,并配置于所述间隙的下风侧。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构成构件及所述第二壳体构成构件为了将按压着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及 所述第二密封构件的所述集管集合管的周围空间围住而彼此连接在一起。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构成构件是侧板(25), 所述第二壳体构成构件是防止流过所述热交换器之后的空气与所述集管集合管接触 的防风板(60), 所述室外单元还包括第三密封构件(55),该第三密封构件(55)将所述侧板和所述防 风板彼此连接在一起。
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构件也被多个所述导热管按压而变形。
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集管集合管包括铝制或铝合金制的第一集管集合管(34)和第二集管集合管 (35), 多个所述导热管包括铝制或铝合金制的多个扁平多孔管(33),这多个扁平多孔管 (33)连接在所述第一集管集合管与所述第二集管集合管之间并被排列成侧面相对, 多个所述翅片是铝制或铝合金制的。
8.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构件由闭孔泡沫的高分子成形件构成。
【文档编号】F24F1/16GK104105926SQ201380008979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3日
【发明者】升井友洋, 黒石雅史, 上总拓也, 滨馆润一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