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用柔性挡风板组件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5919发布日期:2019-05-15 22:0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用柔性挡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为提高空调器的舒适性,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带有多个出风口的空调,这种空调的制冷、制热采用不同出风口出风,提高了空调的使用性能。挡风板便是空调的一种重要部件,它能够实现对一个或多个出风口开闭的控制。

现有的一种空调为如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构,包括,壳体01,壳体01具有至少两个风道02,且一个风道02具有两个出风口03;可转动地设于出风口03处以控制出风口03开闭的挡风板04,挡风板04通过转轴06可转动地设于出风口03处;位于风道02内的风机05。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为了实现出风口03的开闭的控制,空调的挡风板04采用的是刚性结构,当出风口03被打开时,挡风板04就会占用风道02的一部分的空间,这样不利于缩小空调的尺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用柔性挡风板组件及空调器,在保证挡风板方便地打开与关闭出风口的同时,能够减小挡风板占用风道的空间,进而可以减小空调的尺寸。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用柔性挡风板组件,用于控制空调器出风口的开闭,所述柔性挡风板组件包括转轴和卷绕于所述转轴上的柔性挡风板,所述柔性挡风板的上边缘固定于所述转轴上,下边缘连接有支撑件,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转轴和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可带动所述转轴旋转,以将所述柔性挡风板卷起或放下,并且所述驱动组件可带动所述支撑件随所述柔性挡风板的下边缘同步运动,当所述柔性挡风板放下时,可将所述空调器出风口遮挡,所述支撑件可阻止所述柔性挡风板的下边缘被吹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的空调器用柔性挡风板组件具有如下优点:由于柔性挡风板具有一定的柔性,这样驱动组件就可以通过带动转轴旋转,以将柔性挡风板卷起,来实现出风口的打开;由于在柔性挡风板的下边缘连接有支撑件并且在驱动组件的带动下其可随柔性挡风板的下边缘同步运动,这样支撑件可阻止柔性挡风板的下边缘被吹起,从而实现出风口的关闭。由于柔性挡风板卷绕在转轴上占用的空间相对较小,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柔性挡风板在能够实现出风口打开或关闭的同时又能够减小占用风道的空间,进而可以缩小空调器的尺寸。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风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空调器出风口,所述风道与空调器出风口连通,所述空调器出风口处设有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柔性挡风板组件。

由于在本实施例的空调器出风口处设有的柔性挡风板组件与上述柔性挡风板组件的技术方案中提供的柔性挡风板组件相同,因此二者能够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并达到相同的预期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空调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一种空调器的挡风板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空调器的柔性挡风板卷起打开出风口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空调器的柔性挡风板放下关闭出风口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空调器的柔性挡风板卷起打开出风口的截面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空调器的柔性挡风板放下关闭出风口的截面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空调器的柔性挡风板的第二传动组件的齿条与柔性挡风板的连接结构;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空调器柔性挡风板驱动机构侧面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空调器柔性挡风板驱动机构拆去齿条盒的状态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空调器柔性挡风板驱动机构的中部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参见图3和图5,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空调器用柔性挡风板组件,用于控制空调器出风口2的开闭,柔性挡风板组件包括转轴4和卷绕于转轴4上的柔性挡风板3,柔性挡风板3的上边缘固定于转轴4上,下边缘连接有支撑件31,还包括驱动组件8,驱动组件8分别与转轴4和支撑件31连接,驱动组件8可带动转轴4旋转,以将柔性挡风板3卷起或放下,并且驱动组件8可带动支撑件31随柔性挡风板3的下边缘同步运动,当柔性挡风板3放下时(如图4和图6所示),可将空调器出风口2遮挡,支撑件31可阻止柔性挡风板3的下边缘被吹起。

由于柔性挡风板3具有一定的柔性,可以承受一定的拉伸、挤压、翘曲等变形,这样驱动组件8就可以通过带动转轴4旋转,以将柔性挡风板3卷起,来实现出风口2的打开;又由于在柔性挡风板3的下边缘连接有支撑件31并且在驱动组件8的带动下其可随柔性挡风板3的下边缘同步运动,这样支撑件31可以对柔性挡风板3下边缘起到支撑的作用,当柔性挡风板3放下时,支撑件31可阻止柔性挡风板3的下边缘被吹起,从而实现出风口2的关闭。由于柔性挡风板3被卷起时所占空间比较小,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柔性挡风板3在能够完成开闭出风口2的同时又能够减小占用风道的空间,进而可以缩小空调器的尺寸。

由于柔性挡风板3卷绕在转轴4上占用的空间相对较小,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柔性挡风板3打开出风口2时能够减小占用风道5的空间,进而可以缩小空调器的尺寸。另外,在柔性挡风板3的下边缘连接有支撑件31并且在驱动组件8的带动下其可随柔性挡风板3的下边缘同步运动,这样支撑件31在柔性挡风板3开闭过程中对其下边缘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了柔性挡风板3的下边缘容易被风吹起所导致的出风口2关闭不严问题的出现。

其中,驱动组件8实现柔性挡风板3卷起或放下的方式不唯一,比如可以通过一个驱动件和传动组件来同时驱动转轴4卷起放下柔性挡风板3和支撑件31带动柔性挡风板3的下边缘的运动,另外,也可以由两个驱动件通过传动组件分别驱动转轴4卷起放下柔性挡风板3和支撑件31带动柔性挡风板3的下边缘的运动。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通过一个驱动件通过传动组件来同时驱动转轴4卷起放下柔性挡风板3和支撑件31带动柔性挡风板3的下边缘的运动,具体地,如图9所示,驱动组件8包括驱动件81、第一传动组件82和第二传动组件83,驱动件81通过第一传动组件82与转轴4传动连接,驱动件81通过第二传动组件83与支撑件31传动连接,第一传动组件82和第二传动组件83可使支撑件31与柔性挡风板3的下边缘同步运动。由于只设置了一个驱动件81,这样驱动件81通过第一传动组件82和第二传动组件83驱动转轴4卷起放下柔性挡风板3和支撑件31带动柔性挡风板3的下边缘的运动更容易保持同步(如图5和图6所示),避免了两者运动不同步对柔性挡风板3所造成的损坏。

其中,驱动件81为旋转电机,旋转电机通过第一传动组件82、第二传动组件83来驱动转轴4转动、支撑件31运动,这样可以使柔性挡风板组件结构简单、紧凑。另外,旋转电机是用电驱动,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能够保证柔性挡风板3及时打开、关闭,不滞后。

第一传动组件82组成形式不唯一,比如第一传动组件82可以包括两个同步带轮和同步带,一个同步带轮设置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另一个同步带轮设置于转轴4上,两个同步带轮与同步带相啮合,并且两个同步带轮之间具有一定的传动比。另外,第一传动组件82也可以包括齿轮组,齿轮组的输入端的齿轮设置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齿轮组的输出端的齿轮设置于转轴4上。相比同步带传动,通过齿轮组传动,这对其中心距的精度要求相对较低,降低了其制造成本,另外还可以使第一传动组件82的结构更紧凑。

第二传动组件83组成形式也不唯一,比如第二传动组件83可以包括涡轮和蜗杆组成,涡轮设置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蜗杆与涡轮啮合,蜗杆的下端与支撑件31连接,由于蜗杆旋转自由度被限制,其能够在涡轮带动下上下运动。另外,第二传动组件83也可以包括齿轮和齿条831,齿轮设置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齿条831与齿轮啮合,齿条831的下端与支撑件31连接。相比蜗轮蜗杆传动,齿轮齿条831的制造材料相对便宜,制造成本也相对较低。

为了使旋转电机能够同时驱动转轴4卷起放下柔性挡风板3和支撑件31带动柔性挡风板3的下边缘的运动,第一传动组件82和第二传动组件83可以为图9所示结构,靠近旋转电机一侧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齿轮832,第一齿轮832与齿条831相啮合,旋转电机能够带动第一齿轮832旋转从而使齿条831能够上下运动,齿条盒833配合设于齿条831的外部,对齿条831的上下运动起到导向的作用;远离旋转电机一侧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二齿轮821,第二齿轮821与第三齿轮822相啮合,第三齿轮822与第四齿轮823相啮合,第四齿轮823设置在转轴4上,这样旋转电机就能够通过第二齿轮821、第三齿轮822、第四齿轮823的传动驱动转轴4转动。

参见图9,第一齿轮832与第二齿轮821采用一体结构设计,这样不仅能够使旋转电机输出轴上的零件结构更紧凑,而且还能提高第一齿轮832、第二齿轮821的同步精度,避免了分体设计第一齿轮832、第二齿轮821与旋转电机输出轴连接失效时造成的不同步。

为了能够使柔性挡风板3下边缘支撑件31的上下运动与其被转轴4卷起或放下运动同步,需要调整各个齿轮和齿条831的参数来保证两者同步运动,比如下面所设置的参数能够保证两者运动的同步性,第一齿轮832:模数m=1.5,齿数z=13,压力角α=20°;第二齿轮821:模数m=1.5,齿数z=10,压力角α=20°;第三齿轮822与第四齿轮823:模数m=1.5,齿数z=10,压力角α=20°;齿条831:模数m=1.5,压力角α=20°。

为了使柔性挡风板3下边沿在其上下运动时受力平衡,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传动组件83为两组,且分别位于柔性挡风板3的两侧,柔性挡风板3的下边缘两端分别连接有支撑件31,两个第二传动组件83的齿条831分别与两个支撑件31对应连接,这样柔性挡风板3在被卷起或放下时,其两侧第二传动组件83的齿条831通过支撑件31同时给其下边缘两侧一个作用力,使柔性挡风板3下边缘在上下运动时保持受力平衡,避免了因一侧受力,另一侧未受力而对柔性挡风板3造成的变形。

其中,齿条831与支撑件31之间可选择多种连接方式,例如,可以将齿条831与支撑件31直接连接,比如焊接或一体成型制作。另外,如图6和图7所示,齿条831与支撑件31之间也可以通过卡爪8311与卡接部(图中未标示出)卡接,具体地,支撑件31上设有卡接部,齿条831的下端固定有卡爪8311,卡爪8311与卡接部卡接。由此,相比于焊接或一体成型制作的连接方式,齿条831与支撑件31通过卡接可以便于拆卸,当齿条831和支撑件31两者中任一个发生损坏时,可便于将发生损坏的齿条831或支撑件31拆卸维修或更换,从而节省了维修成本。

为了便于转轴4卷绕柔性挡风板3和更好防止空调内部或外界水汽等进入海绵层内部,优选地,柔性挡风板3包括保温海绵层和贴附于所述保温海绵层至少一侧表面的塑料膜片层。由于海绵层具有一定的柔性,不但能够承受挤压、扭曲、卷绕等变形,而且还能通过挤压减小体积,因此,包括海绵层的柔性挡风板3更容易被转轴4卷绕,而且卷绕过程中海绵层因受挤压体积减少,进一步减小了柔性挡风板3占用空间。另外,由于空调内部或外界的水汽等容易进入到海绵层的内部从而影响海绵层的使用寿命,因此,将塑料膜片层贴附于保温海绵层至少一侧表面可以阻挡水汽等进入到海绵层的内部。其中,塑料膜片层可以在海绵层的一侧表面贴附,也可以在两侧表面贴附,在此不作限定。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本实施例由两个驱动件通过传动组件分别驱动转轴4卷起放下柔性挡风板3和支撑件31带动柔性挡风板3的下边缘的运动。具体地,驱动组件8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用于带动转轴4转动,第二驱动件用于带动支撑件31沿竖直方向随柔性挡风板3的下边缘同步运动。由于是通过两个驱动件分别带动转轴4转动和支撑件31沿竖直方向随柔性挡风板3的下边缘同步运动,这样对每个驱动件的功率要求降低,两个驱动件就可以选择较小功率的驱动件。同时,也避免了由一个驱动件驱动时转轴4卷起柔性挡风板3的方向容易与支撑件31沿竖直方向的运动方向不同,简化传动组件的结构。

与实施例一相类似,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为旋转电机,这样可以使柔性挡风板组件结构简单、紧凑,另外,旋转电机是用电驱动,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能够保证柔性挡风板3及时打开、关闭,不滞后。

其中,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可以通过传动组件与转轴4传动连接,比如齿轮组,也可以直接与转轴4传动连接,相比通过传动组件与转轴4传动连接,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直接与转轴4传动连接,结构简单,零件少,传动效率更高。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通过直线传动机构与支撑件31传动连接。这样,通过直线传动机构,第二驱动件输出轴的旋转运动就可以转化为支撑件31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

其中,直线传动机构并不唯一,比如可以是曲柄滑块机构,第二驱动件输出轴带动曲柄旋转,带动滑块在竖直方向的导轨中上下运动,滑块与支撑件31连接,支撑件31就会随滑块上下运动。另外,直线传动机包括齿轮和齿条,齿轮设置于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上,齿条与齿轮啮合,齿条的下端与支撑件31连接。相比曲柄滑块结构,第二驱动件通过齿轮齿条驱动支撑件31上下运动,更容易保证支撑件31上下运动速度的恒定,进而使转轴4卷起放下柔性挡风板3和支撑件31带动柔性挡风板3的下边缘的运动同步。

与实施例一相类似,两个柔性挡风板3两侧均设有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设置两个第一驱动件是为了使转轴4受力平衡,避免了单侧驱动使转轴4容易发生扭转变形,从而使远离第一驱动件一侧的转轴4的旋转相对滞后,不利于控制两个柔性挡风板3同时卷起或放下。设置两个第二驱动件是为了两侧出风口处的支撑件31带动柔性挡风板3的下边缘的运动与转轴4卷起放下柔性挡风板3的运动都同步。

本实施例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有益效果也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风道5,壳体1上开设有空调器出风口2,风道5与空调器出风口2连通,空调器出风口2处设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柔性挡风板组件。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中使用的柔性挡风板组件与柔性挡风板组件的各实施例中提供的柔性挡风板组件相同,因此二者能够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并达到相同的预期效果。

为了使柔性挡风板3在卷起或放下的过程中不偏离竖直方向,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壳体1包括位于空调器出风口2上方的风道盖板6和位于空调器出风口2下方的风道底板7,风道盖板6上对应空调器出风口2的位置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导向孔61,柔性挡风板3穿设于导向孔61内。这样柔性挡风板3在卷起或放下的过程中,导向孔61对其上下运动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其不偏离竖直方向,避免了柔性挡风板3在卷起或放下过程中与出风口2发生错位。

为了防止柔性挡风板3在放下时与风道底板7之间有间隙造成的关闭不严,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风道底板7上对应导向孔61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凹槽71,当柔性挡风板3放下时,柔性挡风板3的下端可配合伸入定位凹槽71内。由于柔性挡风板3具有一定的柔性,其下端与风道底板7之间接触面积小容易有间隙,这样会导致出风口2关闭不严。因此,风道底板7上对应导向孔61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凹槽71,当柔性挡风板3放下时,柔性挡风板3的下端可配合伸入定位凹槽71内,这样增大了其下端与定位凹槽71的接触面积,使柔性挡风板3下端与风道底板7之间不容易产生间隙,从而使柔性挡风板3关闭严实。其中,定位凹槽71的形状有多种,比如可以是如图5和图6所示的截面形状为L形,也可以是U形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参见图3和图4,壳体1上并列开设有两个空调器出风口2,两个空调器出风口2处均设有柔性挡风板组件,两个柔性挡风板组件的转轴4通过联轴器连接。由于壳体1上并列开设有两个空调器出风口2,这样可以增大空调器的出风量,提高了空调器制冷或制热的效果。另外,两个柔性挡风板组件的转轴4通过联轴器连接,这样就可以控制两个柔性挡风板3同时卷起或放下。

为了防止转轴4受旋转电机单侧驱动发生扭转变形,如图3、图4和图10所示,优选在柔性挡风板3的两侧设置两个旋转电机,两个旋转电机能够同时驱动转轴4旋转。两个柔性挡风板组件的转轴4通过联轴器连接,这样两个转轴4通过联轴器连接在一起后,其长度比较长,如果单侧旋转电机驱动其旋转,转轴4容易发生扭转变形,使远离旋转电机一侧的转轴4的旋转相对滞后,不利于控制两个柔性挡风板3同时卷起或放下。

其中,两个柔性挡风板3靠近端可以使用两个齿条来分别驱动支撑件31的运动,也可以共用一个齿条来驱动两个柔性挡风板3下部的支撑件31的运动。相比使用两个齿条,共用一个齿条来驱动两个支撑件31的运动,不但可以提高其运动的同步性,还可以减少零件个数,使该处的结构更紧凑,可靠性更高。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柔性挡风板3中间共用齿条的上下运动,同样是由齿轮驱动的,可以是如图9所示去掉旋转电机后的结构,即转轴4旋转带动第四齿轮823旋转,通过第三齿轮822、第二齿轮821带动第一齿轮832旋转,从而带动与第一齿轮832相啮合的齿条831上下运动。只要能够保证两个柔性挡风板3两侧及中间的齿条831同步运动,该处传动组件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