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干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9696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干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烘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茶叶干燥器。



背景技术: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

现有的利用新能源烘干茶叶的装置存在茶叶烘干速度慢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茶叶烘干速度快的茶叶干燥器。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利用新能源烘干茶叶的装置茶叶烘干速度慢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茶叶烘干速度快的茶叶干燥器。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茶叶干燥器,包括有拉杆、烘干箱、盖板、把手、铰接部件、进料斗、滑轨、滑块、弹簧、滤网、单向阀、喷头、出气管、气泵、第一硬质管、第二硬质管、热气箱和支撑杆;地面上放置有烘干箱,支撑杆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对称连接在烘干箱底部左右两侧,烘干箱顶部中间通过榫接的方式连接有进料斗,进料斗右壁上端与盖板通过铰接部件连接,铰接部件包括有凹形板、连接轴和旋转板,连接轴固定安装在凹形板上,在旋转板上设有圆孔,连接轴穿过旋转板上的圆孔,并且旋转板绕着连接轴转动,进料斗右壁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进料斗右壁上端的铰接部件的凹形板连接,盖板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进料斗右壁上端的铰接部件的旋转板连接,盖板顶部中间通过胶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把手,烘干箱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开有第一通孔,烘干箱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开有第二通孔,烘干箱左壁下部设有出气管,出气管上设有单向阀,烘干箱内左右两壁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对称连接有滑轨,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滑轨与滑块配合,滑块上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拉杆,拉杆穿过第一通孔,左侧的滑块和右侧的滑块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滤网,滤网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通过挂钩的方式与滤网底部左右两侧连接,弹簧的另一端通过挂钩的方式与烘干箱内底部连接,烘干箱底部中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热气箱,烘干箱底部左右两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对称连接有气泵,气泵上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硬质管和第二硬质管,第一硬质管末端伸入热气箱内,第二硬质管穿过第二通孔,第二硬质管上端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喷头,喷头位于烘干箱内。所述茶叶干燥器还包括吸热管、导热管、散热管和热介质,吸热管在地下,散热管在地上,在吸热管和散热管之间连接一个导热管,热介质为液体制剂,装入导热管内,吸热管吸收地热后传给热介质,热介质携带着热量经过导热管,在散热管内进行热交换,经散热管传到热气箱内。

优选地,还包括有水箱、出水管和电控阀,烘干箱右壁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水箱,水箱底部中间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电控阀,出水管的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地,还包括有废水槽,地面上放置有废水槽,废水槽位于烘干箱的右方,废水槽位于出水管的正下方,废水槽的立体形状为长方体形,废水槽的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地,拉杆的材质为Q235钢。

优选地,烘干箱的材质为不锈钢。

工作原理:当需要烘干茶叶时,首先利用地热能,将一定量的热气通入到热气箱内。然后人工将盖板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从而将进料斗打开。然后人们通过进料斗向烘干箱内的滤网上倒入适量的茶叶,然后人工再逆时针旋转盖板至复位,从而将进料斗盖住。然后再启动气泵工作,则气泵就会将热气箱内的热气抽入到第一硬质管内,然后再进入到第二硬质管内,然后再经过喷头喷出,从而将热气喷到烘干箱内。同时人工向上拉动拉杆,从而带动滑块向上运动,从而带动装有茶叶的滤网向上运动。当装有茶叶的滤网向上运动到合适位置时,人工再向下推动拉杆,同时也会由于重力作用,从而就会带动滑块向下运动,从而带动装有茶叶的滤网向下运动。然后不断地重复以上步骤,就会使装有茶叶的滤网不断地上下运动,从而使茶叶与烘干箱内的热气接触更充分,从而就会加快茶叶的烘干速度。同时烘干箱内的气体就会通过出气管排出。当滤网上的茶叶烘干后,并且当滤网复位时,人工停止拉动拉杆。同时气泵也停止工作。然后再重复以上步骤,将进料斗打开,然后将滤网上烘干的茶叶取出,之后再重复以上步骤,使盖板复位,将进料斗盖住。然后每次需要烘干茶叶时,重复以上步骤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水箱、出水管和电控阀,烘干箱右壁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水箱,水箱底部中间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电控阀,出水管的材质为不锈钢,所以当人们工作完之后,需要洗手时,打开电控阀,则水箱内的水就会通过出水管流出,从而方便人们洗手。

因为还包括有废水槽,地面上放置有废水槽,废水槽位于烘干箱的右方,废水槽位于出水管的正下方,废水槽的立体形状为长方体形,废水槽的材质为不锈钢,所以当人们洗手的水就可以流入到废水槽内,从而防止洗过手的水到处乱流。

(3)有益效果

本发明达到了茶叶烘干速度快的有益效果;通过设有水箱、出水管和电控阀,所以能够方便人们洗手;通过设有废水槽,所以能够防止洗过手的水到处乱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铰接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地热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动力系统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拉杆,2-烘干箱,3-盖板,4-把手,5-铰接部件,6-第一通孔,7-进料斗,8-滑轨,9-滑块,10-弹簧,11-滤网,12-单向阀,13-喷头,14-第二通孔,15-出气管,16-气泵,17-第一硬质管,18-第二硬质管,19-热气箱,20-支撑杆,21-地面,22-凹形板,23-连接轴,24-旋转板,25-水箱,26-出水管,27-电控阀,28-废水槽,29-散热管,30-导热管,31-吸热管,32-热介质,33-气液增压缸,34-空压机,35-空气过滤器,36-减压阀,37-压力表,38-油雾器,39-比例流量阀,40-比例压力阀,41-工作缸,42-预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茶叶干燥器,如图1-4所示,包括有拉杆1、烘干箱2、盖板3、把手4、铰接部件5、进料斗7、滑轨8、滑块9、弹簧10、滤网11、单向阀12、喷头13、出气管15、气泵16、第一硬质管17、第二硬质管18、热气箱19和支撑杆20;地面21上放置有烘干箱2,支撑杆20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对称连接在烘干箱2底部左右两侧,烘干箱2顶部中间通过榫接的方式连接有进料斗7,进料斗7右壁上端与盖板3通过铰接部件5连接,铰接部件5包括有凹形板22、连接轴23和旋转板24,连接轴23固定安装在凹形板22上,在旋转板24上设有圆孔,连接轴23穿过旋转板24上的圆孔,并且旋转板24绕着连接轴23转动,进料斗7右壁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进料斗7右壁上端的铰接部件5的凹形板22连接,盖板3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进料斗7右壁上端的铰接部件5的旋转板24连接,盖板3顶部中间通过胶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把手4,烘干箱2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开有第一通孔6,烘干箱2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开有第二通孔14,烘干箱2左壁下部设有出气管15,出气管15上设有单向阀12,烘干箱2内左右两壁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对称连接有滑轨8,滑轨8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9,滑轨8与滑块9配合,滑块9上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拉杆1,拉杆1穿过第一通孔6,左侧的滑块9和右侧的滑块9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滤网11,滤网1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弹簧10,弹簧10的一端通过挂钩的方式与滤网11底部左右两侧连接,弹簧10的另一端通过挂钩的方式与烘干箱2内底部连接,烘干箱2底部中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热气箱19,烘干箱2底部左右两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对称连接有气泵16,气泵16上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硬质管17和第二硬质管18,第一硬质管17末端伸入热气箱19内,第二硬质管18穿过第二通孔14,第二硬质管18上端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喷头13,喷头13位于烘干箱2内。

热气箱19内的热气是通过管式地热换热器将地下的热量传导到热气箱19内,管式地热换热器,包括吸热管31、导热管30、散热管29和热介质32,吸热管31在地下最深处,散热管29在地上,在吸热管31和散热管29之间连接一个导热管30,吸热管31吸收地热后传给热介质32,热介质32携带着热量经过导热管30,在散热管29内进行热交换,经散热管29传到地上。吸热管31由易导热、抗腐蚀金属材料铸造而成,深入到井筒的地下水中。导热管30为铝塑管或塑料管,导热管30外表面设有保温层,导热管30的内表面设有竖向槽沟。散热管29为易导热、抗腐蚀金属管,内表面上设有竖向槽沟。热介质32为临界温度高,冷凝温度低的液体制冷剂,装入导管式地热交换器内,充满整个吸热管31。

拉杆1连接有动力系统,通过机械自动化的方式使茶叶上下翻转,动力系统是以增压缸为核心的动力调节装置,包括空压机34、空气过滤器35、减压阀36、压力表37、油雾器38、比例流量阀39、比例压力阀40、气液增压缸33、预压缸42、工作缸41、传感器和PLC控制器等部件构成,如图6所示,比例流量阀39用来调控气液增压缸33入口的气体流量,比例压力阀40用来调控气流的入口压力;传感器与比例阀配合使用,可检测比例阀输出口的气流压力与驱动电流是否成比例,整个行程属于闭环控制,能够实现增压系统气流的反馈控制。

动力系统具体的控制原理为压缩气体经比例流量阀39,其入口压力P入,流量为Q,经比例压力阀40出口压力为P出,进入气液增压缸33。PLC控制器通过比例压力阀40内置或外置传感器分别采集P入,P出和Q信号值,进行数据对比后,比例压力阀40输出修正信号,通过输出的电流或电压信号来控制比例压力阀40开口大小及比例压力阀40调压腔中气体的压力,直到输出压力、流量与输入信号成比例。此外,在驱动系统气液增压缸33安装位移传感器,用来检测工作过程中气液增压缸33的位移、输出力等运动学参数,并将信号输出至控制系统。

PLC控制器采用PCI总线方式,应用集成的数据采集卡PCI-1713,采集比例压力阀40输入电流、位移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数据,比例压力阀40输入的电流经电压转换装置和调理电路后,直接接到数据采集卡的接线板上。

比例压力阀40能够实现输入信号与输出压力成比例变化,当输入信号增大时,给气电磁阀开启,排气电磁阀仍保持闭合状态。压缩空气通过给气电磁阀作用在先导阀的先导腔,同时,先导腔的压力上升,作用在膜片上面,而与膜片连动的给气阀被打开,压缩气体通过输出口流向拉杆1,为拉杆1提供输出压力。压缩气体通过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反馈到控制回路中,与控制输入信号进行比较,若产生偏差信号,则需要修正输出量。如此通过不断的反馈修正动作,最终实现输出气体的压力和控制输入信号成比例。比例流量阀39根据控制系统输入电信号的大小来改变阀口的开口大小,从而控制流量的大小。

动力系统电源接通后,系统开始工作,从操作面板5输入输送带电机的运行参数和增压缸的运行参数,增压缸带动拉杆运动。

还包括有水箱25、出水管26和电控阀27,烘干箱2右壁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水箱25,水箱25底部中间设有出水管26,出水管26上设有电控阀27,出水管26的材质为不锈钢。

还包括有废水槽28,地面21上放置有废水槽28,废水槽28位于烘干箱2的右方,废水槽28位于出水管26的正下方,废水槽28的立体形状为长方体形,废水槽28的材质为不锈钢。

拉杆1的材质为Q235钢。

烘干箱2的材质为不锈钢。

工作原理:当需要烘干茶叶时,首先利用地热能,将一定量的热气通入到热气箱19内。然后人工将盖板3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从而将进料斗7打开。然后人们通过进料斗7向烘干箱2内的滤网11上倒入适量的茶叶,然后人工再逆时针旋转盖板3至复位,从而将进料斗7盖住。然后再启动气泵16工作,则气泵16就会将热气箱19内的热气抽入到第一硬质管17内,然后再进入到第二硬质管18内,然后再经过喷头13喷出,从而将热气喷到烘干箱2内。增压缸工作,向上拉动拉杆1,从而带动滑块9向上运动,从而带动装有茶叶的滤网11向上运动。当装有茶叶的滤网11向上运动到合适位置时,人工再向下推动拉杆1,同时也会由于重力作用,从而就会带动滑块9向下运动,从而带动装有茶叶的滤网11向下运动。然后不断地重复以上步骤,就会使装有茶叶的滤网11不断地上下运动,从而使茶叶与烘干箱2内的热气接触更充分,从而就会加快茶叶的烘干速度。同时烘干箱2内的气体就会通过出气管15排出。当滤网11上的茶叶烘干后,并且当滤网11复位时,人工停止拉动拉杆1。同时气泵16也停止工作。然后再重复以上步骤,将进料斗7打开,然后将滤网11上烘干的茶叶取出,之后再重复以上步骤,使盖板3复位,将进料斗7盖住。然后每次需要烘干茶叶时,重复以上步骤即可。

热气箱19内的热气由热介质从地下传导到地面上来,当热介质32在吸热管31内吸收热量后发生汽化,高温的蒸汽沿着导热管30上升,到达散热管29后,由于散热管29周围的温度较低,高温的蒸汽被冷却、液化,放出热量。液化后的热介质32顺着散热器29和导热管30内表面上的竖向槽沟流回吸热管31,在吸热管31处吸收热量发生汽化,变成高温蒸汽上升。如此不停地进行热交换,把地下的热能源源不断的送到地上。

因为还包括有水箱25、出水管26和电控阀27,烘干箱2右壁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水箱25,水箱25底部中间设有出水管26,出水管26上设有电控阀27,出水管26的材质为不锈钢,所以当人们工作完之后,需要洗手时,打开电控阀27,则水箱25内的水就会通过出水管26流出,从而方便人们洗手。因为还包括有废水槽28,地面21上放置有废水槽28,废水槽28位于烘干箱2的右方,废水槽28位于出水管26的正下方,废水槽28的立体形状为长方体形,废水槽28的材质为不锈钢,所以当人们洗手的水就可以流入到废水槽28内,从而防止洗过手的水到处乱流。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