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走线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家电走线结构中,例如:空调器、冰箱、除湿器等,为了防止电器内部线体上出现凝露,往往会加泡沫对线体进行保温,通常会在泡沫上方设置走线槽,将线体设置在走线槽中,这种方式可以很好的起到保温作用,但是需要额外安装一个走线槽,对生产效率和成本有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走线结构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走线结构以及空调器。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走线结构,包括:
线束;
保温体,所述保温体上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束位于所述线槽内;
保温体载体,所述保温体安装在保温体载体上,所述保温体载体上设置有线束固定组件,所述线束固定组件用于固定线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槽开设在保温体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槽的截面为U形或半圆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束固定组件至少为两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束固定组件分别设置在线槽两端的保温体载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束固定组件为卡线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束固定组件与保温体载体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体的材料为阻燃泡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体载体上开设有过线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了上述的走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保温体上开设线槽,使线束沿着保温体上的线槽走线,将保温体固定在保温体载体上,在保温体载体上设置线束固定组件,利用线束固定组件对线束进行固定,通过保温体与保温体载体相互配合构成完整的走线结构,同时还兼具保温防凝露的功能。利用保温体和保温体载体两个零件完成三个零件的功能,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走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0-线束;
200-保温体;
210-线槽;
300-保温体载体;
310-线束固定组件;
320-过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走线结构,该走线结构能够应用于空调器中,当然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家用电器中,例如:冰箱、除湿器、酒柜等。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走线结构包括线束100、保温体200和保温体载体300,保温体200上开设有线槽210,线束100设置于线槽210内;保温体200安装在保温体载体300上,保温体载体300上设置有线束固定组件310,线束固定组件310用于固定线束100。通过保温体200与保温体载体300相互配合构成完整的走线结构,同时还兼具保温防凝露的功能,利用保温体200和保温体载体300两个零件完成以往三个零件的功能,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线槽210开设在保温体200表面,当然也可以开设在保温体200内部,开设在表面更便于线束100在线槽210内的布设。
进一步的,线槽210的截面为U形或半圆形,线槽210的截面形状可以根据线束100的截面来选择,尽量与线束100的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的,线束固定组件310至少为两个,线束固定组件310的数量根据线束100的长度来进行选择,尽量将线束100划分成若干段,分段固定,特别是在线束100弯折处应通过线束固定组件310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线束固定组件310分别设置在线槽210两端的保温体载体300上,线槽210两端处对线束100进行固定,可以避免线束100从线槽210中脱离。
具体的,线束固定组件310为卡线扣,卡线扣结构简单,对线束100的固定牢靠。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线束固定组件310与保温体载体300一体成型。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保温体200的材料为阻燃泡沫,使保温体200兼具保温和阻燃效果,提高了走线结构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保温体载体300上开设有过线孔320,便于线束100从保温体载体300上穿出与控制系统或电源进行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