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毛细管网换热的污水源热泵热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972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毛细管网换热的污水源热泵热水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污水源热泵系统均采用冷水或自来水直接进入污水源热泵机组加热后制取热水的方式进行工作。这种加热方式在相同加热能力的情况下,机组的综合效率较低,出水量较低。而目前,大量的洗浴废水都采用直接排放的形式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这些洗浴废水不仅温度较高(通常可以达到28~32℃),而且所含热能较大,在没有任何回收利用的情况下就直接排出,造成大量能源浪费,显然不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还有一类污水源热泵系统,直接利用了洗浴废水,需要在污水管路上设置毛发收集器、过滤砂缸等部件,运行时间一久,会造成污水管路杂质於积,污水管路及换热部件清洗困难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热泵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毛细管网换热的污水源热泵热水系统,将洗浴废水与水源热泵系统相结合,充分利用洗浴废水中的热能,同时避免了污水利用过程中的清洗难题,简化了管路,提高水源热泵热水系统的整体加热效率,节能环保,单位制热量的前提下出水量更大,以满足客户的使用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毛细管换热器的污水源热泵热水系统,包括水源热泵机组1,板式换热器10、洗浴废水池2和设置在洗浴废水池2内的毛细管网换热器3;其中水源热泵机组1一端设有自来水进口和热水出口;另一端的设有热源水进口和热源水出口;所述热源水进口和热源水出口与毛细管网换热器3通过管路连接形成循环环路9,循环环路9内充满热源水;所述水源热泵机组1的自来水进口通过管路与板式换热器10相通。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洗浴废水池2的排污管路上设有毛发收集器4以及排污水泵5。

进一步地,连接毛细管网换热器3和板式换热器10的管路上设有换热泵6。

进一步地,板式换热器10的自来水进水管路上设有冷水泵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污水源热泵热水系统,将洗浴废水与水源热泵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先利用毛细管网换热器,将洗浴废水中热量提取出来,与冷水或自来水在板式换热器内进行换热,提高冷水或自来水的进水温度,然后作为水源热泵机组的热源,将从板式换热器进来的自来水再次进行加热,充分高效利用洗浴废水中的热能,同时避免了污水利用过程中的清洗难题,简化了管路,提高整个污水源热泵热水系统的整体加热效率,节能环保,在单位制热量不变的前提下出水量更大,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毛细管换热器的污水源热泵热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水源热泵机组,2-洗浴废水池,3-毛细管网换热器,4-毛发收集器,5-排污水泵,6-换热泵,7-冷水泵,8-热水出水管路,9-循环环路,10-板式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毛细管换热器的污水源热泵热水系统,包括水源热泵机组1,板式换热器10、洗浴废水池2和设置在洗浴废水池2内的毛细管网换热器3;洗浴废水池2的排污管路上设有毛发收集器4以及排污水泵5。其中水源热泵机组1一端设有自来水进口和热水出口;另一端的设有热源水进口和热源水出口;所述热源水进口和热源水出口与毛细管网换热器3通过管路连接形成循环环路9,循环环路9内充满热源水,其中连接毛细管网换热器3和板式换热器10的管路上设有换热泵6;所述水源热泵机组1的自来水进口通过管路与板式换热器10相通。板式换热器10的自来水进水管路上还设有冷水泵7。

采用毛细管网换热器,因为其耐腐蚀且寿命长,放置于污水水体中换热效果好,可以将常规的开式系统变成封闭式循环系统,不需要直接抽取洗浴污水,减少了水处理等运行维护费用,降低了水泵扬程。

该系统运行时,毛细管网换热器3中的循环热水与通过换热泵6在板式换热器10中与自来水进行换热后,再进入污水源热泵机组1,作为污水源热泵机组1的热源继续对自来水进行加热,而自身降温后通过管路再回到设置于洗浴废水池2中的毛细管网换热器3,如此往复循环。而加热后的热水可以通过热水出水管路8排出,供人们日常生活使用。

该利用毛细管换热的余热回收热泵热水系统,利用毛细管网换热器可以从污水中吸收热量,实现与自来水高效换热,并为水源热泵机组提供了热源。同时,避免了污水直接进入水源热泵机组,降低了污水的处理成本,而且可以直接采用常规的水源热泵机组,降低了整个污水源热泵系统的造价。此外,避免了污水利用过程中的清洗难题,简化了管路,提高污水源热泵热水系统的整体加热效率,节能环保,单位制热量的前提下出水量更大,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利用毛细管换热器的污水源热泵热水系统做了详尽描述。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