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4023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燃气灶领域,特别指一种节能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燃气灶应用广泛,是家庭、饭店等厨房必备的一种工具。燃气灶在工作时,燃气从进气管进入灶内,经过燃气阀的调节(使用者通过旋钮进行调节)进入炉头中,同时混合一部分空气(这部分空气称之为一次空气),这些混合气体从分火器的火孔中喷出同时被点火装置点燃形成火焰(燃烧时所需的空气称之为二次空气),这些火焰被用来加热置于锅支架上的炊具。现有的燃气灶放置饮具后,进行燃烧加热时,火焰往往经燃气灶支架与饮具之间向外泄露;另外,火焰在燃气灶内的流动路径短,导致热量散失速度快,能量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双火焰路径,热量散失少,能量利用率高的节能燃气灶。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节能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料嘴、导套、延伸套及支撑罩,其中,上述燃料嘴底部连接在燃气灶的出气管上,出气管将燃气导入燃料嘴内,并经点火后形成火焰;导套底部为开放面,导套套设在燃料嘴上,燃料嘴内的火焰经导套的侧部及上部向外流出;上述延伸套连接于导套的上部,延伸套为喇叭状结构,其开口由下而上逐步增大,延伸套上放置待加热物件,延伸套的侧壁上开设有火焰孔,经导套导出的火焰分别从延伸套的底部及侧壁向上冲出,以便加热延伸套上的带加热物件;上述支撑罩设置于延伸套的外部,支撑罩的顶部贴紧延 伸套的外侧壁以便支撑延伸套。

优选地,所述的燃料嘴的为喇叭状的导筒结构,其内部为空腔,该空腔的底部及顶部分别设有进气口及出气口,且空腔的直径由下而上逐步减小;上述进气口与燃气灶的进气管连接,出气口位于导套内。

优选地,所述的燃料嘴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出焰口,第一出焰口贯穿燃料嘴的侧壁,使燃料嘴内部空腔与导套内部空间连通;燃料嘴内的火焰分别经出气口及第一出焰口向上及向上冲出。

优选地,所述的导套为筒状结构,其内部为空腔结构,导套套设在燃料嘴上,导套的顶部为第一火焰口,导套的侧部开设有第二出焰口;上述经燃料嘴的出气口及第一出焰口导出的火焰分别穿过第一火焰口及第二出焰口进入延伸套内。

优选地,所述的延伸套的底部设置在导套上,并与导套连通;延伸套的侧壁上开设有火焰孔,延伸套的顶部为与第二火焰口,第二火焰口与延伸套内部空间连通;第二出焰口导出的火焰经火焰孔导入延伸套内,并与第一火焰口导出的火焰汇合后经第二火焰口向上冲出。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罩为筒状结构,支撑罩的底部放置在燃气灶上,支撑罩的顶部贴紧延伸套的外侧壁,以便支撑延伸套,支撑罩的侧壁与导套及延伸套的侧壁形成单独的火焰空间,以防火焰向外冲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改进型创新,设计了一种双燃烧路径的燃气灶,该燃气灶主要针对出焰部分进行改进,设计有燃料嘴、导套、延伸套及支撑罩,其中,燃料嘴及延伸套均采用喇叭状结构设计,且开口方向分别为朝下及朝上设置;燃料嘴的下部连接燃气灶的进气管,燃料嘴的上部插入导套内;延伸套连接在导套上,与导套一体化成型设计;另外,燃料嘴、导套及延伸套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出焰口、第二出焰口及火焰孔;燃料嘴内的火焰经燃料嘴顶部的第一火焰口,向上进入导套及延伸套内形成第一条火焰流动路径;燃料嘴内的火焰经燃料嘴侧部的第一出焰口进入导套内,经导套侧壁的第二出焰口进入支撑罩与导套 及延伸套所围成的空间内,并经延伸套侧壁上的火焰孔进入延伸套内,形成第二条火焰燃烧路径,燃气灶工作时,经两条火焰燃烧路径的火焰同时对延伸套上的饮具进行加热,有效的提高了火焰燃烧路径,且饮具放置在喇叭状的延伸套上,有效减少了火焰泄露,减少了热量损失,提供了能量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节能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料嘴1、导套3、延伸套4及支撑罩7,其中,上述燃料嘴1底部连接在燃气灶的出气管上,出气管将燃气导入燃料嘴1内,并经点火后形成火焰;导套3底部为开放面,导套3套设在燃料嘴1上,燃料嘴1内的火焰经导套3的侧部及上部向外流出;上述延伸套4连接于导套3的上部,延伸套4为喇叭状结构,其开口由下而上逐步增大,延伸套4上放置待加热物件,延伸套4的侧壁上开设有火焰孔6,经导套3导出的火焰分别从延伸套4的底部及侧壁向上冲出,以便加热延伸套4上的带加热物件;上述支撑罩7设置于延伸套4的外部,支撑罩7的顶部贴紧延伸套4的外侧壁以便支撑延伸套4。

燃料嘴1的为喇叭状的导筒结构,其内部为空腔,该空腔的底部及顶部分别设有进气口A及出气口B,且空腔的直径由下而上逐步减小;上述进气口A与燃气灶的进气管连接,出气口B位于导套3内。

燃料嘴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出焰口2,第一出焰口2贯穿燃料嘴1的侧壁,使燃料嘴1内部空腔与导套3内部空间连通;燃料嘴1内的火焰分别经出气口B及第一出焰口2向上及向上冲出。

导套3为筒状结构,其内部为空腔结构,导套3套设在燃料嘴1上,导套3的顶部为第一火焰口C,导套3的侧部开设有第二出焰口5;上述经燃料嘴1的出气口B及第一出焰口2导出的火焰分别穿过第一火焰口C及 第二出焰口5进入延伸套4内。

延伸套4的底部设置在导套3上,并与导套3连通;延伸套4的侧壁上开设有火焰孔6,延伸套4的顶部为与第二火焰口D,第二火焰口D与延伸套4内部空间连通;第二出焰口5导出的火焰经火焰孔6导入延伸套4内,并与第一火焰口C导出的火焰汇合后经第二火焰口D向上冲出。

支撑罩7为筒状结构,支撑罩7的底部放置在燃气灶上,支撑罩7的顶部贴紧延伸套4的外侧壁,以便支撑延伸套4,支撑罩7的侧壁与导套3及延伸套4的侧壁形成单独的火焰空间,以防火焰向外冲出。

进一步,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双燃烧路径的燃气灶,该燃气灶主要针对出焰部分进行改进,设计有燃料嘴、导套、延伸套及支撑罩,其中,燃料嘴及延伸套均采用喇叭状结构设计,且开口方向分别为朝下及朝上设置;燃料嘴的下部连接燃气灶的进气管,燃料嘴的上部插入导套内;延伸套连接在导套上,与导套一体化成型设计;另外,燃料嘴、导套及延伸套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出焰口、第二出焰口及火焰孔;燃料嘴内的火焰经燃料嘴顶部的第一火焰口,向上进入导套及延伸套内形成第一条火焰流动路径;燃料嘴内的火焰经燃料嘴侧部的第一出焰口进入导套内,经导套侧壁的第二出焰口进入支撑罩与导套及延伸套所围成的空间内,并经延伸套侧壁上的火焰孔进入延伸套内,形成第二条火焰燃烧路径,燃气灶工作时,经两条火焰燃烧路径的火焰同时对延伸套上的饮具进行加热,有效的提高了火焰燃烧路径,且饮具放置在喇叭状的延伸套上,有效减少了火焰泄露,减少了热量损失,提供了能量利用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发明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