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4752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热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产品散热的热管。



背景技术:

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电子产品集成度愈来愈高,随之而来的热效应也越来越严重,对电子产品的可靠性造成严重的影响,例如:影响机械的可靠性(焊点失效,DIE断裂,加速腐蚀);影响电可靠性(导致电负荷超载,电子迁移,门氧化故障,离子扩散造成参数偏移);影响设备的工作性能(信号变差)。

为了加强电子产品的散热,及时实现热量传递,消除热点,高效利用能源,减少能量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使电子产品更稳定有效、长久的工作,利用相变实现高效传热的热管技术应运而生。热管按运行工况分为蒸发段、绝热段及冷凝段,其运行机理是利用工质在冷热两端蒸发冷凝的相变传递过程实现热量传递,另外由于热管内部处于真空状态,使得工质的蒸发冷凝可以发生在低于工质常规沸点的温度下,此外热管内壁附有毛细结构,其作用可以加速工质蒸发冷凝的循环速度。

在相关技术中,热管的厚度由毛细结构及管体的厚度决定,常温热管的毛细结构厚度及其布局限制其极限厚度,目前业界的热管厚度在0.4mm以上,热管在运行中,毛细结构负责将工作液体顺利输送回蒸发段,毛细结构贯穿于蒸发段和冷凝段,底面贴合热管的内壁,蒸发段的毛细结构工作液体从毛细结构的上部陆续蒸发,冷凝段气体在毛细结构上冷凝,工作液体通过毛细结构毛细力从冷凝段吸回蒸发段,而为方便制作,目前业界的热管毛细结构为单一环形截面纵向贯穿蒸发和冷凝节段的结构。

然而,蒸发段是工作液体吸热蒸发的区域,此段蒸汽压力大,同时毛细结构需提供足够的工作液体和蒸汽空间来满足其正常运行。目前的热管蒸汽通道设计在毛细结构的上方,厚度方向上需同时设计毛细结构和蒸汽通道空间,很难制作超薄热管,冷凝段是蒸汽冷凝放热的区域,蒸汽压力变小,工作液体量是最多的,需提供足够的空间来满足蒸汽流动需求,目前截面形状一致,热管不能很好发挥热管此两段功能区的作用,特别是空间有限的薄型热管。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热管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尺寸优化、有效发挥热管功能的热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管,所述热管包括管体及设于所述管体内的毛细结构,所述管体包括顶壁、与所述顶壁相对设置的底壁、连接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的第一侧壁及位于所述管体的两个端口且连接所述顶壁、所述底壁及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二侧壁,与位于所述管体的一端口的所述第二侧壁接触的所述毛细结构沿所述第一侧壁设置并与所述顶壁、所述底壁及所述第二侧壁界定形成蒸汽通道。

优选的,所述顶壁、所述底壁及所述第一侧壁均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管体两端的蒸发段和冷凝段,所述第二侧壁包括位于所述蒸发段的蒸发壁和位于所述冷凝段的冷凝壁。

优选的,所述毛细结构包括位于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之间且与所述蒸发壁抵接的连接部、沿所述第一侧壁设置自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向所述冷凝段方向延伸且终止于所述冷凝壁的第一延伸部及沿所述第一侧壁设置自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向所述冷凝段方向延伸且终止于一末端缘的第二延伸部。

优选的,所述末端缘位于所述蒸发壁和所述冷凝壁之间。

优选的,所述毛细结构为金属丝线编织成的3D网或蜂窝状立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毛细结构的厚度在0.08mm以内,宽度在2.0mm以内。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所述热管包括管体及毛细结构,所述管体包括顶壁、底壁、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与位于所述管体的一端口的所述第二侧壁接触的所述毛细结构沿所述第一侧壁设置并与所述顶壁、所述底壁及所述第二侧壁界定形成蒸汽通道。从而省去相关技术中蒸汽通道的设置,于厚度方向省去原有蒸汽通道空间,实现优化所述热管的结构尺寸,适应薄型电子产品的应用;

二、所述毛细结构包括位于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之间且与所述蒸发壁抵接的连接部、沿所述第一侧壁设置自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向所述冷凝段方向延伸且终止于所述冷凝壁的第一延伸部及沿所述第一侧壁设置自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向所述冷凝段方向延伸且终止于一末端缘的第二延伸部,所述末端缘位于所述蒸发壁和所述冷凝壁之间。所述蒸发段的所述毛细结构多,而所述冷凝段的所述毛细结构少,蒸汽空间大,所述蒸发段的所述热管蒸汽压力大,容易将所述毛细结构的工质一并压出,增加此段的所述毛细结构有利于提升可供使用的所述工质的体量,而所述冷凝段本身气态工质冷凝会产生大量液态的工质,故减少所述毛细结构,本身液态工质压力会将液态工质压回,对产品性能无明显影响,从而实现有效发挥所述热管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热管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热管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及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热管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热管沿B-B方向的剖视图。所述热管1包括管体11、毛细结构13、蒸汽通道15及工质(图未示)。

所述管体11包括顶壁111、底壁113、第一侧壁115及第二侧壁117,所述顶壁111与所述底壁11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115连接所述顶壁111与所述底壁113,所述第二侧壁117位于所述管体11的两个端口,且连接所述顶壁111、所述底壁113及所述第一侧壁115,所述顶壁111、所述底壁113及所述第一侧壁115均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管体11两端的蒸发段11A和冷凝段11B,所述第二侧壁117包括位于所述蒸发段11A的蒸发壁1171及位于所述冷凝段11B的冷凝壁1173。

所述毛细结构13为金属丝线编织成的3D网或蜂窝状立体结构,所述毛细结构13包括连接部131、第一延伸部133及第二延伸部135,所述连接部131与所述第一延伸部133及所述第二延伸部135互相连通,且三者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延伸部135包括末端缘1351。

具体的,所述连接部131呈弧形,所述连接部131位于所述顶壁111与所述底壁113之间且与所述蒸发壁1171抵接,所述第一延伸部133沿所述第一侧壁111设置,且所述第一延伸部133自所述连接部131的一端向所述冷凝段11B方向延伸且终止于所述冷凝壁1173,所述第二延伸部135沿所述第一侧壁115与所述第一延伸部133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延伸部135自所述连接部131的另一端向所述冷凝段11B方向延伸且终止于所述末端缘1351,优选的,所述末端缘1351位于所述蒸发壁1171与所述冷凝壁1173之间。

所述工质存储于所述管体11内,所述工质在所述蒸发段11A受热蒸发,于所述冷凝段11B放热冷凝后回流至所述蒸发段11A,以此实现热量的传导。

所述蒸汽通道15由所述毛细结构13、所述顶壁111、所述底壁113及所述第二侧壁117界定形成,所述蒸汽通道15用于存储并运送气态的所述工质。

所述热管1的工作原理如下:

位于所述蒸发段11A的液体所述工质受热蒸发为气态的所述工质并进入所述蒸汽通道15;

气态的所述工质在所述蒸汽通道15中沿所述蒸发段11A至所述冷凝段11B方向运动,并在所述冷凝段11B冷凝成液体的所述工质;

在所述第一延伸部133和所述第二延伸部135的毛细作用力下,液体的所述工质向所述蒸发段11A运动,所述连接部131既连通所述第一延伸部133与所述第二延伸部135,又为液体的所述工质提供了蒸发空间。由此,实现气液循环传热。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1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所述热管1包括管体11及毛细结构13,所述管体11包括顶壁111、底壁113、第一侧壁115及第二侧壁117,与位于所述管体11的一端口的所述第二侧壁117接触的所述毛细结构13沿所述第一侧壁115设置并与所述顶壁111、所述底壁113及所述第二侧壁117界定形成蒸汽通道15。从而省去相关技术中蒸汽通道的设置,于厚度方向省去原有蒸汽通道空间,实现优化所述热管的结构尺寸,适应薄型电子产品的应用;

二、所述毛细结构13包括位于所述顶壁111与所述底壁113之间且与所述蒸发壁1171抵接的连接部131、沿所述第一侧壁115设置自所述连接部131的一端向所述冷凝段11B方向延伸且终止于所述冷凝壁1173的第一延伸部133及沿所述第一侧壁115设置自所述连接部131的另一端向所述冷凝段11B方向延伸且终止于一末端缘1351的第二延伸部135,所述末端缘1351位于所述蒸发壁1171和所述冷凝壁1173之间。所述蒸发段11A的所述毛细结构13多,而所述冷凝段11B的所述毛细结构13少,蒸汽空间大,所述蒸发段11A的所述热管1蒸汽压力大,容易将所述毛细结构13的工质一并压出,增加此段的所述毛细结构13有利于提升可供使用的所述工质的体量,而所述冷凝段11B本身气态工质冷凝会产生大量液态的工质,故减少所述毛细结构13,本身液态工质压力会将液态工质压回,对产品性能无明显影响,从而实现有效发挥所述热管1的性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