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6265阅读:1612来源:国知局
燃气锅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燃气锅炉。



背景技术:

燃气锅炉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设备,其一般包括水循环系统和燃烧系统,水循环系统流入冷水,中途通过燃烧系统的加热变成热水流出,燃烧系统输入燃气,燃烧后排出烟气。

一般的,燃烧系统的排出烟气的温度较高,为了充分利用排出烟气的能量,现有技术均在排气烟道上设置吸热装置,如申请号为201420460996.X,授权公告号为CN204006683U,名称为“冷凝式燃气锅炉”的实用新型专利,为了充分利用排气烟道的热量,其就在排气烟道上设置了高温换热器6和冷凝换热器7(参加说明书14段和说明书附图)。如此虽然较好的了利用了排气烟道的余热,但其额外增设了其它换热结构,提高了燃气锅炉的制造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气锅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燃气锅炉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气锅炉,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固定有水循环系统以及为所述水循环系统加热的燃烧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回水管,所述燃烧系统包括排气烟道,所述排气烟道靠近排气口的一端贯穿所述回水管。

上述的燃气锅炉,所述排气烟道包括并列设置的至少两个排气支管道,各所述排气支管道均贯穿所述回水管。

上述的燃气锅炉,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一膨大部,在所述膨大部的内部,所述排气烟道从一根排气主管道分化为多个排气支管道然后再合为一排气主管道。

上述的燃气锅炉,所述回水管包括主管道、以及与所述主管道相连通的至少两个支管道,各所述支管道上均设置有所述排气支管道。

上述的燃气锅炉,所述支管道从连通所述主管道的一端到远离所述主管道的一端径向尺寸依次减小。

上述的燃气锅炉,还包括弧形管道,所述主管道连通于所述弧形管道的中部,所述弧形管道上位于所述主管道两侧的部分分别为两个所述支管道。

上述的燃气锅炉,所述弧形管道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壁板,所述壁板的其中两个相对边均为弧形,各所述排气支管道均贯穿两个所述壁板。

上述的燃气锅炉,所述主管道中还设置有导流板。

上述的燃气锅炉,所述主管道内还设置有流量调节板,所述流量调节板上连接有驱动手柄,所述驱动手柄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锅炉,将排气烟道的尾端穿过回水管,这就利用了排气烟道的热量来加热回水,如此在不增加其它的设备的情况下增加了燃烧系统与水循环系统的热量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锅炉的排气烟道和回水管部分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锅炉的排气烟道和回水管部分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回水管;21、导流板;22、主管道;23、支管道;24、壁板;3、排气烟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气锅炉,包括壳体1,壳体1上固定有水循环系统以及为水循环系统加热的燃烧系统,水循环系统包括回水管2,燃烧系统包括排气烟道3,排气烟道3靠近排气口的一端贯穿回水管2。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主要改进在于燃气锅炉内各组件的空间布置上,其将排气烟道3的尾端(即设置有排气口的一端)与回水管2交叉设置,且排气烟道3的一部分穿入回水管2的内部,如此用排气烟道3的管壁的温度去加热回水。结构设计上,回水管2的相对两壁上开设固定孔,排气烟道3穿过固定孔以贯穿回水管2,排气烟道3和固定孔的连接部分设置密封结构如密封圈。本实施例中,具体布置有三个方案可供选择,其一是不改变现有排气烟道3的布置,将回水管2的走向改变为与排气烟道3交叉布置,如排气烟道3位于燃气锅炉的壳体1的顶部,那么将回水管2也布置到壳体1的顶部;其二为不改变现有回水管2的空间布置,将排气烟道3改变位置以与回水管2发生交叉,如回水管2位于壳体1的侧部,则将排气烟道3也设计到壳体1侧部排气;其三为同步移动回水管2和排气烟道3的位置。燃气锅炉内管道的走向布置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和惯用技术手段,本实施例不赘述其具体走向设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锅炉,将排气烟道3的尾端穿过回水管2,这就利用了排气烟道3的热量来加热回水,如此在不增加其它的设备的情况下增加了燃烧系统与水循环系统的热量交换效率。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排气烟道3包括并列设置的至少两个排气支管道,各排气支管道均贯穿回水管2,即将排气烟道3分化为众多数量的排气支管道,以此增大排气烟道3与回水管2内回水的接触面积,提升热转换效率。更优选的,可在回水管2上设置一膨大部,在该膨大部的内部,排气烟道3从一根排气主管道分化为多个排气支管道然后再合为一排气主管道,如此膨大部的相对两侧均只需开设一个固定孔以固定排气主管道,而在膨大部内部则可进行充分的热交换。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回水管2包括主管道22、以及与主管道22相连通的至少两个支管道23,各支管道23上均设置有排气支管道,回水管2分为多个支管道23,各支管道23分别进行热交换。更进一步的,支管道23从连通主管道22的一端到远离主管道22的一端径向尺寸依次减小,支管道23进入部分的水流温度较低,此处尺寸较大流速较缓便于更多的接受热量。

本实施例中,再进一步的,还包括弧形管道,主管道22连通于弧形管道的中部,弧形管道上位于主管道22两侧的部分分别为两个支管道23,上述的燃气锅炉,弧形管道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壁板24,壁板24的其中两个相对边均为弧形,各排气烟道3均贯穿两个壁板24。平行设置的壁板24不仅便于开设固定孔以固定排气支管道,偏心设置的弧形也能较为容易的实现管道尺寸依次变下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主管道22中还设置有导流板21,导流板21可以是平板,其沿着主管道22轴向布置,导流板21用于形成匀速、流畅的回水水流。进一步的,主管道22内还设置有流量调节板,流量调节板上连接有驱动手柄,驱动手柄的一端位于壳体1的外侧,流量调节板可以是各类的流量调节机构,如流量调节阀的调节机构,通过驱动手柄驱动流量调节板,如此实现对回水的流量调节。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