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467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烧结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烧结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废料,例如粉煤灰,的处理一直是本领域的难题。目前已经有将工业废料作为主要原料制成陶粒的技术。作为轻骨料,粉煤灰陶粒是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计量、配料、成型、烧结而制成的一种人造轻骨料。粉煤灰陶粒一般是圆球形,粗糙而坚硬,在抗冻性、吸水率、安定性、软化系数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耐久性,而且用粉煤灰陶粒制造的混凝土比用天然石料生产的混凝土强度大。因此粉煤灰陶粒已被广泛用来配制各种用途的高强度轻质混凝土。根据需要,可以配制不同标号的素陶粒混凝土和预应力陶粒混凝土,可用预制、现浇、滑升模板、机械成型等施工方法,制成隔热围护、承重用构件、粉煤灰陶粒空心砌块、多孔砖、地面砖、标准砖、保温隔热墙板等高强轻质新型建筑材料。

因此,粉煤灰陶粒的生产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热门领域。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说明书CN2515627Y公开了一种粉煤灰陶粒机械立窑,它是由除尘器和排气道与钢制窑体构成,钢制窑体上端设置除尘器和排气道与进料口及布料器,炉膛底端设置下料器和出料通道与出料口,粉煤灰陶粒内燃焙烧,粉煤灰陶粒在窑膛内流动焙烧不易粘结。然而,其燃烧过程产生大量的废气和粉尘,不符合环保要求,而且流动焙烧要求对待烧结的粉煤灰生料球的粘结强度要求高,同时限制了粉煤灰的利用效率。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说明书CN2748853Y公开了一种用烧结法生产高强粉煤灰陶粒的设备,包括焙烧装置和物料输送机构,焙烧装置包括预热室、点火室、点火灶和弱、中、强三级焙烧风箱,物料输送结构包括料车、轨道、动力机构和料车换向机构,轨道为水平布置,并形成环状,焙烧过程靠粉煤灰自燃,使能耗大大降低。然而采用这种粉煤灰烧结设备,粉煤灰烧结工序多,设备复杂,成本投入非常大,不利于推广使用。

我国现在已经有用烧结机、回转窑烧结粉煤灰陶粒的先例,但却因为设备本身的性能所限制,生产效率低、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所以一直形不成规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节能并减少环境污染的烧结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烧结系统,包括:至少一组烧结炉,每一组烧结炉中的多个烧结炉为直线排列;与所述至少一组烧结炉相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布料单元,每个布料单元都可移动地设置在对应一组烧结炉上方的轨道上,用于将待烧结的生球依次铺设到上述一组烧结炉中;与所述至少一个烧结炉相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点火单元,每个点火单元都可移动地设置在对应一组烧结炉上方的所述轨道上,用于对上述一组烧结炉中的多个烧结炉生球依次进行点火;设置在每个烧结炉中的温度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所述烧结炉内的温度;控制单元,用于对所述至少一个布料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点火单元的移动进行控制以实现自动布料和自动点火,并根据所述温度测量单元测得的温度判断物料是否烧结完成。

优选地,所述布料单元和所述点火单元设置在对应一组烧结炉上方的同一轨道的两端。

优选地,该烧结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轨道的靠近所述布料单元一端的生球储藏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使所述至少一个布料单元从所述生球储藏单元接收生球,然后沿着所述轨道移动至对应一组烧结炉中距离最远的一个烧结炉上方并进行布料,布料完成后,该布料单元沿着所述轨道返回所述生球储藏单元接收生球,在此过程中,对应的点火单元沿着所述轨道移动到布料完成的烧结炉上方并对其中的生球进行点火,点火过程中,所述布料单元从所述生球储藏单元接收生球,并沿着所述轨道移动至距离正在点火的烧结炉最近的一个烧结炉上方并进行布料,点火结束后,所述点火单元沿着所述轨道移动至刚完成布料的烧结炉上方,对该烧结炉内的生球进行点火。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布料单元的布料速度和所述点火单元的点火时间进行控制,使得每当所述布料单元完成布料,所述点火单元恰好完成上一次点火,并且在每次点火时间内,所述布料单元正好完成移动到所述生球储藏单元、接收生球并移动到下一个烧结炉上方进行布料的整个操作。

优选地,当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温度测量单元测得的温度判定第一个烧结炉内的生球烧结完成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该烧结炉将烧结成的陶粒排出到炉外,陶粒排出完成时,所述布料单元恰好完成对最后一个烧结炉的布料,从所述生球储藏单元接收生球后沿着所述轨道移动到第一个烧结炉的上方继续进行布料。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烧结系统,能够以尽可能小的占用面积设置更多的烧结炉,以降低成本。另外,能够由同一个控制器控制整个烧结系统,便于管理,并提高处理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附图示出了优选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烧结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烧结系统的示意图。

图3A至3D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烧结系统的自动布料点火操作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烧结系统的示意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同一标号表示。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烧结系统。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烧结系统的结构框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烧结系统10包括至少一组烧结炉110,每一组烧结炉110为直线排列,每一组烧结炉的数量优选地可以为12个。

烧结系统10还包括与至少一组烧结炉相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布料单元120。每个布料单元120都可移动地设置在对应一组烧结炉110上方的轨道上,用于将待烧结的生球依次铺设到这一组烧结炉110中。

烧结系统10还包括与至少一个烧结炉110相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点火单元130。每个点火单元130都可移动地设置在对应一组烧结炉100上方的轨道上,用于对这一组烧结炉110中的生球依次进行点火。

烧结系统10还包括设置在每个烧结炉110中的温度测量单元100,用于测量烧结炉110内的温度。

如图1所示,烧结系统10还包括控制单元140,用于对至少一个布料单元120和至少一个点火单元130的移动进行控制以实现自动布料和自动点火,并根据温度测量单元100测得的温度判断物料是否烧结完成。

下面结合图2-4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烧结系统10。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烧结系统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烧结系统10可以包括两组烧结炉110。

针对每一组烧结炉110,布料单元120和点火单元130设置在对应一组烧结炉110上方的同一轨道22的两端。在轨道22的布料单元120侧,设置有双向给料器150,用于对两个布料单元120进行给料。双向给料器150中盛放有生球,是通过输送带从成球单元(未示出)输送来的。

下面结合图3A至3D和图4对烧结系统10的结构和操作进行说明。

布料单元120从双向给料器150接收生球。双向给料器150由移动小车131和双向输送带133组成,通过移动小车131双向移动和输送带133双向输送物料,可给两台或两台以上的布料单元120输送物料,并因为布料单元120纵向移动和双向给料器150横向移动,能够均匀地将料仓122装满物料。

具体地,双向给料器150设在生料球供应装置(未示出)的下游,布料单元120布置在双向给料器150的下游,它由移动小车、料仓、液压阀门构成,液压阀门包括液压缸和锥形阀体,当锥形阀体随液压缸下降时,粉煤灰生料球沿锥形阀体的锥面落下,这样可以均匀地布满烧结炉110,而不会形成锥形堆积。该布料单元120的特点是通过移动小车125沿轨道22运行到任一烧结炉110上方,打开液压阀门,将料仓内粉煤灰生料球均匀地布满该烧结炉110。

图3A至3D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烧结系统的自动布料点火操作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烧结系统的示意性俯视图。

下面参照图3A至3D和图4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烧结系统10的操作进行详细说明。

图3A至3D中示出了烧结系统10的一组烧结炉110,并且作为一个例子,示出了3个烧结炉110。应该理解,每组烧结炉的数量并不限于3个,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每组有12个烧结炉。

在本实用新型的烧结系统10中,布料单元120和点火单元130设置在对应一组烧结炉110上方的同一轨道22的两端,如图4所示。

在系统开始工作时,如图3A所示,控制单元140(图中未示出)进行控制,使布料单元120从生球储藏单元(即,双向给料车)150接收生球,然后沿着轨道22移动至一组烧结炉110中距离最远的一个烧结炉上方并进行布料。此时,点火单元130保持在其初始位置。

布料完成后,布料单元120沿着轨道22返回生球储藏单元150接收生球。在此过程中,点火单元130沿着轨道22移动到布料完成的烧结炉110上方并对其中的生球进行点火。

点火过程中,布料单元120从生球储藏单元150接收到生球,并沿着轨道22移动至距离正在点火的烧结炉110最近的一个烧结炉110上方并进行布料,如图3B所示。

然后,布料单元120沿着轨道22再次返回生球储藏单元150接收生球,并继续移动到下一个烧结炉110进行布料。

与此同时,点火单元130在点火结束后,沿着轨道22移动至刚完成布料的烧结炉110上方,对该烧结炉110内的生球进行点火,如图3C所示。

重复上述过程,最后,点火单元130对最后一个烧结炉110进行点火,如图3D所示。

至此,完成了对一组烧结炉110的自动布料和自动点火。

在本实用新型的烧结系统10中,控制单元140对布料单元120的布料速度和点火单元130的点火时间进行控制,使得每当布料单元120完成布料,点火单元130恰好完成上一次点火,并且在每次点火时间内,布料单元120正好完成移动到生球储藏单元150、接收生球并移动到下一个烧结炉110上方进行布料的整个操作。

当控制单元140根据温度测量单元100测得的温度判定第一个烧结炉110内的生球烧结完成时,控制单元140控制该烧结炉110将烧结成的陶粒排出到炉外。

当陶粒排出完成时,布料单元120恰好完成对最后一个烧结炉的布料,从生球储藏单元150接收生球后沿着轨道22移动到第一个烧结炉110的上方继续进行布料。

在本实施方式的烧结系统10中,布料单元120和点火单元130可以由电动马达驱动,也可以由液压马达驱动,并且在轨道22上可以设置有行程开关,用来定位点火单元130和布料单元120。

另外,在布料单元120和点火单元130上安装有能够接收控制器140发出的控制信号的驱动装置(未示出),由此控制器140能够控制定位点火单元130和布料单元120沿着轨道22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的烧结系统10中,通过设置轨道22,能够使多个烧结炉110共用布料单元120和点火单元130,从而能够节省烧结系统10的占用面积,并降低成本,而且在控制器140的控制下,烧结系统10可高效地对多个烧结炉110分别进行布料和点火操作,使烧结系统10中的多个烧结炉110在短时间内全部进入烧结工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可以利用分料装置对多个布料单元120分别供料,从而构成复用的烧结系统,能够以尽可能小的占用面积设置更多的烧结炉110从而降低成本。

如图4所示,作为一个例子,将两组烧结炉110并排排列,为每组烧结炉110设置了一个布料单元120和一个点火单元140。在轨道22的布料单元120侧,为这两组烧结炉110设置了可移动生球仓150,对两个布料单元120分别给料,从而能够以尽可能小的占用面积设置更多的烧结炉,以降低成本。另外,能够由同一个控制器140控制整个粉煤灰制品烧结系统,便于管理,并提高处理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烧结系统10中,烧结工艺可以连续地循环进行,提高了烧结效率。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烧结系统,能够以尽可能小的占用面积设置更多的烧结炉,以降低成本。另外,能够由同一个控制器控制整个烧结系统,便于管理,并提高处理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旨在对所要求的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变化和省略。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