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1263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空调防凝露智能控制方法、与该方法对应的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移动空调。



背景技术:

移动空调,没有外机,无需安装,可以随意移动(例如:可随意放置在不同房屋内)。移动空调在制冷或除湿模式下运行较长时间后,出风口周围会出现凝露,导致导风板带凝露运行,进而导致空调制冷效率下降;凝露会随着空调出风口气流的方向吹向用户或滴落地面,影响用户使用舒适性。

目前,移动空调的控制中,对防凝露控制温度的检测模式单一,容易受外界环境参数误差影响,导致露点温度检测出现偏差,动态调节效果不佳。

现有技术中,存在检测误差大、控制效果差和用户体验差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凝露控制中温度检测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导致检测误差大的问题,达到提升检测精准性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空调的出风口温度和出风口湿度,并获取所述空调所处环境中使用者的体表温度;根据所述出风口温度和所述出风口湿度,确定所述空调的露点温度;根据所述露点温度和所述出风口温度的关系,并结合所述体表温度和设定的舒适度温度的关系,对所述空调进行防凝露控制。

可选地,还包括:确定所述空调的当前运行模式是否为制冷或除湿模式;以及,当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所述制冷或除湿模式时,对所述空调的所述出风口温度和所述出风口湿度进行获取;和/或,确定所述露点温度是否大于所述出风口温度;以及,当所述露点温度大于所述出风口温度时,对所述空调所处环境中使用者的所述体表温度进行获取;或当所述露点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出风口温度时,使所述空调维持自身的当前运行模式。

可选地,确定所述空调的当前运行模式是否为制冷或除湿模式,包括:确定所述空调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下的运行时间是否达到第一设定时长;当所述运行时间达到所述第一设定时长时,对所述当前运行模式是否为制冷或除湿模式进行确定。

可选地,其中,获取所述空调的出风口温度和出风口湿度,包括:接收由温湿度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所述出风口温度和所述出风口湿度;和/或,获取所述空调所处环境中使用者的体表温度,包括:接收由体温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所述体表温度;其中,所述体温采集装置,包括:体温计、红外温度传感器、能够穿戴的设备中的至少之一。

可选地,确定所述空调的露点温度,包括:对所述出风口湿度进行温湿度补偿处理,得到所述出风口湿度的补偿湿度;和/或,对所述出风口温度进行优化处理,得到所述出风口温度的优化温度;根据所述补偿湿度、所述优化温度、以及设定的计算系数,进行计算处理,得到所述空调的出风口的露点温度。

可选地,对所述出风口湿度进行温湿度补偿处理,包括:对所述出风口湿度进行湿度补偿处理,得到所述出风口湿度的相对湿度;对所述相对湿度进行温度补偿处理,得到所述相对湿度的补偿湿度。

可选地,其中,对所述出风口湿度进行湿度补偿处理,包括:根据设定的湿度补偿系数,对所述出风口湿度进行非线性补偿处理;和/或,对所述相对湿度进行温度补偿处理,包括:根据所述出风口温度和设定的温度补偿系数,对所述相对湿度进行温度补偿处理;和/或,对所述出风口温度进行优化处理,包括:根据设定的线性优化系数,对所述出风口温度进行线性优化处理。

可选地,对所述空调进行防凝露控制,包括:确定所述体表温度是否大于所述舒适度温度;当所述体表温度大于所述舒适度温度时,根据所述露点温度与所述出风口温度的第一差值,对所述空调的风档、送风角度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或当所述体表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舒适度温度时,根据所述舒适度温度与所述体表温度之间的第二差值,对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进行控制。

可选地,其中,对所述空调的风档、送风角度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包括:确定所述露点温度与所述出风口温度的第一差值,并确定所述第一差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当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时,进一步确定所述第一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第一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上限,或确定所述第一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第二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上限,或确定所述第一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第三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温度范围的上限;以及,当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上限时,使所述空调的所述风档为设定的最高风档、和/或使所述空调的所述送风角度为设定的最大送风角度;或当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上限时,使所述空调的所述风档为设定的中风档、和/或使所述空调的所述送风角度为设定的中等送风角度;或当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第三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温度范围的上限时,使所述空调的所述风档为设定的最低风档、和/或使所述空调的所述送风角度为设定的最小送风角度;和/或,对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进行控制,包括:确定所述舒适度温度与所述体表温度的第二差值,并确定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值;当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时,进一步确定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第四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四温度范围的上限,或确定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第五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五温度范围的上限,或确定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第六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六温度范围的上限;以及,当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第四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五温度范围的上限时,使所述空调的所述设定温度以第一设定速率增加;或当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第五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五温度范围的上限时,使所述空调的所述设定温度以第二设定速率增加;或当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第六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六温度范围的上限时,使所述空调的所述设定温度以第三设定速率增加。

可选地,对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进行控制,还包括:确定所述设定温度以所述第一设定速率、所述第二设定速率、所述第三设定速率中的至少之一增加的时间,是否到达第二设定时长;当所述增加的时间到达所述第二设定时长时,停止所述增加,并将所述设定温度置为当前温度,以使所述空调维持所述当前温度运行;其中,所述当前温度,具体为:使所述体表温度以所述第一设定速率匀速增加所述第二设定时长时所得温度;其中,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下限,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上限;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下限,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温度范围的上限;和/或,所述第四温度范围的下限,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五温度范围的上限;所述第五温度范围的下限,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六温度范围的上限;和/或,所述第一设定速率大于所述第二设定速率;所述第二设定速率大于所述第三设定速率。

与上述方法相匹配,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空调的出风口温度和出风口湿度,并获取所述空调所处环境中使用者的体表温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出风口温度和所述出风口湿度,确定所述空调的露点温度;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露点温度和所述出风口温度的关系,并结合所述体表温度和设定的舒适度温度的关系,对所述空调进行防凝露控制。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空调的当前运行模式是否为制冷或除湿模式;以及,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所述制冷或除湿模式时,对所述空调的所述出风口温度和所述出风口湿度进行获取;和/或,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露点温度是否大于所述出风口温度;以及,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当所述露点温度大于所述出风口温度时,对所述空调所处环境中使用者的所述体表温度进行获取;或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露点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出风口温度时,使所述空调维持自身的当前运行模式。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空调的当前运行模式是否为制冷或除湿模式,具体包括:确定所述空调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下的运行时间是否达到第一设定时长;当所述运行时间达到所述第一设定时长时,对所述当前运行模式是否为制冷或除湿模式进行确定。

可选地,其中,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空调的出风口温度和出风口湿度,具体包括:接收由温湿度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所述出风口温度和所述出风口湿度;和/或,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空调所处环境中使用者的体表温度,具体包括:接收由体温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所述体表温度;其中,所述体温采集装置,包括:体温计、红外温度传感器、能够穿戴的设备中的至少之一。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空调的露点温度,具体包括:对所述出风口湿度进行温湿度补偿处理,得到所述出风口湿度的补偿湿度;和/或,对所述出风口温度进行优化处理,得到所述出风口温度的优化温度;根据所述补偿湿度、所述优化温度、以及设定的计算系数,进行计算处理,得到所述空调的出风口的露点温度。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对所述出风口湿度进行温湿度补偿处理,具体包括:对所述出风口湿度进行湿度补偿处理,得到所述出风口湿度的相对湿度;对所述相对湿度进行温度补偿处理,得到所述相对湿度的补偿湿度。

可选地,其中,所述确定单元对所述出风口湿度进行湿度补偿处理,具体包括:根据设定的湿度补偿系数,对所述出风口湿度进行非线性补偿处理;和/或,所述确定单元对所述相对湿度进行温度补偿处理,包括:根据所述出风口温度和设定的温度补偿系数,对所述相对湿度进行温度补偿处理;和/或,所述确定单元对所述出风口温度进行优化处理,包括:根据设定的线性优化系数,对所述出风口温度进行线性优化处理。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空调进行防凝露控制,具体包括:确定所述体表温度是否大于所述舒适度温度;当所述体表温度大于所述舒适度温度时,根据所述露点温度与所述出风口温度的第一差值,对所述空调的风档、送风角度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或当所述体表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舒适度温度时,根据所述舒适度温度与所述体表温度之间的第二差值,对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进行控制。

可选地,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空调的风档、送风角度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具体包括:确定所述露点温度与所述出风口温度的第一差值,并确定所述第一差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当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时,进一步确定所述第一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第一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上限,或确定所述第一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第二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上限,或确定所述第一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第三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温度范围的上限;以及,当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上限时,使所述空调的所述风档为设定的最高风档、和/或使所述空调的所述送风角度为设定的最大送风角度;或当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上限时,使所述空调的所述风档为设定的中风档、和/或使所述空调的所述送风角度为设定的中等送风角度;或当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第三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温度范围的上限时,使所述空调的所述风档为设定的最低风档、和/或使所述空调的所述送风角度为设定的最小送风角度;和/或,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进行控制,具体包括:确定所述舒适度温度与所述体表温度的第二差值,并确定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值;当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时,进一步确定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第四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四温度范围的上限,或确定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第五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五温度范围的上限,或确定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第六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六温度范围的上限;以及,当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第四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五温度范围的上限时,使所述空调的所述设定温度以第一设定速率增加;或当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第五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五温度范围的上限时,使所述空调的所述设定温度以第二设定速率增加;或当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第六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六温度范围的上限时,使所述空调的所述设定温度以第三设定速率增加。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进行控制,具体还包括:确定所述设定温度以所述第一设定速率、所述第二设定速率、所述第三设定速率中的至少之一增加的时间,是否到达第二设定时长;当所述增加的时间到达所述第二设定时长时,停止所述增加,并将所述设定温度置为当前温度,以使所述空调维持所述当前温度运行;其中,所述当前温度,具体为:使所述体表温度以所述第一设定速率匀速增加所述第二设定时长时所得温度;其中,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下限,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上限;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下限,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温度范围的上限;和/或,所述第四温度范围的下限,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五温度范围的上限;所述第五温度范围的下限,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六温度范围的上限;和/或,所述第一设定速率大于所述第二设定速率;所述第二设定速率大于所述第三设定速率。

与上述装置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包括:以上所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方案,通过露点计算中的温度及湿度经过高精度传感器获取数据,结合智能处理及补偿控制,得出最高精确度的露点,可消除外界环境参数误差导致露点温度检测偏差的间接影响,实现的方法更加合理。

进一步,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实现移动空调出风口露点实时计算,红外测温智能控制,动态调节机组运行状态,达到最优化舒适性效果。

进一步,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在对比人体体表温度与人体舒适度曲线对应温度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比较露点温度与出风口温度的差值,根据两者差值的不同程度动态调节空调负载状态,做到既可以有效地解决空调凝露的现象,又不影响空调制冷效果。

由此,本发明的方案,通过确定露点温度,并利用露点温度进行防凝露控制和舒适度控制,解决现有技术中防凝露控制中温度检测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导致检测误差大的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检测误差大、控制效果差和用户体验差的缺陷,实现检测误差小、控制效果好和用户体验好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方法中确定所述空调的当前运行模式是否为制冷或除湿模式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方法中确定所述空调的露点温度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方法中对所述空调进行防凝露控制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方法中对所述空调的风档、送风角度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方法中对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进行控制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方法中对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进行控制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空调的控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空调的一实施例的防凝露控制流程示意图。

结合附图,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02-获取单元;104-确定单元;106-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移动空调整体式设计,机体内压缩机、排风机、电热器、蒸发器、风冷翅片式冷凝器等装置一应俱全,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全部集成在一起,机身配有电源插头,插电就可用,机壳底座安装了四个脚轮,可使空调随心所移,一台移动空调可以管多个房间,针对需要的局部空间调节温度,可以快速达到降温的目标,且非常省电,节省了采购成本。

在一个例子中,移动空调的控制,可以通过控制系统中的检测模块检测移动空调中干球的温度、环境相对湿度及移动空调中蒸发器的温度,控制系统中的计算模块根据获取的干球温度和环境相对湿度计算露点温度,控制模块根据露点温度和蒸发器的温度对比关系进而控制移动空调的负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空调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在步骤s110处,获取所述空调的出风口温度和出风口湿度,并获取所述空调所处环境中使用者的体表温度。

可选地,所述空调,可以包括:移动式空调。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步骤s110中获取所述空调的出风口温度和出风口湿度,可以包括:接收由温湿度采集装置(例如: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所述出风口温度和所述出风口湿度。

例如:所述温湿度采集装置,适配设置于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处。

例如:在制冷或除湿模式下,进入防凝露控制模式后,通过安装在空调出风口的温湿度传感器,获取所述空调的出风口的出风口温度和出风口湿度。

例如:空调进入防凝露控制模式,通过安装在空调出风口的高精度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空调出风口的出风口温度t(或当前的出风口温度t)及出风口湿度rh。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步骤s110中获取所述空调所处环境中使用者的体表温度,可以包括:接收由体温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所述体表温度。

其中,所述体温采集装置,可以包括:体温计、红外温度传感器、能够穿戴的设备(例如:手环)中的至少之一。

例如:人体体表温度t1通过控制系统的红外传感器或智能手环穿戴设备检测,处理后将对应的电信号反馈至主控模块,与主控模块预存的人体舒适度曲线进行校对。

例如:体表温度t1,可以通过手环等可穿戴设备检测得到。

例如:人体体表温度t1与人体舒适度曲线进行校对,可以包括:人体舒适度曲线是由点组成的经验曲线,软件设计时人体舒适度曲线已预存于主控模块的存储器中,与人体体表温度t1可实现点与点的校对。

由此,获取由温湿度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出风口温度和出风口湿度、以及由体温采集装置采集到的体表温度,获取方式简便,获取的结果精准性好、可靠性高。

在步骤s120处,根据所述出风口温度和所述出风口湿度,确定所述空调的露点温度(即出风口的露点温度)。

例如:实现移动空调出风口处露点温度的实时检测,智能控制。其中,露点温度,可以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可以结合图3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确定所述空调的露点温度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步骤s120中确定所述空调的露点温度的具体过程。

步骤s310,对所述出风口湿度进行温湿度补偿处理,得到所述出风口湿度的补偿湿度。

可选地,步骤s310中对所述出风口湿度进行温湿度补偿处理,可以包括:对所述出风口湿度进行湿度补偿处理,得到所述出风口湿度的相对湿度(例如:相对湿度数据)。

更可选地,对所述出风口湿度进行湿度补偿处理,可以包括:根据设定的湿度补偿系数(例如:第一设定系数k1、第二设定系数k2、第三设定系数k3等),对所述出风口湿度进行非线性补偿处理,以实现对所述出风口湿度的湿度补偿处理。

例如:相对湿度转化:湿度数据(即出风口湿度rh)先进行非线性补偿处理,转化得到精确的相对湿度数据rhl(即经非线性补偿处理得到的相对湿度rhl):rhl=k1+k2*rh+k3*rh2。其中,k1、k2、k3为常数,rh为温湿度传感器读取的湿度数值。

由此,通过对出风口湿度进行非线性补偿处理,得到的相对湿度的精准性好、可靠性高,且处理过程简洁。

可选地,步骤s310中对所述出风口湿度进行温湿度补偿处理,还可以包括:对所述相对湿度进行温度补偿处理,得到所述相对湿度的补偿湿度。

由此,通过对相对湿度进行温度补偿处理,得到相对湿度的补偿湿度,可靠性高,精准性好。

更可选地,对所述相对湿度进行温度补偿处理,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出风口温度和设定的温度补偿系数(例如:第四设定系数k4、第五设定系数k5等),对所述相对湿度进行温度补偿处理,以实现对所述相对湿度的温度补偿处理。

例如:湿度数据温度补偿:由于环境的实际温度与测试参考温度t0(如25℃)差异较大,湿度信号rh(即出风口湿度rh)也需要同步进行温度补偿,以得到对所述相对湿度进行温度补偿得到的补偿湿度rht。

其中,对所述相对湿度的温度补偿,可以按照以下补偿公式处理:rht=(t-t0)*(k4+k5*rhl)+rhl。其中,k4、k5为常数,t为温湿度传感器读取的温度数值。

由此,通过根据出风口温度,对相对湿度进行温度补偿处理,得到补偿湿度,精准性更好。

步骤s320,对所述出风口温度进行优化处理,得到所述出风口温度的优化温度。

例如:对所述出风口湿度和所述出风口温度,进行温湿度补偿及线性优化处理,得到补偿湿度和优化温度。

由此,通过对出风口温度进行优化处理,可以得到精准而可靠的优化温度。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步骤s320中对所述出风口温度进行优化处理,可以包括:根据设定的线性优化系数(例如:第六设定系数k6、第七设定系数k7等),对所述出风口温度进行线性优化处理,以实现对所述出风口温度的优化处理。

例如:温度值进行线性优化转换:温度传感器具有极好的线性,通过以下转换公式将数字输出转换为温度值tl(即优化温度tl):tl=k6+k7*rht。其中,k6、k7为常数。

由此,通过对出风口温度进行线性优化处理,得到的优化温度更加精准、更加可靠,有利于提升露点温度获取的精准性。

步骤s330,根据所述补偿湿度、所述优化温度、以及设定的计算系数,进行计算处理,得到所述空调的出风口的露点温度。

例如:使用一种更精确的露点计算公式,露点计算中的温度及湿度经过高精度传感器获取数据,结合智能处理及补偿控制,得出最高精确度的露点。

例如:该空调(例如:移动空调)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可以通过出风口露点温度实时监测计算、以及红外测温等智能控制方式实现。

例如:得到经过线性优化及补偿处理的rht(即补偿湿度rht)和tl(即优化温度tl)值后,由露点公式计算得到露点温度td:

其中,上述露点计算公式中的k8表示补偿湿度rht的自然对数,tn及k9为露点td的计算参数,可以取值为常数。

由此,通过对出风口温湿度的采集和露点温度的计算,可消除外界环境参数误差导致露点温度检测偏差的间接影响,减小防凝露控制中的检测偏差。

在步骤s130处,根据所述露点温度和所述出风口温度的关系,并结合所述体表温度和设定的舒适度温度(例如:人体舒适温度、人体舒适度曲线温度)的关系,对所述空调进行防凝露控制。

例如:实现移动空调出风口露点实时计算,红外测温智能控制,动态调节机组运行状态,达到最优化舒适性效果。

例如:可解决空调出风口凝露的问题,提高空调的制冷效率,同时提高空调使用舒适性。

由此,通过结合露点温度和出风口温度的关系、以及体表温度和舒适度温度的关系,对空调进行防凝露控制,可以解决出风口出现凝露现象,提高用户使用舒适性效果。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可以结合图4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对所述空调进行防凝露控制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步骤s130中对所述空调进行防凝露控制的具体过程。

步骤s410,确定所述体表温度是否大于所述舒适度温度。

例如:舒适度曲线温度t2可以是多个点,以在不同温度及湿度环境下对应不同的点,可实现动态的校对。

例如:舒适度曲线温度t2,可以是设定的舒适度温度范围。人体体表温度t1与人体舒适度曲线的校对,可以是确定人体体表温度t1在设定的舒适度温度范围中的位置。

步骤s420,当所述体表温度大于所述舒适度温度时,根据所述露点温度与所述出风口温度的第一差值,对所述空调的风档、送风角度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空调在制冷或除湿模式下制冷或除湿运行的效果,与人体舒适度达到动态平衡。

可选地,可以结合图5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对所述空调的风档、送风角度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步骤s420中对所述空调的风档、送风角度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的具体过程。

步骤s510,确定所述露点温度与所述出风口温度的第一差值,并确定所述第一差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

步骤s520,当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时,进一步确定所述第一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第一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上限。

或步骤s540,确定所述第一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第二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上限.

或步骤s560,确定所述第一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第三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温度范围的上限。以及,

步骤s530,当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上限时,使所述空调的所述风档为设定的最高风档、和/或使所述空调的所述送风角度为设定的最大送风角度。

例如:当露点温度td与出风口温度t的差值在[2,3]℃区间时,空调的负载转变为以最高风档、最大送风角度运行。

或步骤s550,当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上限时,使所述空调的所述风档为设定的中风档、和/或使所述空调的所述送风角度为设定的中等送风角度。

例如:当露点温度td与出风口温度t的差值在[1,2]℃区间时,空调的负载转变为以中风档、中等送风角度运行。

或步骤s570,当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第三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温度范围的上限时,使所述空调的所述风档为设定的最低风档、和/或使所述空调的所述送风角度为设定的最小送风角度。

例如:当露点温度td与出风口温度t的差值在[0,1]℃区间时,空调的负载转变为以最低风档、最小送风角度运行。

例如:当所述体表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人体舒适温度时,根据所述露点温度与所述出风口温度的差值,调节所述空调的送风状态。其中,所述送风状态,可以包括:送风强度、送风角度中的至少之一。

其中,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下限,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上限;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下限,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温度范围的上限。

例如:若得到的人体体表温度t1大于人体舒适度曲线对应的温度t2,进一步比较露点温度td与出风口温度t的差值,当差值在≤3℃范围内,根据差值在不同的温度区间,空调送风状态相应动态调节:

其中,送风角度,可以是空调导风板与水平或垂直方向形成的角度。

例如:以上调节的目的是在不影响空调制冷效果的前提下,空调不出现凝露现象,做到满足人体舒适需求,使人体舒适度与环境舒适度达到动态平衡。

由此,通过对比体表温度和舒适度温度,更深层次地比较露点温度与出风口温度的差值,根据两者差值的不同程度动态调节空调负载状态,做到既可以有效地解决空调凝露的现象,又不影响空调制冷效果。

或步骤s430,当所述体表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舒适度温度时,根据所述舒适度温度与所述体表温度之间的第二差值,对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进行控制,以使所述体表温度与舒适度温度达到无限接近。

由此,通过对比体表温度和舒适度温度,对空调的风档、送风角度、设定温度进行适配调节,以实现空调的防凝露控制,可靠性高,用户体验好。

可选地,可以结合图6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对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进行控制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步骤s430中对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进行控制的具体过程。

步骤s610,确定所述舒适度温度与所述体表温度的第二差值,并确定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值。

步骤s620,当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时,进一步确定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第四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四温度范围的上限。

或步骤s640,确定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第五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五温度范围的上限。

或步骤s660,确定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第六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六温度范围的上限。以及,

步骤s630,当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第四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五温度范围的上限时,使所述空调的所述设定温度以第一设定速率增加。

或步骤s650,当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第五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五温度范围的上限时,使所述空调的所述设定温度以第二设定速率增加。

或步骤s670,当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第六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六温度范围的上限时,使所述空调的所述设定温度以第三设定速率增加。

例如:当所述体表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人体舒适温度时,根据所述体表温度在设定的舒适度温度曲线中的位置,控制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例如:根据所述人体舒适温度与所述体表温度的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增加。其中,控制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增加,可以可以包括:使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以所述体表温度为起点,并以设定增速匀速增加;当设定时长到达时,使所述空调维持所述匀速增加得到的当前设定温度运行。

其中,所述第四温度范围的下限,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五温度范围的上限;所述第五温度范围的下限,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六温度范围的上限。

例如:若人体体表温度t1小于人体舒适度曲线对应温度t2时,进一步比较t2与t1的差值,当差值在≤3℃范围内,根据差值在不同的温度区间,空调的设定温度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自动调节:

由此,通过当体表温度小于或等于舒适度温度时,进一步确定舒适度温度与体表温度之间的差值在舒适度曲线中的位置,以根据不同位置对设定温度进行不同程度地增加处理,使得体表温度与舒适度温度更加接近,使得用户使用的舒适性更佳。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可以结合图7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对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进行控制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步骤s430中对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进行控制的另一具体过程。

步骤s710,确定所述设定温度以所述第一设定速率、所述第二设定速率、所述第三设定速率中的至少之一增加的时间,是否到达第二设定时长。

步骤s720,当所述增加的时间到达所述第二设定时长时,停止所述增加,并将所述设定温度置为当前温度,以使所述空调维持所述当前温度运行。其中,所述当前温度,具体为:使所述体表温度以所述第一设定速率匀速增加所述第二设定时长时所得温度。

例如:以上调节是在满足制冷效果的情况下,监测人体体表温度t1与人体舒适度曲线对应温度t2的关系,进而动态调节空调设定温度匀速增加,t分钟后空调温度达到(t1+0.3t)℃,并维持该运行温度。使空调在设定时间内均匀送风,最终达到人体体表温度t1与人体舒适度曲线对应温度t2无线接近的趋势,满足人体舒适性要求。

由此,通过对设定温度增加一定时长时进行置位控制,使得对设定温度的控制更加可靠,有利于提升空调运行的稳定性和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其中,所述第一设定速率大于所述第二设定速率;所述第二设定速率大于所述第三设定速率。

由此,通过根据逐级设置的不同温度范围、以及逐级设置的设定速率,使得对空调的防凝露控制更加安全、更加稳定,以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在所述获取所述空调的出风口温度和出风口湿度之前,确定所述空调的当前运行模式是否为制冷或除湿模式。

可选地,当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所述制冷或除湿模式时,使所述空调进入设定的防凝露控制模式,并在所述防凝露控制模式下,对所述空调的所述出风口温度和所述出风口湿度进行获取。

例如:以在所述空调运行于所述制冷或除湿模式时,才使所述空调进入设定的防凝露控制模式,并在所述防凝露控制模式下,获取所述空调的所述出风口温度和所述出风口湿度。

由此,通过确定空调是否运行于制冷或除湿模式,以确定是否使空调进入防凝露控制模式,可以避免在不必要进入防凝露模式时进入影响空调运行或增加能耗,也可以保证在需要进入防凝露控制模式时及时进入以保证空调安全运行,可靠性高。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可以结合图2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确定所述空调的当前运行模式是否为制冷或除湿模式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确定所述空调的当前运行模式是否为制冷或除湿模式的具体过程。

步骤s210,确定所述空调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下的运行时间是否达到第一设定时长。

步骤s220,当所述运行时间达到所述第一设定时长时,对所述当前运行模式是否为制冷或除湿模式进行确定。

例如:当空调启动并运行第一设定时长时,确定所述空调是否运行于制冷或除湿模式,当所述空调运行于制冷或除湿模式时,进入预设的防凝露控制模式。

例如:空调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待运行稳定时,检测空调是否以制冷或除湿模式运行,若是则空调自动进入防凝露控制模式。

例如:可以随时检测空调是否以制冷或除湿模式运行。实际上,若是开机后检测,可以在开机后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再检测,以在空调运行稳定后再检测,有利于提升检测的精准性和控制的可靠性。

由此,通过在空调运行一定时间时对运行模式进行确定,以在空调运行稳定后对运行模式进行确定,有利于提升模式确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在所述获取所述空调所处环境中使用者的体表温度之前,确定所述露点温度是否大于所述出风口温度。

例如:将获取得到的露点温度td,与当前的出风口温度t(或出风口的出风口温度t)进行对比。

可选地,当所述露点温度大于所述出风口温度时,对所述空调所处环境中使用者的所述体表温度进行获取。

例如:以当所述露点温度大于所述出风口温度时,才获取所述空调所处环境中使用者的体表温度,以判断所述体表温度和所述舒适度温度的关系。

例如:若露点温度td大于出风口温度t,则进一步检测当前环境下的人体体表温度t1。

可选地,当所述露点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出风口温度时,使所述空调维持自身的当前运行模式。

例如:当所述露点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出风口温度时,使所述空调继续以所述制冷或除湿模式运行。

例如:若满足露点温度td小于出风口温度t的条件,当前制冷效果未能满足用户需求,此时空调出风口不会出现凝露,空调的负载无需进行自动调节,空调继续以当前的制冷状态运行。

由此,通过在露点温度大于出风口温度时获取体表温度,使得体表温度获取的准确性更好;在露点温度小于或等于出风口温度时使空调继续运行,可靠性高。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露点计算中的温度及湿度经过高精度传感器获取数据,结合智能处理及补偿控制,得出最高精确度的露点,可消除外界环境参数误差导致露点温度检测偏差的间接影响,实现的方法更加合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参见图8所示本发明的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空调的控制装置可以可以包括:获取单元102、确定单元104和控制单元106。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获取单元102,可以用于获取所述空调的出风口温度和出风口湿度,并获取所述空调所处环境中使用者的体表温度。该获取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110。

可选地,所述空调,可以包括:移动式空调。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102获取所述空调的出风口温度和出风口湿度,具体可以包括:接收由温湿度采集装置(例如: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所述出风口温度和所述出风口湿度。

例如:所述温湿度采集装置,适配设置于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处。

例如:在制冷或除湿模式下,进入防凝露控制模式后,通过安装在空调出风口的温湿度传感器,获取所述空调的出风口的出风口温度和出风口湿度。

例如:空调进入防凝露控制模式,通过安装在空调出风口的高精度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空调出风口的出风口温度t(或当前的出风口温度t)及出风口湿度rh。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102获取所述空调所处环境中使用者的体表温度,具体可以包括:接收由体温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所述体表温度。

其中,所述体温采集装置,可以包括:体温计、红外温度传感器、能够穿戴的设备(例如:手环)中的至少之一。

例如:人体体表温度t1通过控制系统的红外传感器或智能手环穿戴设备检测,处理后将对应的电信号反馈至主控模块,与主控模块预存的人体舒适度曲线进行校对。

例如:体表温度t1,可以通过手环等可穿戴设备检测得到。

例如:人体体表温度t1与人体舒适度曲线进行校对,可以包括:人体舒适度曲线是由点组成的经验曲线,软件设计时人体舒适度曲线已预存于主控模块的存储器中,与人体体表温度t1可实现点与点的校对。

由此,获取由温湿度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出风口温度和出风口湿度、以及由体温采集装置采集到的体表温度,获取方式简便,获取的结果精准性好、可靠性高。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确定单元104,可以用于根据所述出风口温度和所述出风口湿度,确定所述空调的露点温度(即出风口的露点温度)。该确定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120。

例如:实现移动空调出风口处露点温度的实时检测,智能控制。其中,露点温度,可以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104确定所述空调的露点温度,具体可以包括:对所述出风口湿度进行温湿度补偿处理,得到所述出风口湿度的补偿湿度。该确定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310。

更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104对所述出风口湿度进行温湿度补偿处理,具体可以包括:对所述出风口湿度进行湿度补偿处理,得到所述出风口湿度的相对湿度(例如:相对湿度数据)。

在一个可选具体例子中,所述确定单元104对所述出风口湿度进行湿度补偿处理,具体可以包括:根据设定的湿度补偿系数(例如:第一设定系数k1、第二设定系数k2、第三设定系数k3等),对所述出风口湿度进行非线性补偿处理,以实现对所述出风口湿度的湿度补偿处理。

例如:相对湿度转化:湿度数据(即出风口湿度rh)先进行非线性补偿处理,转化得到精确的相对湿度数据rhl(即经非线性补偿处理得到的相对湿度rhl):rhl=k1+k2*rh+k3*rh2。其中,k1、k2、k3为常数,rh为温湿度传感器读取的湿度数值。

由此,通过对出风口湿度进行非线性补偿处理,得到的相对湿度的精准性好、可靠性高,且处理过程简洁。

更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104对所述出风口湿度进行温湿度补偿处理,具体还可以包括:对所述相对湿度进行温度补偿处理,得到所述相对湿度的补偿湿度。

由此,通过对相对湿度进行温度补偿处理,得到相对湿度的补偿湿度,可靠性高,精准性好。

在一个可选具体例子中,所述确定单元104对所述相对湿度进行温度补偿处理,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出风口温度和设定的温度补偿系数(例如:第四设定系数k4、第五设定系数k5等),对所述相对湿度进行温度补偿处理,以实现对所述相对湿度的温度补偿处理。

例如:湿度数据温度补偿:由于环境的实际温度与测试参考温度t0(如25℃)差异较大,湿度信号rh(即出风口湿度rh)也需要同步进行温度补偿,以得到对所述相对湿度进行温度补偿得到的补偿湿度rht。

其中,对所述相对湿度的温度补偿,可以按照以下补偿公式处理:rht=(t-t0)*(k4+k5*rhl)+rhl。其中,k4、k5为常数,t为温湿度传感器读取的温度数值。

由此,通过根据出风口温度,对相对湿度进行温度补偿处理,得到补偿湿度,精准性更好。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104确定所述空调的露点温度,具体还可以包括:对所述出风口温度进行优化处理,得到所述出风口温度的优化温度。该确定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320。

例如:对所述出风口湿度和所述出风口温度,进行温湿度补偿及线性优化处理,得到补偿湿度和优化温度。

由此,通过对出风口温度进行优化处理,可以得到精准而可靠的优化温度。

在一个可选具体例子中,所述确定单元104对所述出风口温度进行优化处理,可以包括:根据设定的线性优化系数(例如:第六设定系数k6、第七设定系数k7等),对所述出风口温度进行线性优化处理,以实现对所述出风口温度的优化处理。

例如:温度值进行线性优化转换:温度传感器具有极好的线性,通过以下转换公式将数字输出转换为温度值tl(即优化温度tl):tl=k6+k7*rht。其中,k6、k7为常数。

由此,通过对出风口温度进行线性优化处理,得到的优化温度更加精准、更加可靠,有利于提升露点温度获取的精准性。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104确定所述空调的露点温度,具体还可以包括:根据所述补偿湿度、所述优化温度、以及设定的计算系数,进行计算处理,得到所述空调的出风口的露点温度。该确定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330。

例如:使用一种更精确的露点计算公式,露点计算中的温度及湿度经过高精度传感器获取数据,结合智能处理及补偿控制,得出最高精确度的露点。

例如:该空调(例如:移动空调)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可以通过出风口露点温度实时监测计算、以及红外测温等智能控制方式实现。

例如:得到经过线性优化及补偿处理的rht(即补偿湿度rht)和tl(即优化温度tl)值后,由露点公式计算得到露点温度td:

其中,上述露点计算公式中的k8表示补偿湿度rht的自然对数,tn及k9为露点td的计算参数,可以取值为常数。

由此,通过对出风口温湿度的采集和露点温度的计算,可消除外界环境参数误差导致露点温度检测偏差的间接影响,减小防凝露控制中的检测偏差。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控制单元106,可以用于根据所述露点温度和所述出风口温度的关系,并结合所述体表温度和设定的舒适度温度(例如:人体舒适温度、人体舒适度曲线温度)的关系,对所述空调进行防凝露控制。该控制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130。

例如:实现移动空调出风口露点实时计算,红外测温智能控制,动态调节机组运行状态,达到最优化舒适性效果。

例如:可解决空调出风口凝露的问题,提高空调的制冷效率,同时提高空调使用舒适性。

由此,通过结合露点温度和出风口温度的关系、以及体表温度和舒适度温度的关系,对空调进行防凝露控制,可以解决出风口出现凝露现象,提高用户使用舒适性效果。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106对所述空调进行防凝露控制,具体可以包括:确定所述体表温度是否大于所述舒适度温度。该控制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410。

例如:舒适度曲线温度t2可以是多个点,以在不同温度及湿度环境下对应不同的点,可实现动态的校对。

例如:舒适度曲线温度t2,可以是设定的舒适度温度范围。人体体表温度t1与人体舒适度曲线的校对,可以是确定人体体表温度t1在设定的舒适度温度范围中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106对所述空调进行防凝露控制,具体还可以包括:当所述体表温度大于所述舒适度温度时,根据所述露点温度与所述出风口温度的第一差值,对所述空调的风档、送风角度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空调在制冷或除湿模式下制冷或除湿运行的效果,与人体舒适度达到动态平衡。该控制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420。

更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106对所述空调的风档、送风角度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具体可以包括:确定所述露点温度与所述出风口温度的第一差值,并确定所述第一差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该控制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510。

更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106对所述空调的风档、送风角度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具体还可以包括:当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时,进一步确定所述第一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第一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上限。该控制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520。

或确定所述第一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第二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上限。该控制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540。

或确定所述第一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第三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温度范围的上限。该控制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560。以及,

更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106对所述空调的风档、送风角度中的至少之一进行控制,具体还可以包括:当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上限时,使所述空调的所述风档为设定的最高风档、和/或使所述空调的所述送风角度为设定的最大送风角度。该控制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530。

例如:当露点温度td与出风口温度t的差值在[2,3]℃区间时,空调的负载转变为以最高风档、最大送风角度运行。

或当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上限时,使所述空调的所述风档为设定的中风档、和/或使所述空调的所述送风角度为设定的中等送风角度。该控制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550。

例如:当露点温度td与出风口温度t的差值在[1,2]℃区间时,空调的负载转变为以中风档、中等送风角度运行。

或当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第三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温度范围的上限时,使所述空调的所述风档为设定的最低风档、和/或使所述空调的所述送风角度为设定的最小送风角度。该控制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570。

例如:当露点温度td与出风口温度t的差值在[0,1]℃区间时,空调的负载转变为以最低风档、最小送风角度运行。

例如:当所述体表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人体舒适温度时,根据所述露点温度与所述出风口温度的差值,调节所述空调的送风状态。其中,所述送风状态,可以包括:送风强度、送风角度中的至少之一。

其中,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下限,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上限;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下限,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温度范围的上限。

例如:若得到的人体体表温度t1大于人体舒适度曲线对应的温度t2,进一步比较露点温度td与出风口温度t的差值,当差值在≤3℃范围内,根据差值在不同的温度区间,空调送风状态相应动态调节:

其中,送风角度,可以是空调导风板与水平或垂直方向形成的角度。

例如:以上调节的目的是在不影响空调制冷效果的前提下,空调不出现凝露现象,做到满足人体舒适需求,使人体舒适度与环境舒适度达到动态平衡。

由此,通过对比体表温度和舒适度温度,更深层次地比较露点温度与出风口温度的差值,根据两者差值的不同程度动态调节空调负载状态,做到既可以有效地解决空调凝露的现象,又不影响空调制冷效果。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106对所述空调进行防凝露控制,具体还可以包括:或当所述体表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舒适度温度时,根据所述舒适度温度与所述体表温度之间的第二差值,对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进行控制,以使所述体表温度与舒适度温度达到无限接近。该控制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430。

由此,通过对比体表温度和舒适度温度,对空调的风档、送风角度、设定温度进行适配调节,以实现空调的防凝露控制,可靠性高,用户体验好。

更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106对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进行控制,具体可以包括:确定所述舒适度温度与所述体表温度的第二差值,并确定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值。该控制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610。

更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106对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进行控制,具体还可以包括:当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时,进一步确定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第四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四温度范围的上限。该控制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620。

或确定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第五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五温度范围的上限。该控制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640。

或确定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第六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六温度范围的上限。该控制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660。以及,

更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106对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进行控制,具体还可以包括:当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第四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五温度范围的上限时,使所述空调的所述设定温度以第一设定速率增加。该控制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630。

或当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第五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五温度范围的上限时,使所述空调的所述设定温度以第二设定速率增加。该控制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650。

或当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第六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六温度范围的上限时,使所述空调的所述设定温度以第三设定速率增加。该控制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670。

例如:当所述体表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人体舒适温度时,根据所述体表温度在设定的舒适度温度曲线中的位置,控制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例如:根据所述人体舒适温度与所述体表温度的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增加。其中,控制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增加,可以可以包括:使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以所述体表温度为起点,并以设定增速匀速增加;当设定时长到达时,使所述空调维持所述匀速增加得到的当前设定温度运行。

其中,所述第四温度范围的下限,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五温度范围的上限;所述第五温度范围的下限,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六温度范围的上限。

例如:若人体体表温度t1小于人体舒适度曲线对应温度t2时,进一步比较t2与t1的差值,当差值在≤3℃范围内,根据差值在不同的温度区间,空调的设定温度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自动调节:

由此,通过当体表温度小于或等于舒适度温度时,进一步确定舒适度温度与体表温度之间的差值在舒适度曲线中的位置,以根据不同位置对设定温度进行不同程度地增加处理,使得体表温度与舒适度温度更加接近,使得用户使用的舒适性更佳。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106对所述空调进行防凝露控制,具体还可以包括:确定所述设定温度以所述第一设定速率、所述第二设定速率、所述第三设定速率中的至少之一增加的时间,是否到达第二设定时长。该控制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710。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106对所述空调进行防凝露控制,具体还可以包括:当所述增加的时间到达所述第二设定时长时,停止所述增加,并将所述设定温度置为当前温度,以使所述空调维持所述当前温度运行。其中,所述当前温度,具体为:使所述体表温度以所述第一设定速率匀速增加所述第二设定时长时所得温度。该控制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720。

例如:以上调节是在满足制冷效果的情况下,监测人体体表温度t1与人体舒适度曲线对应温度t2的关系,进而动态调节空调设定温度匀速增加,t分钟后空调温度达到(t1+0.3t)℃,并维持该运行温度。使空调在设定时间内均匀送风,最终达到人体体表温度t1与人体舒适度曲线对应温度t2无线接近的趋势,满足人体舒适性要求。

由此,通过对设定温度增加一定时长时进行置位控制,使得对设定温度的控制更加可靠,有利于提升空调运行的稳定性和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其中,所述第一设定速率大于所述第二设定速率;所述第二设定速率大于所述第三设定速率。

由此,通过根据逐级设置的不同温度范围、以及逐级设置的设定速率,使得对空调的防凝露控制更加安全、更加稳定,以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确定所述空调的当前运行模式是否为制冷或除湿模式的过程。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102,还可以用于当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所述制冷或除湿模式时,使所述空调进入设定的防凝露控制模式,并在所述防凝露控制模式下,对所述空调的所述出风口温度和所述出风口湿度进行获取。

例如:以在所述空调运行于所述制冷或除湿模式时,才使所述空调进入设定的防凝露控制模式,并在所述防凝露控制模式下,获取所述空调的所述出风口温度和所述出风口湿度。

由此,通过确定空调是否运行于制冷或除湿模式,以确定是否使空调进入防凝露控制模式,可以避免在不必要进入防凝露模式时进入影响空调运行或增加能耗,也可以保证在需要进入防凝露控制模式时及时进入以保证空调安全运行,可靠性高。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确定单元104,还可以用于在所述获取所述空调的出风口温度和出风口湿度之前,确定所述空调的当前运行模式是否为制冷或除湿模式。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104确定所述空调的当前运行模式是否为制冷或除湿模式,具体可以包括:确定所述空调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下的运行时间是否达到第一设定时长。该确定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210。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104确定所述空调的当前运行模式是否为制冷或除湿模式,具体还可以包括:当所述运行时间达到所述第一设定时长时,对所述当前运行模式是否为制冷或除湿模式进行确定。该确定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220。

例如:当空调启动并运行第一设定时长时,确定所述空调是否运行于制冷或除湿模式,当所述空调运行于制冷或除湿模式时,进入预设的防凝露控制模式。

例如:空调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待运行稳定时,检测空调是否以制冷或除湿模式运行,若是则空调自动进入防凝露控制模式。

例如:可以随时检测空调是否以制冷或除湿模式运行。实际上,若是开机后检测,可以在开机后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再检测,以在空调运行稳定后再检测,有利于提升检测的精准性和控制的可靠性。

由此,通过在空调运行一定时间时对运行模式进行确定,以在空调运行稳定后对运行模式进行确定,有利于提升模式确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确定所述露点温度是否大于所述出风口温度的过程。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确定单元104,还可以用于在所述获取所述空调所处环境中使用者的体表温度之前,确定所述露点温度是否大于所述出风口温度。

例如:将获取得到的露点温度td,与当前的出风口温度t(或出风口的出风口温度t)进行对比。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获取单元102,还可以用于当所述露点温度大于所述出风口温度时,对所述空调所处环境中使用者的所述体表温度进行获取。

例如:以当所述露点温度大于所述出风口温度时,才获取所述空调所处环境中使用者的体表温度,以判断所述体表温度和所述舒适度温度的关系。

例如:若露点温度td大于出风口温度t,则进一步检测当前环境下的人体体表温度t1。

或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控制单元106,还可以用于当所述露点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出风口温度时,使所述空调维持自身的当前运行模式。

例如:当所述露点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出风口温度时,使所述空调继续以所述制冷或除湿模式运行。

例如:若满足露点温度td小于出风口温度t的条件,当前制冷效果未能满足用户需求,此时空调出风口不会出现凝露,空调的负载无需进行自动调节,空调继续以当前的制冷状态运行。

由此,通过在露点温度大于出风口温度时获取体表温度,使得体表温度获取的准确性更好;在露点温度小于或等于出风口温度时使空调继续运行,可靠性高。

由于本实施例的装置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图1至图7所示的方法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实现移动空调出风口露点实时计算,红外测温智能控制,动态调节机组运行状态,达到最优化舒适性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空调的控制装置的一种空调(例如:移动空调)。该空调可以包括:以上所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

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该空调(例如:移动空调)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可以通过出风口露点温度实时监测计算、以及红外测温等智能控制方式实现。

可选地,参见图9所示的例子,该空调的防凝露控制过程,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步骤1、空调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待运行稳定时,检测空调是否以制冷或除湿模式运行,若是则空调自动进入防凝露控制模式。

例如:可以随时检测空调是否以制冷或除湿模式运行。实际上,若是开机后检测,可以在开机后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再检测,以在空调运行稳定后再检测,有利于提升检测的精准性和控制的可靠性。

步骤2、空调进入防凝露控制模式,通过安装在空调出风口的高精度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空调出风口的出风口温度t(或当前的出风口温度t)及出风口湿度rh,采集到的数据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处理,得到露点温度:

步骤1)相对湿度转化:湿度数据(即出风口湿度rh)先进行非线性补偿处理,转化得到精确的相对湿度数据rhl(即经非线性补偿处理得到的相对湿度rhl):rhl=k1+k2*rh+k3*rh2。

其中,k1、k2、k3为常数,rh为温湿度传感器读取的湿度数值。

步骤2)湿度数据温度补偿:由于环境的实际温度与测试参考温度t0(如25℃)差异较大,湿度信号rh(即出风口湿度rh)也需要同步进行温度补偿,以得到对所述相对湿度进行温度补偿得到的补偿湿度rht。其中,对所述相对湿度的温度补偿,可以按照以下补偿公式处理:rht=(t-t0)*(k4+k5*rhl)+rhl。

其中,k4、k5为常数,t为温湿度传感器读取的温度数值。

步骤3)温度值进行线性优化转换:温度传感器具有极好的线性,通过以下转换公式将数字输出转换为温度值tl(即优化温度tl):tl=k6+k7*rht。

其中,k6、k7为常数。

步骤4)得到经过线性优化及补偿处理的rht(即补偿湿度rht)和tl(即优化温度tl)值后,由露点公式计算得到露点温度td:

上述露点计算公式中的k8表示补偿湿度rht的自然对数,tn及k9为露点td的计算参数,可以取值为常数。

例如:露点温度的获取方式,可以包括:根据采集到的温湿度进行计算。

例如:露点温度的获取方式,还可以包括:通过露点温度计直接测量,当然对测量操作要求较高。

例如:露点温度的获取方式,还可以包括:根据经验值设置或存储温度、湿度、露点温度的对应关系,采集到温度和湿度时,通过查询该对应关系得到。

步骤3、将获取得到的露点温度td,与当前的出风口温度t(或出风口的出风口温度t)进行对比。若满足露点温度td小于出风口温度t的条件,当前制冷效果未能满足用户需求,此时空调出风口不会出现凝露,空调的负载无需进行自动调节,空调继续以当前的制冷状态运行。若露点温度td大于出风口温度t,则进一步检测当前环境下的人体体表温度t1。

其中,与露点温度td进行比较的当前的出风口温度t,与计算露点温度td时依据的空调出风口的温度t,是同一温度。

步骤4、人体体表温度t1通过控制系统的红外传感器或智能手环穿戴设备检测,处理后将对应的电信号反馈至主控模块,与主控模块预存的人体舒适度曲线进行校对。

例如:体表温度t1,可以通过手环等可穿戴设备检测得到。

例如:人体体表温度t1与人体舒适度曲线进行校对,可以包括:人体舒适度曲线是由点组成的经验曲线,软件设计时人体舒适度曲线已预存于主控模块的存储器中,与人体体表温度t1可实现点与点的校对。

例如:舒适度曲线温度t2可以是多个点,以在不同温度及湿度环境下对应不同的点,可实现动态的校对。

例如:舒适度曲线温度t2,可以是设定的舒适度温度范围。人体体表温度t1与人体舒适度曲线的校对,可以是确定人体体表温度t1在设定的舒适度温度范围中的位置。

步骤1)若人体体表温度t1小于人体舒适度曲线对应温度t2时,进一步比较t2与t1的差值,当差值在≤3℃范围内,根据差值在不同的温度区间,空调的设定温度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自动调节:

以上调节是在满足制冷效果的情况下,监测人体体表温度t1与人体舒适度曲线对应温度t2的关系,进而动态调节空调设定温度匀速增加,t分钟后空调温度达到(t1+0.3t)℃,并维持该运行温度。使空调在设定时间内均匀送风,最终达到人体体表温度t1与人体舒适度曲线对应温度t2无线接近的趋势,满足人体舒适性要求。

步骤2)若得到的人体体表温度t1大于人体舒适度曲线对应的温度t2,进一步比较露点温度td与出风口温度t的差值,当差值在≤3℃范围内,根据差值在不同的温度区间,空调送风状态相应动态调节:

其中,送风角度,可以是空调导风板与水平或垂直方向形成的角度。

当露点温度td与出风口温度t的差值在[2,3]℃区间时,空调的负载转变为以最高风档、最大送风角度运行。

当露点温度td与出风口温度t的差值在[1,2]℃区间时,空调的负载转变为以中风档、中等送风角度运行。

当露点温度td与出风口温度t的差值在[0,1]℃区间时,空调的负载转变为以最低风档、最小送风角度运行。

以上调节的目的是在不影响空调制冷效果的前提下,空调不出现凝露现象,做到满足人体舒适需求,使人体舒适度与环境舒适度达到动态平衡。

可见,本实施例的空调防凝露智能控制方法,区别于检测“空气干球温度“与“环境相对湿度”两个参数进行防凝露控制的方法,转为使用更合理的露点温度采集及计算方式,可消除外界环境参数误差导致露点温度检测偏差的间接影响,实现的方法更加合理。

而且,本实施例的空调防凝露智能控制方法,在制冷或除湿模式下,通过更合理的露点公式得到与实际环境温度更贴近的露点温度;同时优化检测方法,在对比人体体表温度与人体舒适度曲线对应温度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比较露点温度与出风口温度的差值,根据两者差值的不同程度动态调节空调负载状态,做到既可以有效地解决空调凝露的现象,又不影响空调制冷效果。

由于本实施例的空调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图8所示的装置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对比人体体表温度与人体舒适度曲线对应温度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比较露点温度与出风口温度的差值,根据两者差值的不同程度动态调节空调负载状态,做到既可以有效地解决空调凝露的现象,又不影响空调制冷效果。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