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型材边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3435阅读:6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合金型材边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合金型材边框,特别是一种应用于集热器的铝合金型材边框。



背景技术:

平板集热器由于其平面结构特性,易于与建筑构件结合,在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中广泛应用。集热器从上至下依次由钢化玻璃、集热板芯、保温棉和背板组成,其中钢化玻璃、集热板芯和背板嵌合在边框中。但是现有技术中集热器边框底部与背板连接处通常采用拉铆钉结合,边框上部与钢化玻璃结合处需要密封橡胶条,导致制作工艺复杂、组装时间长、生产成本高。另外现有的型材边框长时间承重后容易变形,发生集热器玻璃及底板散开的现象,通过增加型材厚度的方式可以缓解这一状况,但是却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型材边框。该种型材边框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的不足,在能够承载集热器组件的前提下,减小了边框厚度和铝材用量,提高了边框的密封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一定的防水防尘效果,提高了边框的抗弯曲性能,保证集热器的稳定运行,该种型材边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铝合金型材边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包括顶边、侧边和底座边,其中侧边顶端设有顶边,底端设有底座边,所述底座边的右端还设有卡扣。所述顶边与底座边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侧边的右侧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防水板和限位板,所述防水板和限位板之间的间距为8㎜,所述底座边和限位板之间的间距为10㎜。通过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对集热器内部板芯的卡紧,通过防水板及倾斜45°顶边的设计,避免雨水、灰尘等进入内部板芯的连接处,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前述的第二主体包括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左端设有第一边框,右端设有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顶端右侧设有支撑板,第一边框下端左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卡扣相配合,第一边框下部左侧还设有连接板,所述支撑板和连接板之间的竖直间距为15㎜。各种连接板的设置将传统的口字型边框组合分隔成若干个小口字部分,分担了型材的一部分压力,能够很好地支撑集热器的内部组件。

前述的第二边框上部设有“V”型的卡口,所述卡口由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组成,所述第一侧壁内侧开设有若干个凸起部,所述第二侧壁内侧开设有若干个凹陷部,所述凸起部分别与凹陷部一一对应,相互配合,便于更好地固定集热板芯。

前述的支撑座上部左端设有第一中空腔体,上部右端设有第二中空腔体。所述支撑座下部左端设有第一安装槽,下部右端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中空腔体设于第二安装槽的正上部。中空腔的设置可以分担型材的压力,雨水通过中空腔体排出,另外中空设置还可以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前述的侧边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相邻第一凹槽之间的间距相等。第一凹槽的设置提高了型材抗弯曲的能力,与传统无凹槽的型材边框相比,增加了整体的支撑力。在满足支撑要求的前提下,还可以减小铝合金边框的厚度和侧面高度,减少了铝材用量。

前述的支撑座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相邻第二凹槽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第二凹槽呈“V”型,防止底边由于热胀冷缩而变形,保证集热器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的不足,通过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在能够很好地承载集热器组件的前提下,还减小了边框厚度和铝材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边框的密封性能,不需额外的密封橡胶条,节省材料;通过防水板等的设置起到了防水防尘效果,性能稳定;通过凹槽的特殊设计,提高了边框的抗弯曲性能,该种型材边框结构简单、安装加工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卡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尺寸标注示意图。

附图标记的含义:1-第一主体,101-顶边,102-侧边,103-底座边,104-防水板,105-限位板,106-卡扣,107-第一凹槽,2-第二主体,201-第一边框,202-第二边框,203-支撑座,204-支撑板,205-连接板,206-卡槽,207-卡口,208-第一安装槽,209-第二安装槽,210-第一中空腔体,211-第二中空腔体,212-第二凹槽,213-第一侧壁,214-第二侧壁,215-凸起部,216-凹陷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该种型材边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第一主体1包括顶边101、侧边102和底座边103,其中侧边102顶端设有顶边101,底端设有底座边103,底座边103的右端还设有卡扣106。顶边101与底座边103之间的夹角为45°,侧边102的右侧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防水板104和限位板105,防水板104和限位板105之间的间距为8㎜,底座边103和限位板105之间的间距为10㎜。侧边102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107,相邻第一凹槽107之间的间距相等。第一凹槽107的设置提高了型材抗弯曲的能力,与传统无凹槽的型材边框相比,增加了整体的支撑力。在满足支撑要求的前提下,还可以减小铝合金边框的厚度和侧面高度,减少了铝材用量。通过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对集热器内部板芯的卡紧,通过防水板104及倾斜45°顶边101的设计,避免雨水、灰尘等进入内部板芯的连接处,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第二主体2包括第一边框201、第二边框202和支撑座203,支撑座203的左端设有第一边框201,右端设有第二边框202。第一边框201顶端右侧设有支撑板204,第一边框201下端左侧设有卡槽206,卡槽206与卡扣106相配合,第一边框201下部左侧还设有连接板205,支撑板204和连接板205之间的竖直间距为15㎜。各种连接件的设置将传统的口字型边框组合分隔成若干个小口字部分,分担了型材的一部分压力,能够很好地支撑集热器的内部组件。第二边框202上部设有“V”型的卡口207,卡口207由第一侧壁213和第二侧壁214组成,第一侧壁213内侧开设有若干个凸起部215,第二侧壁214内侧开设有若干个凹陷部216,凸起部215分别与凹陷部216一一对应,相互配合,便于更好地固定集热板芯。支撑座203上部左端设有第一中空腔体210,上部右端设有第二中空腔体211。支撑座203下部左端设有第一安装槽208,下部右端设有第二安装槽209。第二中空腔体211设于第二安装槽209的正上部。中空腔的设置可以分担型材的压力,雨水通过中空腔体排出,另外中空设置还可以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支撑座203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212,相邻第二凹槽212之间的间距相等,第二凹槽212呈“V”型,防止底边由于热胀冷缩而变形,保证集热器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实施例2:如图1~图5所示,一种铝合金型材边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第一主体1包括顶边101、侧边102和底座边103,其中侧边102顶端设有顶边101,底端设有底座边103,底座边103的右端还设有卡扣106。顶边101与底座边103之间的夹角为45°,侧边102的右侧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防水板104和限位板105,防水板104和限位板105之间的间距为8㎜,底座边103和限位板105之间的间距为10㎜。通过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对集热器内部板芯的卡紧,通过防水板104及倾斜45°顶边101的设计,避免雨水、灰尘等进入内部板芯的连接处,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第二主体2包括第一边框201、第二边框202和支撑座203,支撑座203的左端设有第一边框201,右端设有第二边框202。第一边框201顶端右侧设有支撑板204,第一边框201下端左侧设有卡槽206,卡槽206与卡扣106相配合,第一边框201下部左侧还设有连接板205,支撑板204和连接板205之间的竖直间距为15㎜。各种连接件的设置将传统的口字型边框组合分隔成若干个小口字部分,分担了型材的一部分压力,能够很好地支撑集热器的内部组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