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新风量空气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7897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变新风量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气候寒冷,火电厂汽机房和锅炉房均封闭,由于供暖和设备发热的原因,汽机房和锅炉房冬季温度保持在18℃以上,有的电厂运转层温度甚至高达30℃。有些火电厂电子设备布置在内区,四面墙、屋顶及楼面均不与室外大气接触,由于室内设备发热量大,全年存在冷负荷。

火电厂电子设备间主要布置有DCS机柜、220V电源柜、闭路电视机柜、MFT跳闸继电器柜、DEH机柜、ETS机柜、TSI机柜等电气设备,发热量可按0.5kW/面计算,设备发热量较大。常规空调设计中,电子设备间的空调设备通常采用2台双风机恒温恒湿型直接膨胀式空调机组(一用一备),其一般由压缩/冷凝段、新/回风段、消声段、回风机段、粗效过滤器、蒸发段、热水加热段、加湿/辅助电加热段、中效过滤器、消声段和送风段等功能段组成。但是,冬季采用定风量运行模式,需要开启压缩机制冷,无法充分利用室外大气,满足去除室内余热需求,比较浪费能源。而且,环境温度过低时,也会对制冷设备产生一定危害:1)在蒸发压力不变的情况下,过低的冷凝压力会导致压缩机压比(冷凝压力/蒸发压力)过小,超出压缩机正常压比范围,影响压缩机平稳运行;2)压缩机压比过低,对于常用的涡旋压缩机来说,无法建立压差,会导致动静涡旋盘密封不严,导致泄漏,严重时压缩机会空转,导致不能制冷,同时增大了噪声和振动;3)过低的冷凝温度会影响压缩机油与制冷剂的融合,影响压缩机的润滑效果。

目前,空调设备厂家所生产的恒温恒湿型直接膨胀式空调机组,能够通过调节冷凝风扇的运行台数,在最低-12℃的环境温度下工作,而当环境温度低于-12℃时,压缩机将停机保护。例如新疆某严寒地区电厂电子设备间安装一套恒温恒湿型直接膨胀式空调机组,冬季压缩机长期无法启动,电子设备间温度高达35℃,不得已在电子设备间另外安装了一套柜式空调器,室外机安装在运转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新风量空气调节装置,它用于北方火电厂主厂房内区电子设备间,可在非炎热季节采用变新风量模式运行,在不启动压缩机的情况下,利用室外大气可以作为电子设备间的天然冷源,通过调整新、回风量提供满足消除室内余热的冷量,不但可以解决环境温度过低压缩机停运问题,还可以节约大量电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新风量空气调节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单风机恒温恒湿型直接膨胀式空调机组,所述单风机恒温恒湿型直接膨胀式空调机组包括通过回风管与电子设备间连接的新/回风段以及通过送风管与电子设备间连接的送风段,该装置还包括新风管、电动新风阀、电动回风阀、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新风管的一端与大气连通,其另一端与新/回风段连通,所述电动新风阀设置在新风管上,所述电动回风阀设置在回风管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电子设备间内,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电动新风阀、电动回风阀和温度传感器连接;

在非炎热季节,该装置采用变新风量运行模式,所述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信号分别调节电动新风阀、电动回风阀的开度,使得新风量随着室外大气温度和电子设备间冷负荷大小发生变化,回风量随之变化,实现不同的新风量和回风量混合,保证新风比为变值,送风量恒定。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送风管上设置有电动送风阀,所述电动送风阀与控制器连接。

按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电子设备间内的电动压差风阀,所述电动压差风阀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电动压差风阀的开度以使电子设备间的室内设定压差值为5~50Pa。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子设备间的室内设定压差值为5~10Pa。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单风机恒温恒湿型直接膨胀式空调机组还包括压缩/冷凝段以及依次设置在于新/回风段与送风段之间的消声段、粗效过滤器、蒸发段、加湿/辅助电加热段、送风机段、中效过滤器和消声段。

按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电子设备间内的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湿度传感器反馈的相对湿度信号启动加湿/辅助电加热段进行加湿到送风状态点。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装置通过电动新风阀、电动回风阀的开度调节,实现炎热季节、非炎热季节不同运行模式,可以在非炎热季节,启动变风量运行模式,压缩机关闭,通过引进室外低焓值新风与室内回风混合,等焓加湿后送到室内消除余热,相比北方电厂电子设备间采用常规空调系统,解决了环境温度过低导致压缩机停运的问题,其运行费用低,可以节约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缩机、2—新/回风段、3—消声段、4—粗效过滤器、5—蒸发段、6—加湿/辅助电加热段、7—送风机段、8—中效过滤器、9—送风段、10—电动新风阀、11—电动回风阀、12—电动送风阀、13—电动压差风阀、14—电动防火阀、15—电子设备间、16—控制器、17—温度传感器、18—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变新风量空气调节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单风机恒温恒湿型直接膨胀式空调机组,单风机恒温恒湿型直接膨胀式空调机组包括通过回风管与电子设备间15连接的新/回风段2以及通过送风管与电子设备间15连接的送风段9,该装置还包括新风管、电动新风阀10、电动回风阀11、温度传感器17和控制器16,新风管的一端与大气连通,其另一端与新/回风段2连通,电动新风阀10设置在新风管上,电动回风阀11设置在回风管上,温度传感器17设置在电子设备间15内,控制器16分别与电动新风阀10、电动回风阀11和温度传感器17连接;

在非炎热季节,该装置采用变新风量运行模式,控制器16根据温度传感器17反馈的温度信号分别调节电动新风阀10、电动回风阀11的开度,使得新风量随着室外大气温度和电子设备间冷负荷大小发生变化,回风量随之变化,实现不同的新风量和回风量混合,保证新风比为变值,送风量恒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送风管上设置有电动送风阀12,电动送风阀12与控制器16连接。通过调节电动送风阀的开度可以调节送风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电子设备间15内的电动压差风阀13,电动压差风阀13与控制器16连接,控制器控制电动压差风阀的开度以使电子设备间的室内设定压差值为5~50Pa,一般来说室内设定压差控制在5~10Pa,最大不超过50Pa。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单风机恒温恒湿型直接膨胀式空调机组还包括压缩/冷凝段(具体为压缩机1)以及依次设置在于新/回风段2与送风段9之间的消声段3、粗效过滤器4、蒸发段5、加湿/辅助电加热段6、送风机段7、中效过滤器8和消声段3。该装置采用常规的单风机恒温恒湿型直接膨胀式空调机组,使用两组,以节约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电子设备间15内的湿度传感器18,湿度传感器18与控制器16连接,控制器根据湿度传感器反馈的相对湿度信号启动加湿/辅助电加热段进行加湿到送风状态点。

一般来说,冬季房间供暖室内设计温度为18~20℃,而处在主厂房内区的电子设备间,电气设备发热量大,全年需要供冷,室内设计温度宜采用26±1℃,更为节能,空调送风温差宜控制在6~10℃,在压缩机制冷工况下,送风温度约为17℃左右,而北方环境温度长期低于17℃,室外大气可以作为电子设备间的天然冷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现有单风机恒温恒湿型直接膨胀式空调机组的基础上,增设了电动新风阀、电动回风阀、电动送风阀、电动压差风阀、电动防火阀14(设置在电子设备间内)、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控制器以及相关的控制系统及管道配件,单风机恒温恒湿型直接膨胀式空调机组的功能段有:压缩机、新/回风段、消声段、粗效过滤器、蒸发段、加湿/辅助电加热段、送风机段、中效过滤器、消声段和送风段等。

如图1所示,该装置共有炎热季节(环境温度t>17℃)和非炎热季节(环境温度t≤17℃)两个运行工况,电动风阀调节如下:

工况一、炎热季节运行时,采用定风量运行模式,新风比为定值,风量恒定,压缩机1运行,根据电子设备间冷负荷大小调节自身荷载,电动回风阀11全开,调节电动新风阀10,使新风比控制在5%左右以最小新风量运行,新、回风混合后,通过粗效过滤器4初步过滤,由蒸发段5根据湿度传感器18反馈的相对湿度信号冷却除湿,再经加湿/辅助电加热段6加热至送风状态点,通过送风机段7加压、中效过滤器8深度过滤后,送至房间内消除余热,电动送风阀12全开,电动压差风阀13关闭;

工况二、非炎热季节运行时,采用变新风量运行模式,新风比为变值,送风量恒定,新风量随着室外大气温度及电子设备间冷负荷大小发生变化,回风量随之变化,压缩机1关闭,根据温度传感器17反馈的温度信号,以室内参数温度26℃为控制参数,分别调节电动新风阀10、电动回风阀11,实现不同的新风量和回风量混合,新、回风在新/回风段混合后,通过粗效过滤器4初步过滤,再根据湿度传感器18反馈的相对湿度信号启动加湿/辅助电加热段6加湿到送风状态点,通过送风机段7加压、中效过滤器8深度过滤后,送至房间内消除余热,电动送风阀12全开,电动压差风阀13开启,设定压差值5~10Pa,最大不超过50Pa。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