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灭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3315发布日期:2018-06-28 03:5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净化灭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净化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传染科病房的空气中病菌含量较多,病人和工作人员同处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环境中,非常容易经过呼吸而造成疾病的交叉感染。然而感染病科病房的换气装置和普通病房的一样,不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感染源,从而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空气净化灭菌装置,使空气能够深度灭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减少资源浪费。

其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装置本体、控制电器、出气管道、排气口、进气管道、气泵、进气口,在装置本体的前侧设有观察窗,在装置本体的上端中部设有控制电器,在装置本体的上端左侧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设有出气管道,在出气管道的上端端部设有排气口,在装置本体的上端右侧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设有进气管道,在进气管道的上端端部设有气泵和进气口;所述的装置本体的内部设有加湿箱、第二灭菌箱和第一灭菌箱,在第二灭菌箱的中部竖直设有一高温杀菌板,在第二灭菌箱的内部两侧设有紫外线灭菌灯;所述的出气管道延伸入装置本体内连接在加湿箱的上端左侧,在加湿箱的上端右侧设有第二气管,第二气管的下端延伸入加湿箱中,所述的进气管道延伸入第一灭菌箱中,在第一灭菌箱的上端左侧设有第一气管。

上述的进气口上设有弧形的防尘罩,在防尘罩上开设有多个网眼且呈蜂巢型。

上述的防尘罩内侧设有一层海绵层。

上述的高温杀菌板上设有三组通气孔,每组通气孔的直径从上到下依次变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尘罩和海绵层配合使用能够避免灰尘或杂物进入装置本体中影响装置的使用效果,通过第一灭菌箱和第二灭菌箱,可以对空气进行多重处理,使空气能够深度灭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加湿箱能够对消毒后的气体进行加湿,使室内空气质量更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高温杀菌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防尘罩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装置本体1、控制电器2、出气管道3、排气口4、固定装置5、进气管道6、气泵7、进气口8、观察窗9、加湿箱10、第二灭菌箱11、第一灭菌箱12、第二气管13、第一气管14、高温杀菌板15、紫外线灭菌灯16、防尘罩8.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包括装置本体1、控制电器2、出气管道3、排气口4、进气管道6、气泵7、进气口8,在装置本体1的前侧设有观察窗9,在装置本体1的上端中部设有控制电器2,在装置本体1的上端左侧通过固定装置5固定设有出气管道3,在出气管道3的上端端部设有排气口4,在装置本体1的上端右侧通过固定装置5固定设有进气管道6,在进气管道6的上端端部设有气泵7和进气口8;所述的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有加湿箱10、第二灭菌箱11和第一灭菌箱12,在第二灭菌箱11的中部竖直设有一高温杀菌板15,在第二灭菌箱11的内部两侧设有紫外线灭菌灯16;所述的出气管道3延伸入装置本体1内连接在加湿箱10的上端左侧,在加湿箱10的上端右侧设有第二气管13,第二气管13的下端延伸入加湿箱10中,在加湿箱10中存放有水或者消毒药水,所述的进气管道6延伸入第一灭菌箱12中,在第一灭菌箱12的上端左侧设有第一气管14,在第一灭菌箱12中存放有灭菌液。

其中,进气口8上设有弧形的防尘罩8.1,在防尘罩8.1上开设有多个网眼且呈蜂巢型;所述的防尘罩8.1内侧设有一层海绵层,防尘罩8.1能够起到一定的阻挡杂物的作用,在防尘罩8.1上设有海绵层能够避免灰尘或者细小的杂物进入,污染装置内部环境,降低使用效果。

另外,高温杀菌板15上设有三组通气孔,每组通气孔的直径从上到下依次变大,将上面的通气孔设为小孔能够对气体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避免直接穿过高温杀菌板15进入第二气管13,导致不能很好的进行高温杀菌。

使用时,将装置接上电源,气泵将室内的空气通过进气口抽入装置中,进气口上的防尘罩和海绵层配合使用能够避免灰尘或杂物进入装置本体中影响装置的使用效果,抽入的气体首先经过灭菌液进行灭菌,随后通过第一气管进入第二灭菌箱中,在第二灭菌箱中气体经过高温杀菌板时,上面的通气孔直径小,气体流出少,大部分气体被挡住而流向下方,既能够使气孔更多的接触高温杀菌板而进行高温杀菌,又能够延长紫外线灭菌灯对气体进行灭菌的时间,是杀菌效果更好,最后气体通过第二气管进入加湿箱的消毒液中,气体从加湿箱中流出时携带少量的消毒液通过出气管道散发到空气中,对室内的空气起到了一定的加湿效果和消毒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