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燃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3534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秸秆燃烧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秸秆燃烧炉,该燃烧炉通过焚烧秸秆等物料制造农家肥。



背景技术:

201410422120.0公开了一种秸秆燃烧炉,其在立柜状的炉体内的前部留有炉膛,炉膛上侧炉体的前面上开有热风口。炉膛的后侧留有竖向的烟道,烟道的上端与炉膛的上端相通。烟道的后侧装有吹风管,吹风管的后侧留有存料室,存料室的下部与炉膛之间装有进料管,进料管的前端口位于燃烧斗的上侧。秸秆在燃烧室内燃烧制成生物质肥料。烟气排除过程中与热水管道热交换生产热水。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烟气与热水的热交换时间固定不变,出水口的水温受烟气流量和温度影响,无法获得更高温度的热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秸秆燃烧炉,出水管设置回流通道,重复加热获得更高温度的热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秸秆燃烧炉,包括一箱体,该箱体内依次设有燃烧室、换热室以及除尘室,该燃烧室的顶部设有排烟口,所述换热室设有烟气通道和水冷管,所述除尘室包括收集腔、除尘袋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固定在所述收集腔内,所述除尘袋套在所述排气管上,所述排烟口连接至所述烟气通道,该烟气通道连接至所述收集腔,所述水冷管的一端设有进水管,另一端设有出水管,该出水管经一回流管连接至所述进水管,该出水管与回流管之间设有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包括阀杆、阀体、密封塞,所述阀体设有腔体和从该腔体上延伸出的三个连通槽,至少一个的所述连通槽连接至所述出水管,至少一个的所述连通槽连接至所述回流管,所述密封塞包括一连通管,该连通管连接至少两个的所述连通槽,所述阀杆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密封塞,另一端从所述阀体内伸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秸秆燃烧炉中,所述燃烧室的侧壁设有投料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秸秆燃烧炉中,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设有清灰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秸秆燃烧炉中,所述换向阀还包括法兰盖,该法兰盖固定在所述阀体上,所述阀杆从该法兰盖中伸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秸秆燃烧炉中,所述密封塞的侧壁为圆锥形。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秸秆燃烧炉,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秸秆等物料在燃烧室内焚烧产生生物质农家肥,燃烧产生的烟气加热水管,达到余热利用的目的。烟气中的粉尘被布袋隔离后从收集腔中收集起来。从出水管流出的多余热水再次进入换热室,从而获得更高温度的热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燃烧炉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A处的局部视图;

图5为图2的除尘室的示意图,图中公开了除尘室的两种工作状态;

图6为图5的局部视图;

图7为图6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秸秆燃烧炉,其大致为一箱体10结构。该箱体10内依次设有燃烧室20、换热室30以及除尘室40。燃烧室20的顶部设有排烟口21,侧壁设有投料口22,底部设有清灰口23。秸秆等物料从投料口22进入燃烧室20,在燃烧室20生成农家肥,烟气从排烟口21进入换热室30,肥料从清灰口23中收集起来。燃烧室20的侧壁还设有进气口24和视孔25,进气口24可连接至风机,用于补充氧气。操作者可通过视孔25观测燃烧状况。换热室30设有烟气通道31和水冷管32。燃烧产生的烟气加热水管,达到余热利用的目的。水冷管32的一端设有进水管33,另一端设有出水管34。烟气与冷却水的流向平行,提高热交换面积。除尘室40包括收集腔41、除尘袋42和排气管43。排气管43固定在所述收集腔41内,除尘袋42套在排气管43上,烟气通道31连接至所述收集腔41。烟气冷却后进入除尘室40,清洁的烟气经除尘带后从排气管43排出,烟气中的粉尘被布袋隔离。排气管反向吹气后,粉尘落入收集腔41。收集腔41的底部为锥形,有利于收集粉尘。除尘室40还包括分流板44,所述分流板44固定在所述收集腔41的内侧壁,该分流板44位于所述除尘袋42与烟气通道31之间。

出水管34经回流管35连接至所述进水管33,出水管34与回流管35之间设有换向阀50。从出水管34流出的多余热水再次进入换热室30,从而获得更高温度的热水。在本实施例中,换向阀50包括阀杆51、阀体52、密封塞53。阀体52设有腔体54和从该腔体上延伸出的三个连通槽55,连通槽55与回流管35和出水管34组成Y字形结构。两个连通槽55连接至出水管34,一个连通槽55连接至回流管35。密封塞53包括一连通管56,该连通管56连接至少两个的所述连通槽55,阀杆51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密封塞53,另一端从所述阀体52内伸出。转动阀杆51,改变出水管34与回流管35的连通状态。较佳的,换向阀50还包括法兰盖57,该法兰盖57固定在阀体52上,阀杆51从该法兰盖57中伸出。密封塞53的侧壁为圆锥形,该圆锥形结构伸入腔体54中,法兰盖57将密封塞53固定在腔体54内。

参照图5至7,收集腔41下方设有收集管60。收集管60包括第一弧形板61、第二弧形板62和转轴63。该第一弧形板61和第二弧形板62组成一圆柱腔64,该圆柱腔64的两侧分别为粉尘入口65和粉尘出口66。转轴63位于该粉尘入口65和粉尘出口66之间,该转轴63的侧壁设有多个隔板67。部分隔板67抵靠在所述第一弧形板61的内侧壁,部分隔板67抵靠在所述第二弧形板62的内侧壁。转轴63两侧的隔板67与收集管60的侧壁接触,无论转轴63如何转动收集管60处于封闭状态,避免烟气从收集管60排出。粉尘沉积在隔板67之间的空隙内,转轴63转动后,粉尘被逐次排出。转轴63连接至一电机68,电机68提高粉尘排放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