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风板、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739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挡风板、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挡风板、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器在送风时,是通过风轮将换热后的空气通过出风口吹出的。当用户处于该空调器送风范围内时,从空调器出风口吹出的气流,流速较快,会直接吹向用户。尤其在炎热的夏季,如果冷风长时间地直接吹在用户体表,容易导致人体不适,不利于用户身体健康,尤其对于老人、小孩等更容易引发感冒等疾病。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挡风板,旨在降低空调器吹出的气流流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挡风板,用以安装于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风道,所述挡风板包括:板本体,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板本体包括相连接的左板体和右板体;多个百叶,沿左右方向排布于所述板本体,每个所述百叶上均贯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多个百叶包括安装于所述左板体的多个第一百叶,和安装于所述右板体的多个第二百叶;散风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孔以打散经过所述安装孔流出的出风气流;其中,所述第一百叶均朝左倾斜,所述第二百叶均朝右倾斜,每个所述第一百叶的左侧的板本体上,以及每个所述第二百叶的右侧的板本体上均设置有开口。优选地,所述条形孔的贯设方向与所述板本体厚度方向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等于60°。优选地,多个所述条形孔的延伸方向在该圆形轨迹的周向上同向倾斜设置。优选地,相邻两所述条形孔之间夹角的范围为30°至90°。优选地,所述条形孔周围的百叶上还贯设有多个散风孔。优选地,所述百叶的倾斜角度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减小;或者相邻两百叶的开口度从中间向两侧逐渐减小。优选地,所述第一百叶和/或所述第二百叶呈直线倾斜设置;或者所述第一百叶和/或所述第二百叶呈弧线倾斜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百叶和所述第二百叶在左右向的倾斜角度为10°~60°。优选地,所述百叶的材料为弹性材料。优选地,所述百叶与所述板本体柔性连接。优选地,最右侧的所述第一百叶与最左侧的所述第二百叶之间对应的所述板本体上设置有透风孔。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室内机主体,和安装于所述室内机主体的出风风道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包括板本体、多个百叶和散风组件,所述板本体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板本体包括相连接的左板体和右板体;所述多个百叶沿左右方向排布于所述板本体,每个所述百叶上均贯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多个百叶包括安装于所述左板体的多个第一百叶,和安装于所述右板体的多个第二百叶;所述散风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孔以打散经过所述安装孔流出的出风气流;所述多个百叶包括安装于所述左板体的多个第一百叶,和安装于所述右板体的多个第二百叶;其中,所述第一百叶均朝左倾斜,所述第二百叶均朝右倾斜,每个所述第一百叶的左侧的板本体上,以及每个所述第二百叶的右侧的板本体上均设置有开口。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外机和空调器室内机,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室内机主体,和安装于所述室内机主体的出风风道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包括板本体、多个百叶和散风组件,所述板本体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板本体包括相连接的左板体和右板体;所述多个百叶沿左右方向排布于所述板本体,每个所述百叶上均贯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多个百叶包括安装于所述左板体的多个第一百叶,和安装于所述右板体的多个第二百叶;所述散风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孔以打散经过所述安装孔流出的出风气流;所述多个百叶包括安装于所述左板体的多个第一百叶,和安装于所述右板体的多个第二百叶;其中,所述第一百叶均朝左倾斜,所述第二百叶均朝右倾斜,每个所述第一百叶的左侧的板本体上,以及每个所述第二百叶的右侧的板本体上均设置有开口,所述空调器室外机连接所述室内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板本体上设置多个开口,并安装多个百叶,通过将百叶朝向相反的方向倾斜设置,可以将由多个开口吹出的气流向相反的方向流动,从而,吹出的气流不会直吹用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挡风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百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百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挡风板沿M-M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为图1挡风板沿M-M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7为百叶与板本体的装配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百叶的材料为弹性材料;图8为百叶与板本体的装配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百叶与板本体通过弹性材料连接;图9为本实用新型挡风板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挡风板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挡风板11板本体110开口111透风孔12百叶12a第一百叶12b第二百叶120安装孔121散风组件121a固定支架121b风轮1211内风圈1212叶片1213外风圈123散风孔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图1至图10示出了本发明挡风板的优选实施例及变形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中具有多重的改进;在具体描述中,针对其中的每个改进描述为一实施例,在没有结构干涉和冲突的情况下,下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特征可以自由组合。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挡风板、安装有该挡风板的空调器室内机(如图1和图10),以及包含有该空调器室内机的空调器。该空调器可以是挂机,也可以是柜机,下述内容中将具体以挂机为例进行详细阐述。另外,挡风板是安装在空调器室内机的风道处的,具体可以安装在出风口,也可以安装在风道内(出风口内侧)。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该挡风板10包括板本体11、多个百叶12和散风组件121,其中,所述板本体11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板本体11包括相连接的左板体(图中未示出)和右板体(图中未示出)。所述多个百叶12沿左右方向排布于所述板本体11,每个所述百叶12上均贯设有多个安装孔120;所述多个百叶12包括安装于所述左板体的多个第一百叶12a,和安装于所述右板体的多个第二百叶12b;所述散风组件12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孔120以打散经过所述安装孔120流出的出风气流;所述多个百叶12包括安装于所述左板体的多个第一百叶12a,和安装于所述右板体的多个第二百叶12b。其中,所述第一百叶12a均朝左倾斜,所述第二百叶12b均朝右倾斜,每个所述第一百叶12a的左侧的板本体11上,以及每个所述第二百叶12b的右侧的板本体11上均设置有开口110。具体的,在没有设置百叶12之前,当气流由开口110吹出时,气流没有受到导向作用,而直接由开口110吹出,其气流方向也不会改变。设置百叶12之后,气流可以沿着百叶12的延伸方向而吹出。当安装有该挡风板10的空调器室内机工作时,气流吹向开口110后,可以沿着第一百叶12a和第二百叶12b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流动,从而,吹出的气流不会直吹用户。另外,由于上述气流流向相反,在流体压强作用下,靠近挡风板10外侧中部的空气,会进入挡风板10中部的第一百叶12a和第二百叶12b之间,进而朝向挡风板10两侧流动,而与从开口110吹出的冷气流汇合,从而增大了出风量。再者,由于冷气流与室内空气汇合,从而,最终由空调器吹出的气流的温度相对较温和,不至于过冷,用户体验极佳。出风气流经过安装孔120流出时能够带动散风组件121旋转。因此,散风组件121能够降低出风气流的动能,使得出风气流的强度减弱,从而改善空调室内机的无风感,另外,散风组件121是可以转动的,因此,能够改变气流的流动方向,使得出风气流能够在流动过程中实现扩散,从而进一步地降低出风气流的强度,提高出风气流的舒适度。对于散风组件121而言,其结构可以为多种,例如:散风组件121包括一轴流风轮,且轴流风轮通过安装支架等转动固定在的安装孔120处。或者是,散风组件121包括一筒状设置的风轮,且筒状设置的风轮(例如类似贯流风轮)通过转轴安装于安装孔120。应该说明的,当采用轴流风轮时,由于轴流风轮一般呈圆形设置,所以,安装孔相应作圆形设置;当采用筒状设置的风轮时,由于筒状设置的风轮的轴向截面一般为矩形,所以,相应安装孔120相应作矩形设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板本体11上设置多个开口110,并安装多个百叶12,通过将百叶12朝向相反的方向倾斜设置,可以将由多个开口110吹出的气流向相反的方向流动,从而,吹出的气流不会直吹用户。参照图3,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散风组件121包括固定支架121a和风轮121b,所述固定支架121a与所述板本体1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121a设有沿出风方向延伸的枢转轴(图中未标示);所述风轮121b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枢转轴上。在此,所述固定支架121a可以呈十字结构设置,固定支架121a设置在安装孔120内且与安装孔120的内周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121a上设有沿出风方向延伸的枢转轴,即:枢转轴与安装孔120的两孔面垂直,所述风轮121b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枢转轴上,如此,当出风气流吹向安装孔120时,出风气流能够吹动风轮121b在安装孔120所在的平面内旋转,从而使得出风气流被打散,进而减弱出风气流的强度,使得出风气流有凉感,无风感。另外,所述散风组件121还可以仅包括风轮121b,相应地,安装孔120的内壁面上开设环形凹槽,风轮121b安装在该环形凹槽内,使得风轮121b在环形凹槽内可以自由转动,如此,当出风气流吹至风轮121b时,风轮121b可以在环形凹槽内转动,从而能够打散出风气流,实现出风气流的无风感。继续参照图3,在上一实施例基础上,所述风轮121b包括内风圈1211和多个叶片1212。其中,所述内风圈1211的中部设有供所述枢转轴穿过的枢转孔;多个所述叶片1212均设在所述内风圈1211的外周壁上,且多个所述叶片1212沿所述内风圈1211的周向间隔分布。进一步地,所述风轮121b还包括外风圈1213,所述外风圈1213连接多个所述叶片1212的自由端。由于外风圈1213将多个叶片1212的自由端连接在一起,因此,当某一叶片1212的受力过大时,在外风圈1213的作用下,多个叶片1212可以共同承受所述外力,如此,能够提高风轮121b的结构强度,避免叶片1212发生断裂。考虑到出风风道的出风口处风压较大,为了使得叶片1212可以进行变形,从而能够降低风道内的压力,降低空调器的噪声,在本专利再一实施例中,所述叶片1212由柔性材料制成。由于叶片1212由柔性材料制成,因此,叶片1212可以发生形变,从而降低风道内的风压。具体地,该柔性材料可以为橡胶、塑料等。参照图4,为了增加空调室内机的送风风量,也为了降低风阻,所述安装孔120周围的板本体11上还贯设有多个散风孔123,所述散风孔123可以被配置为圆形、长条形、椭圆形等,由于圆形的散风孔123便于加工成型,因此,本实施例中,该散风孔123呈圆形设置。由于本实施例在设置了叶片1212的同时还设有多个圆形散风孔123,因此,本专利能够在实现无风感的同时,增大空调室内机的送风风量,降低了风阻和噪音,改善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效果。此外,由于经过叶片1212流出的气流能够与经过散风孔流出的气流实现相互作用,从而将气流混合,实现更好的无风感效果。此外,由于经过散风组件121流出的气流能够与经过散风孔123流出的气流存在相互作用,因此能够将混合打散,实现更好的无风感效果。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散风组件121包括风轮121b,以及安装于所述安装孔120内的轴承,所述轴承的外环部与所述安装孔120的内壁连接,所述风轮121b的外周缘与所述轴承的内环部连接。进而,风轮121b在气流的吹动下,会进行旋转,以将气流打散。贯流风轮在运转时,挂机的风道左右两侧壁对气流具有滞后作用力,所以,出风口中部的气流量较大,两侧偏小。鉴于此,参照图5和图6,为了降低挡风板10中部的风阻,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百叶12之间的开口度两端向中间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从而,从中部吹出的气流向两侧流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风道内两侧的气流从开口110吹出(气流从中部开口110吹出后,向两侧吹出,由于中部开口110流出的气流流速较快,所以,挡风板10前侧的两端流体压强较低,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挡风板10后侧的气流会向前侧流出)。对于相邻两挡风板10之间的开口度,可以是从中间向两侧逐个摔减5%~10%。继续参照图5和图6,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百叶12的倾斜角度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减小。例如,百叶12的倾斜角度自板本体11的两侧向中间逐个降低5°~10°。参照图6,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百叶12a和/或所述第二百叶12b可以呈直线倾斜延伸设置。参照图5,所述第一百叶12a和/或所述第二百叶12b也可以呈弧线倾斜延伸设置。对于沿直线延伸的百叶12而言,由其导出的气流流速较急凑,风损较严重,噪音也相对较大。对于弧线延伸的百叶12而言,气流由开口110流向百叶12时,可以沿百叶12的弧线流动,气流流速相对较缓慢,风损较小,噪音也较小,背吹效果也较佳。当然,为了使由开口110吹出的气流流速不至于急凑,还可以将百叶12设置呈波浪形,如此,加长了气流在百叶12上的流动路径,由百叶12导出的气流流速更缓和。上述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5和图6,百叶12倾斜的角度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如果百叶12倾斜角度过大(倾斜角度是指百叶自其与板本体垂直时的位置,朝向一侧倾斜或弯曲而形成的夹角;对于弯曲的百叶而言,其倾斜角度指代百叶末端的切线与百叶垂直于板本体时的夹角),例如,倾斜角度大于60°,那么,由百叶12导出的气流将主要聚集在板本体11附近,气流将主要在空调器室内机的周围循环,如此,严重影响制冷效率,且还会因出风口处空间有限,而形成涡流,进而导致噪音较大。当然,倾斜角度不能过小,例如,倾斜角度小于10°,如此,气流背吹效果较差,无风感效果大打折扣。鉴于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百叶12a和所述第二百叶12b在左右向的倾斜角度为10°~60°。空调器室内机有多个送风模式,当贯流风轮转动较快时,气流吹向百叶12后,受到挡风板10的止挡作用,风道内的气压较大,气流难以送出。如此,一方面,室内机的内的换热器很快结霜,严重影响制冷效率。另一方面,风道内涡流严重,噪音较大,影响用户体验。鉴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述百叶12的材料为弹性材料。如此,当高压气流吹向百叶12时,百叶12可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可以增大两相邻百叶12之间的开口度,从而达到泄压的目的。另外,为了使百叶12的泄压效果更佳,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述百叶12与所述板本体11柔性连接(百叶12与板本体11的连接处L,其厚度小于百叶12自身的厚度)。如此,一旦百叶12受到较大的气流推力时,百叶12可以相对于板本体11转动,从而扩大开口度。当然,如果在百叶12与所述板本体11柔性连接的基础上,百叶12自身的材料为弹性材料,那么其泄压效果将更佳。参照图9,为了使挡风板10的无风感效果更佳,在又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百叶12上设置有散风孔123。如此,一方面,便于百叶12对风道内气流的泄压,另一方面,由挡风板10导出的气流更散,无风感效果更佳。继续参照图9,由于第一百叶12a向左倾斜,第二百叶12b向右倾斜,在气流背吹时,靠近挡风板10外侧中部的空气,会进入挡风板10中部的第一百叶12a和第二百叶12b之间,从而可能会导致挡风板10中部的第一百叶12a和第二百叶12b产生冷凝水。鉴于此,在本实施例中,最右侧的所述第一百叶12a与最左侧的所述第二百叶12b之间对应的所述板本体11上设置有透风孔11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