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8676发布日期:2018-10-09 20:05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风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空气中的PM2.5、甲醛、二氧化硫等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吸入这些气体会干扰人体肺部的气体交换,导致支气管炎、肺部的疾病或心血管等疾病。

为了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人们通常采用新风净化装置对空气进行净化,新风净化装置能够净化被污染的空气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保证人们在室内呼吸到干净的空气;但是目前的新风净化装置通常采用的是静电除尘灭菌器,静电除尘灭菌器使用不稳定且静电除尘灭菌会产生臭氧,若长时间使用则会产生过量臭氧,而过量的臭氧对用户的呼吸道会造成严重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风净化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新风净化装置会产生臭氧对用户身体产生危害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风净化装置,包括:

净化装置本体,所述净化装置本体内部包括第一净化单元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净化单元上方的第二净化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净化单元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初效尼龙网、初效滤网、中效滤网以及活性炭抗菌过滤网,所述第二净化单元包括的第一高效滤网和第二高效滤网,所述第一高效滤网和所述第二高效滤网以所述净化装置本体竖直中线为对称轴设置,所述第一高效滤网和所述第二高效滤网均与水平面具有夹角;

风机,所述风机位于所述第一净化单元与所述第二净化单元之间,靠近所述第二净化单元一侧,所述风机用于将第一净化单元净化的风吹向第二净化单元;

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净化装置本体的下部,与所述第一净化单元相连通;

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净化装置本体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净化单元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净化单元上方设有将第一净化单元净化的风与第二单元净化的风分隔开的分隔板。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风机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进风管道,进风管道的一端设有风帽,其另一端与所述进风口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止回阀,所述止回阀位于所述进风管道与所述进风口的接口处。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净化装置本体下部的电源盒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电源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净化装置本体上的二氧化碳传感器、PM2.5传感器、甲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的二氧化碳传感器、PM2.5传感器、甲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净化装置本体上的液晶显示板,所述液晶显示板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液晶显示板上设有触控按键。

进一步的,所述净化装置本体包括门板与壳体,所述门板与壳体通过门锁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净化装置,其本体内部设有五重滤网,采用物理过滤法对室内空气进行层层过滤,净化空气且不会产生臭氧,避免了臭氧对用户身体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风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风净化装置的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风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风净化装置的线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风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净化装置本体;2、第一净化单元;201、初效尼龙网;202、初效滤网;203、中效滤网;204、活性炭抗菌过滤网;3、第二净化单元;301、第一高效滤网;302、第二高效滤网;4、风机;40、分隔板;401、第一扩散板;402、封闭板;403、第二扩散板;5、出风口;6、固定装置;7、进风管道;8、风帽;9、电源盒;10、控制单元;11、电源;12、二氧化碳传感器;13、PM2.5传感器;14、甲醛传感器;15、湿度传感器;16、温度传感器;17、液晶显示板;18、门锁扣;19、电源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风净化装置,该新风净化装置中设有五重滤网,能够对空气进行净化,且不会产生臭氧造成对用户身体产生伤害。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净化装置,包括净化装置本体,净化装置本体内部包括第一净化单元以及位于第一净化单元上方的第二净化单元。

其中,第一净化单元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

初效尼龙网,用于新风中的粗尘过滤,能够有效去除烟尘颗粒。

初效滤网,用于去除新风中的5μm以上尘埃粒子,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G4初效滤网。

中效滤网,用于去除新风中的1-5μm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F7中效滤网。

活性炭抗菌过滤网,用于去除新风中的污染物和异味,杀灭细菌和病毒。

所述第二净化单元包括以所述净化装置本体竖直中线为对称轴设置的第一高效滤网和第二高效滤网,第一高效滤网和所述第二高效滤网均与水平面具有夹角,用于去除新风中的0.5um以下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H13高效滤网;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高效滤网和第二高效滤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度,其作用是使第一净化单元净化的风的阻力变小,能够更好的经过高效滤网,净化空气。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高效滤网和第二高效滤网与水平面的夹角也可以为其他角度,在此不做限定。

风机,所述风机位于第一净化单元与所述第二净化单元之间,靠近第二净化单元的一侧,用于将第一净化单元净化的风吹向第二净化单元;对风进行进一步的过滤。

进风口,进风口设置在净化装置本体的下部,与第一净化单元相连通,进风口用于吸入室内污染的空气。

出风口,出风口设置在净化装置本体的顶部;与第二净化单元相连通,出风口用于将净化后的空气排出。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具体的新风净化装置。

如图1所示,净化装置包括净化装置本体1;净化装置本体1内部包括第一净化单元2以及位于第一净化单元2上方的第二净化单元3,其中,第一净化单元2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初效尼龙网201、初效滤网202、中效滤网203以及活性炭抗菌过滤网204,第二净化单元3包括的第一高效滤网301和第二高效滤网302,第一高效滤网301和第二高效滤网302以所述净化装置本体竖直中线为对称轴设置,第一高效滤网301和第二高效滤网302均与水平面具有夹角。

风机4,风机4位于第一净化单元2与所述第二净化单元3之间靠近第二净化单元3的一侧,风机4用于将第一净化单元2净化的风吹向第二净化单元3,第二净化单元3包括的第一高效滤网301和第二高效滤网302对新风进行进一步过滤。

进风口(图中未示出),进风口设置在净化装置本体1的下部,其与第一净化单元2相连通。

出风口5,所述出风口5设置在所述净化装置本体1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净化单元3相连通,新风经过第二净化单元3净化后通过出风口排出。

其中,初效尼龙网201具有风量大,阻力小的特点,且其耐酸碱油雾及高温,能够有效去除烟尘颗粒,其材料可以反复清洗使用,寿命长,性价比高;初效滤网202能够去除新风中的5μm以上尘埃粒子;中效滤网203,用于去除新风中1-5μm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其采用特殊无纺布或玻璃纤维制成,可反复清洗;活性炭抗菌过滤网204,用于去除新风中的污染物,杀灭细菌和病毒;高效滤网205,用于去除新风中的0.5um以下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其采用超细玻璃纤维纸作滤料,胶版纸、铝膜等材料作分割板,与木框铝合金胶合而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滤网也可采用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材料,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净化装置,第二净化单元3上方设有将第一净化单元2净化的新风与第二净化单元3净化的新风分隔开的分隔板40。

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一高效滤网301与第二高效滤网302将分隔板40分成第一扩散板401、封闭板402以及第二扩散板403;当第一净化单元2净化的新风吹向第二净化单元3时,新风吹向封闭板402后被封闭板402挡住返回通向第一高效滤网301和第二高效滤网302,新风经过第一高效滤网301和第二高效滤网302后通过第一扩散板401和第二扩散板402向上扩散,最后通过出风口排出,其中第一扩散板401与第二扩散板403上具有若干孔洞方便第二净化单元3净化的新风扩散并排出到室外;封闭板402上未设置孔洞,防止被第一净化单元2净化但未被第二净化单元3净化的新风排出室外。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净化装置,还包括固定装置6,固定装置6与风机4连接,位于风机4上方,用于固定风机4,防止风机4在转动过程中掉落。

本申请实施例中,进风口(图中未示出)位于第一净化单元2下方,室内被污染的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净化装置本体1中,经过第一净化单元2的初效尼龙网201、初效滤网202、中效滤网203以及活性炭抗菌过滤网204过滤,风机4将第一净化单元2过滤后的新风吹向第二净化单元3,第二净化单元3的第一高效滤网301和第二高效滤网302对新风进行再次过滤,最后,净化后的新风通过出气口5排出到室内。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净化装置还包括进风管道7,进风管道7的一端设有风帽8,其另一端与进风口连接,风帽8可以强化通风效果。

可选地,还包括止回阀(图中未示出),止回阀位于进风管道与进风口的接口处,止回阀可以有效防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净化装置在关闭时,进风口倒灌风的现象。

可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净化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净化装置本体1下部的电源盒9和控制单元10,电源11以及控制单元10均设置在电源盒9中;控制单元10与电源11连接,控制单元10用于控制新风净化装置的运转时间及运转参数,其中运转参数包括温度、湿度等,电源11用于向新风净化装置供电。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净化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净化装置本体上的二氧化碳传感器12、PM2.5传感器13、甲醛传感器14、湿度传感器15以及温度传感器16,二氧化碳传感器12、PM2.5传感器13、甲醛传感器14、湿度传感器15以及温度传感器16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10连接;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传感器检测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后,将检测信息发送给控制单元10,控制单元10将检测信息转化为数据发送到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净化装置还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传感器,例如:二氧化硫传感器等,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净化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净化装置本体1上的液晶显示板17,所述液晶显示板17与控制单元10连接,控制单元10将来自各个传感器的数据处理后显示在液晶显示板17上,液晶显示板10可以显示空气质量的数值,例如:温度、湿度或PM值等,让用户更加直观的了解自己所处的空气环境质量。

可选地,液晶显示板17上设有触控按键(图中未示出),触控按键可以用于控制新风净化装置的开关以及调节风量大小。

可选地,净化装置本体包括门板与壳体,门板与壳体通过门锁扣18连接,使用门锁扣18连接门板与壳体,方便门板的开关。

可选地,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净化装置,在净化装置本体上设置电源插孔19,新风净化装置通过电源插孔19与外部电源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新风净化装置上安装五重滤网,其有益效果是不需通电,采用物理过滤法对空气进行净化,该方法不会产生臭氧,防止臭氧对用户身体造成伤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