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87836发布日期:2019-01-22 18:3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干燥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污泥烘干热泵主机的壳体在结构上主要采用了“铝合金外框+发泡板+不锈钢内框架”形式,在铝合金外框内固定有多个发泡板,而铝合金外框无法支撑较重的设备,尤其是壳体内的运动网带,而且网带上承载有大量的污泥,负载更是超出了铝合金外框的承重范围。为此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法是在铝合金外框内增设不锈钢内框架,用来承载网带、电机等设备。一般的,壳体内的热气流方向必须是由下至上依次流经第一层网带、第二层网带、第三层网带等,而不能够出现网带之间的串风现象,如热气流由第一层网带流出并从第二层网带的侧边绕过而直接流动至第三层网带,否则无法确保机组达到最佳的烘干效果以及较高的能源利用率。然而,由于不锈钢内框架的存在,不锈钢内框架位于网带与发泡板之间,造成网带与发泡板的间距较大,极易产生串风现象,即便在网带和发泡板之间设置挡风结构,效果也不理想,仍然会出现严重的串风。

同时,由于壳体的主要支撑结构为不锈钢内框架,因此不锈钢内框架要直接安装固定在地面的底座上,而此时铝合金外框与底座之间必然会存在间隙,导致壳体和底座直接容易出现漏风现象,影响该机组的烘干性能,进而影响到产品烘干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烘干装置,以解决现有烘干机组的易产生串风、漏风现象的问题。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烘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烘干组件,所述烘干组件包括网带支架和挡风板,所述壳体包括多个保温板和连接架,所述保温板的四周具有加强槽,所述加强槽的开口方向朝着所述保温板的内壁面或外壁面设置,所述连接架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保温板之间,且所述连接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保温板的侧面,所述连接架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侧面用于连接所述网带支架和/或挡风板。

作为优选的,所述保温板包括填充部和盖板,所述填充部上具有用于填充发泡层的容纳腔,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加强槽位于所述填充部上,且所述加强槽的开口方向和容纳腔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盖板的四周具有翻边,所述翻边包覆于所述保温板的侧面。

作为优选的,所述加强槽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架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侧面与所述保温板的内壁面齐平。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的横截面呈u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底壁上设有多个用于安装网带支架和/或挡风板的第三安装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架还包括位于其两个侧壁之间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两个侧壁。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架还包括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二连接架的横截面呈l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多个第四安装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上具有一个或多个贯通于其内侧和外侧的通口以及用于遮盖所述通口的活动门组件,所述活动门组件包括门框和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门框的门体,所述门框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架上,所述门框的内壁上具有一圈朝着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的安装斜面,所述门体的四周均设有朝其内壁面方向设置的隔热垫,所述隔热垫紧贴于所述安装斜面。

作为优选的,所述门体为中空结构,且其内部填充有所述发泡层。

本发明的烘干装置,其壳体包括多个保温板和连接架,保温板的四周具有加强槽,以提升保温板的承载能力,连接架位于相邻的两个保温板之间,且连接架可拆卸地连接于保温板的侧面,壳体的底部也具有保温板密封隔热,防止出现漏风现象;连接架作为该壳体的主要支撑结构,还能将多个保温板相连接,保温板和连接架共同承载壳体内的设备,省去了传统的不锈钢内框架,而且连接架位于壳体内的侧面可用于连接网带支架和/或挡风板,使得网带和保温板的间距更小,抑制了串风现象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烘干装置的壳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烘干装置的填充部的正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烘干装置的填充部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烘干装置的盖板的正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烘干装置的盖板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烘干装置的保温板的侧视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烘干装置的第一连接架的侧壁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烘干装置的第一连接架的底壁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烘干装置的第一连接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烘干装置的第二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烘干装置的门框和门体的正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烘干装置的门框和门体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1、壳体;11、门框;111、安装斜面;12、门体;121、隔热垫;2、保温板;21、加强槽;211、第一安装孔;22、填充部;221、容纳腔;23、盖板;231、翻边;3、连接架;3a、第一连接架;3b、第二连接架;31、第二安装孔;32、第三安装孔;33、支撑件;34、第四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11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的烘干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多个保温板2和连接架3,保温板2的四周具有加强槽21,加强槽21的开口方向朝着保温板2的内壁面或外壁面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槽21的开口方向朝着保温板2的外壁面设置),可以理解的是,保温板2的内壁面对着壳体1的内部,而保温板2的外壁面对着壳体1的外部。连接架3位于相邻的两个保温板2之间,其中,加强槽21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贯通于保温板2的侧面的第一安装孔211,连接架3通过螺栓和螺母等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于保温板2的第一安装孔211,加强槽21不仅能够提升保温板2本身的承载能力,使其能够与连接架3共同组成壳体1的支撑结构,还能便于螺栓在第一安装孔211的安装。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为立方体结构,多个保温板2组成了壳体1的多个壁面,连接架3相当于壳体1的支撑骨架,即将多个保温板2相连,同时,壳体1的底部也具有多个保温板2以密封壳体1的底部,防止出现漏风现象,位于壳体1底部的连接架3可以直接连接在地面或底座上以将壳体1固定。连接架3位于壳体1内的侧面与保温板2的内壁面齐平,同时连接架3位于壳体1内的侧面可用于直接连接网带支架和/或挡风板,省去了传统的用于支撑网带支架和挡风板的不锈钢内框架,使得网带和保温板2的间距更小,抑制了串风现象的产生。

如图2至图5所示,保温板2包括填充部22和盖板23,填充部22上具有用于填充发泡层的容纳腔221,盖板23盖设于容纳腔221的开口上,其中,加强槽21位于填充部22上,且加强槽21的开口方向和容纳腔221的开口方向相反,盖板23的四周具有翻边231,如图6,翻边231在盖板23盖设于填充部22上时可包覆在保温板2的侧面上,即翻边231与加强槽21的外侧壁相贴合,翻边231可增强加强槽21外侧壁的承载能力,相应的翻边231上也开设有多个安装通孔,安装通孔和第一安装孔211的位置一一对应。

连接架3包括第一连接架3a和第二连接架3b,第一连接架3a为条形结构且其横截面呈u形,其用于连接相邻且相互平行的两个保温板2,如图7至图9所示,第一连接架3a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31,第二安装孔31和第一安装孔211的位置一一对应,通过螺栓和螺母可将第一安装孔211和第二安装孔31相连接,进一步的,u形的第一连接架3a还便于螺栓和螺母在第二安装孔31内的安装,方便连接架3和保温板2的安装连接。第一连接架3a的底壁上设有多个第三安装孔32,第三安装孔32用于安装网带支架、挡风板等组件。为了增强第一连接架3a的承载能力,防止第一连接架3a的两个侧壁受外力压迫而弯曲变形,第一连接架3a的两个侧壁之间还设有支撑件33,支撑件3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架3a的两个侧壁。如图10所示,第二连接架3b则用于连接相邻但相互垂直的两个保温板2,第二连接架的3b横截面呈l形结构,第二连接架3b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多个第四安装孔34,同样的,通过螺栓和螺母可将第一安装孔211和第四安装孔34相连接。

结合图1、图11和图12所示,壳体1上具有一个或多个贯通于其内侧和外侧的通口以及用于遮盖通口的活动门组件,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壳体1顶层的通口用于拆卸滤网以进行维护,位于壳体1中层的通口可供维护人员将网带上的污泥取样以进行样品干湿度测试,并检查各层网带上的污泥的烘干情况或网带的维修更换,而位于壳体1底层的通口则供维护人员清理网带上掉落的污泥。活动门组件包括门框11和可拆卸地连接于门框11的门体12,门框11固定连接在连接架3上,其中,门框11的外轮廓尺寸与保温板2的外轮廓尺寸一致,即门框11的长度和宽度与保温板2的长度和宽度相等,使得门框11能够代替某一保温板2的位置;门框11的内壁上具有一圈朝着壳体1的外侧设置的安装斜面111,即安装斜面111与门框11的内壁面倾斜设置,且安装斜面111面向壳体1的外侧,相应的,门体12的四周均设有朝其内壁面方向设置的隔热垫121,当门体12遮盖于门框11上时,隔热垫121会紧贴于安装斜面111,以确保门体12和门框11的密封性。优选的,门体12为中空结构,且其内部填充有发泡层。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烘干装置,其壳体1包括多个保温板2和连接架3,保温板2的四周具有加强槽21,以提升保温板2的承载能力,连接架3位于相邻的两个保温板2之间,且连接架3可拆卸地连接于保温板2的侧面,壳体1的底部也具有保温板2密封隔热,防止出现漏风现象;连接架3作为该壳体1的主要支撑结构,还能将多个保温板2相连接,保温板2和连接架3共同承载壳体1内的设备,省去了传统的不锈钢内框架,而且连接架3位于壳体1内的侧面可用于连接网带支架和/或挡风板,使得网带和保温板2的间距更小,抑制了串风现象的产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