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6469发布日期:2018-10-12 22:38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设备,尤其是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于能源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进而造成能源的紧张和资源的匮乏。为了缓解这一问题,节能工作也随之开展。企业锅炉使用过程中,通常会消耗大量的燃料,同时伴随着大量的烟气产生,烟气在排出过程中会携带大量的热,直接排向大气会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费。目前已有许多技术设备开始对高温烟气进行余热回收,但是,现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结构复杂,回收效率低,回收利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余热回收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回收效率低、使用成本高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壳体、高温进气口、低温出气口、低温进水口、高温出水口、热交换室以及水箱,所述壳体内部设有保温层;所述高温进气口设有空气压缩机构;所述低温出气口设有吸风机;所述低温进水口设有第二开关阀;所述高温出水口设有第一开关阀和水泵;所述热交换室设有第一热交换室、第二热交换室以及第三热交换室,所述热交换室内部均设有导热管和导风板;所述水箱设有第一水箱、第二水箱以及第三水箱,所述水箱内部均设有发热管,所述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之间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水箱和第三水箱之间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水箱内部设有第一水位监测器、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水箱内部设有第二水位监测器,所述第三水箱内部设有第三水位监测器。

上述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所述高温出水口设于第一水箱的左侧,所述低温进水口设于第三水箱的右侧。

上述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所述保温层包括聚氨酯保温层和石墨烯复合气凝胶隔热保温层。

上述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所述高温进气口的空气压缩机构为除去冷却系统的空气压缩机。

上述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所述第一开关阀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一阀门与第一水位监测器电连接,所述第二阀门与第二水位监测器电连接。

上述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所述导热管由铝制管材组成,所述导热管均匀等距设置在热交换室的内部,所述发热管均匀等距设在水箱的底部。

上述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所述导热管和发热管之间通过接头连接,所述接头为黄铜接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突出性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余热回收利用装置采用三级热交换室的方式对三个水箱依次进行加热,有效地消除了传统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回收效率低、使用成本高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不仅提高了余热回收利用效率,还节约了使用成本,延长了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中1.高温进气口,2.低温出气口,3.高温出水口,31.第一开关阀,32.水泵,4.低温进水口,41.第二开关阀,5.导热管,6.接头,7.发热管,8.导风板,9.吸风机,10.壳体,11.保温层,12.第一热交换室,13.第二热交换室,14.第三热交换室,15.第一水箱,16.第二水箱,17.第三水箱,18.第一阀门,19.第二阀门,20.第一水位监测器,21.温度传感器,22.第二水位监测器,23.第三水位监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壳体10、高温进气口1、低温出气口2、低温进水口4、高温出水口3、热交换室以及水箱,所述壳体10内部设有保温层11;所述高温进气口1设有空气压缩机构;所述低温出气口2设有吸风机9;所述低温进水口4设有第二开关阀41;所述高温出水口3设有第一开关阀31和水泵32;所述热交换室设有第一热交换室12、第二热交换室13以及第三热交换室14,所述热交换室内部均设有导热管5和导风板8;所述水箱设有第一水箱15、第二水箱16以及第三水箱17,所述水箱内部均设有发热管7,所述第一水箱15和第二水箱16之间设有第一阀门18,所述第二水箱16和第三水箱17之间设有第二阀门19,所述第一水箱15内部设有第一水位监测器20、温度传感器21,所述第二水箱16内部设有第二水位监测器22,所述第三水箱17内部设有第三水位监测器23。

所述高温出水口3设于第一水箱15的左侧,所述低温进水口4设于第三水箱17的右侧;所述保温层11包括聚氨酯保温层和石墨烯复合气凝胶隔热保温层;所述高温进气口1的空气压缩机构为除去冷却系统的空气压缩机;所述第一开关阀31与温度传感器21电连接,所述第一阀门18与第一水位监测器电连接,所述第二阀门19与第二水位监测器22电连接;所述导热管5由铝制管材组成,所述导热管5均匀等距设置在热交换室的内部,所述发热管7均匀等距设在水箱的底部;所述导热管5和发热管7之间通过接头6连接,所述接头6为黄铜接头。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高温废气经空气压缩机压缩后由高温进气口1进入,首先途经第一热交换室12,将热传递给导热管5,导热管5再将热量传递给发热管7,进而将第一水箱15内部的水加热;然后高温废气继续通过第二热交换室13,将热传递给导热管5,导热管5再将热量传递给发热管7,进而将第二水箱16内部的水加热;最后高温废气通过第三热交换室14,将热传递给导热管5,导热管5再将剩余的热量传递给发热管7,进而将第三水箱17内部的水加热;第一水箱15的水温度达到温度传感器21设定的温度时,第一开关阀31打开,将高温水排出,第一水位监测器20监测到第一水箱15水位低于设定的水位时,第一阀门18打开,将第二水箱16内的水放入第一水箱15中继续进行加热,第二水位监测器22监测到第二水箱16的水位低于设定的水位时,第二阀门19打开,将第三水箱17内的水放入第二水箱16中继续进行加热,第三水位监测器23监测到第三水箱17的水位低于设定的水位时,第二开关阀41打开,通过低温进水口加水,然后进行加热。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