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凝露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4739发布日期:2018-10-30 22:25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防凝露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防凝露结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气候变化多端的现如今生活中,人们为了能在舒适的环境中办公、休息或者居住,大多数人都会采用空调对所处的环境区域进行空调调节,以使得能将自身所处的区域的空气温度等因素调节至自己能感到舒适的程度,以使自身身心都能感受到轻松舒适。

现在的生活中,落地式空调器已经大量的投入了使用,也普遍接受到了人们的青睐。现有技术中的面板和加强板在装配之后,经常会在前面板上出现凝露的情况,影响使用寿命和用户体验。同时,由风道内吹出的风也可能通过前面板和前面板衬板之间的缝隙进入空调器的内部而产生凝露现象,影响空调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防凝露结构,以改善空调器的凝露问题,保障前面板和空调器内部干燥,进而提高空调器的使用寿命和用户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凝露结构,包括滑动门、前面板衬板、前面板、加强板及第一止口组件,前面板设置有风口,前面板安装于前面板衬板上,滑动门与前面板衬板滑动配合,以调节风口的出风大小;加强板可拆卸地安装于前面板靠近风口的内侧,且加强板设置有至少一个贯通的隔热腔。第一止口组件位于风口与加强板相对的另一侧,第一止口组件包括第一止口件和第二止口件,第一止口件设置于前面板上,第二止口件设置于前面板衬板上,第一止口件与第二止口件配合,以遮蔽前面板与前面板衬板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止口件包括第一止挡部和第一连接部,第一止挡部通过第一连接部设置于前面板上,第二止口件包括第二止挡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止挡部通过第二连接部设置于前面板衬板上,第二连接部抵持于第一连接部。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止挡部具有第一止挡面和与第一止挡面相对的止挡背面,第一连接部具有与止挡背面成第一夹角设置的第一连接面,第二止挡部具有第二止挡面,第二连接部具有与第二止挡面成第二夹角设置的第二连接面,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抵持,止挡背面与第二止挡面间隙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防凝露结构还包括风道安装件和第二止口组件,风道安装件用于安装风道,第二止口组件包括第三止口件和第四止口件,第三止口件设置于前面板衬板上,第四止口件设置于风道安装件上,第三止口件与第四止口件配合,以遮蔽风道安装件与前面板衬板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地,上述第三止口件包括第三止挡部和第三连接部,第三止挡部通过第三连接部设置于前面板衬板上,第四止口件包括第四止挡部和第四连接部,第四止挡部通过第四连接部设置于风道安装件上,第三止挡部与第四止挡部抵持。

进一步地,上述第四止挡部设置有与第三止挡部配合的止挡槽,第三止挡部与止挡槽的侧壁抵持。

进一步地,上述前面板设置有安装部和凸设于安装部的止口部,加强板设置有第一装配部,第一装配部与安装部抵持,且止口部与第一装配部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安装部具有安装面,止口部设置有挡风背面,安装面与挡风背面成夹角设置,第一装配部抵持于安装面并与挡风背面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加强板还设置有第二装配部,第二装配部与第一装配部间隔设置成U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以下优势:

前面板和前面板衬板在装配后会在前面板和前面板衬板之间产生间隙,第一止口件和第二止口件能够相互配合,在遮蔽该间隙的同时,也能够防止流体通过该缝隙进入到空调器的内部,空调器内部就不会产生凝露和积水现象,进而保证了空调器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第一止口件和第二止口件均能够遮蔽前面板和前面板衬板之间的间隙,采用第一止口件和第二止口件相互配合的方式能够提高阻挡流体进入空调器内部的效果。加强板上贯通的隔热腔指的是隔热腔与外界空气连通。空调器吹热风时,加强板的内侧受热温度增加,隔热腔能够减缓热量由加强板的内侧向外侧传递。同时,隔热腔中流通的空气也能够有助于加强板热量的散失,起到降温的作用,进一步防止了前面板上的凝露现象。通过防凝露结构能够改善空调器的凝露问题,保障前面板和空调器内部干燥,进而提高空调器的使用寿命和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以改善凝露问题,保障前面板和空调器内部干燥,进而提高空调器的使用寿命和用户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器,包括防凝露结构。防凝露结构包括滑动门、前面板衬板、前面板、加强板及第一止口组件,前面板设置有风口,前面板安装于前面板衬板上,滑动门与前面板衬板滑动配合,以调节风口的出风大小;加强板可拆卸地安装于前面板靠近风口的内侧,且加强板设置有至少一个贯通的隔热腔。第一止口组件位于风口与加强板相对的另一侧,第一止口组件包括第一止口件和第二止口件,第一止口件设置于前面板上,第二止口件设置于前面板衬板上,第一止口件与第二止口件配合,以遮蔽前面板与前面板衬板之间的间隙。

所述空调器与上述防凝露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防凝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加强板与前面板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止口件和第二止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止挡面、第一连接面、第二止挡面及第二连接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止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三止口件和第四止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加强板和前面板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防凝露结构;2-滑动门;3-前面板衬板;4-前面板;5-加强板;6-第一止口组件;8-隔热腔;9-第一止口件;10-第二止口件;11-第一止挡部;12-第一连接部;13-第二止挡部;14-第二连接部;15-第一止挡面;16-止挡背面;17-第一连接面;18-第二止挡面;19-第二连接面;20-风道安装件;21-第二止口组件;22-第三止口件;23-第四止口件;24-第三止挡部;25-第三连接部;26-第四止挡部;27-第四连接部;28-止挡槽;29-安装部;30-止口部;31-第一装配部;32-安装面;33-挡风背面;34-第二装配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凝露结构1,以改善空调器的凝露问题,保障前面板4和空调器内部干燥,进而提高空调器的使用寿命和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凝露结构1用于空调器,比如落地式空调器等。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凝露结构1的空调器能够改善或避免前面板4和空调器内部出现的凝露现象,进而提高使用寿命和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凝露结构1包括滑动门2、前面板衬板3、前面板4、加强板5及第一止口组件6,前面板4设置有风口,前面板4安装于前面板衬板3上,滑动门2与前面板衬板3滑动配合,以调节风口的出风大小。加强板5可拆卸地安装于前面板4靠近风口的内侧,且加强板5设置有至少一个贯通的隔热腔8。第一止口组件6位于风口与加强板5相对的另一侧,且第一止口组件6用于遮蔽前面板4和前面板衬板3之间的间隙,进而防止流体通过该间隙进入到空调器的内部。

请继续参阅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止口组件6包括第一止口件9和第二止口件10,第一止口件9设置于前面板4上,第二止口件10设置于前面板衬板3上,第一止口件9与第二止口件10配合,以遮蔽前面板4与前面板衬板3之间的间隙。

需要说明的是,在前面板4和前面板衬板3在装配后会在前面板4和前面板衬板3之间产生间隙,第一止口件9和第二止口件10能够相互配合,在遮蔽该间隙的同时,也能够防止流体通过该缝隙进入到空调器的内部,空调器内部就不会产生凝露和积水现象,进而保证了空调器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设置于加强板5的隔热腔8能够对风口吹出的热风起到隔热效果,进而保证了气体不会在前面板4上液化凝露。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凝露结构1能够改善空调器的凝露问题,保障前面板4和空调器内部干燥,进而提高空调器的使用寿命和用户体验。

同时,也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止口件9和第二止口件10均能够遮蔽前面板4和前面板衬板3之间的间隙,采用第一止口件9和第二止口件10相互配合的方式能够提高阻挡流体进入空调器内部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加强板5上贯通的隔热腔8指的是隔热腔8与外界空气连通。空调器吹热风时,加强板5的内侧受热温度增加,隔热腔8能够减缓热量由加强板5的内侧向外侧传递。同时,隔热腔8中流通的空气也能够有助于加强板5热量的散失,起到降温的作用,进一步防止了前面板4上的凝露现象。

可选地,隔热腔8的延伸方向沿空调器的竖直方向。此处所谓的“竖直方向”并非与引力场方向完全一致,而是隔热腔8的上下两个端口分别位于空调器的上下两端。

同时,还需要说明的是,隔热腔8的数量和大小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第一止口件9设置于前面板4的方式为一体成型,第二止口件10设置于前面板衬板3的方式为一体成型。

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止口件9包括第一止挡部11和第一连接部12,第一止挡部11通过第一连接部12设置于前面板4上,第二止口件10包括第二止挡部13和第二连接部14,第二止挡部13通过第二连接部14设置于前面板衬板3上,第二连接部14抵持于第一连接部12。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止挡部11和第二止挡部13用于防止冷空气或者热空气通过前面板4和前面板衬板3之间的间隙进入空调器内部。此外,在前面板4与前面板衬板3装配完成后,第一止挡部11与第二止挡部13之间是间隙设置,以便于前面板4与前面板衬板3之间安装。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止挡部11和第一连接部12形成L形,第一连接部12与该L形的其中一个内侧壁抵持,第一止挡部11与另一个内侧壁间隔设置。

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止挡部11具有第一止挡面15和与第一止挡面15相对的止挡背面16,第一连接部12具有与止挡背面16成第一夹角设置的第一连接面17,第二止挡部13具有第二止挡面18,第二连接部14具有与第二止挡面18成第二夹角设置的第二连接面19,第一连接面17与第二连接面19抵持,止挡背面16与第二止挡面18间隙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止挡面15和第二止挡面18能够避免空调器产生的冷空气或者热空气进而前面板4和前面板衬板3之间的间隙,止挡背面16位于第一止挡件上与第一止挡面15相对应的一侧侧面,第一连接面17和第二连接面19相互抵持,以进一步防止流体通过。

可选地,第一止挡面15与止挡背面16相互平行,第一止挡面15与第二止挡面18也相互平行。

可选地,第一连接面17与止挡背面16所成的第一夹角和第二连接面19与第二止挡面18形成的第二夹角相等。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防凝露结构1还包括风道安装件20和第二止口组件21,风道安装件20用于安装风道,第二止口组件21包括第三止口件22和第四止口件23,第三止口件22设置于前面板衬板3上,第四止口件23设置于风道安装件20上,第三止口件22与第四止口件23配合,以遮蔽风道安装件20与前面板衬板3之间的缝隙,进而防止流体通过风道安装件20与前面板衬板3之间的缝隙进入空调器的内部,进一步防止了凝露现象,同时也保证了出风量。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止口组件21与第一止口组件6位于风口相对应的两侧并均用于防止流体进入空调器的内部。也就是说,通过第一止口组件6和第二止口组件21,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凝露结构1能够在风口的左右两侧实现对流体的阻挡,进而有效地改善了凝露问题。

请参阅图7,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止口件22包括第三止挡部24和第三连接部25,第三止挡部24通过第三连接部25设置于前面板衬板3上,第四止口件23包括第四止挡部26和第四连接部27,第四止挡部26通过第四连接部27设置于风道安装件20上,第三止挡部24与第四止挡部26抵持。

可选地,第三止挡部24和第三连接部25形成L形,第四止挡部26和第四连接部27形成与上L形对应的L形。也就是说,第一止口件9和第二止口件10通过L形实现对前面板衬板3与风道安装件20之间缝隙的遮蔽和对流体的阻挡。

更进一步地,上述第三止挡部24和第四止挡部26在配合处可以采用锯齿形,以进一步阻挡流体。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止挡部26设置有与第三止挡部24配合的止挡槽28,第三止挡部24与止挡槽28的侧壁抵持。

请参阅图8,在本实施例中,前面板4设置有安装部29和凸设于安装部29的止口部30,加强板5设置有第一装配部31,第一装配部31与安装部29抵持,且止口部30与第一装配部31间隔设置。止口部30与第一装配部31之间间隔设置能够便于加强板5的安装。

可选地,安装部29在于第一装配部31的配合位置设置为楔形,以增加安装部29与第一装配部31之间抵持的长度,进而保证更加良好的密封性。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29具有安装面32,止口部30设置有挡风背面33,安装面32与挡风背面33成夹角设置,第一装配部31抵持于安装面32并与挡风背面33间隔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装配部31抵持与安装面32以防止流体进入空调器内部,第一装配部31与挡风内面间隔设置能够便于加强板5的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板5还设置有第二装配部34,第二装配部34与第一装配部31间隔设置成U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安装部29和止口部30与上述第一止口件9(或者第一止挡部11和第一连接部12)分别位于风口相对应的两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安装部29和止口部30与第一止口件9采用对称的方式进行设置,以简化制备工艺。

安装部29凸出前面板4设置并在其凸出方向上形成开口的空腔,该空腔的侧壁为安装部29的一侧面,该空腔的底壁为前面板4的内侧壁。加强板5容置于该空腔内,第二装配部34既可以贴合在空腔的底壁即前面板4的内侧壁上,也可以与前面板4的内侧壁间隔设置。可以理解,当第二装配部34与前面板4之间间隔设置时,该间隔也能够起到与隔热腔8类似的效果,进而可以进一步避免前面板4上的凝露。

第二装配部34与第一装配部31之间设置成U形,第一装配部31与安装面32配合,楔形的安装部29从前面板4延伸至安装面32,第二装配部34容置于安装部29与前面板4形成的空腔内。同时,第一装配部31与第二装配部34之间的U形能够便于加强板5与前面板4之间的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加强板5远离第一装配部31的一端端部与前面板4之间垫设海绵。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凝露结构1的有益效果:前面板4和前面板衬板3在装配后会在前面板4和前面板衬板3之间产生间隙,第一止口件9和第二止口件10能够相互配合,在遮蔽该间隙的同时,也能够防止流体通过该缝隙进入到空调器的内部,空调器内部就不会产生凝露和积水现象,进而保证了空调器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第一止口件9和第二止口件10均能够遮蔽前面板4和前面板衬板3之间的间隙,采用第一止口件9和第二止口件10相互配合的方式能够提高阻挡流体进入空调器内部的效果。加强板5上贯通的隔热腔8指的是隔热腔8与外界空气连通。空调器吹热风时,加强板5的内侧受热温度增加,隔热腔8能够减缓热量由加强板5的内侧向外侧传递。同时,隔热腔8中流通的空气也能够有助于加强板5热量的散失,起到降温的作用,进一步防止了前面板4上的凝露现象。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凝露结构1能够改善空调器的凝露问题,保障前面板4和空调器内部干燥,进而提高空调器的使用寿命和用户体验。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底座和防凝露结构1。防凝露结构1包括滑动门2、前面板衬板3、前面板4、加强板5及第一止口组件6,前面板4设置有风口,前面板4安装于前面板衬板3上,滑动门2与前面板衬板3滑动配合,以调节风口的出风大小。加强板5可拆卸地安装于前面板4靠近风口的内侧,且加强板5设置有至少一个贯通的隔热腔8。第一止口组件6位于风口与加强板5相对的另一侧,且第一止口组件6用于遮蔽前面板4和前面板衬板3之间的间隙,进而防止流体通过该间隙进入到空调器的内部。第一止口组件6包括第一止口件9和第二止口件10,第一止口件9设置于前面板4上,第二止口件10设置于前面板衬板3上,第一止口件9与第二止口件10配合,以遮蔽前面板4与前面板衬板3之间的间隙,底座用于支撑前面板4和空调器。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能够防止前面板4和空调器内部的凝露问题,以保障前面板4和空调器内部干燥,进而提高空调器的使用寿命和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