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组件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1448发布日期:2018-12-07 22:5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加热组件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热组件和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电陶炉或电磁炉等单一加热方式的烹饪器具的安全防护措施已经不适用于混合加热的炉具。例如为了解决电磁炉只能加热铁磁性锅具的问题,而在电磁炉中添加除线圈盘外的其他发热盘,来实现多功能加热的炉具。由于原电磁炉中,只需通过测温元件对线圈盘的加热温度进行检测,将温度反馈给电路系统进行判断,对电磁炉的加热功率和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即可达到对电磁炉进行安全保护的目的。但针对混合加热的炉具来说,由于发热盘对测温元件的影响很大,当测温元件靠近发热盘安装时,由于环境温度过高,可能会出现测温元件损坏或不工作的问题;而当测温元件远离发热盘安装时,实测温度又不能如实反馈发热盘周边的温度。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具有较好安全防护措施的混合加热的加热组件或烹饪器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加热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烹饪器具。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加热组件,用于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底座,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件,设置在底座内;第一测温元件,用于检测第一加热件的加热温度;第二加热件,设置在底座内;和第二测温元件,用于检测第二加热件的加热温度;其中,第二测温元件与第二加热件电连接,当第二测温元件检测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第二加热件停止加热;或第二测温元件与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电连接,当第二测温元件检测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停止加热。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测温元件分别检测两个加热件的加热温度,能够对各个加热件进行有效监控,有效避免采用一个测温元件检测两个加热件的加热温度,而使得测温元件受两个加热件的相互影响而无法准确检测出其中一个加热件的加热温度,无法准确得知两个加热件的加热情况,进而有效避免其中一个加热件升温过高或加热不足,而使得烹饪器具起火或加热效果变差,存在安全隐患。另外,通过第一测温元件检测第一加热件的加热温度,通过第二测温元件检测第二加热件的加热温度,也使得测温元件的种类等能够依据其检测的加热件的加热特性进行适当选择,避免采用一个测温元件时,该测温元件因距离其中一个加热件较近而导致其耐热温度无法满足该加热件的加热温度,受热融化,或该测温元件因距离该加热件较远而无法准确反馈该加热件的加热温度。为每个加热件配备单独的测温元件,一方面提高了检测每个加热件加热温度的准确性,另一方面降低了测温元件的综合要求,使测温元件只需满足其对应的加热件的加热特性即可,提高检测性能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测温元件还能够依据自身检测的温度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加热件的运行,有效确保加热组件的安全运行,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具体地,第二测温元件与第二加热件电连接,当第二测温元件检测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第二加热件停止加热,即第二测温元件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第二加热件停止加热,此时,第一加热件可依据第一测温元件的检测温度停止加热,也可依据第一测温元件的检测温度继续加热,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的安全防护措施相互独立,避免两者之间相互干扰,提高加热组件的安全性能;另外,第二测温元件与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电连接,当第二测温元件检测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停止加热,即第二测温元件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停止加热,此时,第二测温元件可依据自身检测的温度同时控制两个加热件均停止加热,及时为加热组件中的全部加热件断电,避免意外出现,提高安全性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加热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测温元件与第一加热件电连接,当第一测温元件检测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一加热件停止加热。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测温元件与第一加热件电连接,当第一测温元件检测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一加热件停止加热,即第一测温元件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第一加热件停止加热。一方面第一测温元件由于仅针对第一加热件进行加热,能够准确的检测第一加热件的加热温度,另一方面当第一测温元件检测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一加热件停止加热,有效确保第一加热件的安全性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测温元件为温控开关,温控开关的一端与电源相连接,温控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二加热件相连接,或温控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测温元件优选为温控开关,其一端串接电源,另一端串接第二加热件,或另一端串接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进而当第二测温元件检测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温控开关直接断开,停止为第二加热件供电,第二加热件停止加热,或停止为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供电,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停止加热。通过温控开关对第二加热件的加热温度进行检测,能够依据温控开关的物理特性,直接检测出第二加热件的加热温度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并直接为其串联的加热件断电,有效避免加热件温度过高,而导致加热组件失火等,安全性高。优选地,温控开关为突跳开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热组件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二测温元件电连接,且控制器与第二加热件电连接或控制器与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二测温元件检测的温度控制第二加热件的运行或控制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的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组件还具有控制器,第二测温元件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件的运行。具体地,第二测温元件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电连接,或控制器与第二加热件电连接,在第二测温元件检测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器依据该温度控制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均停止加热,或仅控制第二加热件停止加热。此时,第二测温元件可仅具有测温功能,而无需直接控制加热件的运行,简化第二测温元件的结构。另外,第二测温元件可对第二加热件进行实时检测,检测出多个温度,而非像突跳开关一样仅能检测出突跳时的温度,进而控制器还可以依据第二测温元件检测的温度控制第二加热件进行多级加热,而非停止加热这一个控制方式,有利于精准控制第二加热件进行加热。此外,第一测温元件也可与控制器电连接,即两个测温元件共用控制器,简化加热组件内部结构,且方便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配合加热。当然,也可单独为第一测温元件配置额外的控制器,避免系统错乱,便于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单独加热,互不干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热组件还包括:支架,设置在底座内,第二加热件设置在支架上;第二测温元件设置在支架上或设置在底座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组件还具有用于承接第二加热件的支架,第二测温元件设置在支架上,进而第二测温元件一方面距离第二加热件较近,仅便于准确检测出第二加热件的加热温度,另一方面避免第二测温元件直接接触第二加热件,而导致第二测温元件受热融化等,确保第二测温元件的使用安全性。另外,第二测温元件也可设置在底座上,能够及时检测出底座内部周围的环境温度,以便及时控制加热件停止加热,避免底座内部温升过高,出现受热融化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支架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具有内螺纹,第二测温元件上具有螺纹孔,螺钉或螺栓通过螺纹孔伸入安装孔中,以将第二测温元件设置在支架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测温元件位于第二加热件的中心线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测温元件优选设置在第二加热件的中心线上,进而,第二测温元件能够及时且准确地检测出第二加热件的加热温度,避免第二测温元件由于相对第二加热件位置较偏,而无法准确反馈第二加热件的加热温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预设温度比底座内各个部件的耐热温度的最小值至少低10%。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二加热件的热惯性问题,在停止为第二加热件供电后,第二加热件的热量并不会立即散出,存在滞后现象,而滞后散出的热量依然会对周围其他部件造成升温影响;另外,第二测温元件检测到的温度也存在一定延时性。因此,通过设置第二预设温度不超过底座内部各个部件的耐热温度的最小值的90%,使得在检测到第二加热件的加热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第二加热件及时停止加热,或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及时停止加热,通过在第二预设温度未达到周围部件耐热温度的最小值时,便控制第二加热件停止加热,可有效防止热惯性问题所带来的温度滞后传递,避免底座内各个部件延时升温后受热融化。例如,当底座内部的支架为塑料支架时,该支架的耐热温度最低,为220℃,那么第二预设温度为198℃及以下,例如198℃,进而当第二测温元件检测的温度达到198℃时,第二加热件及时停止加热,或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及时停止加热,避免底座内部继续升温,支架受热融化。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加热件设置在第二加热件的一侧,或围设在第二加热件的外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第一加热件包围第二加热件设置时,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可同时加热,也可分别单独加热,进而在同时加热时,待加热物质既可受第一加热件的加热,也可同时受第二加热件的加热,加热速度和加热效果得到明显提升,有利于大功率加热。当第一加热件设置在第二加热件的一侧时,此时,第一个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可分别加热不同的待加热物质,有利于同时加热不同食材。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为以下任意一种:电磁线圈加热件、红外加热件、光波加热件、微波加热件、热膜加热件、厚膜加热件或热盘加热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为以下任意一种加热件:电磁线圈加热件、红外加热件、光波加热件、微波加热件、热膜加热件、厚膜加热件或热盘加热件。具体地,电磁加热件的热转化率较高、加热速度快;红外加热件的加热速度快,且占用空间较少,生产成本较低,另外,红外加热件可为远红外加热件;光波加热件的传热效率较高;微波加热件的加热速度快,热量损失小,且加热均匀、节能高效;热膜加热件及厚膜加热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占用空间小;热盘加热件的传热效率较高,可实现快速升温。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不限制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仅为上述几种加热件,也可以为其他种类的加热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为不同的加热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加热件与第二加热件为不同的加热件,使得加热组件能够实现多功能加热,提高了加热组件的集成效果和通用性,进而减少了制造单独两种加热组件的成本和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底座;和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加热组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加热组件,进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优选地,烹饪器具为加热炉具,例如红外电磁炉、光波电磁炉、热盘电磁炉等。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剖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加热组件局部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底座,12第一加热件,14第二加热件,16第二测温元件,18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加热组件和烹饪器具。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组件,用于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底座10,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件12,设置在底座10内;第一测温元件(图中未示出),用于检测第一加热件12的加热温度;第二加热件14,设置在底座10内;和第二测温元件16,用于检测第二加热件14的加热温度;其中,第二测温元件16与第二加热件14电连接,当第二测温元件16检测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第二加热件14停止加热;或第二测温元件16与第一加热件12和第二加热件14电连接,当第二测温元件16检测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第一加热件12和第二加热件14停止加热。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测温元件分别检测两个加热件的加热温度,能够对各个加热件进行有效监控,有效避免采用一个测温元件检测两个加热件的加热温度,而使得测温元件受两个加热件的相互影响而无法准确检测出其中一个加热件的加热温度,无法准确得知两个加热件的加热情况,进而有效避免其中一个加热件升温过高或加热不足,而使得烹饪器具起火或加热效果变差,存在安全隐患。另外,通过第一测温元件检测第一加热件12的加热温度,通过第二测温元件16检测第二加热件14的加热温度,也使得测温元件的种类等能够依据其检测的加热件的加热特性进行适当选择,避免采用一个测温元件时,该测温元件因距离其中一个加热件较近而导致其耐热温度无法满足该加热件的加热温度,受热融化,或该测温元件因距离该加热件较远而无法准确反馈该加热件的加热温度。为每个加热件配备单独的测温元件,一方面提高了检测每个加热件加热温度的准确性,另一方面降低了测温元件的综合要求,使测温元件只需满足其对应的加热件的加热特性即可,提高检测性能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测温元件16还能够依据自身检测的温度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加热件的运行,有效确保加热组件的安全运行,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具体地,第二测温元件16与第二加热件14电连接,当第二测温元件16检测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第二加热件14停止加热,即第二测温元件16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第二加热件14停止加热,此时,第一加热件12可依据第一测温元件的检测温度停止加热,也可依据第一测温元件的检测温度继续加热,第一加热件12和第二加热件14的安全防护措施相互独立,避免两者之间相互干扰,提高加热组件的安全性能;另外,第二测温元件16与第一加热件12和第二加热件14电连接,当第二测温元件16检测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第一加热件12和第二加热件14停止加热,即第二测温元件16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第一加热件12和第二加热件14停止加热,此时,第二测温元件16可依据自身检测的温度同时控制两个加热件均停止加热,及时为加热组件中的全部加热件断电,避免意外出现,提高安全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测温元件与第一加热件12电连接,当第一测温元件检测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一加热件12停止加热。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测温元件与第一加热件12电连接,当第一测温元件检测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一加热件12停止加热,即第一测温元件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第一加热件12停止加热。一方面第一测温元件由于仅针对第一加热件12进行加热,能够准确的检测第一加热件12的加热温度,另一方面当第一测温元件检测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一加热件12停止加热,有效确保第一加热件12的安全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测温元件16为温控开关,温控开关的一端与电源相连接,温控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二加热件14相连接,或温控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一加热件12和第二加热件14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测温元件16优选为温控开关,其一端串接电源,另一端串接第二加热件14,或另一端串接第一加热件12和第二加热件14,进而当第二测温元件16检测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温控开关直接断开,停止为第二加热件14供电,第二加热件14停止加热,或停止为第一加热件12和第二加热件14供电,第一加热件12和第二加热件14停止加热。通过温控开关对第二加热件14的加热温度进行检测,能够依据温控开关的物理特性,在检测到第二加热件14的加热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直接断开,使与其串联的加热件断电,实现了非程序的过热保护,尤其在所有带电的测温和控温手段都失效时,有效避免加热件温度过高,而导致加热组件失火等,安全性高。优选地,温控开关为突跳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加热组件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二测温元件16电连接,且控制器与第二加热件14电连接或控制器与第一加热件12和第二加热件14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二测温元件16检测的温度控制第二加热件14的运行或控制第一加热件12和第二加热件14的运行。

在该实施例中,加热组件还具有控制器,第二测温元件16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件的运行。具体地,第二测温元件16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第一加热件12和第二加热件14电连接,或控制器与第二加热件14电连接,在第二测温元件16检测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器依据该温度控制第一加热件12和第二加热件14均停止加热,或仅控制第二加热件14停止加热。此时,第二测温元件16可仅具有测温功能,而无需直接控制加热件的运行,简化第二测温元件16的结构。另外,第二测温元件16可对第二加热件14进行实时检测,检测出多个温度,而非像突跳开关一样仅能检测出突跳时的温度,进而控制器还可以依据第二测温元件16检测的温度控制第二加热件14进行多级加热,而非停止加热这一个控制方式,有利于精准控制第二加热件14进行加热。此外,第一测温元件也可与控制器电连接,即两个测温元件共用控制器,简化加热组件内部结构,且方便第一加热件12和第二加热件14配合加热。当然,也可单独为第一测温元件配置额外的控制器,避免系统错乱,便于第一加热件12和第二加热件14单独加热,互不干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加热组件还包括:支架18,设置在底座10内,第二加热件14设置在支架18上;第二测温元件16设置在支架18上或设置在底座10上。

在该实施例中,加热组件还具有用于承接第二加热件14的支架18,第二测温元件16设置在支架18上,进而第二测温元件16一方面距离第二加热件14较近,仅便于准确检测出第二加热件14的加热温度,另一方面避免第二测温元件16直接接触第二加热件14,而导致第二测温元件16受热融化等,确保第二测温元件16的使用安全性。另外,第二测温元件16也可设置在底座10上,能够及时检测出底座10内部周围的环境温度,以便及时控制加热件停止加热,避免底座10内部温升过高,出现受热融化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支架18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具有内螺纹,第二测温元件16上具有螺纹孔,螺钉或螺栓通过螺纹孔伸入安装孔中,以将第二测温元件16设置在支架18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测温元件16位于第二加热件14的中心线上。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测温元件16优选设置在第二加热件14的中心线上,进而,第二测温元件16能够及时且准确地检测出第二加热件14的加热温度,避免第二测温元件16由于相对第二加热件14位置较偏,而无法准确反馈第二加热件14的加热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预设温度比底座10内各个部件的耐热温度的最小值至少低10%。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加热件14的热惯性问题,在停止为第二加热件14供电后,第二加热件14的热量并不会立即散出,存在滞后现象,而滞后散出的热量依然会对周围其他部件造成升温影响;另外,第二测温元件16检测到的温度也存在一定延时性。因此,通过设置第二预设温度不超过底座10内部各个部件的耐热温度的最小值的90%,使得在检测到第二加热件14的加热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第二加热件14及时停止加热,或第一加热件12和第二加热件14及时停止加热,通过在第二预设温度未达到周围部件耐热温度的最小值时,便控制第二加热件14停止加热,可有效防止热惯性问题所带来的温度滞后传递,避免底座10内各个部件延时升温后受热融化。例如,当底座10内部的支架18为塑料支架时,该支架18的耐热温度最低,为220℃,那么第二预设温度为198℃及以下,例如198℃,进而当第二测温元件16检测的温度达到198℃时,第二加热件14及时停止加热,或第一加热件12和第二加热件14及时停止加热,避免底座10内部继续升温,支架18受热融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加热件12设置在第二加热件14的一侧,或围设在第二加热件14的外部。

在该实施例中,当第一加热件12包围第二加热件14设置时,第一加热件12和第二加热件14可同时加热,也可分别单独加热,进而在同时加热时,待加热物质既可受第一加热件12的加热,也可同时受第二加热件14的加热,加热速度和加热效果得到明显提升,有利于大功率加热。当第一加热件12设置在第二加热件14的一侧时,此时,第一个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14可分别加热不同的待加热物质,有利于同时加热不同食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加热件12和第二加热件14为以下任意一种:电磁线圈加热件、红外加热件、光波加热件、微波加热件、热膜加热件、厚膜加热件或热盘加热件。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加热件12和第二加热件14为以下任意一种加热件:电磁线圈加热件、红外加热件、光波加热件、微波加热件、热膜加热件、厚膜加热件或热盘加热件。具体地,电磁加热件的热转化率较高、加热速度快;红外加热件的加热速度快,且占用空间较少,生产成本较低,另外,红外加热件可为远红外加热件;光波加热件的传热效率较高;微波加热件的加热速度快,热量损失小,且加热均匀、节能高效;热膜加热件及厚膜加热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占用空间小;热盘加热件的传热效率较高,可实现快速升温。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不限制第一加热件12和第二加热件14仅为上述几种加热件,也可以为其他种类的加热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加热件12和第二加热件14为不同的加热件。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加热件12与第二加热件14为不同的加热件,使得加热组件能够实现多功能加热,提高了加热组件的集成效果和通用性,进而减少了制造单独两种加热组件的成本和体积。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底座10;和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加热组件。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加热组件,进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优选地,烹饪器具为加热炉具,例如红外电磁炉、光波电磁炉、热盘电磁炉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