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对流的散热器罩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0458发布日期:2019-08-31 02:28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强对流的散热器罩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罩子,尤其涉及一种增强对流的散热器罩子。



背景技术:

采暖散热器罩子结构形式多样,从总体结构上讲,都集中在达到散热功能外同时对散热器外观起到装饰作用。由于罩子与散热器分水管的连接固定导致罩子对流散热孔开设数量有限,这就限制了散热器的对流散热情况。目前铜铝复合散热器罩子和钢铝复合散热器罩子中有的罩子只有正面有对流散热孔,有的罩子只有上面有对流散热孔,有的虽说正面和上面有对流散热孔,但是因结构所限散热孔数量十分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流散热孔分布合理,数量充足,对散热器装饰性又好的增强对流的散热器罩子。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增强对流的散热器罩子,包括采用铝合金拉制型材加工而成的罩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子上设有立体型对流散热孔系,其内部设有由一条竖筋、两条横筋共计三条筋板构成的罩子卡扣;所述立体型对流散热孔系由分布于所述罩子不同面上的正面竖型长腰孔、中间横型长腰孔、上面横型长腰孔构成。

所述正面竖型长腰孔分布在所述罩子正面位置,且按每六孔为一组形成阵列。

所述中间横型长腰孔共四排,每二排一组,均匀分布在所述横筋上。

所述上面横型长腰孔共四排,每二排一组,均匀分布在所述罩子上面。

所述竖筋设在所述罩子卡扣的顶部。

所述横筋设在所述罩子卡扣的两侧。

一条所述竖筋与两条所述横筋的端点恰好内接于分水管横截面所形成的外圆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设有立体型对流散热孔系,在罩子正面、中间、上面三个空间方向上分布有长腰对流孔,后面并无对流孔开设,使得散热器对流时空气在散热器前上方流动,散热器后面的对流空气相对弱少,不但可以防止散热器后面的墙面被“熏黑”而污染,而且比同类的罩子更能增强散热器的对流传热。

2、本实用新型中一条竖筋与两条横筋的端点恰好内接于分水管横截面所形成的外圆内,使得罩子扣到散热器分水管上后还可以沿分水管圆截面外周一定范围内旋转,有利于散热器加工中给罩子与散热器体有相应的工艺角度调节量。

3、本实用新型对流散热孔分布合理,数量充足,对散热器装饰性又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成品轴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罩子;100—立体型对流散热孔系;101—正面竖型长腰孔;102—中间横型长腰孔;103—上面横型长腰孔;110—罩子卡扣;111—竖筋;112—横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增强对流的散热器罩子,包括采用铝合金拉制型材加工而成的罩子1。罩子1上设有立体型对流散热孔系100,其内部设有由一条竖筋111、两条横筋112共计三条筋板构成的罩子卡扣110;立体型对流散热孔系100由分布于罩子1不同面上的正面竖型长腰孔101、中间横型长腰孔102、上面横型长腰孔103构成。

其中:正面竖型长腰孔101分布在罩子1正面位置,且按每六孔为一组按一定的距离形成阵列。正面竖型长腰孔101采用冲压加工方式加工而成。

中间横型长腰孔102共四排,每二排一组,均匀分布在横筋112上。

上面横型长腰孔103共四排,每二排一组,均匀分布在罩子1上面。

中间横型长腰孔102和上面横型长腰孔103采用同一模具一次冲压加工而成。

竖筋111设在罩子卡扣110的顶部。

横筋112设在罩子卡扣110的两侧。

竖筋111与两条横筋112的端点恰好内接于分水管横截面所形成的外圆内。

本实用新型三组对流散热孔在正、中、上不同空间方位上组成了强劲的立体型对流散热孔系100。并通过罩子卡扣110卡在散热器分水管上,可以在分水管上旋转,以利于散热器加工中给罩子与散热器体有相应的工艺角度调节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