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烧煮工序热能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6270发布日期:2019-08-21 00:12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红豆烧煮工序热能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煮水热能回收系统,特别是一种红豆烧煮工序热能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速溶奶茶的大规模生产,红豆作为速溶奶茶里的辅料,其年需求量也是逐年增加,在红豆烧煮车间,目前对于红豆烧煮的方式普遍为夹层烧煮锅烧煮的方式,而烧煮产生的烧煮水以及蒸汽的冷凝水目前是直接排放,又因为红豆烧煮工序需要经过三道烧煮,每道烧煮需要重新注入25℃左右的冷水,加热后的水都是直接排放,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热能,热水污水因温度过高处理困难,会对环境造成热污染,而且经红豆烧煮后的污水COD浓度较高,及时污水冷却后仍然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现有红豆烧煮工序存在热能浪费严重、排放水对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豆烧煮工序热能回收系统。它具有节能降耗、排放水的污染性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红豆烧煮工序热能回收系统,包括烧煮锅,烧煮锅又包括内锅体和外锅体,内锅体和外锅体之间设有蒸汽夹套,外锅体侧壁连接有蒸汽进管,外锅体底部设有疏水阀,所述烧煮锅连接有第一热能回收箱和第二热能回收箱,第一热能回收箱内设有第一换热盘管,第二热能回收箱内设有第二换热盘管;疏水阀的出水口经管路与第一换热盘管的进水口相连接,烧煮锅的出水口经管路与第二热能回收箱相连接,第一热能回收箱设有冷水进口和冷水出口,冷水出口经管路与第二换热盘管相连接,第二换热盘管的出水口经管路与烧煮锅的进水口相连接。

前述的红豆烧煮工序热能回收系统中,所述烧煮锅外侧设有锅体保护壳,锅体保护壳和烧煮锅之间设有多个支撑腿,多个支撑腿配合将烧煮锅悬空支起。

前述的红豆烧煮工序热能回收系统中,所述第二换热盘管的出水口与烧煮锅的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水泵。

前述的红豆烧煮工序热能回收系统中,所述第二热能回收箱底部设有烧煮水排水口,烧煮水排水口经管路连接有过滤箱,过滤箱内设有多道滤芯。

前述的红豆烧煮工序热能回收系统中,所述第一换热盘管的出水口穿过第一热能回收箱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通过设置第一热能回收箱和第二热能回收箱分别将烧煮锅出来的冷凝水和烧煮水中的热能充分利用回收,由于冷凝水体量较小,冷凝水从疏水阀排出后与第一热能回收箱的换热盘管对接,第一回收箱其余空间供干净的冷水储存与通过,经换热后,冷凝水的温度基本能与冷水持平,做到对冷水的初步加热,冷水初步加热后与第二热能回收箱的换热盘管对接,而第二热能回收箱的剩余空间内储存红豆烧煮排放的热水,冷水经过第二热能回收箱内的换热盘管进入烧煮锅,得到二次加热,直至第二热能回收箱内的烧煮水无法再给冷水供热,将其从烧煮水排水口排放,通过本实用新型红豆烧煮水排水温度可由原先的98℃降低到45℃以下,整个烧煮工序的蒸汽能耗降低40%以上,还能初步降低污水COD值,减低污水处理能力。

另外,在烧煮水的排水口处连接有过滤箱,过滤箱内有多道滤芯可对热交换后的烧煮水进行过滤,降低其COD浓度,使烧煮水排放更加环保。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节能降耗、排放水的污染性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烧煮锅和锅体保护壳配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烧煮锅,2-第一热能回收箱,3-第二热能回收箱,4-锅体保护壳,5-支撑腿,6-水泵,7-过滤箱,11-内锅体,12-外锅体,13-蒸汽夹套,14-蒸汽进管,15-疏水阀,21-第一换热盘管,22-冷水进口,23-冷水出口,31-第二换热盘管,32-烧煮水排水口,71-滤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红豆烧煮工序热能回收系统,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烧煮锅1,烧煮锅1又包括内锅体11和外锅体12,内锅体11和外锅体12之间设有蒸汽夹套13,外锅体12侧壁连接有蒸汽进管14,蒸汽进管14与蒸汽夹套13相接通,外锅体12底部设有疏水阀15,所述烧煮锅1连接有第一热能回收箱2和第二热能回收箱3,第一热能回收箱2内设有第一换热盘管21,第二热能回收箱3内设有第二换热盘管31;疏水阀15的出水口经管路与第一换热盘管21的进水口相连接,烧煮锅1的出水口经管路与第二热能回收箱3相连接,第一热能回收箱2设有冷水进口22和冷水出口23,冷水出口23经管路与第二换热盘管31相连接,第二换热盘管31的出水口经管路与烧煮锅1的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烧煮锅1外侧设有锅体保护壳4,锅体保护壳4和烧煮锅1之间设有多个支撑腿5,多个支撑腿5配合将烧煮锅1悬空支起,有效降低热能的传递与损耗。

所述第二换热盘管31的出水口与烧煮锅1的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水泵6,对冷水起提升作用。

所述第二热能回收箱3底部设有烧煮水排水口32,烧煮水排水口32经管路连接有过滤箱7,过滤箱7内设有多道滤芯71,作为优选,过滤箱7选用布袋式过滤器结构。

所述第一换热盘管21的出水口穿过第一热能回收箱2的底部。

所述内锅体11为导热材料,外锅体12为保温绝热材料。

所述烧煮锅1、第一热能回收箱2、第二热能回收箱3其进水、出水口均设有截止阀,可以控制水的进入与排放。

所述蒸汽进管14连接有蒸汽发生源。

上述各个管路的连接处均设有阀门,且各个阀门均为现有技术中管路应用中的普通阀门,可以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作。

所述烧煮锅1、第一热能回收箱2和第二热能回收箱3上均安装有安全阀,保证系统运行时的安全性。

所述烧煮锅1、第一热能回收箱2和第二热能回收箱3内均设有测温仪,可以实时监测内部温度。

红豆烧煮工序本及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烧煮锅1中加入4笼约125kg红豆,从第一热能回收箱2的冷水进口22开始进水,冷水经水泵6作用从烧煮锅1的进水口输入,水量为3吨,蒸汽从蒸汽进管14进入烧煮锅1的蒸汽夹套13内,实现对红豆的第一次烧煮,通过蒸汽将冷水加热到85℃,加热完成后将烧煮水排放至第二热能回收箱3进行保温,在烧煮过程中,同时在第一热能回收箱2内储存部分第二次烧煮所需的冷水,在第一次蒸汽加热过程中,从疏水阀15排放的冷凝水经第一换热盘管21对第一热能回收箱2内的冷水进行预热,预热完毕后打开第一热能回收箱2阀口,冷水经第二换热盘管31后由水泵6提升进入烧煮锅1,在冷水经过第二换热盘管31时完成二次加热,此时冷水进口22继续供水,保持进水的连续性,直至第二热能回收箱3内的烧煮水无法再给冷水供热,将其从烧煮水排水口32排放,待具有一定温度的冷水(总进水量仍为3吨)全部进入烧煮锅1后再次对内锅体11进行蒸汽加热,实现对红豆的第二次烧煮,通过蒸汽将水温加热至95℃,保温10分钟,将第二次烧煮水排放至第二热能回收箱3。

在第二次烧煮过程的同时在第一热能回收箱2内储存部分第三次烧煮所需的冷水,在第二次蒸汽加热过程中,从疏水阀15排放的冷凝水经第一换热盘管21对第一热能回收箱2内的冷水进行预热,预热完毕后打开第一热能回收箱2阀口,冷水经第二换热盘管31后由水泵6提升进入烧煮锅1,在冷水经过第二换热盘管31时完成二次加热,此时冷水进口22继续供水,保持进水的连续性,直至第二热能回收箱3内的烧煮水无法再给冷水供热,将其从烧煮水排水口32排放,待具有一定温度的冷水(总进水量仍为3吨)全部进入烧煮锅1后再次对内锅体11进行蒸汽加热,实现对红豆的第三次烧煮,通过蒸汽将水温加热至90℃,保温30分钟,将第三次烧煮水排放至第二热能回收箱3储备,整个红豆烧煮工序完成,第二热能回收箱3内的烧煮热水可供下一次红豆烧煮工序使用,若下一次红豆烧煮工序间隔时长较长,则可使烧煮热水自然冷却后从烧煮水排水口32排放。

在上述的每次红豆烧煮过程中,从第二热能回收箱3排放的烧煮水均经过滤箱7的过滤处理后再排放,经第一换热盘管21换热后的冷凝水可直接排放。

通过本实用新型红豆烧煮水排水温度可由原先的98℃降低到45℃以下,整个烧煮工序的蒸汽能耗降低40%以上,还能初步降低污水COD值,减低污水处理能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