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苯加热箱用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68778发布日期:2020-06-20 16:07阅读:8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联苯加热箱用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苯加热箱用加热装置,属于联苯加热箱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纺丝领域中,纺丝联苯是有联苯26.5%及二苯醚73.5%为原料,严格配比混合,再经精制而成.是以联苯和二苯醚混合配制的低共熔混合物,广泛使用于名种涤纶、锦纶、丙纶等纺丝箱体内,是目前各种切片纺长丝及短线设备中最常用的纺丝热媒,也被称为纺丝联苯。而针对该材料的加热装置多为联苯加热箱,现有的联苯加热箱器在使用中依靠联苯系统提供热量,以确保纺丝所需要的温度,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对联苯进行加热,使联苯气化,气相联苯从气相联苯出口散出进入纺丝箱体,在为纺丝箱体提供所需热量;但现有的联苯加热箱的加热装置在使用中,存在加热不够均匀且热量浪费大的问题,影响最终生产出来的单丝品质;且一些联苯加热箱在使用中,联苯粘度增加较快,影响联苯在系统内的循环。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联苯加热箱用加热装置,能均匀且有效的对纺丝进行加热,提高了能源利用,并能有效提高联苯循环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联苯加热箱用加热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下方水平设置有联苯加热管,箱体的内部上方水平设置有联苯冷凝管,联苯加热管内设置有加热装置,联苯冷凝管内设置有冷凝装置,在联苯加热管与联苯冷凝管之间竖直设置有若干个供联苯蒸汽流通的联苯蒸汽管,在相邻的两个联苯蒸汽管之间均竖直设置有两端分别与联苯加热管、联苯冷凝管连通的循环管;箱体内还设置有若干个纺丝管,纺丝管设置在联苯蒸汽管内,且纺丝管的两端均向外延伸并贯穿箱体。

优选的是,在所述联苯蒸汽管内设置有若干个延流器,所述延流器包括延流环一和延流环二,所述延流环一和延流环二均为两端开口的圆台结构,所述延流环一的大开口端与联苯蒸汽管固定连接,延流环一的小开口端朝向箱体上方设置;所述延流环二的大开口端与延流环一的小开口端固定连接,延流环二的小开口端朝向箱体下方设置。

进一步的优选,在相邻的两个延流器之间还设置有延流环三,所述延流环三套设在纺丝管的外部,延流环三的小开口端与纺丝管固定连接,延流环三的大开口端朝向箱体上方设置。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延流环三的大开口端与纺丝管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延流环二的大开口端与纺丝管之间的水平距离。

进一步的优选,在与联苯冷凝管连通的联苯蒸汽管一端端口处设置有变径管,所述变径管套接在纺丝管的外部,变径管与纺丝管之间形成有供联苯蒸汽流通的通道,且变径管的大口径端与联苯蒸汽管连接,变径管的小口径端朝向箱体上方设置;变径管内部管径呈阶梯状递减。

进一步的优选,在所述联苯加热管以及联苯冷凝管的外部均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能有效的保证联苯加热管以及联苯冷凝管的温度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联苯冷凝管上设置有联苯补加口。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出口方向朝向联苯加热管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在联苯蒸汽管内设置延流器以及在纺丝管上设置延流环三,使得延流器与延流环三配合作用,延长了联苯蒸汽在联苯蒸汽管内的停留时间,保证了对纺丝的加热效果;变径管一方面能延长联苯蒸汽在联苯蒸汽管内的停留时间,另一方面能增加联苯蒸汽进入联苯冷凝管内的压力,进而促进了冷凝后的联苯经过循环管循环至联苯加热管内的速率,避免了联苯因粘度过大产生的循环不畅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信心联苯蒸汽管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箱体,2、联苯加热管,3、联苯冷凝管,4、联苯蒸汽管,5、纺丝管,6、延流器,7、延流环三,8、变径管,41、循环管,42、单向阀,61、延流环一,62、延流环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的介绍。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联苯加热箱用加热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下方水平设置有联苯加热管2,箱体1的内部上方水平设置有联苯冷凝管3,联苯加热管2内设置有加热装置,联苯冷凝管3内设置有冷凝装置,在联苯加热管2与联苯冷凝管3之间竖直设置有若干个供联苯蒸汽流通的联苯蒸汽管4,在相邻的两个联苯蒸汽管4之间均竖直设置有两端分别与联苯加热管2、联苯冷凝管3连通的循环管41;箱体1内还设置有若干个纺丝管5,纺丝管5设置在联苯蒸汽管4内,且纺丝管5的两端均向外延伸并贯穿箱体1。

参见图2所示,在联苯蒸汽管4内设置有若干个延流器6,延流器6包括延流环一61和延流环二62,延流环一61和延流环二62均为两端开口的圆台结构,延流环一61的大开口端与联苯蒸汽管4固定连接,延流环一61的小开口端朝向箱体1上方设置;延流环二62的大开口端与延流环一61的小开口端固定连接,延流环二62的小开口端朝向箱体1下方设置。

参见图2所示,在相邻的两个延流器6之间还设置有延流环三7,延流环三7套设在纺丝管5的外部,延流环三7的小开口端与纺丝管5固定连接,延流环三7的大开口端朝向箱体1上方设置。

本实施例中,延流环三7的大开口端与纺丝管5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延流环二62的大开口端与纺丝管5之间的水平距离。

参见图1、图2所示,在与联苯冷凝管3连通的联苯蒸汽管4一端端口处设置有变径管8,变径管8套接在纺丝管5的外部,变径管8与纺丝管5之间形成有供联苯蒸汽流通的通道,且变径管8的大口径端与联苯蒸汽管4连接,变径管8的小口径端朝向箱体1上方设置;变径管8内部管径呈阶梯状递减。

为了提高加热系统的温度稳定性,在联苯加热管2以及联苯冷凝管3的外部均设置有保温层。

本实施例中,联苯冷凝管3上设置有联苯补加口,方便后期对联苯进行补加;在实际应用中,联苯冷凝管3上还设置有排气管道。

参见图1所示,循环管41上设置有单向阀42,单向阀42的出口方向朝向联苯加热管2设置。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时,将纺丝穿插过纺丝管5,然后操作人员启动联苯加热管2内的加热装置以及联苯冷凝管3内的冷凝装置,联苯加热管2内联苯在加热装置的加热下蒸发上升至联苯蒸汽管4内,联苯蒸汽管4内设置延流器6以及在纺丝管5上设置延流环三63,使得联苯蒸汽在上升的过程中,经过延流环一61、延流环二62以及延流环三63的阻隔,提高了联苯蒸汽在联苯蒸汽管4内的停留时间,进而提高了对纺丝的加热效果;联苯蒸汽经过变径管8进入联苯冷凝管3内,因变径管8内管径的阶梯式变化,使得经过变径管8小口径端流出的蒸汽压力提高,速度变快,进而提高了联苯冷凝管3内的压力,使得联苯冷凝管3内冷凝后的联苯能尽快的通过循环管41进入联苯加热管3中被加热循环利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联苯加热箱用加热装置,采用在联苯蒸汽管内设置延流器以及在纺丝管上设置延流环三,使得延流器与延流环三配合作用,延长了联苯蒸汽在联苯蒸汽管内的停留时间,保证了对纺丝的加热效果;变径管一方面能延长联苯蒸汽在联苯蒸汽管内的停留时间,另一方面能增加联苯蒸汽进入联苯冷凝管内的压力,进而促进了冷凝后的联苯经过循环管循环至联苯加热管内的速率,避免了联苯因粘度过大产生的循环不畅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