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回收节能环保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6557发布日期:2021-01-15 11:38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余热回收节能环保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余热回收节能环保设备。



背景技术:

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

然而现有的余热回收节能环保设备结构设计单一,在实际使用时对进入设备内部的余热留存性差,易使设备内部的余热逃逸,从而降低了余热回收的效果,并且现有的余热回收节能环保设备对余热的利用率差,实用性不足。

因此,需要在现有余热回收节能环保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克服现有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现有余热回收节能环保设备结构设计单一,在实际使用时对进入设备内部的余热留存性差,易使设备内部的余热逃逸,从而降低了余热回收的效果,并且现有的余热回收节能环保设备对余热的利用率差,实用性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余热回收节能环保设备,通过设置橡胶条、储热筒、抽泵、泵口、玻璃框和加热棒,使本装置通过结构的改进,使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对进入设备内部的余热留存性强,使设备内部的余热难以逃逸,从而提高了对余热留存的留存量,从而提升了对余热回收的效果,并且本设备在实际使用时对余热的利用率高,实用性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余热回收节能环保设备,包括回收罐、进气口和焊接挂杆,所述进气口位于回收罐的一侧,且进气口的一端与回收罐贯穿连接,所述焊接挂杆位于回收罐的一侧,且焊接挂杆的一端与回收罐焊接设置,所述回收罐下端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回收罐的一侧设有连接箱,所述连接箱的一端贯穿连接有出气口,所述回收罐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框的内侧边缘设有一层橡胶条,且橡胶条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与固定框连接,并且进气口的一端与固定框贯穿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框的内侧设有储热筒,且储热筒的内侧设有抽泵,并且储热筒上端的一侧分别贯穿连接有泵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储热筒的下端均匀分布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一端均与固定框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储热筒的一侧贯穿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连接箱处而与连接箱贯穿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玻璃框,且玻璃框的内侧盛装有热水,并且玻璃框的一侧分别均匀分布有加热棒,且加热棒均与连接箱连接,同时连接管的一端与玻璃框贯穿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抽泵和加热棒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有益效果:

(1)该种余热回收节能环保设备通过结构的改进,使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对进入设备内部的余热留存性强,使设备内部的余热难以逃逸,从而提高了对余热留存的留存量,从而提升了对余热回收的效果,并且本设备在实际使用时对余热的利用率高,实用性佳。

(2)该种余热回收节能环保设备之优点在于:由于固定框的内侧边缘设有一层橡胶条,且由于固定框的内侧设有储热筒,并且由于储热筒的内侧设有抽泵,同时由于储热筒上端的一侧分别贯穿连接有泵口,使本设备在实际使用时,通过橡胶条可对固定框内部的余热施以密封性,以避免其对外逃逸,并且通过抽泵,使抽泵可借助两个泵口将残留在固定框内的余热进行吸取,以使固定框内残留的余热进入储热筒内,进而提高对进入设备内部的余热留存性强,使设备内部的余热难以逃逸,从而提高了对余热留存的留存量,从而提升了对余热回收的效果。

(3)其次:由于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连接箱处而与连接箱贯穿连接,且由于玻璃框的内侧盛装有热水,并且由于玻璃框的一侧分别均匀分布有加热棒,使本设备在实际使用时,通过玻璃框内的热水可加强其与余热的融合率,以提高对余热的留存质量,而通过均匀分布的加热棒可在玻璃框的外侧提高连接箱内的温度,从而使热量可与余热进一步混合,使本设备提升了对余热的利用率高,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回收罐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箱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中:1-回收罐;101-固定框;102-橡胶条;103-储热筒;104-抽泵;105-泵口;106-固定杆;107-连接管;2-进气口;3-焊接挂杆;4-支撑脚;5-连接箱;501-玻璃框;502-加热棒;6-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参阅图1-3,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余热回收节能环保设备,包括回收罐1、进气口2和焊接挂杆3,进气口2位于回收罐1的一侧,且进气口2的一端与回收罐1贯穿连接,焊接挂杆3位于回收罐1的一侧,且焊接挂杆3的一端与回收罐1焊接设置,回收罐1下端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脚4,回收罐1的一侧设有连接箱5,连接箱5的一端贯穿连接有出气口6,回收罐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01。

进一步的,固定框101的内侧边缘设有一层橡胶条102,且橡胶条102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与固定框101连接,并且进气口2的一端与固定框101贯穿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固定框101的内侧边缘设有一层橡胶条102的设计可借助橡胶条102对固定框101内部的余热施以密封性,以避免其对外逃逸,而通过进气口2可将外部余热从此进入回收罐1内。

进一步的,固定框101的内侧设有储热筒103,且储热筒103的内侧设有抽泵104,并且储热筒103上端的一侧分别贯穿连接有泵口105;

本实施例中,通过储热筒103的内侧设有抽泵104和储热筒103上端的一侧分别贯穿连接有泵口105的设计使抽泵104可借助两个泵口105将残留在固定框内的余热进行吸取,以使固定框101内残留的余热进入储热筒103内,进而提高对进入设备内部的余热留存性强,使设备内部的余热难以逃逸,从而提高了对余热留存的留存量,从而提升了对余热回收的效果。

进一步的,储热筒103的下端均匀分布有固定杆106,且固定杆106的一端均与固定框101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均匀分布的固定杆106可对储热筒103施以固定支撑,以保持储热筒103使用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储热筒103的一侧贯穿连接有连接管107,且连接管107的一端延伸至连接箱5处而与连接箱5贯穿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管107的一端延伸至连接箱5处而与连接箱5贯穿连接的设计可使连接管107将储热筒103内的热量传输至连接箱5内,进而使余热传递至玻璃框501内。

进一步的,连接箱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玻璃框501,且玻璃框501的内侧盛装有热水,并且玻璃框501的一侧分别均匀分布有加热棒502,且加热棒502均与连接箱5连接,同时连接管107的一端与玻璃框501贯穿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玻璃框501内的热水可加强其与余热的融合率,以提高对余热的留存质量,而通过均匀分布的加热棒502可在玻璃框501的外侧提高连接箱5内的温度,从而使热量可与余热进一步混合,使本设备提升了对余热的利用率高,实用性高。

进一步的,抽泵104和加热棒502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外部电源的电力输出可促使抽泵104和加热棒502运作。

工作原理:

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余热回收节能环保设备时,先检查本产品各部件之间连接的紧固性,当本设备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外部电源的电力输出可促使抽泵104和加热棒502运作,且外界的余热可通过进气口2进入到回收罐1内部,在外界的余热进入到回收罐1内部后,通过固定框101的内侧边缘设有的橡胶条102可对固定框101内部的余热施以密封性,以避免其对外逃逸,而通过抽泵104和泵口105,使抽泵104可借助两个泵口105将残留在固定框内的余热进行吸取,以使固定框101内残留的余热进入储热筒103内,进而提高对进入设备内部的余热留存性强,使设备内部的余热难以逃逸,从而提高了对余热留存的留存量,从而提升了对余热回收的效果,通过玻璃框501内的热水可加强其与余热的融合率,以提高对余热的留存质量,而通过均匀分布的加热棒502可在玻璃框501的外侧提高连接箱5内的温度,从而使热量可与余热进一步混合,使本设备提升了对余热的利用率高,实用性高。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