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蚀刻产品的通风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23797发布日期:2020-12-18 13:08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蚀刻产品的通风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蚀刻产品的通风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蚀刻片是将金属片材经化学浸湿后得到的带有预定图文的金属结构,其被广泛的应用于集成电路领域以及用做外观装饰件。

目前常用的蚀刻工艺流程为曝光法,具体流程为:工程根据局图形开出备料尺寸-材料准备-材料清洗-烘干-贴膜或涂布-烘干-曝光-显影-烘干-蚀刻-脱模-得到成品,其中烘干步骤占有很大比例,因此烘干过程的控制对蚀刻工艺的效果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若烘干处理不到位,材料表面沾有水分,则会影响油墨或贴膜的附着力,而且影响后续图纹蚀刻的效果甚至走样,影响蚀刻效果。

现在的烘干装置中的烘箱多是封闭式结构,烘干主要是通过高温蒸发实现的,烘干的效率不高,如果可以实现烘箱内的通风则可以大大提高片材表面水分蒸发的速度,这样就可以提高输送带的传送速度,提高蚀刻工艺的整体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蚀刻产品的通风烘干装置,可以实现多个烘箱的整体通风,大大提高产品的烘干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蚀刻产品的通风烘干装置,包括机台和输送带,所述的机台的上侧并排依次设置有若干个烘箱,所述的输送带从烘箱下部穿过,带动输送带上的带烘干片材依次穿过烘箱,位于首位的烘箱的侧壁上设置有进风管,位于末位的烘箱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风管,所述的进风管和出风管内均安装有风机,所述的进风管内径向设置有加热板,相邻的烘箱之间设置有连通通风孔。

进风管内的风机可以将外部的空气吸入到烘箱内,出风管内的风机则是将烘箱内的空气排出,这样一进一出,实现了烘箱内空气的流动,而相邻的烘箱之间设置有连通通风孔,流动的气流依次穿过烘箱,实现多个烘箱的气流都可以流动,提高了烘干的速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加热板包括与进风管内径相配的环形支架和均匀排列设置在环形支架内部的螺旋形加热丝,螺旋形加热丝可以快速对流过的气流进行加热,使进风管内的气流变为热气流,进入到烘箱中,一来防止冷气流进入到烘箱中影响烘箱中的温度,二来热风吹到产品上使水分蒸发的速度更快。

作为优选,所述的烘箱上侧安装有控制箱,所述的控制箱上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烘箱温度的温度调节模块和控制输送带运行的电机调节模块,这样可以集中统一的控制每个烘箱和输送带的运行速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烘箱有三个,设置的温度分别为60℃、80℃和100℃,可见烘箱的设置温度逐渐增加,这样金属片材受到的温度也逐步增加,防止温差太大而导致的金属内部力学性能的变化。

作为优选,所述的烘箱内设置有与控制箱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烘箱内的温度和湿度,并汇总到控制箱中,方便进行调节控制。

所述的烘箱内部的加热部件为均匀设置在上部的若干根加热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以实现多个烘箱的整体通风,大大提高产品的烘干速度。

2.通入的风是热风,不影响烘箱的温度,并提高了烘干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蚀刻产品的通风烘干装置,包括机台1和输送带2,所述的机台1的上侧并排依次设置有若干个烘箱3,所述的输送带2从烘箱3下部穿过,带动输送带2上的带烘干片材依次穿过烘箱3,位于首位的烘箱3的侧壁上设置有进风管6,位于末位的烘箱3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风管5,所述的进风管6和出风管5内均安装有风机8,所述的进风管6内径向设置有加热板7,相邻的烘箱3之间设置有连通通风孔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进风管6内的风机8可以将外部的空气吸入到烘箱3内,出风管5内的风机8则是将烘箱3内的空气排出,这样一进一出,实现了烘箱3内空气的流动,而相邻的烘箱3之间设置有连通通风孔11,流动的气流依次穿过烘箱3,实现多个烘箱3的气流都可以流动,提高了烘干的速度。

其中,所述的加热板7包括与进风管6内径相配的环形支架16和均匀排列设置在环形支架16内部的螺旋形加热丝17,螺旋形加热丝17可以快速对流过的气流进行加热,使进风管6内的气流变为热气流,进入到烘箱中,一来防止冷气流进入到烘箱3中影响烘箱3中的温度,二来热风吹到产品上使水分蒸发的速度更快。

所述的烘箱3上侧安装有控制箱4,所述的控制箱4上安装有控制面板15、控制烘箱3温度的温度调节模块13和控制输送带2运行的电机调节模块14,这样可以集中统一的控制每个烘箱3和输送带2的运行速度。

作为烘箱3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烘箱3有三个,设置的温度分别为60℃、80℃和100℃,可见烘箱3的设置温度逐渐增加,这样金属片材受到的温度也逐步增加,防止温差太大而导致的金属内部力学性能的变化。

其中,所述的烘箱3内设置有与控制箱4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9和湿度传感器10,可以实时监测烘箱3内的温度和湿度,并汇总到控制箱4中,方便进行调节控制。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蚀刻产品的通风烘干装置,包括机台(1)和输送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台(1)的上侧并排依次设置有若干个烘箱(3),所述的输送带(2)从烘箱(3)下部穿过,带动输送带(2)上的带烘干片材依次穿过烘箱(3),位于首位的烘箱(3)的侧壁上设置有进风管(6),位于末位的烘箱(3)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风管(5),所述的进风管(6)和出风管(5)内均安装有风机(8),所述的进风管(6)内径向设置有加热板(7),相邻的烘箱(3)之间设置有连通通风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蚀刻产品的通风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板(7)包括与进风管(6)内径相配的环形支架(16)和均匀排列设置在环形支架(16)内部的螺旋形加热丝(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蚀刻产品的通风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箱(3)上侧安装有控制箱(4),所述的控制箱(4)上安装有控制面板(15)、控制烘箱(3)温度的温度调节模块(13)和控制输送带(2)运行的电机调节模块(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蚀刻产品的通风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箱(3)有三个,设置的温度分别为60℃、80℃和1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蚀刻产品的通风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箱(3)内设置有与控制箱(4)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9)和湿度传感器(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蚀刻产品的通风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箱(3)内部的加热部件为均匀设置在上部的若干根加热管(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蚀刻产品的通风烘干装置,包括机台和输送带,所述的机台的上侧并排依次设置有若干个烘箱,所述的输送带从烘箱下部穿过,带动输送带上的带烘干片材依次穿过烘箱,位于首位的烘箱的侧壁上设置有进风管,位于末位的烘箱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风管,所述的进风管和出风管内均安装有风机,所述的进风管内径向设置有加热板,相邻的烘箱之间设置有连通通风孔。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多个烘箱的整体通风,大大提高产品的烘干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任忠平;尹国钦;陈绍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福至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0
技术公布日:2020.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