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6469发布日期:2021-01-15 11:38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用循环水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塔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用循环水系统的冷却塔通常采用风机对水进行散热,由于风机在旋转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风噪,所以需进行降噪处理,以防止对冷却塔附近区域居民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目前,有技术人员会在风机的出风口处设置消声器,使风机排出的风可流经消声器以降低风噪。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消声器直接安装在冷却塔的顶部,与冷却塔呈一体化设置,所以通常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消声器的存在会额外增加冷却塔的负荷,对冷却塔的结构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二是在后续冷却塔的运维过程中,消声器的存在会影响维修人员通过风机出风口进入冷却塔,不利于检修。

基于此,亟需一种冷却塔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塔装置,在能够降低风机产生的风噪基础上,既不会额外增加冷却塔的负荷,又便于维修人员通过风机出风口进入冷却塔,利于检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却塔装置,包括:

冷却塔,所述冷却塔的顶部设置有风机出风口;

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所述冷却塔外的外部安装平台上;

消声器,所述消声器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消声器设置在所述风机出风口的上方,并与所述风机出风口呈预设距离设置以形成检修空间。

可选地,所述预设距离为500mm。

可选地,所述消声器的入口的横截面积不小于所述风机出风口的横截面积。

可选地,所述消声器与所述安装架焊接相连。

可选地,所述安装架为不锈钢安装架。

可选地,所述安装架包括支撑部和承载部,所述支撑部的底部与所述外部安装平台连接,所述承载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顶部且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承载部用于承载所述消声器。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绕所述冷却塔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根竖杆,所述承载部包括多根横杆,且相邻两根所述竖杆均通过一根所述横杆相连。

可选地,所述竖杆和所述横杆均为方钢。

可选地,所述安装架还包括多根倾斜加强杆,每一所述倾斜加强杆均被配置为一端与一根所述竖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一根所述横杆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消声器为片式消声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塔装置,通过在冷却塔的风机出风口上方设置消声器可有效降低冷却塔风机产生的风噪。在此基础上,通过在冷却塔外的外部安装平台上设置安装架,并将消声器固定在该安装架上,实现了消声器与冷却塔的分体设置,不会额外增加冷却塔的负荷。同时,通过使消声器与风机出风口呈预设距离设置,可在消声器与风机出风口之间形成检修空间,从而可使维修人员通过该检修空间从风机出风口进入冷却塔内,便于检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塔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塔装置中消声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外部安装平台;

1、冷却塔;2、安装架;21、竖杆;22、横杆;23、倾斜加强杆;3、消声器;31、消声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却塔装置。如图1所示,该冷却塔装置包括冷却塔1、安装架2和消声器3。其中,冷却塔1的顶部设置有风机出风口11。安装架2设置在冷却塔1外的外部安装平台100上。消声器3固定在安装架2上,且消声器3设置在风机出风口11的上方,并与风机出风口11呈预设距离设置以形成检修空间。风机出风口11排出的风会流经消声器3并被消声器3降噪。在此基础上,由于消声器3与冷却塔1分体设置,所以不会额外增加冷却塔1的负荷,不会对冷却塔1的结构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使整体结构更加可靠。同时,维修人员可通过消声器3与风机出风口11之间的检修空间从风机出风口11进入冷却塔1内进行检修,十分方便。

可选地,消声器3与风机出风口11之间的预设距离为500mm,该距离既不影响维修人员的进出,又不影响消声器3的降噪效果。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该预设距离。

可选地,就安装架2的设置而言,其可设置为不锈钢安装架,以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且耐腐蚀。而就具体结构而言,安装架2包括支撑部和承载部。其中,支撑部的底部与外部安装平台100连接,承载部设置在支撑部的顶部且与支撑部连接,承载部用于承载消声器3。

具体地,如图1所示,安装架2的支撑部包括绕冷却塔1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根竖杆21,安装架2的承载部包括多根横杆22,且相邻两根竖杆21均通过一根横杆22相连。按此设置,既可保证整体结构简单可靠,又可避免安装架2占用过多的占地面积。本实施例中,共设置有四根竖杆21,四根竖杆21分别位于冷却塔1的四角处。实际上,除减小占地面积外,此时也可看到,相邻两根竖杆21之间均留有充足的间隙,可供检修人员通过,非常利于检修。进一步地,横杆22也设置有四根,以用于四根竖杆21之间的连接,且四根横杆22围设形成矩形框以承载消声器3。可选地,竖杆21和横杆22均为方钢,其承载能力强,且成本低。

可选地,如图1所示,安装架2还包括多根倾斜加强杆23,每一倾斜加强杆23均被配置为一端与一根竖杆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一根横杆22固定连接。通过倾斜加强杆23的设置能够极大地增加安装架2的结构强度,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可靠。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倾斜加强杆23也可采用方钢制成。本实施例中,竖杆21、横杆22及倾斜加强杆23之间均焊接相连,进一步增强了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可选地,就消声器3的设置而言,其可为片式消声器。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片式消声器为长方体形状,且在其腔内设置有多个消声片31。当风机出风口11排出的风从消声器3的入口进入到消声器3的腔内之后,风中的噪声就会被消声片31的吸声衬里所吸收,从而实现降噪。其后,降噪后的风会从消声器3的出口流出。

可选地,消声器3的入口的横截面积不小于风机出风口11的横截面积,以便能够实现消声器3的入口对风机出风口11的全覆盖,保证风机出风口11排出的风都能通过消声器3的入口进入消声器3,确保降噪效果。本实施例中,同时考虑到风机出风口11的尺寸小于冷却塔1的外轮廓的尺寸,且消声器3固定在安装架2上,因此为最大程度地确保降噪效果,并避免消声器3的设置导致安装架2的占地面积过大,故如图1所示,将消声器3的外轮廓尺寸设置为与冷却塔1的外轮廓尺寸大致相等。

可选地,就消声器3与安装架2的连接而言,可设置消声器3与安装架2焊接相连,以保证二者连接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消声器3与安装架2的连接位置为消声器3的四角部位。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塔装置,在利用消声器3对冷却塔风机进行降噪的基础上,通过在冷却塔1外的外部安装平台100上设置安装架2,并将消声器3固定在该安装架2上,实现了消声器3与冷却塔1的分体设置,不会额外增加冷却塔1的负荷,不会对冷却塔1的结构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整体结构更加可靠。同时,通过使消声器3与风机出风口11呈预设距离设置,可在消声器3与风机出风口11之间形成检修空间,从而可使维修人员通过该检修空间从风机出风口11进入冷却塔1内进行检修,十分方便。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