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瓦轮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379阅读:18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砖瓦轮窑的制作方法
目前常用焙烧砖瓦的窑炉是具有上、下烟道的普通轮窑和综合式轮窑,其中较为适用的是综合式轮窑,它在燃料消耗上比普通轮窑略低百分之十左右,又比汉窑略低三倍多,尽管如此,综合式轮窑还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即窑体内部拱脚墙易开裂,还易与辅助烟道构成通缝。即影响焙烧进度,对余热的利用也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进窑体结构构造,调整排烟系统,提高及时排潮能力和充分利用余热,能够克服窑体内部拱脚墙的开裂,还能提供一种节能复合式的砖瓦轮窑。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点如图1所示,将烟囱(1)设计于窑体(16)的中央部位,与主烟道(2)左右相连,并在窑体前后二侧的窑门上面设置辅助人工排潮烟道(3),以及在窑体顶上再设置主余热道(4)和次余热道(5)。此外,在通至各门各组如预热带(10)、焙烧带(11)、保温带(12)、冷却带(13)都安有余热风闸(6)和主烟道风闸(14)、辅助人工排潮烟道风闸(15)。以便有组织地排潮和合理地使用余热。当需要排烟和利用余热时,操作排风机(9),借助排风机的引力,及时抽排预热带前面的潮气,尔后打开窑顶余热风闸,让高温余热从冷却带或保温带引入余热道再供预热带升温、干燥砖瓦坯之用或者供给焙烧带前面的氧气,为焙烧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详见附图1、2所示,窑体(16)和烟囱(1)、主烟道(2)等均用红砖砌筑,窑拱为椭圆形平曲拱(7)、拱上覆土作保温层,窑门高度为140公分,火眼(8)间距为78至105公分。窑体结构布局是将烟囱(1)位于窑体正中主烟道上;辅助人工排潮烟道(3)设在窑体的前后二侧;再设主余热道(4)和次余热道(5)于窑拱上并用主烟道风闸(14)、辅助烟道风闸(15)与通往预热带(10)、焙烧带(11)、保温带(12)、冷却带(13)的余热风闸控制余热。整个运转操作过程借助于安装在窑上一角的抽风机(9)的抽力,达到余热利用以及给低温焙烧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窑体结构布置紧凑合理,操作方便,排潮及时,余热利用效果显著,同原有转窑相比能降低煤耗约20%。提高成品率约20%,增产约50%,经实验,达到了予期的经济效果。
图1是砖瓦轮窑平面布置图。
图2是余热道剖面图。
(1)烟囱 (2)主烟道(3)辅助人工排潮烟道 (4)主余热道(5)次余热道 (6)余热风闸
⑦窑 拱 ⑧火 眼⑨抽风机 ⑩予热带(11)焙烧带 (12)保温带(13)冷却带 (14)主烟道风闸(15)辅助人工排潮烟道风闸 (16)窑 体
权利要求
1.一种焙烧砖瓦的轮窑,包括烟囱和主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囱(1)设在轮窑窑体的中央部位与主烟道(2)左右相连以及在窑体前后二侧的窑门上还设有辅助人工排潮烟道(3)和在窑体顶上所设有主余热道(4)、次余热道(5)。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砖瓦轮窑。其特征还在于辅助人工排潮烟道、余热道以及余热道上设有用以控制预热带(10)、焙烧带(11)、保温带(12)、冷却带(13)的余热风闸(6)和辅助人工排潮烟道风闸(15)。
专利摘要
砖瓦轮窑,属于一种焙烧砖瓦的窑炉,是在具有上、下烟道的普通轮窑和综合式轮窑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其主要特征在窑体结构方面是将烟囱设计在窑体内的正中部位,另在窑体前、后二侧增设辅助人工排潮烟道,以便有组织地排潮和合理地利用余热。在排烟和余热利用方面系采用抽风机将余热分门组合引入窑顶的余热道里,使冷却带的余热抽取出来供预热带升温干燥,还可同时从保温带中的部分高温余热抽取出来供氧给焙烧带,为焙烧创造条件。
文档编号F27D3/04GK86201243SQ86201243
公开日1987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1986年3月3日
发明者李文 申请人:李文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