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状物的间接加热干燥方法、改性煤的制造方法、间接加热型干燥装置以及改性煤制造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60563阅读:来源:国知局
管干燥机的立体图。
[0056]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改性煤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7]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间接加热型干燥装置、间接加热型干燥方法、改性煤制造装置以及改性煤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0058]<间接加热型干燥装置>
[0059]图1的间接加热型干燥装置I主要具备第一间接加热型干燥机2、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3、第一袋式过滤器4以及第二袋式过滤器5。
[0060]作为第一间接加热型干燥机2以及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3,具体来说,能够举出图2所示的蒸汽管干燥机100。蒸汽管干燥机100主要具有旋转筒101、多根加热管102、被干燥物的供给口 103及排出口 104、以及作为载气流通机构的载气供给口 105以及载气排出P 106ο
[0061]蒸汽管干燥机100的尺寸并没有特别地限制。一般来讲,旋转筒101的长度为5m以上且30m以下。在该旋转筒101内,使作为被干燥物的粒状物与借助热介质而从内部进行加热的加热管102接触。在该蒸汽管干燥机100中,伴随着旋转筒101的旋转而使被干燥物依次朝向排出口 104连续地移动。因此,为了将被干燥物从一端的被干燥物供给口 103向排出口 104顺畅地移送,将旋转筒101设置为具有略微下降的角度。旋转筒101借助环109a、109b而支承在分别设置于两处位置的基台107a、107b上的支承辊108a、108b上。上述下降的角度通过所述两处位置的基台107a、107b以及支承辊108a、108b的高度以及角度进行调节。为了使旋转筒101旋转,在旋转筒101的周围设有从动齿轮110。在该从动齿轮110上啮合有驱动齿轮111,原动机112的旋转力经由减速机113而被传递,旋转筒101绕其轴心进行旋转。
[0062]多根加热管102与轴心平行地配设在旋转筒101的内部。作为热介质的加热蒸汽通过在旋转接头114上安装的热介质入口管115而向这些加热管102供给。该加热蒸汽在流通至各加热管102之后,经由热介质出口管116进行排出。
[0063]另一方面,从被干燥物蒸发出的蒸发液成分随着载气G而向旋转筒101之外排出。具体来说,在管干燥机100中,载气G从干燥物的排出侧的供给口 105供给,并从被干燥物的供给侧的排出口 106排出。该情况下,载气G的流动相对于被干燥物的流动而成为对流。
[0064]需要说明的是,在管干燥机100中,能够使载气的供给口和排出口相反地、即反向地供给载气。如此一来,能够使载气的流动相对于被干燥物的流动而成为顺流。
[0065]作为上述载气G,并没有特别地限定,能够根据被干燥物的种类等而适当地选择。需要说明的是,在被干燥物具有可燃性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队等非活性气体。
[0066]第一间接加热型干燥机2和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3以将从第一间接加热型干燥机2获得的干燥物作为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3的被干燥物的方式、即以串联的方式进行排列。另外,在第一间接加热型干燥机2中构成为,以使载气G与被干燥物(粒状物A)的流动为同向(顺流)的方式供给载气,在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3中构成为,以使载气G与被干燥物(粒状物A)的流动为反向(对流)的方式供给载气。
[0067]作为第一袋式过滤器4以及第二袋式过滤器5,并没有特别地限定,可以使用已知的袋式过滤器。第一袋式过滤器4作为第一回收机构而回收从第一间接加热型干燥机2排出的载气G所包含的第一微粒Dp第二袋式过滤器5作为第二回收机构而回收从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3排出的载气G所包含的第二微粒D2。
[0068]此外,该间接加热型干燥装置I具备未图示的第一混合机构以及第二混合机构。上述第一混合机构将上述第一微粒01与供向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3的粒状物A进行混合。另外,上述第二混合机构将上述第二微粒D2与从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3获得的干燥物(干燥粒状物B)进行混合。作为上述各混合机构,只要是能够将上述材料混合的机构即可,并没有特别地限定,能够使用吸引式装载机、料斗式装载机、各种输送机等能够输送微粒的设备、机器。另外,也可以是利用阶梯差的配管等。需要说明的是,该混合也可以不一定是将两种物质(微粒以及粒状物)混合至均匀的状态为止,仅是使两种物质成为集中存在的状态即可。
[0069]需要说明的是,间接加热型干燥装置I具备的其他机器等按照以下的间接加热型干燥方法的说明而进行说明。
[0070]<间接加热型干燥方法>
[0071]本发明的间接加热型干燥方法使用两台间接加热型干燥机,包括如下工序:
[0072](A)在第一间接加热型干燥机中,相对于粒状物的流动供给载气,使得粒状物的流动与载气成为顺流,并干燥上述粒状物的工序;
[0073](B)在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中,相对于粒状物的流动供给载气,使得粒状物的流动与载气成为对流,并进一步干燥上述粒状物而获得干燥粒状物的工序;
[0074](C)回收从上述第一间接加热型干燥机排出的载气所包含的第一微粒,并将该第一微粒与供向上述(B)工序的粒状物进行混合的工序;以及
[0075](D)回收从上述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排出的载气所包含的第二微粒,并将该第二微粒与在上述(B)工序中获得的干燥粒状物进行混合的工序。
[0076]以下,举出使用图1的间接加热型干燥装置I的例子而对该间接加热型干燥方法的详情进行说明。
[0077](A)工序
[0078]将作为被干燥物的粒状物A经由螺旋式输送机6而向第一间接加热型干燥机2供给。在第一间接加热型干燥机2中,相对于粒状物A的流动供给载气G,使得粒状物A的流动与载气G成为顺流。由第一间接加热型干燥机2干燥后的粒状物A从排出外壳7被输送机8运出,借助输送机8向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3供给。
[0079]在该(A)工序中,载气G从粒状物A的供给侧向第一间接加热型干燥机2供给。该载气G捕捉在干燥机2内从粒状物A蒸发出的蒸发液成分、以及伴随着该粒状物A的干燥而卷入的灰尘(第一微粒D1)。然后,该载气G从第一间接加热型干燥机2的干燥物(粒状物A)的排出侧排出。
[0080]⑶工序
[0081 ] 接着,利用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3对上述粒状物A进行进一步干燥,从而获得干燥粒状物B。在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3中,相对于粒状物的流动而供给载气G,使得粒状物的流动与载气G成为对流。干燥粒状物B从排出外壳9排出,并根据需要存积。
[0082]在该(B)工序中,载气G从干燥物(干燥粒状物B)的排出侧向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3供给。该载气G捕捉在干燥机3内从粒状物蒸发出的蒸发液成分、以及伴随着该粒状物的干燥而卷入的灰尘(第二微粒D2)。然后,该载气G从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3的粒状物A的供给侧排出。
[0083](C)工序
[0084]从上述第一间接加热型干燥机2排出的载气G向第一袋式过滤器4输送。在第一袋式过滤器4中,载气G所包含的第一微粒03皮回收。
[0085]需要说明的是,在该间接加热型干燥装置I中,在第一袋式过滤器4的入口附近设有N2鼓风机10。利用该N2鼓风机10,能够去除在第一袋式过滤器4的入口以及连结第一间接加热型干燥机2与第一袋式过滤器4的配管上附着或者堆积的灰尘(第一微粒D1)。
[0086]该回收的第一微粒D1借助未图示的第一混合机构而与供向上述(B)工序的粒状物A混合。此时,能够将第一微粒01堆积在例如搬运粒状物A的输送机8上。此外,也可以在第一间接加热型干燥机2与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3之间设置暂时存积粒状物A的存积槽,向该存积槽供给上述第一微粒Dp与其他粒状物A混合的第一微粒D1与其他粒状物A一起向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3供给。
[0087](D)工序
[0088]从上述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3排出的载气G向第二袋式过滤器5输送。在第二袋式过滤器5中,载气G所包含的第二微粒02被回收。
[0089]需要说明的是,在该间接加热型干燥装置I中,在第二袋式过滤器5的入口附近也设有N2鼓风机11。利用该N2鼓风机11,能够去除在第二袋式过滤器5的入口以及连结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3与第二袋式过滤器5的配管上附着或者堆积的灰尘(第二微粒D2)。
[0090]上述回收的第二微粒D2借助未图示的第二混合机构而与在上述(B)工序中获得的干燥粒状物B混合。此时,例如能够在排出外壳9之下设置暂时存积干燥粒状物B的存积槽,并向该存积槽供给上述第二微粒D2。混合后的第二微粒D2与干燥粒状物B根据需要而向后述的工序供给。
[0091](其他工序)
[0092]利用各袋式过滤器4、5将灰尘(第一微粒D1或第二微粒D 2)分离出的载气G输送至冷却塔12并被冷却。因冷却而产生的凝结液C经由泵13而向系统外排出。另一方面,冷却后的载气G由风机14送风,再次向第一间接加热型干燥机2以及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3供给。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风机14与各间接加热型干燥机2、3之间设置未图示的加热器,并将载气G加热至规定温度。
[0093](效果)
[0094]该粒状物的间接加热干燥方法中,在(D)工序中,将从上述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3排出的载气G所包含的第二微粒仏与在上述(B)工序中获得的干燥粒状物B进行混合。如此一来,能够减少从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3排出的载气G所包含的第二微粒仏的量,能够减少第二微粒仏向在该第二微粒D 2的回收中使用的第二袋式过滤器5的积蓄量。因此,根据该间接加热干燥方法,能够提高系统内的载气G的压力平衡的稳定性。另外,上述第二微粒D2的粒径在被干燥的粒状物A之中也是较小的,并且充分进行干燥,因此该间接加热干燥方法与现有的干燥方法相比,干燥效率并不会实质下降。
[0095]此外,根据该间接加热干燥方法,能够仅对一次分离出的第二微粒D2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第二微粒D2与在(B)工序中获得的干燥粒状物B进行混合。作为上述的处理,举出相对于第二微粒仏喷洒液体(水等),如此一来,能够抑制干燥的粒状物的发尘,并减少此时使用的液体的量。
[0096]另外,能够将分离出的第二微粒仏与粘合剂等混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