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状物的间接加热干燥方法、改性煤的制造方法、间接加热型干燥装置以及改性煤制造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8460563阅读:来源:国知局
)工序,如上述那样回收从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3排出的载气G所包含的第二微粒D2,并将其与在上述(B)工序中获得的干燥粒状物(改性多孔质炭)进行混合。如此一来,能够减少从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3排出的载气G所包含的第二微粒D2的量,能够减少第二微粒D 2向在该第二微粒D 2的回收中使用的第二袋式过滤器5等的积蓄量。因此,根据该制造方法,能够提高在干燥工序中使用的载气的压力平衡的稳定性。
[0141]另外,在本干燥工序中,能够对一次分离的第二微粒仏实施洒水、与粘合剂混合这样的额外的处理。通过将实施了上述处理的第二微粒D2与其他改性多孔质炭(干燥粒状物B)混合,能够有效地抑制所获得的改性煤的发尘、提高成型为煤砖状时的成型性。
[0142]实施例
[0143]以下,利用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0144][实施例I]
[0145]根据图3的流程图,并且使用图I的间接加热型干燥装置,在以下的条件下连续运转,从而制造出改性煤。
[0146]·粉碎工序
[0147]原料:samarangau煤
[0148]粉碎条件:最大粒径为3000 y m,平均粒径约为150 y m
[0149]?混合工序
[0150]向samarangau煤180kg/h以及循环油248kg/h供给新调制的混合油[煤油1kg/h、沥青lkg/h],调整出原料料浆(70°C,lOOkPa)。
[0151]?加热工序
[0152]原料料楽向换热器(蒸发器)供给的供给速度:430kg/h
[0153]加热条件:137°C,400kPa
[0154]?固液分离工序
[0155]130°C, lOOkPa
[0156]?干燥工序
[0157]第一干燥机:蒸汽管式干燥机(管数:12根,轴向长度:5000mm,加热温度(载气(CGJ温度):约210°C,改性多孔质炭滞留时间60分钟
[0158]第二干燥机:蒸汽管式干燥机(管数:6根(+6根不供给蒸汽)),轴向长度:5000mm,加热温度(载气(CG2)温度):约210°C,改性多孔质炭滞留时间60分钟
[0159]在上述条件下进行制造,在干燥工序之后以100kg/h获得改性多孔质炭。
[0160]获得的改性多孔质炭的含液率约为1质量%。
[0161]由第二袋式过滤器回收的第二微粒的平均粒径(累积50%平均直径)约为3 ym。另外,该回收的第二微粒与从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直接排出的干燥粒状物(改性煤)的质量比约为1:9。
[0162]另外,在运转100小时的期间,设置在第二袋式过滤器上的系统内的压力计稳定在0.6?l.0kPa的范围内。
[0163][比较例1]
[0164]在图1的间接加热型干燥装置中,除了将由第二袋式过滤器回收的灰尘(第二微粒)与供向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的粒状物进行混合以外,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进行了改性煤的制造。
[0165]获得的改性多孔质炭的含液率约为1质量%。
[0166]另外,在运转100小时的期间,设置在第二袋式过滤器上的系统内的压力计上升至1.6kPa。因此,减少了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的循环气体量。或者,由于变更了袋式过滤器的清洗脉冲设定,因此N2使用量增加。
[0167]工业实用性
[0168]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粒状物的间接加热干燥方法能够在各种粒状物例如多孔质炭、污泥、食品残渣、化学药品等尤其是改性后的多孔质炭的干燥中有效地使用。
[0169]附图标记说明:
[0170]1 间接加热型干燥装置
[0171]2 第一间接加热型干燥机
[0172]3 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
[0173]4 第一袋式过滤器
[0174]5 第二袋式过滤器
[0175]6螺旋式输送机
[0176]7排出外壳
[0177]8输送机
[0178]9排出外壳
[0179]10、11队鼓风机
[0180]12冷却塔
[0181]13泵
[0182]14风机
[0183]100蒸汽管干燥机
[0184]101旋转筒
[0185]102加热管
[0186]103供给口
[0187]104排出口
[0188]105载气供给口
[0189]106载气排出口
[0190]107a、107b 基台
[0191]108a、108b 支承辊
[0192]109a、109b 环
[0193]110从动齿轮
[0194]111驱动齿轮
[0195]112原动机
[0196]113减速机
[0197]114旋转接头
[0198]115热介质入口管
[0199]116热介质出口管
[0200]A 粒状物
[0201]B 干燥粒状物
[0202]C 凝结液
[0203]D:第一微粒
[0204]D2第二微粒
[0205]G 载气
[0206]X 多孔质炭
[0207]Y 改性多孔质炭
[0208]Z 油成分
【主权项】
1.一种粒状物的间接加热干燥方法,在该粒状物的间接加热干燥方法中,使用两台间接加热型干燥机,两台所述间接加热型干燥机分别具有:设置为绕轴心旋转自如的旋转筒;与上述轴心平行地配设在该旋转筒内的多根加热管;以及将载气从上述旋转筒的一方侧供给并向另一方侧排出的载气流通机构, 上述粒状物的间接加热干燥方法包括: (A)在第一间接加热型干燥机中,相对于粒状物的流动而供给载气,使得粒状物的流动与载气成为顺流,并干燥上述粒状物的工序;以及 (B)在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中,相对于粒状物的流动而供给载气,使得粒状物的流动与载气成为对流,并进一步干燥上述粒状物而获得干燥粒状物的工序, 上述粒状物的间接加热干燥方法的特征在于, 上述粒状物的间接加热干燥方法还包括: (C)回收从上述第一间接加热型干燥机排出的载气所包含的第一微粒,并将该第一微粒与供向上述(B)工序的粒状物进行混合的工序;以及 (D)回收从上述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排出的载气所包含的第二微粒,并将该第二微粒与在上述(B)工序中获得的干燥粒状物进行混合的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状物的间接加热干燥方法,其中, 在上述(D)工序中回收的第二微粒的平均粒径为ΙΟμπι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状物的间接加热干燥方法,其中, 在上述(D)工序中回收的第二微粒与在(B)工序中获得的干燥粒状物的质量比为1:99以上且1:3以下。
4.一种改性煤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α)将粒状的多孔质炭与油混合而获得原料料浆的工序; (β)加热上述原料料浆而获得脱水料浆的工序; (Y)将上述脱水料浆分离为改性多孔质炭与油的工序;以及 (δ)使分离出的上述改性多孔质炭干燥的工序, 上述改性煤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δ )工序中,使用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粒状物的间接加热干燥方法。
5.一种间接加热型干燥装置,其具备第一间接加热型干燥机以及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 上述第一间接加热型干燥机以及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分别具有:设置为绕轴心旋转自如的旋转筒;与上述轴心平行地配设在该旋转筒内的多根加热管;以及将载气从上述旋转筒的一方侧供给并向另一方侧排出的载气流通机构, 上述间接加热型干燥装置配置为,将从上述第一间接加热型干燥机获得的干燥物作为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的被干燥物进行接收, 上述载气流通机构相对于第一间接加热型干燥机以及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中的被干燥物的流动供给载气,在第一间接加热型干燥机中使被干燥物的流动与载气成为顺流,在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中使被干燥物的流动与载气成为对流, 上述间接加热型干燥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间接加热型干燥装置还具备:第一回收机构,其回收从第一间接加热型干燥机排出的载气所包含的第一微粒;第一混合机构,其将该第一微粒与供向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的粒状物进行混合;回收机构,其回收从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排出的载气所包含的第二微粒;以及第二混合机构,其将该第二微粒与从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获得的干燥物进行混合。
6.一种改性煤制造装置,其具备:混合机构,其将粒状的多孔质炭与油混合而获得原料料浆;加热机构,其加热上述原料料浆而获得脱水料浆;固液分离机构,其将上述脱水料浆分离为改性多孔质炭与油;以及干燥机构,其使分离出的上述改性多孔质炭干燥,上述改性煤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干燥机构是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接加热型干燥装置。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使用间接加热型干燥机来干燥粒状物时的载气的压力平衡的稳定性的间接加热干燥方法以及改性煤的制造方法。在本发明的粒状物的间接加热干燥方法中,使用两台间接加热型干燥机,包括(A)在第一间接加热型干燥机中干燥粒状物的工序、以及(B)在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中进一步干燥上述粒状物而获得干燥粒状物的工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C)回收从上述第一间接加热型干燥机排出的载气所包含的第一微粒并将该第一微粒与供向上述(B)工序的粒状物进行混合的工序、以及(D)回收从上述第二间接加热型干燥机排出的载气所包含的第二微粒并将该第二微粒与在上述(B)工序中获得的干燥粒状物进行混合的工序。
【IPC分类】C10L5-00, F26B17-32, F26B21-00
【公开号】CN104781625
【申请号】CN201380055612
【发明人】木下繁, 高桥洋一, 渡边裕纪, 胜岛真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3年9月18日
【公告号】EP2921806A1, US20150218476, WO2014077028A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