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余热的消化系统及其温控方法

文档序号:9273166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余热的消化系统及其温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利用余热的消化系统及其温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纳米碳酸钙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石灰消化,传统的石灰消化基本是采用自来水或生产用水进行消化,不仅消化时间长,且消化温度低造成石灰乳(氢氧化钙)颗粒粗大及活性差等不足之处。现有的石灰消化采用加热消化装置,达到生产的石灰乳颗粒细腻、含渣率低且活性好等特点,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3011627A公开了一种石灰消化装置,包括池式消化槽或转筒消化机,以及向其中通入蒸汽的蒸汽管,在蒸汽管一侧设有向蒸汽管中输送石灰的开口,其利用蒸汽预消化石灰,消化温度始终保持在100°C以上,石灰活性高、反应速度快,再进入池式消化槽或转筒消化机中完成最终消化,虽然消化后的石灰乳性能较好,但其用到蒸汽进行预消化,不仅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且不利于节能环保。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余热的消化系统及其温控方法,该消化系统对纳米碳酸钙生产过程中热风炉等产生的尾气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且通过智能调节保持热水蓄水池及消化温度的稳定性,以保证余热利用最大化及消化高效率,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有利于节能环保,提高消化速度和彻底反应使得生成的石灰乳颗粒更为细腻、含渣率更低、分散性更好及活性更好;解决了现有技术尾气余量利用率不高及人为调节控制消化温度造成的温度不稳定及影响消化效率和质量。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利用余热的消化系统,用于消化石灰,其包括:
热交换器,用于利用余热加热冷水;
热水蓄水池,与热交换器的热水出口连接,用于储存热交换后的热水;
消化槽,与热水蓄水池的出口连接,用以接收热水并消化石灰;
第一温控电磁阀,连接在所述热交换器的冷水进口处;
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热水蓄水池热水进口处的温度信号;
第一 PID控制器,与第一温控电磁阀和第一温度传感器连接,接收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并根据温度信号来调节第一温控电磁阀的流量开度,以调节流入热交换器的冷水水量。
[0005]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器顶部设有热废气进口,所述热交换器底部设有换热后的热废气出口,所述热交换器侧面上部设有热水出口,所述热交换器侧面下部设有冷水进口,所述热交换器内设置有盘管,所述盘管两端分别连接热水出口和冷水进口。
[0006]进一步地,还包括引风机,其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热废气进口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热水蓄水池通过增压水泵与消化槽连接。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 第二温控电磁阀,连接在所述热水蓄水池出口处;
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消化槽出口浆液的温度信号;
第二 PID控制器,与第二温控电磁阀和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接收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并根据温度信号来调节第二温控电磁阀的流量开度,以调节流入消化槽的热水水量。
[0009]进一步地,所述热水蓄水池为保温型热水蓄水池。
[0010]一种利用余热的消化系统的温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控制热水蓄水池温度不低于70°C ; (2)控制消化槽出口浆液温度不低于90°C。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I)具体包括: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感测热水蓄水池的温度信号,与第一设定值进行比较,通过第一 PID控制器运算输出控制量,控制第一温控电磁阀的流量开度大小,以调节流入热交换器的冷水水量,控制热水蓄水池温度不低于70°C。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设定值为70~80°C。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感测消化槽出口浆液的温度信号,与第二设定值进行比较,通过第二 PID控制器运算输出控制量,控制第二温控电磁阀的流量开度大小,以调节流入消化槽的热水水量,控制消化槽出口浆液温度不低于90。。。
[0014]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消化系统对纳米碳酸钙生产过程中热风炉等产生的尾气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且通过智能调节保持热水蓄水池及消化温度的稳定性,以保证余热利用最大化及消化高效率,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有利于节能环保,提高消化速度和彻底反应使得生成的石灰乳颗粒更为细腻、含渣率更低、分散性更好及活性更好;该温控方法通过PID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智能控制调节温控电磁阀的开度大小,以控制热水蓄水池温度高于70°C及消化槽出口浆液温度高于90°C,不仅有效利用余热以节约能源及成本,且保证消化温度的稳定性及提高消化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7]请参考图1,其显示了一种利用余热的消化系统,该消化系统用于消化石灰,应用在碳酸钙生产工艺技术领域,该消化系统包括热交换器1、热水蓄水池2、消化槽3、第一温控电磁阀11、第二温控电磁阀23、第一温度传感器21、第二温度传感器31、第一 PID控制器22及第二 PID控制器32 ;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I与产生尾气余量的设备41连接,用于利用余热加热冷水进行冷热水交换;
所述热水蓄水池2与热交换器I的热水出口 15连接,用于储存热交换后的热水;
所述消化槽3与热水蓄水池2的出口 26连接,用以接收热水并消化石灰;
所述第一温控电磁阀11连接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I的冷水进口 14处,用于调节流入热交换器I的冷水流量大小;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1优选位于所述热水蓄水池2的热水进口 25处,用于感测所述热水蓄水池2热水进口 25处的温度信号;
所述第一 PID控制器22与第一温控电磁阀11和第一温度传感器21连接,用于接收第一温度传感器21的温度信号,并根据温度信号来调节第一温控电磁阀11的流量开度,以调节流入热交换器I的冷水水量,保证热水蓄水池2的温度稳定且处于预设阈值内;
所述第二温控电磁阀23连接设置在所述热水蓄水池2出口 26处,用于调节流入热交换器I的冷水流量大小;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31优选设置在消化槽3浆液出口 33处,用于感测所述消化槽3出口 33浆液的温度信号;
所述第二 PID控制器32与第二温控电磁阀23和第二温度传感器31连接,接收第二温度传感器31的温度信号,并根据温度信号来调节第二温控电磁阀23的流量开度,以调节流入消化槽3的热水水量,保证消化槽3出口 33浆液的温度稳定且处于预设阈值内,实现更好的消化效果。
[0018]优选但不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