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型集管、热交换器以及空调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947289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两侧包覆件24的流路24B与流路24A之间形成。
[0064]<层叠型集管中的制冷剂的流动>
[0065]以下,对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层叠型集管中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0066]如图2及图3所示,从第二板状部件22的流路22A通过的制冷剂流入至形成于第三板状部件23 _ I的流路23A的开口部23d。流入至开口部23d的制冷剂与相邻地层叠的部件的表面接触,分别朝向直线部23c的两端而形成为两支分流。分流后的制冷剂到达流路23A的端部23a、23b,进而流入至形成于第三板状部件23 — 2的流路23A的开口部23d。
[0067]同样地,流入至形成于第三板状部件23 — 2的流路23A的开口部23d的制冷剂与相邻地层叠的部件的表面接触,分别朝向直线部23c的两端而形成为两支分流。分流后的制冷剂到达流路23A的端部23a、23b,进而流入至形成于第三板状部件23 — 3的流路23A的开口部23d。
[0068]同样地,流入至形成于第三板状部件23 — 3的流路23A的开口部23d的制冷剂与相邻地层叠的部件的表面接触,分别朝向直线部23c的两端而形成为两支分流。分流后的制冷剂到达流路23A的端部23a、23b,进而从第一板状部件21的流路21A通过并流入至第一传热管3。
[0069]从第一板状部件21的流路21A流出并从第一传热管3通过的制冷剂流入至第一板状部件21的流路21B。流入至第一板状部件21的流路21B之后的制冷剂进而流入至形成于第三板状部件23的流路23B并混合。混合后的制冷剂从第二板状部件22的流路22B通过并流出至制冷剂配管。
[0070]<热交换器的使用方式>
[0071]以下,对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使用方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0072]此外,以下,对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用于空调装置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这种情况,例如可以用于具有制冷剂循环回路的其他制冷循环装置。另外,对空调装置是对制冷运转与制热运转进行切换的装置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这种情况,也可以是仅进行制冷运转或者制热运转的装置。
[0073]图4是示出应用了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空调装置的结构的图。此外,在图4中,用实线的箭头示出了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用虚线的箭头示出了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
[0074]如图4所示,空调装置51具有压缩机52、四通阀53、热源侧热交换器54、节流装置55、负载侧热交换器56、热源侧风扇57、负载侧风扇58、以及控制装置59。利用制冷剂配管对压缩机52、四通阀53、热源侧热交换器54、节流装置55、以及负载侧热交换器56进行连接,由此形成制冷剂循环回路。
[0075]在控制装置59例如连接有压缩机52、四通阀53、节流装置55、热源侧风扇57、负载侧风扇58、以及各种传感器等。利用控制装置59对四通阀53的流路进行切换,从而对制冷运转与制热运转进行切换。热源侧热交换器54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而发挥作用,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而发挥作用。负载侧热交换器56在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而发挥作用,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冷凝器而发挥作用。
[0076]对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0077]从压缩机52排出的高压高温的气态的制冷剂经由四通阀53而流入至热源侧热交换器54,并通过与由热源侧风扇57供给的外部空气的热交换而冷凝,由此形成为高压的液态的制冷剂,进而该液态的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54流出。从热源侧热交换器54流出的高压的液态的制冷剂流入至节流装置55,并形成为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从节流装置55流出的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至负载侧热交换器56,并通过与由负载侧风扇58供给的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而蒸发,由此形成为低压的气态的制冷剂,进而该气态的制冷剂从负载侧热交换器56流出。从负载侧热交换器56流出的低压的气态的制冷剂经由四通阀53而被吸入至压缩机52。
[0078]对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0079]从压缩机52排出的高压高温的气态的制冷剂经由四通阀53而流入至负载侧热交换器56,并通过与由负载侧风扇58供给的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而冷凝,由此形成为高压的液态的制冷剂,进而该液态的制冷剂从负载侧热交换器56流出。从负载侧热交换器56流出的高压的液态的制冷剂流入至节流装置55,并形成为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从节流装置55流出的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至热源侧热交换器54,并通过与由热源侧风扇57供给的外部空气的热交换而蒸发,由此形成为低压的气态的制冷剂,进而该气态的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54流出。从热源侧热交换器54流出的低压的气态的制冷剂经由四通阀53而被吸入至压缩机52。
[0080]热源侧热交换器54以及负载侧热交换器56的至少一方采用热交换器I。在热交换器I作为蒸发器而发挥作用时,将热交换器I连接为使得制冷剂从层叠型集管2的分配流路12B流入至第一传热管3、且使得制冷剂从第一传热管3流入至层叠型集管2的汇合流路12C。S卩,在热交换器I作为蒸发器而发挥作用时,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从制冷剂配管流入至层叠型集管2的分配流路12B,气态的制冷剂从第一传热管3流入至层叠型集管2的汇合流路12C。另外,在热交换器I作为冷凝器而发挥作用时,气态的制冷剂从制冷剂配管流入至层叠型集管2的汇合流路12C,液态的制冷剂从第一传热管3流入至层叠型集管2的分配流路12B。
[0081]<热交换器的作用>
[0082]以下,对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作用进行说明。
[0083]在层叠型集管2中,在板状部件或者两侧包覆件24的、供流入至第一入口流路IIB的制冷剂通过的流路与供流入至第二入口流路12A的制冷剂通过的流路之间,形成有第一隔热狭缝31。因此,在层叠型集管2中,抑制了流入至第一入口流路IlB的制冷剂与流入至第二入口流路12A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0084]另外,为了降低在气态的制冷剂流入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压力损失,需要增大供流入至第一入口流路IlB的制冷剂通过的流路的流路面积。在如层叠型集管2那样形成有第一隔热狭缝31的情况下,抑制了流入至第一入口流路IlB的制冷剂与流入至第二入口流路12A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与此相应地,能够缩小供流入至第一入口流路IlB的制冷剂通过的流路与供流入至第二入口流路12A的制冷剂通过的流路的间隔,从而能够增大供流入至第一入口流路IlB的制冷剂通过的流路的流路面积,使层叠型集管2实现了高性能化。
[0085]另外,在层叠型集管2中,在第三板状部件23的流路23A与流路23B之间形成有第一隔热狭缝31。在第三板状部件23的流路23A具有与重力方向垂直的直线部23c、且使得制冷剂流入至直线部23c的两端之间并使其分流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分流的均匀性,需要加长直线部23c的长度。在如层叠型集管那样在流路23A与流路23B之间形成有第一隔热狭缝31的情况下,抑制了流入至第一入口流路IlB的制冷剂与流入至第二入口流路12A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与此相应地,能够缩小流路23A与流路23B的间隔,从而能够加长第三板状部件23的流路23A的直线部23c,提高了层叠型集管2的制冷剂分配的均匀性。
[0086]特别地,即使在过热的气态的制冷剂从第一传热管3流入至第一入口流路11B、且低温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从制冷剂配管流入至第二入口流路12A的状况下进行使用,在层叠型集管2中,也能抑制流入至第一入口流路IlB的制冷剂与流入至第二入口流路12A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0087]特别地,在作为空调装置51的热源侧热交换器54或者负载侧热交换器56而使用热交换器1、且当热交换器I作为蒸发器而发挥作用时将分配流路12B连接为使得制冷剂流出至第一出口流路IlA的情况下,在作为蒸发器而发挥作用时,在层叠型集管2中,抑制了流入至第一入口流路IlB的过热的气态的制冷剂与流入至第二入口流路12A的低温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另外,在作为冷凝器而发挥作用时,在层叠型集管2中,抑制了流入至第二出口流路12D的高温的气态的制冷剂与流入至第一出口流路IlA的过冷却的液态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了热交换器I的热交换性能,例如使空调装置51实现了高性能化。
[0088]特别是在现有的层叠型集管中,若以制冷剂量的削减、热交换器的节省空间化等为目的而将传热管从圆管变更为扁平管,则必须在与制冷剂的流入方向垂直的整周方向上实现大型化,但是,在层叠型集管2中,可以不在与制冷剂的流入方向垂直的整周方向上实现大型化,从而使得热交换器I实现了节省空间化。即,在现有的层叠型集管中,若将传热管从圆管变更为扁平管,则传热管内的流路截面积变小,传热管内所产生的压力损失增大,因此产生使形成分支流路的多个槽的角度间隔进一步细化、且增加路径数量(即传热管的根数)的需要,从而导致层叠型集管在与制冷剂的流入方向垂直的整周方向上变得大型化。另一方面,在层叠型集管2中,即使产生增加路径数量的需要,也只要增加第三板状部件23的个数即可,因此能够抑制层叠型集管2在与制冷剂的流入方向垂直的整周方向上变得大型化。此外,层叠型集管2并不限定于第一传热管3为扁平管的情况。
[0089]〈变形例一I>
[0090]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变形例一 I的、形成于第三板状部件的第一隔热狭缝的图。
[0091]如图5所示,在第三板状部件23的流路23A与流路23B之间形成的第一隔热狭缝31可以仅形成于流路23A与流路23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