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型集管、热交换器以及空调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947291阅读:来源:国知局
状部件间。以下,有时将多个两侧包覆件24— I?24 —5统称并记载为两侧包覆件24。此外,也可以使两侧包覆件24层叠于一部分板状部件之间,并通过其他方法对其他板状部件之间供给钎料。
[0091]在两侧包覆件24、且在如下区域形成有将两侧包覆件24贯通的流路24A,所述区域与在相对于制冷剂流入的一侧相邻地层叠的板状部件所形成的流路的制冷剂流出的区域对置。在层叠于第二板状部件22以及第三板状部件23的两侧包覆件24所形成的流路24A是圆形的贯通孔。在层叠于第一板状部件21与保持部件5之间的两侧包覆件24 — 5所形成的流路24A是内周面沿着第一传热管4的外周面的形状的贯通孔。
[0092]若对两侧包覆件24进行层叠,则流路24A作为第一出口流路IlA与分配流路12A的制冷剂隔离流路而发挥功能。在两侧包覆件24 — 5层叠于保持部件5的状态下,第一传热管4的端部可以从两侧包覆件24 — 5的表面突出,另外也可以不突出。在流路24A通过冲压加工等而形成的情况下,能够使加工简化并削减制造成本等。在包括两侧包覆件24在内的所有被钎焊接合的部件为相同的材质(例如,铝制)的情况下,能够统一进行钎焊接合而提尚生广率。
[0093]由于由两侧包覆件24形成制冷剂隔离流路,从而特别可靠地实现了从分支流路12b分支并流出的制冷剂彼此的隔离。另外,能够与每一个两侧包覆件24的厚度相应地确保直至流入到分支流路12b以及第一出口流路IlA为止的助行距离,从而提高了制冷剂分配的均匀性。另外,通过可靠地实现制冷剂彼此的隔离而提高了分支流路12b的设计自由度。
[0094]<第三板状部件的流路的形状>
[0095]图9及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形成于第三板状部件的流路的图。此外,在图9及图10中,用虚线示出了在相邻地层叠的部件所形成的流路的一部分。图9示出未层叠有两侧包覆件24的状态(图2及图3的状态)下的、形成于第三板状部件23的流路23A,图10示出层叠有两侧包覆件24的状态(图7及图8的状态)下的、形成于第三板状部件23的流路23A。
[0096]如图9及图10所示,将流路23A的第一直线部23a的制冷剂流出的区域的中心定义为第一直线部23a的上端23b,将第一直线部23a的上端23b与下端23c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直线距离LI。另外,将流路23A的第二直线部23d的制冷剂流出的区域的中心定义为第二直线部23d的下端23e,将第二直线部23d的下端23e与上端23f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直线距离L2。另外,将第一直线部23a的水力当量直径设为水力当量直径Del,将直线距离LI相对于水力当量直径Del的比率定义为直线比Ll/Del。另外,将第二直线部23d的水力当量直径设为水力当量直径De2,将直线距离L2相对于水力当量直径De2的比率定义为直线比L2/De2。将从流路23A的第一直线部23a的上端23b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量的、相对于从流路23A的第一直线部23a的上端23b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量与从流路23A的第二直线部23d的下端23e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量的和的比率定义为分配比R。
[0097]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形成于第三板状部件的流路的、第一直线部以及第二直线部的直线比与分配比的关系的图。此外,图11示出在直线比Ll/Del=直线比L2/De2的状态下,使流路23A的直线比Ll/Del ( = L2/De2)变化时从该流路23A流出的制冷剂所流入的下一个流路23A中的分配比R的变化。
[0098]如图11所示,分配比R以如下方式变化:直至直线比Ll/Del与直线比L2/De2达到10.0为止,分配比R增加,并且在所述直线比达到10.0以上时分配比R变为0.5。若直线比Ll/Del与直线比L2/De2不足10.0,则连接部23k、231不与重力方向平行,由此使得制冷剂在产生偏流的状态下流入至下一个流路23A的第三直线部23g,从而导致分配比R未达到 0.5o
[0099]图12及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形成于第三板状部件的流路的、第一直线部以及第二直线部的直线比与热交换器的AK值的关系的图。此外,图12示出使直线比Ll/Del ( = L2/De2)变化时的热交换器I的AK值的变化。图13示出使直线比Ll/Del ( = L2/De2)变化时的热交换器I的有效AK值的变化。AK值是热交换器I的导热面积A [m2]与热交换器I的热通过率K [J/ (S-Hi2-K)]的乘积值,有效AK值是由AK值与上述的分配比R的乘积值而定义的值。有效AK值越高,则热交换器I的性能越高。
[0100]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直线比Ll/Del与直线比L2/De2越大,则第一传热管4的排列间隔越宽,即第一传热管4的根数减少,热交换器I的AK值减小。因此,如图13所示,有效AK值以如下方式变化:直至直线比Ll/Del与直线比L2/De2达到3.0为止,有效AK值增加,并且在所述直线比达到3.0以上时有效AK值一边降低减小量一边减小。S卩,通过使直线比Ll/Del与直线比L2/De2达到3.0以上,能够维持有效AK值、即热交换器I的性能。
[0101]如图9及图10所示,将从流路23A的制冷剂流入的区域的中心、即开口部23j的中心23m到第三直线部23g的端部23h以及端部23i的距离分别定义为直线距离L3、L4。将第三直线部23g的从开口部23 j的中心23m到第三直线部23g的端部23h的流路的水力当量直径设为水力当量直径De3,将直线距离L3相对于水力当量直径De3的比率定义为直线比L3/De3。将第三直线部23g的从开口部23j的中心23m到第三直线部23g的端部23i的流路的水力当量直径设为水力当量直径De4,将直线距离L4相对于水力当量直径De4的比率定义为直线比L4/De4。
[0102]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形成于第三板状部件的流路的、第三直线部的直线比与分配比的关系的图。此外,图14示出在直线比L3/De3 =直线比L4/De4的状态下,使直线比L3/De3( = L4/De4)变化时该流路23A中的分配比R的变化。
[0103]如图14所示,分配比R以如下方式变化:直至直线比L3/De3与直线比L4/De4达到1.0为止,分配比R增加,并且在所述直线比达到1.0以上时分配比R变为0.5。若直线比L3/De3与直线比L4/De4不足1.0,则受到如下影响:连接部23k的与第三直线部23g的端部23h连通的区域和连接部231的与第三直线部23g的端部23i连通的区域以相对于重力方向的方向不同的方式弯折,从而使得分配比R未达到0.5。S卩,通过使直线比L3/De3与直线比L4/De4达到1.0以上,能够进一步提高制冷剂分配的均匀性。
[0104]如图9及图10所示,将连接部23k的中心线与第三直线部23g的中心线的角度定义为角度Θ I,将连接部231的中心线与第三直线部23g的中心线的角度定义为角度Θ 2。
[0105]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形成于第三板状部件的流路的、连接部的弯折角度与分配比的关系的图。此外,图15示出在角度Θ1=角度Θ 2的状态下,使角度Θ I (=角度Θ 2)变化时该流路23A中的分配比R的变化。
[0106]如图15所示,角度Θ1与角度Θ 2越接近90°,则分配比R越接近0.5。S卩,通过使角度Θ1与角度Θ 2增大,能够进一步提高制冷剂分配的均匀性。特别是如图6所示,在流路23A构成为第一直线部23a的下端23c接近第三直线部23g的端部23h、且第二直线部23d的上端23f接近第三直线部23g的端部23i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了制冷剂分配的均匀性。
[0107]<热交换器的使用方式>
[0108]以下,对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使用方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0109]此外,以下虽然对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用于空调装置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这种情况,例如也可以用于具有制冷剂循环回路的其他制冷循环装置。另外,虽然对空调装置是切换制冷运转与制热运转的装置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这种情况,也可以仅进行制冷运转或者制热运转。
[0110]图16是示出应用了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空调装置的结构的图。此外,在图16中,由实线的箭头示出了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由虚线的箭头示出了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
[0111]如图16所示,空调装置51具有压缩机52、四通阀53、热源侧热交换器54、节流装置55、负载侧热交换器56、热源侧风扇57、负载侧风扇58以及控制装置59。利用制冷剂配管将压缩机52、四通阀53、热源侧热交换器54、节流装置55以及负载侧热交换器56连接,由此形成制冷剂循环回路。
[0112]在控制装置59例如连接有压缩机52、四通阀53、节流装置55、热源侧风扇57、负载侧风扇58以及各种传感器等。利用控制装置59切换四通阀53的流路,由此对制冷运转与制热运转进行切换。热源侧热交换器54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而发挥作用,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而发挥作用。负载侧热交换器56在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而发挥作用,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冷凝器而发挥作用。
[0113]对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0114]从压缩机52排出的高压高温的气态的制冷剂经由四通阀53而流入至热源侧热交换器54,并因与由热源侧风扇57供给的外部空气的热交换而冷凝,从而成为高压的液态的制冷剂,进而该液态的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54流出。从热源侧热交换器54流出的高压的液态的制冷剂流入至节流装置55,并成为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从节流装置55流出的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至负载侧热交换器56,并因与由负载侧风扇58供给的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而蒸发,从而成为低压的气态的制冷剂,进而该气态的制冷剂从负载侧热交换器56流出。从负载侧热交换器56流出的低压的气态的制冷剂经由四通阀53而被吸入至压缩机52。
[0115]对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0116]从压缩机52排出的高压高温的气态的制冷剂经由四通阀53而流入至负载侧热交换器56,并因与由负载侧风扇58供给的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而冷凝,从而成为高压的液态的制冷剂,进而该液态的制冷剂从负载侧热交换器56流出。从负载侧热交换器56流出的高压的液态的制冷剂流入至节流装置55,并成为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从节流装置55流出的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至热源侧热交换器54,并因与由热源侧风扇57供给的外部空气的热交换而蒸发,从而成为低压的气态的制冷剂,进而该气态的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54流出。从热源侧热交换器54流出的低压的气态的制冷剂经由四通阀53而被吸入至压缩机52。
[0117]热源侧热交换器54以及负载侧热交换器56的至少任一方采用热交换器I。在热交换器I作为蒸发器而发挥作用时,将热交换器I连接为使得制冷剂从层叠型集管2流入、且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