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管机、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及出风控制方法_2

文档序号:9725180阅读:来源:国知局
焊或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到外壳体上,使得固定更牢固、结构更加简单,操作起来更加方便。
[0043]优选地,本发明的风管机为水平放置(安装是水平安装的),侧出风口1位于外壳体的左侧面,可通过其进行侧出风;下出风口 13位于外壳体的下侧面,可通过其进行下出风。当然也也可以将风管机竖直放置(安装方向为竖直方向),安装方式可根据安装位置及空间大小而定。
[0044]优选地,在所述风管机的进风口处15还设置有过滤网9,能够对进入风管机中的气流进行过滤作用。
[0045]优选地,在过滤网9和风机部件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蒸发器8,使得气流在蒸发器中起到蒸发吸热对被降温部件产生降温的作用。蒸发器形状和安装角度有多种(如,直排型、V字形、竖直安装、倾斜安装等)。
[004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前述的风管机。通过包括前述的风管机能够使得空调系统实现在多个位置、多个角度进行出风,通过设置可活动的导流板能将所述出风空间分隔成多个不同出风风道且使得风机部件与所述不同出风风道切换连通,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换风道而进行选择式的出风,增强了风管机的可控可调节性能。
[004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风管机出风控制方法,其针对前述的风管机,根据不同的需求情况,对所述风管机的出风方向进行切换控制。通过针对前述的风管机进行能够实现在多个位置、多个角度进行出风,通过设置可活动的导流板能将所述出风空间分隔成多个不同出风风道且使得风机部件与所述不同出风风道切换连通,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换风道而进行选择式的出风,增强了风管机的可控可调节性能。
[0048]优选地,当需要进行制冷出风时,控制所述导流板4摆动至与所述外壳体2的下侧面24或与所述风机部件的下风机壳体10相接触,使得制冷冷风经由所述侧出风风道12从所述侧出风口 1吹出。这是制冷出风的优选控制方式,实现了制冷冷风从侧出风口吹出的目的。
[0049]优选地,当需要进行制热出风时,控制所述导流板4摆动至与所述壳体2的上侧面23或与所述风机部件的上风机壳体5相接触,使得制热冷风经由所述下出风风道从所述下出风口 13吹出。这是制冷出风的优选控制方式,实现了制热热风从下出风口吹出的目的。
[0050]能够通过上述彼此配合的机构改变风管机的风道,使风管机具备制冷侧出风,制热下出风的出风效果。
[0051]下面介绍一下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0052]如图1-2所示,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能够变换风道改变出风方向的风管机。它主要由:回风口过滤网9;蒸发器8;贯流风机部件(包括贯流风叶7、上风机壳体5和下风机壳体10);导流板4(包括第一段41和第二段42);整机壳体2(或称外壳体)和侧出风口 1、下出风口13等零部件构成。
[0053]各零部件结构与组合关系(见图1)如下:
[0054]1.过滤网9安装在风管机进风口 ;
[0055]2.蒸发器8安装在回风侧,蒸发器形状和安装角度有多种(如,直排型、V字形、竖直安装、倾斜安装等)(接水盘按常规设计安装即可,图中未画出);
[0056]3.贯流风叶7、上下风机壳体5&10(也称作上、下蜗壳)共同组成本方案中风管机的风机部件;其中,上下蜗壳5&10均固定连接在外壳体2上;其开口的吸风口面向蒸发器8;出风口朝向导流板4;上下蜗壳与风叶7接近的地方各设有一个蜗舌6和11(蜗舌的朝向需要与风叶的转向相配合,本方案中的蜗舌方向配合风叶逆时针旋转;当然,也可以设计成顺时针方向旋转);
[0057]4.可上下摆动的导流板4的第二段42能够与风机壳体5&10或者外壳体2接触配合,形成风道;当导流板4的第二段42与上风机壳体5或者外壳体2上侧内壁面接触配合时,该风管机形成下出风风道12(如图1所示);当导流板4的第二段42与下风机壳体10或者外壳体2下侧内壁面接触配合时,该风管机形成侧出风风道3(如图2所示);(导流板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直线型(A)或者流线型(B)进行具体设计)
[0058]5.导流板4的第一段41通过导流板固定件14安装在外壳体2上;
[0059](要求导流板4的第一段41通过导流板固定件14固定安装以后,侧出风风道3与下出风风道12之间不会有漏风现象);
[0060]图中导流板仅画出了一种曲弧状钣金,实际可设置成流线型结构,且导流板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其侧面形状还可设计成如下图中的“人”字状(此种形状可省去导流板固定块,直接点焊或螺钉连接);
[0061]6.在侧出风风道3尽头的外壳体2上设置有侧出风口 1;下出风风道12尽头的外壳体2上设置有下出风口 13;当风管机水平放置时(安装是水平安装的),侧出风口 1在侧面,可进行侧出风;下出风口 13在下面,可进行下出风;
[0062]工作原理
[0063]如图1图2所示,本方案中的风管机采用吸风式回风;当需要进行侧出风时,导流板4的第二段42与下风机壳体10或者外壳体2下侧内壁面接触配合,形成侧出风风道3;将风机吹出来的风导向侧出风口 1(该方式适合制冷时的情况);当需要进行下出风时,导流板4的第二段42与上风机壳体5或者外壳体2上侧内壁面接触配合,形成下出风风道12;此时风被引到下出风口 13吹出(该方式适合制热时的情况)。
[0064]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006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风管机,其包括外壳体(2),进风口(15)和出风口,所述外壳体(2)内部设置有风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为至少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壳体(2)上且远离所述进风口(15)的不同位置,且所述外壳体(2)内部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位置为出风空间,并且在所述出风空间位置还设置有可活动的能将所述出风空间分隔成多个不同出风风道且使得风机部件与所述不同出风风道切换连通的导流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不同出风风道的个数与所述出风口的个数相对应,且每个不同的出风风道与其对应的出风口之间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出风风道之间能通过所述导流板(4)的分隔而形成彼此相对的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包括左侧面(21)、右侧面(22)、上侧面(23)和下侧面(24),所述出风口包括侧出风口(1)和下出风口(13),且所述侧出风口(1)设置于所述左侧面(21)上,所述下出风口(13)设置于所述下侧面(24)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出风风道包括与所述侧出风口(1)相连通的侧出风风道(3)和与所述下出风口(13)相连通的下出风风道(12)。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4)包括第一段(41)和第二段(42),所述第一段(4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外壳体(2)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段(42)之间活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段(42)可绕着其与第一段(41)的连接处摆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4)的第一段(41)通过导流板固定件(14)固定在所述外壳体(2)上,第二段(42)与所述外壳体(2)或与所述风机部件的风机壳体相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4)的第二段(42)通过摆动的方式与所述外壳体(2)的上侧面或下侧面相接触。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壳体包括上风机壳体(5)和下风机壳体(10),所述导流板(4)的第二段(42)通过摆动的方式与所述上风机壳体(5)或所述下风机壳体(10)接触。10.根据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4)的第二段(42)截面形状为直线型或者流线型。11.根据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4)的第一段(41)截面形状为“人”字形状,通过焊接或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外壳体(2)上。12.—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之一所述的风管机。13.—种风管机出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权利要求1-11之一所述的风管机,根据不同的需求情况,对所述风管机的出风方向进行切换控制。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风管机出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需要进行制冷出风时,且当外壳体包括下侧面、风机部件包括下风机壳体、出风口包括侧出风口时,控制所述导流板(4)摆动至与所述外壳体(2)的下侧面(24)或与所述风机部件的下风机壳体(10)相接触,使得制冷冷风经由侧出风口( 1)吹出。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风管机出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需要进行制热出风时,且当外壳体包括上侧面、风机部件包括上风机壳体、出风口包括下出风口时,控制所述导流板(4)摆动至与所述壳体(2)的上侧面(23)或与所述风机部件的上风机壳体(5)相接 触,使得制热冷风经由下出风口( 13)吹出。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管机,其包括外壳体(2),进风口(15)和出风口,所述壳体(2)内部设置有风机部件,其中所述出风口为至少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壳体(2)上且远离所述进风口(15)的不同位置,且所述外壳体(2)内部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位置为出风空间,并且在所述出风空间位置还设置有可活动的能将所述出风空间分隔成多个不同出风风道且使得风机部件与所述不同出风风道切换连通的导流板(4)。通过本发明能够在多个位置进行出风,并且还能使得风机部件与所述不同出风风道切换连通,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换风道而进行选择式的出风,增强了风管机的可控可调节性能。本发明还涉及具有风管机的空调系统及出风控制方法。
【IPC分类】F24F13/20, F24F1/00, F24F13/14, F24F13/08, F24F13/02
【公开号】CN105485765
【申请号】CN201510918307
【发明人】魏亮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