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热回收芯体的支承元件构造及其热回收机组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8696214阅读:来源:国知局
过滤器滑道第二侧壁8-9-5-22,该两侧壁之间借由前述的第二斜边壁形成第二过滤器滑道底部8-9-5-21。
[0192]第一过滤器滑道的第一侧壁的构造是:以支承元件的中空通道的第一斜边壁与第二斜边壁交汇点O为顶点,沿着所述第二斜边壁8-9-5-21延伸形成侧壁,其正面设置的是芯体滑道第一侧壁8-9-5-31,该芯体滑道第一侧壁的背面为第一过滤器滑道8-9-5-1的过滤器滑道第一侧壁8-9-5-13,该过滤器滑道第一侧壁上设置过滤器滑道第一密封条钳口8-9-5-131,该过滤器滑道第一密封条钳口上配置过滤器滑道钳口缩颈8-9-5-131-1,借此形成密封条钳口的密封条安装腔8-9-5-131-10,该密封条安装腔用于容置密封元件的安装基部。
[0193]第二过滤器滑道的第一侧壁的构造是:以支承元件的中空通道的第一斜边壁与第二斜边壁交汇点O为顶点,沿着所述第一斜边壁8-9-5-11延伸形成侧壁,其正面设置的是芯体滑道第二侧壁8-9-5-32,该芯体滑道第二侧壁的背面为第二过滤器滑道8-9-5-2的过滤器滑道第一侧壁8-9-5-23,该过滤器滑道第一侧壁上设置过滤器滑道第一密封条钳口8-9-5-231,该过滤器滑道第一密封条钳口上配置过滤器滑道钳口缩颈8-9-5-231-1,借此形成密封条钳口的密封条安装腔8-9-5-231-10,该密封条安装腔用于容置密封元件的安装基部。
[0194]第一、第二过滤器滑道第二侧壁的构造:在支承元件的中空通道的第一、第二斜边壁底端,也就是该第一斜边壁8-9-5-11与第一颈部侧壁8-9-41的交汇部侧伸设置第一过滤器滑道第二侧壁8-9-5-12。
[0195]该第二斜边壁8-9-5-21与第二颈部侧壁8_9_42的交汇部侧伸设置第二过滤器滑道第二侧壁8-9-5-22。
[0196]该第一、第二过滤器滑道第二侧壁8-9-5-12、8-9-5-22与所述第一、第二过滤器滑道第一侧壁8-9-5-13、8-9-5-23相互对应,形成容板式过滤器可以沿着该过滤器滑道插入的通道。
[0197]所述过滤器滑道第二侧壁可以为直板构造,形成本案的一种密封构造实施例,如图 2、2a。
[0198]又一实施例的所述过滤器滑道第二侧壁构造形成本案的又一种密封构造实施例,如图1、la_ld,第一过滤器滑道和第二过滤器滑道构造对应相同,具体描述:
[0199]所述第一过滤器滑道第二侧壁上设置第一过滤器滑道第二密封条钳口 8-9-5-121该第一过滤器滑道第二密封条钳口上配置过滤器滑道钳口缩颈8-9-5-121-1,借此形成密封条钳口的密封条安装腔8-9-5-121-10,该密封条安装腔用于容置密封条的安装基部。
[0200]所述第二过滤器滑道第二侧壁上设置第二过滤器滑道第二密封条钳口 8-9-5-221该第一过滤器滑道第二密封条钳口上配置过滤器滑道钳口缩颈8-9-5-221-1,借此形成密封条钳口的密封条安装腔8-9-5-221-10,该密封条安装腔用于容置密封条的安装基部。
[0201]由此,可以实现形成支承元件对芯体和过滤器的双密封构造。
[0202]所述的密封元件,参见图8、8a,所述的密封元件也称密封条,用于安装在支承元件的密封条钳口上,形成密封构造。
[0203]所述的密封元件具有密封条安装基部10-1,邻接该密封条安装基部设置密封条冠部10-2。所述密封条安装基部可以用已有技术形成能够插入支承元件的密封条钳口的构造,用于与支承元件的密封条钳口的密封条安装腔匹配结合。
[0204]所述密封条冠部10-2设置为植在密封条安装基部的蓬松体,包括但不限于毛刷状的竖毛或毛毡。
[0205]一般可知,密封元件的密封条冠部竖毛部分过大会影响到芯体向滑道的推进;而过小又不能“溢”出钳口,会影响到密封效果。
[0206]进一步,所述密封条冠部的高度h设置为密封条安装基部高度hi的I倍或2倍或3倍或2-3倍之间。
[0207]由此,所述密封条冠部的蓬松体用于通过前述芯体滑道钳口缩颈卡住密封元件的安装基部后能够“溢”出钳口,这样,当芯体沿滑道推进时,密封元件受到芯体挤压时,密封元件能够实现如“毛毡垫”般铺溢在滑道上的密封“毛毡”层的技术效果,还可有效降低机组的噪音,为机组运行更稳定提供保障。
[0208]由此,前述的各种支承元件的型材构造与前述架体元件的第一或第二端边框部的第一或第二或第三装配边框结合,提供了不同实施例的热回收芯体支撑构造单元。用于实现芯体安装架的限位、对准构造。
[0209]前述支承元件的通过提供支承元件的芯体滑道夹角的构造配置,由此提供了适配安装正四面体棱柱状芯体或六面体棱柱状芯体的不同实施例的支撑构造单元,可有效提高本案的产业化适用能力。
[0210]前述架体元件的配置实现了一体式和分体式构造,还有可调节和不可调节位置的构造,由此提供了不同实施例的支撑构造组件。
[0211]前述支承元件的通过配置单密封结构和双密封结构的支承元件型材构造,由此进一步提供了不同实施例的支撑构造组件。为实现防止气流短路,解决排风污染新风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0212]前述的支撑构造组件的构效还在于提供了板式热回收机组其中的热回收芯体拆装方便的工装构造,包括但不限于限位、对准构造、架体元件的一体式和分体式构造,还有可调节和不可调节位置的构造等,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机组的装配效率。
[0213]进一步,提供所述板式热回收机组的接线盒的扣合快装构造。进一步提高机组整体的装配效率。
[0214]所述接线盒的扣合快装构造,也称盒体或门体的扣合快装构造。它也适用于包括检修门、检修窗这样的类似部位。所述接线盒设置按一般已有技术配置在机箱本体2上,故在机组图示中未标示。检修门205在机箱本体2上配置。
[0215]所述盒体或门体的扣合快装构造12,包括接线盒母本体12-1和扣盖子本体12-2,所述的接线盒母本体12-1上具有第一、第二装配子沿口 12-1-1、12-1-2,在该第一、第二装配子沿口上分别配置第一、第二扣合孔12-1-10、12-1-20。
[0216]所述的扣盖子本体12-2上具有第一、第二装配母沿口 12-2-1、12-2-2,在该第一、第二装配母沿口上分别配置第一、第二扣合凸起12-2-10、12-2-20。
[0217]上述的第一、第二扣合凸起设置凸起半球弧面12-2-101和凸起竖直平面12-2-102,凸起半球弧面用于引导凸起快速认入扣合孔,凸起竖直平面用于让认入扣合孔的凸起卡在孔里,不滑出。
[0218]前述的支撑构造组件结合所述接线盒的扣合快装构造的构效在于提供了板式热回收机组中的热回收芯体拆装方便、检修窗、接线盒等常见开和部位的的快捷扣合工装构造,以此构效可以有效提高机组的装配效率。
[0219]详细说明的较佳实施例之后,熟悉该项技术人士可清楚的了解,在不脱离下述申请专利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修改,且本案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实施例的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板式热回收芯体的支承元件构造,所述支承元件包括基板、颈部、冠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元件基板(8-9-3)上具有支承元件对位凸起(8-9-3-1);所述支承元件颈部(8-9-4):沿所述支承元件基板向上为支承元件的中空通道(8-9-0),该支承元件中空通道其中具有形成支承元件颈部的部分,该支承元件颈部的第一颈部侧壁(8-9-41)与第二颈部侧壁(8-9-42)平行对应,且垂直于支承元件基板;所述第一颈部侧壁与第二颈部侧壁之间的预设间距宽度(8-9-4b),用于与架体元件的各个装配框边上的限位槽口(8-1-b)匹配适应;所述支承元件冠部(8-9-5):所述支承元件冠部是由第一过滤器滑道(8-9-5-1)和第二过滤器(8-9-5-2)以及芯体滑道(8-9-5-3)构成;所述第一过滤器滑道和第二过滤器滑道构造相同,分别设置在芯体滑道的两侧;所述芯体滑道(8-9-5-3)是以支承元件中空通道中的第一斜边壁(8-9-5-11)与第二斜边壁(8-9-5-21)交汇点为顶点,沿着所述第二斜边壁延伸,设置芯体滑道第一侧壁(8-9-5-31);沿着所述第一斜边壁延伸设置芯体滑道第二侧壁(8-9-5-32);所述芯体滑道第一侧壁与芯体滑道第二侧壁形成容芯体沿此滑入的通道;在芯体滑道第一侧壁上设置芯体滑道第一密封条钳口(8-9-5-311),在芯体滑道第二侧壁上设置芯体滑道第二密封条钳口(8-9-5-321);所述芯体滑道第一侧壁与芯体滑道第二侧壁交汇所成的夹角称为芯体滑道夹角,该芯体滑道夹角预设角度,用于与热回收芯体的侧棱包角角度匹配适应;所述第一过滤器滑道(8-9-5-1)的构成是:它具有第一过滤器滑道第一侧壁(8-9-5-13),第一过滤器滑道第二侧壁(8-9-5-12),该两侧壁之间借由前述的第一斜边壁形成第一过滤器滑道底部(8-9-5-11);所述第二过滤器滑道(8-9-5-2)的构成是:它具有第二过滤器滑道第一侧壁(8-9-5-23),第二过滤器滑道第二侧壁(8-9-5-22),该两侧壁之间借由前述的第二斜边壁形成第二过滤器滑道底部(8-9-5-21);第一过滤器滑道的第一侧壁的构造是:以支承元件的中空通道的第一斜边壁与第二斜边壁交汇点为顶点,沿着所述第二斜边壁(8-9-5-21)延伸形成侧壁,其正面设置的是芯体滑道第一侧壁(8-9-5-31),该芯体滑道第一侧壁的背面为第一过滤器滑道(8-9-5-1)的过滤器滑道第一侧壁(8-9-5-13),该过滤器滑道第一侧壁上设置过滤器滑道第一密封条钳口(8-9-5-131);第二过滤器滑道的第一侧壁的构造是:以支承元件的中空通道的第一斜边壁与第二斜边壁交汇点为顶点,沿着所述第一斜边壁(8-9-5-11)延伸形成侧壁,其正面设置的是芯体滑道第二侧壁(8-9-5-32),该芯体滑道第二侧壁的背面为第二过滤器滑道(8-9-5-2)的过滤器滑道第一侧壁(8-9-5-23),该过滤器滑道第一侧壁上设置过滤器滑道第一密封条钳口(8-9-5-231);所述第一、第二过滤器滑道的第二侧壁的构造:在支承元件的中空通道的第一、第二斜边壁底端,也就是该第一斜边壁(8-9-5-11)与第一颈部侧壁(8-9-41)的交汇部侧伸设置第一过滤器滑道第二侧壁(8-9-5-12);该第二斜边壁(8-9-5-21)与第二颈部侧壁(8-9-42)的交汇部侧伸设置第二过滤器滑道第二侧壁(8-9-5-22);该第一、第二过滤器滑道第二侧壁(8-9-5-12、8-9-5-22)与所述第一、第二过滤器滑道第一侧壁(8-9-5-13、8-9-5-23)相互对应,形成容板式过滤器沿着该过滤器滑道插入的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热回收芯体的支承元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过滤器滑道的第二侧壁分别设置为直板构造;或,所述第一、第二过滤器滑道的第二侧壁分别设置为:所述第一过滤器滑道第二侧壁上设置第一过滤器滑道第二密封条钳口(8-9-5-121),所述第二过滤器滑道第二侧壁上设置第二过滤器滑道第二密封条钳口(8-9-5-2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热回收芯体的支承元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滑道(8-9-5-3)的芯体滑道第一、第二密封条钳口构造相同,各密封条钳口上均配置芯体滑道钳口缩颈(8-9-5-321-1),借此形成密封条钳口的密封条安装腔(8-9-5-321-10),该密封条安装腔用于容置密封元件(10)的密封条安装基部(10-1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