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圆筒混合机变径式进料漏斗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52044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用圆筒混合机变径式进料漏斗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设计与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矿用圆筒混合机变径式进料漏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圆筒混合机是烧结、球团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可用于矿石原料的混合、制粒、滚煤等多种场合,应满足烧结机对原料的相关要求。大型圆筒混合机广泛应用于各大烧结厂,例如:可将圆筒混合机用于氧化铜湿法冶炼。氧化铜矿石可以通过输送装置进入到圆筒混合机筒体内。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输送带输送物料,但是本应用背景要求氧化铜矿石快速、均匀进入圆筒混合机筒体并与硫酸混合,输送带就存在一个较严重的技术缺陷:不可避免硫酸对筒节连接处及衬板缝隙和皮带机的损伤;而且输送带输送物料不够快速,输送物料也不均匀;进料时落料冲击大,粉尘多。
[0003]皮带输送装置通常还配套使用另一装置一一 “进料罩”。具体说明如下:通常,混合料的进料由皮带机通过进料罩(参见图2、图3)将料送入圆筒混合机的进料端,再通过圆筒混合机筒体的旋转,使得物料在圆筒混合机筒体内呈螺旋状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使混合料形成“滚落”状,从而完成物料的混合、湿润、制粒、混匀后通过圆筒混合机排矿端的出料罩(见图4、图5)排到另一皮带输送机上。
[0004]申请号为200820159347.0的中国专利文件披露了一种倾斜布置的直筒型给料漏斗,但是其仍存在一些技术缺陷亟待改善。
[0005]如何保证物料快速、均匀进入圆筒混合机筒体与硫酸混合是主要难点,为此人们期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更好的矿用圆筒混合机变径式进料漏斗装置,以满足相关工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更好的矿用圆筒混合机变径式进料漏斗
目.ο
[0007]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用圆筒混合机变径式进料漏斗装置,布置在矿用圆筒混合机上游,用于将矿石输送到圆筒混合机筒体内;其特征在于:其构成如下:分料漏斗1、上漏斗2、中漏斗3、漏斗连接段4、下漏斗5 ;其中:
[0008]分料漏斗I布置在整个装置的最上部,分料漏斗I下部连接布置有倾斜的输送段,输送段依次为上漏斗2、中漏斗3、漏斗连接段4、下漏斗5这四者依次顺序从上到下连接为一体且内腔顺序连通;其中;上漏斗2和中漏斗3均为纵剖面是直角梯形的筒形结构且其直角边靠近下方布置;
[0009]顺序连接为一体的上漏斗2和中漏斗3中,上漏斗2的上部底面横截面内腔最大尺寸为900mm ;中漏斗3的下部底面横截面内腔最大尺寸为500mm ;漏斗连接段4上部连接着中漏斗3,漏斗连接段4和下漏斗5的横截面内腔最大尺寸为500mm ;
[0010]由上漏斗2、中漏斗3、漏斗连接段4、下漏斗5顺序连接构成的整个输送段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0±5°。
[0011]所述下漏斗5的下部用于连通矿用圆筒混合机的出口为竖直开口的出口 ;
[0012]由上漏斗2、中漏斗3、漏斗连接段4、下漏斗5顺序连接构成的整个输送段的轴线长度为5012±20_。
[0013]由上漏斗2、中漏斗3、漏斗连接段4、下漏斗5顺序连接构成的整个输送段的内壁上还铺设有衬板防护层;
[0014]在分料漏斗I下部连接布置着的输送段共有2-6处,构成共用分料漏斗I的多分支进料漏斗装置,参见图1,只画出一个完整的输送段简图。
[0015]本实用新型对应的典型应用背景中,要求氧化铜矿石快速、均匀地经由本实用新型进入圆筒混合机筒体以与硫酸混合,根据工艺接口要求和现场布局采用图1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优点如下:
[0016]I)使氧化铜矿石能够更快速地和硫酸进彳丁反应;加快了反应时间提尚了效率;2)能很好地避免硫酸对筒节连接处及衬板缝隙和作为传统进料装置的皮带机的损伤;3)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变径式进料漏斗进料明显比采用皮带机进料更直接更快速,进料也明显更均匀;4)本实用新型大大控制了采用皮带运输机必然会出现的落料冲击而引起的进料灰尘;5)本实用新型所述进料漏斗的结构形式决定了相应的进料方式比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进料罩(参见图2、图3)进料明显更节省成本,相关结构件的重量更轻;
[0017]根据以往设计经验,新型给料漏斗装置采用了比以前更大、更科学的倾斜角度(50±5°,参见图1),使物料快速均匀下落;为了改善摩擦,增加耐用度还在进料漏斗装置输送段的内壁上铺设衬板防护层以提高漏斗的使用寿命,起到了增产减耗的作用。
[00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图1为矿用圆筒混合机变径式进料漏斗装置结构原理示意简图;
[0021]图2为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进料罩的主视图;
[0022]图3为对应图2的左视图;
[0023]图4为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出料罩的主视图;
[0024]图5为对应图4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附图及附图标记含义说明:
[0026]图1-5中,薄壁件(包括筒形件)的厚度都采用的简化画法,省略了剖面线,仅仅为示意简图;参照业内的行业惯例和现有技术资料仍可清楚无意义的理解相关结构。
[0027]实施例1
[0028]一种矿用圆筒混合机变径式进料漏斗装置,布置在矿用圆筒混合机上游,用于将矿石输送到圆筒混合机筒体内;其构成如下:分料漏斗1、上漏斗2、中漏斗3、漏斗连接段4、下漏斗5 ;其中:
[0029]分料漏斗I布置在整个装置的最上部,分料漏斗I下部连接布置有倾斜的输送段,输送段依次为上漏斗2、中漏斗3、漏斗连接段4、下漏斗5这四者依次顺序从上到下连接为一体且内腔顺序连通;其中;上漏斗2和中漏斗3均为纵剖面是直角梯形的筒形结构且其直角边靠近下方布置;
[0030]顺序连接为一体的上漏斗2和中漏斗3中,上漏斗2的上部底面横截面内腔最大尺寸为900mm ;中漏斗3的下部底面横截面内腔最大尺寸为500mm ;漏斗连接段4上部连接着中漏斗3,漏斗连接段4和下漏斗5的横截面内腔最大尺寸为500mm ;
[0031]由上漏斗2、中漏斗3、漏斗连接段4、下漏斗5顺序连接构成的整个输送段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0±5°。
[0032]所述下漏斗5的下部用于连通矿用圆筒混合机的出口为竖直开口的出口 ;
[0033]由上漏斗2、中漏斗3、漏斗连接段4、下漏斗5顺序连接构成的整个输送段的轴线长度为5012±20_。
[0034]由上漏斗2、中漏斗3、漏斗连接段4、下漏斗5顺序连接构成的整个输送段的内壁上还铺设有衬板防护层;
[0035]在分料漏斗I下部连接布置着的输送段共有2-6处,构成共用分料漏斗I的多分支进料漏斗装置,参见图1,只画出一个完整的输送段简图。
[0036]本实施例对应的典型应用背景中,要求氧化铜矿石快速、均匀地经由本实施例进入圆筒混合机筒体以与硫酸混合,根据工艺接口要求和现场布局采用图1结构。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结构,优点如下:
[0037]I)使氧化铜矿石能够更快速地和硫酸进行反应;加快了反应时间提高了效率;2)能很好地避免硫酸对筒节连接处及衬板缝隙和作为传统进料装置的皮带机的损伤;3)采用本实施例所述变径式进料漏斗进料明显比采用皮带机进料更直接更快速,进料也明显更均匀;4)本实施例大大控制了采用皮带运输机必然会出现的落料冲击而引起的进料灰尘;5)本实施例所述进料漏斗的结构形式决定了相应的进料方式比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进料罩(参见图2、图3)进料明显更节省成本,相关结构件的重量更轻;
[0038]根据以往设计经验,新型给料漏斗装置采用了比以前更大、更科学的倾斜角度(50±5°,参见图1),使物料快速均匀下落;为了改善摩擦,增加耐用度还在进料漏斗装置输送段的内壁上铺设衬板防护层以提高漏斗的使用寿命,起到了增产减耗的作用。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主权项】
1.一种矿用圆筒混合机变径式进料漏斗装置,布置在矿用圆筒混合机上游,用于将矿石输送到圆筒混合机筒体内;其特征在于:其构成如下:分料漏斗(1)、上漏斗(2)、中漏斗(3)、漏斗连接段(4)、下漏斗(5);其中: 分料漏斗(I)布置在整个装置的最上部,分料漏斗(I)下部连接布置有倾斜的输送段,输送段依次为上漏斗(2)、中漏斗(3)、漏斗连接段(4)、下漏斗(5)这四者依次顺序从上到下连接为一体且内腔顺序连通;其中;上漏斗(2)和中漏斗(3)均为纵剖面是直角梯形的筒形结构且其直角边靠近下方布置; 顺序连接为一体的上漏斗(2)和中漏斗(3)中,上漏斗(2)的上部底面横截面内腔最大尺寸为900mm ;中漏斗(3)的下部底面横截面内腔最大尺寸为500mm ;漏斗连接段(4)上部连接着中漏斗(3),漏斗连接段(4)和下漏斗(5)的横截面内腔最大尺寸为500_; 由上漏斗(2)、中漏斗(3)、漏斗连接段(4)、下漏斗(5)顺序连接构成的整个输送段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0±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矿用圆筒混合机变径式进料漏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漏斗(5)的下部用于连通矿用圆筒混合机的出口为竖直开口的出口 ; 由上漏斗(2)、中漏斗(3)、漏斗连接段(4)、下漏斗(5)顺序连接构成的整个输送段的轴线长度为5012±20mm。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矿用圆筒混合机变径式进料漏斗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上漏斗(2)、中漏斗(3)、漏斗连接段(4)、下漏斗(5)顺序连接构成的整个输送段的内壁上还铺设有衬板防护层; 在分料漏斗(I)下部连接布置着的输送段共有2-6处,构成共用分料漏斗(I)的多分支进料漏斗装置。
【专利摘要】一种矿用圆筒混合机变径式进料漏斗装置,布置在矿用圆筒混合机上游,用于将矿石输送到圆筒混合机筒体内;其构成如下:分料漏斗(1)、上漏斗(2)、中漏斗(3)、漏斗连接段(4)、下漏斗(5);其中:后四者构成的输送段布置在分料漏斗(1)下部;由上漏斗(2)、中漏斗(3)、漏斗连接段(4)、下漏斗(5)顺序连接构成的整个输送段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0±5°。本实用新型加快了反应时间提高了效率;耐用度高;进料更快速更均匀;明显更节省成本,相关结构件的重量更轻;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IPC分类】C22B1-16, F27B21-10
【公开号】CN204461078
【申请号】CN201520102421
【发明人】陈欢, 于勇, 藏家君
【申请人】陈欢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2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