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84129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对于具有上下两个出风口的空调器来说,当采用其中一个出风口出风,封闭另一个出风口时,被封闭的出风口处容易产生涡流。尤其在出风口切换时涡流较为明显。涡流产生后会导致空调器的风道内出现噪音。对于用户而言,上述噪音会影响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风道内出现噪音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底壳,具有相对设置的上侧和下侧,底壳上设置有由上侧向下侧延伸的风道,风道具有对应于上侧的上出风口以及对应于下侧的下出风口,上出风口处设置有上蜗舌及与上蜗舌相对的上风道壁,下出风口处设置有下蜗舌及与下蜗舌相对的下风道壁;离心风机,设置在风道内;枢转设置的上出风挡板和下出风挡板,上出风挡板与上出风口对应设置,下出风挡板与下出风口对应设置,上出风挡板通过枢转能够避让上出风口或者封闭上出风口,下出风挡板通过枢转能够避让下出风口或者封闭下出风口 ;第一抽风装置,与上出风挡板配合,第一抽风装置包括第一抽风风道及设置在第一抽风风道内的第一抽风风机,第一抽风风道设置在底壳上,第一抽风风道的进口设置在上风道壁上并位于上出风挡板的内侧,第一抽风风道的出口与底壳外部连通;和/或第二抽风装置,与下出风挡板配合,第二抽风装置包括第二抽风风道及设置在第二抽风风道内的第二抽风风机,第二抽风风道设置在底壳上,第二抽风风道的进口设置在下风道壁上并位于下出风挡板的内侧,第二抽风风道的出口与底壳外部连通。
[0005]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第一抽风装置,第一抽风风机包括第一抽风电机及被第一抽风电机驱动的第一轴流风叶。
[0006]进一步地,第一抽风风道的进口和/或出口处设置有第一格栅。
[0007]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第二抽风装置,第二抽风风机包括第二抽风电机及被第二抽风电机驱动的第二轴流风叶。
[0008]进一步地,第二抽风风道的进口和/或出口处设置有第二格栅。
[0009]进一步地,风道和离心风机均为两个,每个风道内设置有一个离心风机。
[0010]进一步地,两个风道中的一个内的上蜗舌与两个风道中的另一个内的上蜗舌分别向背离的方向凸出,两个风道中的一个内的下蜗舌与两个风道中的另一个内的下蜗舌分别朝彼此靠近的方向凸出。
[0011]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第一抽风装置和第二抽风装置,两个风道中的一个内的下风道壁与两个风道中的另一个内的下风道壁为一体结构,第一抽风装置为两个,第二抽风装置为一个,第二抽风装置的第二抽风风道设置在一体结构内,第二抽风风道具有两个进口,两个进口分别形成在一体结构的相对的两侧。
[0012]进一步地,第二抽风装置的第二抽风风机设置在两个上蜗舌之间。
[0013]进一步地,两个离心风机中的一个的叶片旋向和两个离心风机中的另一个的叶片旋向相反。
[0014]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空调器设置有第一抽风装置和/或第二抽风装置。第二抽风装置的作用是:当空调器处于上出风状态时,通过第二抽风装置将风道与下出风挡板夹角中气流通过第二抽风风道的进口抽出,再通过第二抽风风道及出口排出至空调器夕卜。由于上述气流被抽出至空调器外,因此风道中不会再形成涡流,进而能够降低空调器的噪音。同理,第一抽风装置的作用是:当空调器处于下出风状态时,通过第一抽风装置将风道与上出风挡板夹角中气流通过第一抽风风道的进口抽出,再通过第亿抽风风道及出口排出至空调器外。
【附图说明】
[001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图中空调器处于上出风状态;以及
[0017]图2示出了图1的空调器处于下出风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19]10、底壳;11、上出风口 ;111、上蜗舌;112、上风道壁;12、下出风口 ;121、下蜗舌;
122、下风道壁;20、离心风机;31、第一抽风风道;32、第一抽风风机;41、第二抽风风道;42、第二抽风风机;61、上出风挡板;62、下出风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底壳10、离心风机20、风道盖板、蒸发器、前面板。底壳10、离心风机20、风道盖板、蒸发器以及前面板依次叠置设置。底壳10,具有相对设置的上侧和下侧,底壳10上设置有由上侧向下侧延伸的风道,风道具有对应于上侧的上出风口 11以及对应于下侧的下出风口 12。离心风机20设置在风道内。前面板与底壳10连接,并且两者之间形成空调器的进风口,进风口沿周向布置。底壳10与风道盖板之间形成容纳离心风机20的容纳空间。风道盖板上设置有导流口。空气从进风口进入至空调器内部的风先经过蒸发器进行换热,在通过导流口被离心风机20吸入至风道内,离心风机20做工驱使空气沿风道型线运动,并最终从上出风口 11和/或下出风口 12吹出。
[0022]在本实施例中,上出风口 11处设置有上蜗舌111及与上蜗舌111相对的上风道壁112,下出风口 12处设置有下蜗舌121及与下蜗舌121相对的下风道壁122。本实施例的空调器还包括枢转设置的上出风挡板61和下出风挡板62,上出风挡板61与上出风口 11对应设置,下出风挡板62与下出风口 12对应设置,上出风挡板61通过枢转能够避让上出风口11或者封闭上出风口 11,下出风挡板62通过枢转能够避让下出风口 12或者封闭下出风口
12。上出风挡板61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打开或者关闭上出风口 11,下出风挡板62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打开或者关闭下出风口 12。具体地,可以根据需要使空调器处于以下几种工作状态:
[0023]第一种,如图1示出的上出风状态。此时,上出风挡板61贴在底壳10上,能够避让上出风口 11,而下出风挡板62垂直于底壳10,能够封闭下出风口 12。这种工作状态空气仅会从上出风口 11吹出,尤其适合制冷模式。由于冷风密度大,吹出后,冷风会自然下沉。
[0024]第二种,如图2示出的下出风状态。此时,上出风挡板61垂直于底壳10上,能够封闭上出风口 11,而下出风挡板62贴在底壳10上,能够避让下出风口 12。这种工作状态空气仅会从下出风口 12吹出,尤其适合制热模式。由于热风密度小,吹出后,热风会自然上浮。
[0025]第三种,上下同时出风状态,图中示出该出风状态。此时,上出风挡板61贴在底壳10上,能够避让上出风口 11,下出风挡板62贴在底壳10上,能够避让下出风口 12。这种工作状态空气会从上下出风口同时吹出,适合出风量需要较大的情况。
[0026]在第一种和第二种工作状态时,空调器的风道内会产生涡流,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扰乱涡流。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第一抽风装置和第二抽风装置。第一抽风装置与上出风挡板61配合,第一抽风装置包括第一抽风风道31及设置在第一抽风风道31内的第一抽风风机32,第一抽风风道31设置在底壳10上,第一抽风风道31的进口设置在上风道壁112上并位于上出风挡板61的内侧,第一抽风风道31的出口与底壳10外部连通。第二抽风装置与下出风挡板62配合,第二抽风装置包括第二抽风风道41及设置在第二抽风风道41内的第二抽风风机42,第二抽风风道41设置在底壳10上,第二抽风风道41的进口设置在下风道壁122上并位于下出风挡板62的内侧,第二抽风风道41的出口与底壳10外部连通。
[0027]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当空调器处于上出风状态时,通过第二抽风装置将风道与下出风挡板62夹角中气流通过第二抽风风道41的进口抽出,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