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高速供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67709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多通道高速供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用于供热设备的热能交换,特别是多通道高速供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狭小的相对封闭空间中,在已有热能充足的情况下,为了节约能源,我们需要经常临时启闭供热装置,在常规的供热水管路中,由于水流向及管路通路的问题,造成了有限的时间内热能不能全速的导入供热装置,进而影响了空间内人或设备的短时间内提升温度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多通道高速供热装置,用以解决当前狭小的相对封闭空间中快速供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横向主管道、纵向主管道连通形成管路主体,也是主体框架,横向分支管与纵向主管道连通,整体形成全流向结构,装置上部横向主管道安装有进水口、水循环出口、以及可调出气孔,装置底部横向主管道上安装有放水口、检测口,在水进入管道后,其多流向的管路设计使其没有时间的停留就可将热量全部导入,废水及杂质可由放水口排出,检测口用于管路问题的检测,也可用于排水。
[0004]可调出气孔由出气弯管、手轮、连接座、水槽组成,其中连接座与横向主管道连通,通过旋转手轮可放出管道内的气体及夹杂的水汽或废水,水汽或废水通过出气弯管进入水槽。
[0005]装置进水口的管径尺寸是其它接口管径尺寸的2倍以上。
[0006]本管路设计简单实用,在有限的空间内可实现热量的快速供给,使临时性的供暖需求快速解决,解决问题针对性强,并且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通道高速供热装置示意图。
[0008]图2为可调出气孔放大图。
[0009]标识说明:1、横向主管道 2、纵向主管道 3、横向分支管 4、进水口 5、水循环出口 6、放水口 7、检测口 8、可调出气孔 8.1、出气弯管、8.2、手轮8.3、连接座 8.4、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包括:横向主管道(I)、纵向主管道(2)、横向分支管(3)、进水口(4)、水循环出口(5)、放水口(6)、检测口
(7)、可调出气孔(8),其中横向主管道(1)、纵向主管道(2)连通形成管路主体,横向分支管
(3)与纵向主管道(2)连通,在热水从进水口(4)注入时,因管径尺寸是其它接口管径尺寸的2倍以上,并且管道整体是全流向结构,注水的同时管道即已充满,同时从水从水循环出口(5)流出而形成回路,在注水过程中,如管道内部有没有及时排出的气体,可通过可调出气孔(8)排出。,装置底部横向主管道(I)上安装有放水口(6)、检测口(7),在装置不需要供热时,可由放水口(6)排水,检测口用于装置发生阻滞等问题时,通过此口进行检测并排除故障。
[0011]可调出气孔(8)由出气弯管(8.1)、手轮(8.2)、连接座(8.3)、水槽(8.4)组成,其中连接座(8.3)与横向主管道(I)连通,通过旋转手轮(8.2)可放出管道内的气体及夹杂的水汽或废水,水汽或废水通过出气弯管(8.1)进入水槽(8.4),这样有效的避免了水汽派出而污染环境。
【主权项】
1.多通道高速供热装置,包括:横向主管道(1)、纵向主管道(2)、横向分支管(3)、进水口(4)、水循环出口(5)、放水口(6)、检测口(7)、可调出气孔(8),其特征在于:横向主管道(1)、纵向主管道(2)连通形成管路主体,横向分支管(3)与纵向主管道(2)连通,整体形成全流向结构,装置上部横向主管道(I)安装有进水口(4)、水循环出口(5)、以及可调出气孔(8),装置底部横向主管道(I)上安装有放水口(6)、检测口(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高速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调出气孔(8)由出气弯管(8.1)、手轮(8.2)、连接座(8.3)、水槽(8.4)组成,其中连接座(8.3)与横向主管道(I)连通,通过旋转手轮(8.2 )可放出管道内的气体及夹杂的水汽或废水,水汽或废水通过出气弯管(8.1)进入水槽(8.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高速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口(4)的管径尺寸是其它接口管径尺寸的2倍以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通道高速供热装置,其中横向主管道、纵向主管道连通形成管路主体,横向分支管与纵向主管道连通,整体形成全流向结构,装置上部横向主管道安装有进水口水循环出口、以及可调出气孔,装置底部横向主管道上安装有放水口、检测口,可调出气孔由出气弯管、手轮、连接座、水槽组成,其中连接座与横向主管道连通,通过旋转手轮可放出管道内的气体及夹杂的水汽或废水,水汽或废水通过出气弯管进入水槽,装置进水口的管径尺寸是其它接口管径尺寸的2倍以上。本管路设计简单实用,在有限的空间内可实现热量的快速供给,使临时性的供暖需求快速解决,并且成本低廉。
【IPC分类】F24D19/08, F24D19/00
【公开号】CN204629698
【申请号】CN201520342271
【发明人】赵洪久
【申请人】天津隆吉散热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