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炉及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03974阅读:来源:国知局
空间21的入口 22与被加热物质流出加热空间21的出口 23。
[0039]燃料在燃烧腔体11内燃烧时,产生的烟气通过烟气通道25,最后通过加热口 14对被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多余的热量通过热交换装置2的顶端与加热口之间的间隙进入烟气流动空间,然后通过第一排烟口 151或者第二排烟口 152排出,在热量通过烟气通道25到加热口 14的过程中,热交换装置2进行热交换对加热空间21内的被加热物质进行加热,当多余的进入烟气流动空间,亦与热交换装置2进行热交换,对加热空间21内的被加热物质进行加热,如此,多余的热量能够利用与热交换装置2进行二次加热,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
[0040]更加具体的,为了使得热交换装置2热量的利用率更高,热交换装置2底部的形状与燃烧腔体11的横截面的形状一致,使得燃烧腔体11产生的热量只能通过热交换装置2的底部通过烟气通道25流向加热口 14,如此设置,能够避免燃烧腔体11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交换装置2底端外壁与燃烧腔体11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进入烟气流动空间,直接通过第一排烟口 151排出,确保燃烧腔体11内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量能够与热交换装置2进行充分接触与热交换,提高热能利用率。
[0041]其中,热交换装置2为锥台形状,烟气通道25纵向截面为梯形,使得烟气在烟气通道内流动时,能够逐渐被热交换装置2约束,在约束的过程中,能够延长烟气与热交换装置2的接触时间,提高热交换效率。
[0042]当然,烟气通道25也可以为圆柱形状,请如图8所示,当烟气通道为圆柱形时,在热交换装置2上,烟气通道25的出口处,设置有收火板26,收火板26的设置,能够使得经过烟气通道25的烟气能够集中流向加热口 14,提高加热效率。
[0043]本实施例中,热交换装置2内用于被加热物质流动加热空间21的纵向截面为两相对称的三角形,请如图5所示,此时入口 22与出口 23在热交换装置2上对称设置。该结构的设置,使得热交换装置2的制造更加方便,简化了制作工序与缩小了制作难度。
[0044]本实施例中,热交换装置2还可以为如图6、图7所示的结构,该种结构替换图1中的热交换装置2时,热交换装置2底部与燃烧腔体11的底部接触,此时,燃烧腔体11与烟气通道25为一体,在热交换装置2上设置有燃料进口 24,该燃料进口 24与主体I上的燃料入口 12对应,当需要向加热炉内添加燃料时,通过燃料入口 12,然后经过燃料进口 24进入燃烧腔体11,由于燃料腔体11与烟气通道25为一体,因此,在燃料燃烧的同时,即开始与热交换装置2进行热交换,对热交换装置2内的被加热物质进行加热,此时,第一排烟口151依然设置在主体I上靠近热交换装置2底部的位置,如此设置,不仅能够在燃料燃烧的同时与热交换装置2进行热交换,而且更加延长了烟气在烟气流动空间内的流动距离,增加了烟气与热交换装置2的接触时间,使得热交换更加充分,提高了热利用效率。
[0045]作为本实施例中热交换装置2的另一种结构,热交换装置2也可以是螺旋状设置的管。请如图3所示,此时,相邻管之间接触,避免烟气从管与管之前的缝隙流出,热交换装置2下端形成的圆与燃烧腔体11内径一致,以保证燃烧腔体11内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能够完全进入烟气流动空间,此时,由于热交换装置2的内壁能够对烟气产生阻力,使得烟气能够在热交换装置2内壁形成的空间内停留时间较长,提高了热利用率。
[0046]当然也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结构,热交换装置2的入口 22设置有蛇形管10,蛇形管10的设置,延长了被加热物质在热交换装置2内的时间,提高了热利用率,蛇形管10可以如图4所示的竖直设置,也可以水平设置,当如图4所示的竖直设置时,需要将燃料入口12的位置留出,以避免蛇形管10挡住燃料入口 12,影响燃料的添加。
[0047]为了使得热利用效率更高,螺旋状的管的底端形成的圆的直径较顶端形成的圆的直径大,此结构的设置,除了热交换装置2的内壁对烟气能够产生阻力以外,由于螺旋状的管的底端形成的圆的直径较顶端形成的圆的直径大,烟气在流动时,能够对烟气产生约束,使得烟气在热交换装置2内壁形成的空间内停留较长时间。
[0048]如果燃烧腔体11的横截面为矩形,则管按矩形绕设,同样,底端的管绕设的面积较顶端绕设的面积大。
[004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炉,在主体I上还设置有用于向燃烧腔体11内通入空气的回风管3。
[0050]通过进料口 12进入燃烧腔体11内并在燃烧腔体11内燃烧的燃料,存在不能完全燃烧的情况,在主体I上设置回风管3能够向燃烧腔体11内通入空气,使得燃料完全燃烧,从而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0051 ] 回风管3设置至少一根,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三根,且三根在主体I上沿燃烧腔体11横截面形成的形状均匀设置。
[0052]当热交换装置2的底部与燃烧腔体11的底部接触时,回风管3从燃烧腔体11的底部延伸至燃烧腔体11内。
[0053]本实施例中的加热炉的排渣口 13设置在主体I的底部,在主体I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收集排渣口 13排出的残渣的残渣收集装置4,在主体I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排渣口 13的阀门6。
[0054]当阀门6打开,燃烧腔体11底部的残渣通过排渣口 13进入残渣收集装置4,阀门6的设置能够使得残渣的收集可控,残渣收集装置4的设置使得残渣的收集简单,无需人工手动收集,减小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
[0055]其中,残渣收集装置4位带手柄的收集容器,当阀门6打开时,燃烧腔体11内的残渣进入收集容器,通过手柄将收集容器从主体I内拉出,然后将收集容器内的残渣倒出垃圾处理点即可。
[0056]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加热炉,包括主体(I),在所述主体(I)内设置有燃烧腔体(11),在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排出燃烧残渣的排渣口(13),在所述主体(I)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对被加热设备进行加热的加热口(1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燃烧腔体(11)内设置有热交换装置(2),在所述热交换装置(2)内设置有烟气通道(25)以使得所述燃烧腔体(11)内产生的烟气能够经过所述烟气通道(25)到达所述加热口(14)的下方,在所述主体(I)上设置有将烟气通道(25)流出的烟气排出所述主体(I)的第一排烟口(1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2)的外表面与所述主体(I)的内壁形成烟气流动空间,所述热交换装置(2)的顶端与所述加热口(14)之间设有间隙,以使得所述烟气通道(25)内的烟气能够流入所述烟气流动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烟气流动空间内设置有挡火板(5),所述挡火板(5)将所述烟气流动空间隔断形成第一烟气流动空间(41)与第二烟气流动空间(42),在所述挡火板(5)上设置有烟气流动口(51),以使得所述第二烟气流动空间(42)内的烟气能够流入所述第一烟气流动空间(41),所述第一排烟口(151)处于所述第一烟气流动空间(4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I)上设置有第二排烟口(152),所述第二排烟口(152)处于所述第二烟气流动空间(42),在所述主体(I)上还设置有用于切换第一排烟口(151)排烟与第二排烟口(152)排烟的切换开关(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交换装置(2)内设置有用于对被加热物质进行加热的加热空间(21),在所述热交换装置(2)上设置有用于被加热物质进入所述加热空间(21)的入口(22)与被加热物质流出所述加热空间(21)的出口(2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热交换装置(2)的底部与所述燃烧腔体(11)的底部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2)为螺旋状设置的管。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I)上还设置有用于向所述燃烧腔体(11)内通入空气的回风管(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I)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排渣口(13)的阀门(6)。10.一种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炉与保温容器,所述保温容器与所述加热炉连接,所述加热炉为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炉。
【专利摘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热炉,包括主体,在所述主体内设置有燃烧腔体,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排出燃烧残渣的排渣口,在所述主体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对被加热设备进行加热的加热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燃烧腔体内设置有热交换装置,在所述热交换装置内设置有烟气通道以使得所述燃烧腔体内产生的烟气能够经过所述烟气通道到达所述加热口的下方,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将烟气通道流出的烟气排出所述主体的第一排烟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炉,提高了对热量的利用效率。
【IPC分类】F24B1/18, F24B1/191
【公开号】CN204757008
【申请号】CN201520367067
【发明人】杨泽华
【申请人】杨泽华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