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127343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尺寸较小也能保证第二板体322的顺利装配。
[0044]如图6所示,右侧壁113的右侧可以设有开口向后的操作槽105。该操作槽105可以由右侧壁113与上底盘11的其他结构限定出。右侧壁113上可以设有安装缺口,第一^钩103可以设在安装缺口内。其中,第一卡钩103的后端可以与后侧面111弹性连接。第一卡钩103的前端可以向右延伸,第二卡钩302可以向后然后向左延伸。由此,第一^^钩103与第二卡扣101结构适配性好,可以实现牢固的卡接。
[0045]这里,“弹性连接”可以理解为:第一卡钩103的后端与后侧面111相连的同时第一卡钩103还可以相对于后侧面111向左或向后枢转。也就是说,第一卡钩103可以形成为弹性卡钩。由此,当第一^^钩103与第二卡钩302卡接配合时,第一^^钩103可以向左稍稍枢转,使第二卡钩302可以顺利安装到位,第一^^钩103在第二卡钩302到位后可以向右枢转至原来的位置,使第一^^钩103可以与第二卡钩302实现牢固卡接,装配操作较方便。
[0046]同时,当在拆卸压板30,使第一^^钩103与第二卡钩302分离时,操作者可以将手伸入到操作槽105内,向左推动第一卡钩103,然后即可顺利地移出第二卡钩302,拆卸容易且操作非常方便。
[0047]如图2所示,右侧壁113向前延伸的尺寸可以大于左侧壁112向前延伸的尺寸。也就是说,左侧壁112的前端向前不超出右侧壁113的前端。如图7所示,第一板体321上可以设有向内突出的止抵凸面304,左侧壁112可以止抵在止抵凸面304上,右侧壁113可以止抵在盖板31上,第一卡钩103可以与盖板31间隔开。止抵凸面304的设置使得压板30在左侧壁112与右侧壁113的尺寸不相等的情况下还可以实现与安装部的平稳且牢固的止抵,保证压板30左右两端的平衡。同时第一卡钩103与盖板31间隔开,使得第一卡钩103在移动时不会止抵在盖板31上,避免出现摩擦,操作更顺畅灵活。
[0048]如图2和图7所示,止抵凸面304可以是由第一板体321的一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的。由此,不会增加压板30的重量,并且便于制造。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压板30为一体形成的结构。该种压板30结构强度较高、稳定性好且便于制造。
[004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盖板31上还可以设置加强筋305,以增加压板30的强度,提高对配管21的固定效果,同时也无需增加盖板31的厚度,即可以保证压板30的强度。加强筋305的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如图7和图8所示,盖板31的前表面上可以设有一个加强筋305,加强筋305可以大致位于前表面的中部,以起到良好的增强效果Ο
[0050]在往上底盘11上安装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压板30时,可以先将压板30的左端与左侧壁112卡接,然后再将压板30的右端与右侧壁113卡接。具体在操作时,可以首先进行左侧结构的对准,可以将第二板体322插入插槽102内,同时使卡扣101插入卡槽301内,然后在将盖板31的右端下压,使第二卡钩302与第一卡钩103实现卡接。由此,即可完成压板30的装配,装配操作非常方便。
[0051]当拆卸压板30时,可以先从压板30的右侧进行拆卸。具体可以将手伸入到操作槽105内,向左推动第二卡钩302,同时提起盖板31的右端,即可以使第一卡钩103与第二卡钩302脱配,然后可以通过调整压板30的位置,容易地实现卡扣101与卡槽301的分离,拆卸操作也非常方便。
[005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具有上述有益的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可以具有较小的压板30并且装配操作方便。
[005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可知的,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005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前”、“后”、“左”、
“右”、“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其中,附图中所指示的前后左右是安装在墙体上的空调器室内机为基准的,此时,空调器室内机的后侧面向墙面。
[005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5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5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005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或“具体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59]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主权项】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底盘,所述上底盘上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后侧面; 下底盘,所述下底盘与所述上底盘可拆卸地相连; 换热器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与所述上底盘相连,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配管,所述配管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后侧面的前方且被所述后侧面从后侧遮挡; 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安装部相连且与所述安装部配合限制所述配管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后侧面和两个侧壁,两个所述侧壁设在所述后侧面的两侧边沿以与所述后侧面配合形成安装槽,所述配管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安装槽内,两个所述侧壁分别与所述压板卡接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管包括: 第一管段,所述第一管段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安装部包括后侧面、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后侧面、左侧壁和右侧壁配合形成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一管段设在所述安装槽内; 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管段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管段连接在所述第一管段的下端,所述第二管段位于所述安装槽外且被所述下底盘从后侧遮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壁上设有卡扣,所述右侧壁上设有第一卡钩,所述压板包括: 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第一管段的前方,所述盖板的右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卡钩卡接的第二卡钩; 左侧板,所述左侧板与所述盖板的左端相连,所述左侧板上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壁上设有插槽,所述卡扣设在所述插槽的前壁面上且向后延伸,所述左侧板包括: 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盖板的左端相连且向后延伸; 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设在所述第一板体的后端且向右延伸,所述卡槽设在所述第二板体上,所述第一板体止抵所述左侧壁且所述第二板体设在所述插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卡槽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面上设有与所述插槽连通的避让槽,所述第二板体伸入所述避让槽。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壁的右侧设有开口向后的操作槽,所述右侧壁上设有安装缺口,所述第一卡钩设在所述安装缺口内,所述第一卡钩的后端与所述后侧面弹性连接,所述第一^^钩的前端向右延伸,所述第二卡钩向后然后向左延伸。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壁向前延伸的尺寸大于所述左侧壁向前延伸的尺寸,所述左侧板上设有向内突出的止抵凸面,所述左侧壁止抵所述止抵凸面且所述右侧壁止抵所述盖板,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盖板间隔开。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有加强筋。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空调器室内机包括:上底盘,所述上底盘上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后侧面;下底盘,所述下底盘与所述上底盘可拆卸地相连;换热器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与所述上底盘相连,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配管,所述配管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后侧面的前方且被所述后侧面从后侧遮挡;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安装部相连且与所述安装部配合限制所述配管的位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压板可以减少尺寸,结构更简单,拆装操作更方便。
【IPC分类】F24F1/00, F24F13/30
【公开号】CN205037443
【申请号】CN201520771370
【发明人】贾莹, 张新洲
【申请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