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水蓄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8245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式水蓄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蓄能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水蓄能装置,它可应用于 中央空调、工业冷却/加热或其它利用水或其它液体作为冷却/加热介质的场所。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水蓄能装置一般都采用多槽法、迷宫法、自然分层法及隔板法等方法 设计,其中,又以自然分层法为主。自然分层法是利用水在不同温度下密度不同而实现自然 分层,具有结构简单、经济有效的特点,但这种方法对布水器要求极高,需要保证流体的惯 性力不破坏由密度差形成的重力流,使冷热流体尽可能少的混合。但由于实际工作状况较 为复杂,当要求快速放冷或放冷过程中流体流量变化很大甚至间隔放冷时,斜温层(即冷 水到热水的过渡层)厚度明显加大,冷热流体混合现象严重,蓄能效率大大降低。因此,需 要一种可以有效的防止冷热流体混合,提高蓄能效率的水蓄能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水蓄能装置,它能解决现有技 术中存在的问题,减少了冷热流体直接接触造成的斜温层损失,可有效防止冷热流体混合, 提高了蓄能效率,节约了运行成本。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式水蓄能装置,包括外壳2,外壳2上部设置有上限位装置4,上总水管6, 上分配管7及上布水器8,外壳2下部设置有下限位装置11,下总水管12,下分配管13及 下布水器14,上布水器8设置在上分配管7上,上分配管7与上总水管6连通,下布水器14 设置在下分配管13上,下分配管13与下总水管12连通,其中,外壳2内设置有柔性隔离袋 10。进一步,所述外壳2顶部设有通气孔5。进一步,所述外壳2底部设有排污管15。进一步,所述外壳2上设有溢流管3。进一步,所述外壳2上设有检修人孔1。进一步,所述外壳内设有测温元件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合了自然分层蓄能装置的优点,传统布水器部件仍保留,在装置内 安装有柔性隔离袋,冷热流体之间通过柔性隔离袋防止直接混合而产生对流混合损失。本 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单一自然分层蓄能装置蓄能、放能速度受限制,斜温层易被破坏,冷热流 体直接混合,蓄能效率降低的问题,能够提高装置的利用率,适应复杂多变的蓄能、放能工 况要求,节约了能源,降低了使用费用。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中央空调、工业冷却/加热或其它利用水或其它液体作为冷 却/加热介质的场所。利用峰谷电价差,在夜间无需制冷/加热或夜间负荷明显小于白天负荷的场所,用空闲的设备将冷/热能储存在本装置中,在峰电或需冷却/加热时将能量释 放出来,以达到平衡电网负荷、节约运行费用、减少制冷/加热设备容量的目的。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 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 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或者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2,外壳2含钢板外壳、保温层及外装饰层。外壳 2上部安装有上限位装置4,上总水管6,上分配管7,上布水器8及测温元件9,外壳2下部 安装有下限位装置11,下总水管12,下分配管13及下布水器14,上布水器8安装在上分配 管7上,上分配管7与上总水管6连通,下布水器14安装在下分配管13上,下分配管13与 下总水管12连通,柔性隔离袋10安装在外壳2内;溢流管3、检修人孔1安装在外壳2的一 侧,排污管15安装在外壳2底部;为了保证装置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顶部设有通气孔5。 溢流管3和排污管15分别为了防止溢流和方便排污,检修人孔1是为了方便本实用新型的 检修和日常维护,测温元件9可测量本装置的内部温度。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在蓄冷时,低温介质流体从下总水管12进入下分配管13,通过下布水器14均勻注 入装置内,下布水器14的出口向下,可有效缓解液体的惯性力。随着介质的充注,柔性隔离 袋10按本装置的纵轴方向,均勻向上部延展。同时,装置上部温度较高的介质,通过上布水 器8,上分配管7,进入上总水管6,送至制冷设备(如制冷机)进行冷却,冷却后的介质再进 入下总水管12。此循环过程直至柔性隔离袋10到达装置顶部,上限位器4工作为止,蓄冷 过程结束。放冷时,低温介质从下布水器14、下分配管13进入下总水管12,送至需冷却的 设备或空间,使用完毕升温后的较高温度介质,从上总水管6进入上分配管7,通过上布水 器8返还至装置顶部。上布水器8出口向上,可有效缓解液体的惯性力。随着低温介质的 减少,柔性隔离袋10按本装置的纵轴方向,均勻向下部收缩。此循环过程直至柔性隔离袋 10到达装置底部,下限位器11工作为止,放冷过程结束。在蓄热时,高温介质流体从上总水管6进入上分配管7,通过上布水器8均勻注入 装置内。随着介质的充注,柔性隔离袋10按本装置的纵轴方向,均勻向下部收缩。同时,下 部温度较低的介质,通过下布水器14,下分配管13,进入下总水管12,送至加热设备进行加 热,加热后的介质再进入上总水管6。此循环过程直至柔性隔离袋10到达装置底部,下限位 器11工作为止,蓄热过程结束。放热时,高温介质从上布水器8、上分配管7进入上总水管 6,送至需加热的设备或空间,使用完毕降温后的较低温度介质,从下总水管12进入下分配 管13,通过下布水器14返还至装置底部。随着高温介质的减少,柔性隔离袋10按本装置的 纵轴方向,均勻向上部延展。此循环过程直至柔性隔离袋10到达装置顶部,上限位器4工 作为止,放热过程结束。
4[0021]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 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一种复合式水蓄能装置,包括外壳(2),外壳(2)上部设置有上限位装置(4),上总水管(6),上分配管(7)及上布水器(8),外壳(2)下部设置有下限位装置(11),下总水管(12),下分配管(13)及下布水器(14),上布水器(8)设置在上分配管(7)上,上分配管(7)与上总水管(6)连通,下布水器(14)设置在下分配管(13)上,下分配管(13)与下总水管(12)连通,其特征在于外壳(2)内设置有柔性隔离袋(1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水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顶部设有通 气孔(5)。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水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上设有排污 管(15)。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水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上设有溢流管⑶。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水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上设有检修 人孔⑴。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水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测温元件(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蓄能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水蓄能装置,它可应用于中央空调、工业冷却/加热或其它利用水或其它液体作为冷却/加热介质的场所。该装置包括外壳,外壳上部设置有上限位装置,上总水管,上分配管及上布水器,外壳下部设置有下限位装置,下总水管,下分配管及下布水器,上布水器设置在上分配管上,上分配管与上总水管连通,下布水器设置在下分配管上,下分配管与下总水管连通,其中,外壳内设置有柔性隔离袋。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单一自然分层蓄能装置蓄能、放能速度受限制,斜温层易被破坏,冷热流体直接混合,蓄能效率降低的问题,能适应复杂多变的蓄能、放能工况要求,节约了能源,降低了使用费用。
文档编号F25D3/00GK201607078SQ20092025777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日
发明者张国新, 张宪坤, 赵新红, 陈雷田 申请人:上海汽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