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温区风道结构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361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温区风道结构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多温区风道结构及冰箱。
背景技术
现有设备在进行控制产生多个不同的温度的分区时,需要采用结构非常复杂的风 道。例如在风冷冰箱领域,当在冰箱内要实现多温区控制,则需要多个风道分别控制制冷, 其风道结构复杂,且占用空间大。同时因为这类风道系统的复杂结构,使得其生产中增加了 高昂模具费用,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结构紧凑,成本低廉的风道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单个风道便能实现多个温区 控制的多温区风道结构及冰箱,该风道,原理简单、整体结构紧凑,且成本低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温区风道结构,包括风道主体,在所 述风道主体内设有风路通道。所述风路通道带有一个入风口和至少两个出风口,在所述风 道主体内还设有对应开闭所述每个出风口的风门。所述风门包括有挡风板,风门与所述风道主体连接后挡风板保持竖直,可预防风 门积水结冰而影响风门的正常开启。优选的,所述风道主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基座和盖板,所述风路通道由基座与盖板 配合而成。—般情况下,所述风路通道带有两个出风口,并对应设有开闭出风口的两个风门。 所述两个出风口分别为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两个风门分别为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更具体的,所述风路通道包括水平朝向的主道和连接在主道两端的分别竖直朝向 上、下方的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入风口 ;在主道中部设置所述第一风门,在靠近入风口处 设有穿透侧壁的所述第二出风口,同时设置所述第二风门。一种冰箱,包括有控制电路和冰箱箱体,所述冰箱箱体的箱壁上设有前述的任意 一种多温区风道结构。所述风门的电路与冰箱的控制电路联接,以由冰箱电脑板整体控制。所述风道主体安装在冰箱箱壁上。当然,所述风路通道也可以采用直接在冰箱箱 壁上形成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风路通道带有一个入风口和至少两个出风口,使单风 道转化成了多风道,同时设有对应开闭每个出风口的风门,通过控制风门的打开或关闭可 控制每个出风口对应间室的温度;该风道原理简单、整体结构紧凑,且成本低廉。进一步的,风门采用竖向设置,可预防风门积水结冰而影响风门的正常开启,使结
构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照图1,一种多温区风道结构,包括风道主体,在所述风道主体内设有风路通 道1。所述风路通道1带有一个入风口 5和至少两个出风口,在所述风道主体内还设有对应 开闭所述每个出风口的风门。开闭出风口,指风门打开或关闭使对应出风口空气截断或流 通。所述的风门在风道主体内是采用竖向设置的,这样可预防风门积水结冰而影响风门的 正常开启。所述风门最好为受电路驱动,控制风路开合状态及开合时间的框架与挡风板的 配合结构,现有的这种风门通常也被称为“电动风口”。所述竖向设置指风门与风道主体连 接后,挡风板参照水平面保持竖直。所述每个风门均可独立控制,通过风门的打开或关闭便 可实现对相应空间的温度控制。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一种多温区风道结构,所述风路通道1包括水平朝向的主道,和主 道两端分别为竖直朝向上方的的第一出风口 7和竖直朝向下方的入风口 5 ;为减小气流阻 力,在主道于入风口 5及第一出风口 7连接处还设有弧形过渡面。在主道中部设有一个风 门(第一风门3),在靠近所述入风口 5处设有穿透基座8壁体(侧壁)的又一出风口(第 二出风口 6)同时设有又一个风门(第二风门2)。之所以将第一风门3设置所述风路通道 1的主道上,就是为了在安装第一风门3时,使风门保持竖向;第二出风口 6和第二风门2设 置在侧壁,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所述风道主体是由基座8和盖板4相互连接组成的,所述 风路通道1为开设在基座8上的槽体,盖板4与基座8连接后使槽体构成封闭通道;采用这 种结构利于冰箱制造、缩小体积及降低成本。工作时,气流从入风口 5流入,当第二风门2 和第一风门3同时打开时,气流一分为二,分别从第二出风口 6和第一出风口 7排出;若第 二风门2打开、第一风门3关闭,则气流从入风口 5流入,从第二出风口 6排出;若第二风门 2关闭、第一风门3打开,则气流从入风口 5进入,从第一出风口 7排出;若第二风门2和第 一风门3同时关闭,则整个系统不能产生气流回路。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时,所述风路通道也可以带三个并联的出风口,对应设有开 闭出风口的三个风门。不过,一般情况下出风口的设置数量没有必要超过三个。所述基座 与盖板上可各带部分槽体,两者配合后槽体连接构成完整的风路通道。所述风路通道可以 设置成水平的,或是直角形状,但是考虑到冰箱通常为立式的,且制冷气体竖直方向传输, 故前述实施例的风路通道结构为优选。一种冰箱,包括有控制电路和冰箱箱体,所述冰箱箱体的箱壁上设有本实用新型 所涉及到的任一种多温区风道结构。当然,为实现温度控制,最好将风门的电路需与冰箱的 控制电路联接。并且,风道主体可以直接安装在冰箱箱壁上,这样可使多温区风道结构尽可 能少的占用冰箱内部空间。当然,实施时,风路通道也可以采用直接在冰箱箱壁上形成的结构。对应前述多温区风道结构的优选实施例的冰箱,风量进入风道后一分为二,一路通过第二风门变向90°后进入一个间室,另一路通过第一风门进入另一个间室。通过两风 门的打开或关闭来控制对应每个间室的温度。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 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多温区风道结构,包括风道主体,在所述风道主体内设有风路通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路通道(1)带有一个入风口(5)和至少两个出风口,在所述风道主体内还设有对应开闭所述每个出风口的风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温区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包括有挡风板,风门与 所述风道主体连接后挡风板保持竖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温区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主体包括相互连接 的基座(8)和盖板(4),所述风路通道(1)由基座(8)与盖板(4)配合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温区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路通道(1)带有两个 出风口,并对应设有开闭出风口的两个风门;所述两个出风口分别为第一出风口(7)和第 二出风口(6),两个风门分别为第一风门(3)和第二风门(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温区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路通道(1)带有两个出风 口,并对应设有开闭出风口的两个风门;所述两个出风口分别为第一出风口(7)和第二出 风口(6),两个风门分别为第一风门(3)和第二风门(2)。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温区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路通道(1)包括水平朝 向的主道和连接在主道两端的分别竖直朝向上、下方的所述第一出风口(7)和所述入风口 (5);在主道中部设置所述第一风门(3),在靠近入风口(5)处设有穿透侧壁的所述第二出 风口(6),同时设置所述第二风门(2)。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温区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路通道(1)包括水平朝 向的主道和连接在主道两端的分别竖直朝向上、下方的所述第一出风口(7)和所述入风口 (5);在主道中部设置所述第一风门(3),在靠近入风口(5)处设有穿透侧壁的所述第二出 风口(6),同时设置所述第二风门(2)。
8.一种冰箱,包括有控制电路和冰箱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箱体的箱壁上设有如 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多温区风道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的电路与冰箱的控制电路联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主体安装在冰箱箱壁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温区风道结构及冰箱,涉及风道结构,其风路通道带有一个入风口和至少两个出风口,使单风道转化成了多风道,同时设有对应开闭每个出风口的风门,通过控制风门的打开或关闭可控制每个出风口对应间室的温度;该风道原理简单、整体结构紧凑,且成本低廉,应用该多温区风道结构的冰箱,结构紧凑,有效实现多温区。
文档编号F25D17/04GK201757553SQ20102026980
公开日2011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3日
发明者陈平川, 陶同盛 申请人: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