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联机清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6412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多联机清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线下实验检测系统所含油量Q,以及实验记录清洁完油量Q所需时间T,并计算清洁单位油量所需时间t=T/Q;

(2)、估算当前系统油量Q1,根据单位油量所需时间t=T/Q计算清洁当前系统油量Q1所需时间T1,其中,T1= Q1*t;

(3)、控制器接收到清洁命令,进行增速更新过滤步骤,控制多联机运行制冷模式,且风机低风速运转,液态的冷媒和油混合物从室内机气管进入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油分离器的底部设置有油排出口,顶部设置有冷媒排出口,所述油分离器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室内机气管连通的入口,所述冷媒排出口与室外机气管连通,液态的冷媒和油混合物从室内机气管进入油分离器后,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冷媒汽化,从冷媒排出口排出,液态的油从所述油排出口排出,所述增速更新过滤步骤持续运行的时间至少为T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清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估算当前系统油量Q1的方法为:分别估算当前系统气相区管路含油量、当前系统液相区管路含油量、以及当前系统气液两相区蒸发器内含油量,

当前系统油量Q1=当前系统气相区管路含油量+当前系统液相区管路含油量+当前系统气液两相区蒸发器内含油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机清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系统气相区管路含油量估算方法为:

线下实验检测出气相区管路的单位面积内的含油量Q11’:取气相区管路的一段配管,该气相区管路的一段配管的内径为R1、长度为L1,称取它的重量为M1;然后将其接入气相区管路中进行联机实验,一段时间后拆除进行称重,重量为M2;系统中油密度为ρ;由此计算出气相区管路的单位面积内的含油量Q11’,计算公式如下:

当前系统气相区管路含油量=,其中,R3为当前系统气相区管路的内径,L3为当前系统气相区管路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机清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系统液相区管路含油量估算方法为:

线下实验检测出液相区管路的单位面积内的含油量Q12’:取液相区管路的一段配管,该液相区管路的一段配管的内径为R2、长度为L2,称取它的重量为M3;然后将其接入液相区管路中进行联机实验,一段时间后拆除进行称重,重量为M4;系统中油密度为ρ;由此计算出液相区管路的单位面积内的含油量Q12’,计算公式如下:

当前系统液相区管路含油量=,其中,R4为当前系统液相区管路的内径,L4为当前系统液相区管路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机清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系统气液两相区蒸发器内含油量估算方法为:

线下实验检测出气液两相蒸发器的单位匹数内的含油量Q13’,取匹数为X的内机,未接入系统时称取它的重量为M5;然后将其接入系统进行联机实验,一段时间后拆除进行称重,重量为M6;系统中油密度为ρ;由此计算出气液两相蒸发器的单位匹数内的含油量Q3,计算公式如下:

当前系统气液两相区蒸发器内含油量=,其中,Y为当前系统室内机的匹数。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多联机清洁方法,其特征在于,增速更新过滤步骤中,还包括往冷媒循环中注入新油的步骤,在步骤(3)中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时,新油和冷媒一起汽化,新油和冷媒的气体混合物从冷媒排出口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多联机清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排出口与室外机气管之间还连接有过滤器,用于过滤冷媒中的杂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