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液头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4079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液头及空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分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液头及空调。



背景技术:

现有小型制冷装置中,涉及到换热器分为多路的状况,节流后的制冷剂一般为气液混合形式,为了保证每个回路制冷剂分配均匀,常用的方式是采用分液头连接管路或是毛细管起到平均分配制冷剂。

现有技术多采用垂直放置的分液头,这样可以消除重力导致的影响,但是此种方法对于分液头的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事实上在很多空调的室内机中,由于空间受限,分液头并不是垂直放置的;同时由于后期管路安装等问题,容易导致冷媒分配受重力影响较大。

综合上述的两种情况,现有技术的分液头过于依赖安装的垂直精度,在冷媒分液中往往导致制冷剂在分配过程中出现分配不均,进而导致换热器无法发挥最大换热面积,使得制冷或制热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如何研发一种新型的分液头,降低对安装的竖直度的精准要求,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分液头,通过用于将液体打散为小液滴的分液孔板和将冷媒液滴和气态冷媒混合并增多气泡的混合部的机构,使得冷媒的气液混合状态更加均匀,有利于制冷剂的平均分配。解决了现有技术带射流环和分液锥的分液头对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问题。分液孔板和缓和部的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射流环引起的冷媒冲刷音,加大了空调器内机的噪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其换热器的进液管处还设置有所述的分液头。通过用于将液体打散为小液滴的分液孔板和将冷媒液滴和气态冷媒混合并增多气泡的混合部的机构,使得冷媒的气液混合状态更加均匀,有利于制冷剂的平均分配。对于空调器内机的噪音有改善作用。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液头,包括:分别与管路连接的分液顶和分液底座,所述分液顶和分液底座之间还连接有混液室,所述混液室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用于将液体打散为小液滴的分液孔板以及将冷媒液滴和气态冷媒混合并增多气泡的混合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分液孔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分液孔,所述分液孔板的周边与所述混液室的侧壁密封连接,冷媒自分液孔流入下方的混合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分液孔板的上表面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多个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分液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分液孔贯穿相应的所述第一凸起的上表面、左表面或右表面的其中之一或任意几个的组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混液室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支架,所述分液孔板通过第一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混液室的内壁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混合部包括连接在混液室的内壁上的第二支架和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混合填充体,所述混和填充体为蜂窝体或网状体结构,具有连续的不规则孔径,自所述分液孔第一次混液后的液态冷媒和气态冷媒自不规则孔径充分混合后流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混合部下方还设置有节流孔板,所述节流孔板均匀开设有多个节流孔,所述节流孔板的周边与所述混液室的侧壁密封连接,冷媒自节流孔流入下方的分液底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节流孔板的上表面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所述多个第二凸起与所述节流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节流孔贯穿相应的所述第二凸起的上表面、左表面或右表面的其中之一或任意几个的组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分液底座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分液口,所述分液底座上还设置有分液锥形体,所述分液锥形体位于多个分液口之间,且所述分液锥形体的顶部与所述节流孔板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分液顶内开设有分液通道,所述分液通道为进口小出口大的弧形结构。

一种空调,其换热器的进液管处还设置有所述的分液头。

有益效果:通过用于将液体打散为小液滴的分液孔板和将冷媒液滴和气态冷媒混合并增多气泡的混合部的机构,使得冷媒的气液混合状态更加均匀,有利于制冷剂的平均分配。相对于带射流环和分液锥的分液头,此方法对加工精度要求相应较低。冷媒流速进过分液孔板结构后,冷媒的流速虽有降低,但是其液滴数量增加,在换热器内部的换热表面积会相应增大,有利于提高换热系数。冷媒混合均匀后,避免了传统分液头,由于射流环引起的冷媒冲刷音,对于空调器内机的噪音有改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分液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分液头的内部剖视图。

图中:

1、分液顶;2、分液底座;3、混液室;11、分液通道;21、分液口;31、分液孔板;32、混合部;33、节流孔板;311、分液孔;312、第一凸起;313、第一支架;322、混合填充体;331、节流孔;332、第二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液头,如图1-2所示,包括:分别与管路连接的分液顶1和分液底座2,所述分液顶1和分液底座2之间还连接有混液室3,所述混液室3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用于将液体打散为小液滴的分液孔板31和将冷媒液滴以及气态冷媒混合并增多气泡的混合部32。所述分液底座2上均匀开设有多个与分支管路相连接的分液口21。

液体冷媒自分液顶1进入,此时因液体冷媒的速度低于气体冷媒的速度,液体冷媒多在通道内侧壁,气体冷媒多在通道中间,通过分液孔板31的结构,将在管路中高速流动的气液制冷剂进行初步混合,在分液孔板31的作用下冷媒的流通面积变小后,流速变大但压力变低,使得液体的冷媒被打散为小液滴;用于初步混合后的冷媒通过所述混合部32的结构,降低了气态的流速,将冷媒液体和冷媒气体混合,起到增多气泡,均匀分散的作用。

通过用于将液体打散为小液滴的分液孔板31和将冷媒液滴和气态冷媒混合并增多气泡的混合部32的机构,使得冷媒的气液混合状态更加均匀,有利于制冷剂的平均分配。相对于带射流环和分液锥的分液头,此方法对加工精度要求相应较低。冷媒流速进过分液孔板结构后,冷媒的流速虽有降低,但是其液滴数量增加,在换热器内部的换热表面积会相应增大,有利于提高换热系数。冷媒混合均匀后,避免了传统分液头由于射流环引起的冷媒冲刷音,对于空调器内机的噪音有改善作用。

所述分液孔板31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分液孔311,所述分液孔板31的周边与所述混液室3的侧壁密封连接,冷媒自分液孔311流入下方的混合部32。所述混液室3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支架313,所述分液孔板31通过第一支架313固定连接在所述混液室3的内壁上。也就是自分液顶1进入的冷媒必须自分液孔板31和分液孔311进行初步混合后才能进行第二次混合,所述分液孔311的孔径和规格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所述分液孔311和分液孔板的结构,使得冷媒的流速虽有降低,但是其液滴数量增加,在换热器内部的换热表面积会相应增大,有利于提高换热系数。

为了进一步减少冷媒的速度,同时增加液滴的数量,所述分液孔板31的上表面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312,多个所述第一凸起312与所述分液孔31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分液孔311贯穿相应的所述第一凸起312的上表面、左表面或右表面的其中之一或任意几个的组合。优选的,所述分液孔311贯穿相应的所述第一凸起312的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进一步将流体的冷媒打碎成为更多更为细小的液滴,使得冷媒的换热表面积相应增大,提高换热系数,提高了换热能效。

所述混合部32包括连接在混液室3的内壁上的第二支架321和设置在第二支架321上的混合填充体322,所述混和填充体322为蜂窝体或网状体结构,具有连续的不规则孔径,自所述分液孔311第一次混液后的液态冷媒和气态冷媒自不规则孔径充分混合后流出。所述混合填充体322由不与冷媒反应的不锈钢材料或是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所述混合部32在混液室3内的占比不小于60%。

所述具有不规则孔径的混合填充体322的结构,充分的改变了冷媒的行进方向,使得冷媒与混合填充体322产生更多的碰撞,进一步降低了液态冷媒和气态冷媒的速度,并保持一致,达到了液态冷媒和气态冷媒的充分的混合,且充分混合不受重力的影响;同时又因为碰撞细小而繁多,进一步的降低了液态冷媒和气态冷媒混合时产生的噪音。

为了进一步增加液态冷媒转化成液滴的数量,所述混合部32下方还设置有节流孔板33,所述节流孔板33均匀开设有多个节流孔331,所述节流孔板33的周边与所述混液室3的侧壁密封连接,冷媒自节流孔331流入下方的分液底座2。经过第二次混合后的冷媒在节流孔板33和节流孔331的作用下,冷媒的流速进一步降低,但是打散的小液滴数量增加,相应的成为小液滴的冷媒在换热器内部的换热表面积进一步增大,进一步提高换热系数。

所述节流孔板33的上表面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332,所述多个第二凸起332与所述节流孔33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节流孔331贯穿相应的所述第二凸起332的上表面、左表面或右表面的其中之一或任意几个的组合。所述第二凸起332和第一凸起312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第二凸起332的结构进一步将第三次混合的冷媒打碎成为更多更为细小的液滴,提高了换热能效。

所述分液底座2上还设置有分液锥形体,所述分液锥形体位于多个分液口21之间,且所述分液锥形体的顶部与所述节流孔板33连接,所述分液顶1内开设有分液通道11,所述分液通道11为进口小出口大的弧形结构。所述分液通道11呈纺锥形的弧形结构。所述分液通道的上方还设置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与管路相连接。所述分液顶1、混液室3和分液底座3通过钎焊焊接在一起。

实施例2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其换热器的进液管处还设置有所述的分液头。

综上所述,通过用于将液体打散为小液滴的分液孔板和将冷媒液滴和气态冷媒混合并增多气泡的混合部的机构,使得冷媒的气液混合状态更加均匀,有利于制冷剂的平均分配。相对于带射流环和分液锥的分液头,此方法对加工精度要求相应较低。冷媒流速进过分液孔板结构后,冷媒的流速虽有降低,但是其液滴数量增加,在换热器内部的换热表面积会相应增大,有利于提高换热系数。冷媒混合均匀后,避免了传统分液头,由于射流环引起的冷媒冲刷音,对于空调器内机的噪音有改善作用。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