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片冰机的齿轮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2996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用于片冰机的齿轮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片冰机的齿轮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片冰机,是制冰机的一种,一般多为工业制冰机。所生产冰为薄片状。片冰可以由淡水制成,也可以由盐水制成。片冰为薄片、干爽疏松状的白色冰,厚度3毫米到5毫米,品面形状不规则,直径约为12到45毫米。片冰无尖锐棱角,不会刺伤冷冻物体。可进入被冷却物之间的间隙,减少热交换,保持冰的温度,并有良好的保湿效果。片冰制冷效果优秀,有制冷量大、迅速的特点,因此主要应用于各种大型制冷设施、食品速冻、混凝土冷却等等。

由于片冰扁平的形状特点,使它比同重量的其他各种形状冰的表面积都大。接触表面积越大,制冷效果也就越好。以比较为例,一吨片冰的表面积最小值为1579平方米,而且他类型冰如管冰、颗粒冰只可以提供395到1294平方米,因此片冰的制冷效率比管冰和颗粒冰高2至5倍。

片冰机的制冰过程及原理如下:1、制冰用的水需要加盐(行话叫做加药)至于多少量!看制冰量多少调制泵(柱塞泵)自动调整。2、制冰机主体分为两个腔体,其中外腔体内安装有一定密度的铜管!专业术语叫(蒸发腔)就是俗话讲的制冷的东西。3、外腔体内是一个很规则的圆不锈钢腔体中心有一三叶刮刀与内壁的距离可自行调整一般为3毫米。在冰刀的上方有几组均匀分布的铜喷嘴!4、工作原理为开机时柱塞泵将掺有盐分的水通过几个过滤器将0.2公斤的水均匀的喷到内腔体表面再外腔体的制冷面瞬间形成3毫米厚的冰面在旋转的冰刀作用下将刚制好的冰打成小片落到储藏仓内!民用制冰机原理基本一样!就是内腔为一旋转的冰块盒。其中片冰机上的制冷机在工作时,先是储水箱的冷冻水用水泵不断循环流经板式或分格的蒸发器;然后,压缩机运转后经吸气-压缩-排气-冷凝(液化)-节流-再在蒸发器中以零下10至零下18度的低温蒸发吸热汽化。冷冻水在0度的水温中不断在更低温的蒸发器表面凝结成冰层.当冰层凝结到一定的厚度的时候,致冷剂的蒸发温度达到温控的设定温度后,即接通除霜电磁阀常采用热泵形式除冰,再实现下一次循环。

现有技术中的片冰机大部分采用电机输出驱动力经齿轮变速后,直接驱动内置的刮冰刀旋转,但是这种结构下的刮冰刀要围着蒸发器的外围进行旋转,实际操作中存在传动不平稳,传动比不够精确,工作可靠性低,效率低,寿命不长,对功率、旋转速度和产品的尺寸限制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动平稳,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长,使用的功率、旋转速度和尺寸范围更大的用于片冰机的齿轮驱动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片冰机的齿轮驱动结构,它包括大齿轮、小齿轮、减速电机、蒸发器圆壳体和蒸发器转轴;所述的大齿轮和小齿轮相啮合;所述的小齿轮与减速电机的转轴相连;所述的大齿轮的中心与蒸发器转轴周向限位连接;所述的蒸发器圆壳体与蒸发器转轴周向限位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减速电动机带动小齿轮转动后,传递转速及力矩给大齿轮,大齿轮与蒸发器固定于同一个轴上。随着大齿轮的转动,蒸发器沿着图示旋转方向,作匀速旋转运动。将蒸发器表面凝固的冰层经刮冰刀刮下后,落入容器中!采用本专利申请创造性的将驱动结构与蒸发器相连,让蒸发器来转动,而刮刀不动。显然在这样的结构下,驱动结构传动平稳,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长,使用的功率、旋转速度和尺寸范围更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用于片冰机的齿轮驱动结构在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C-C面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所示:1、大齿轮,2、小齿轮,3、减速电机,4、蒸发器圆壳体,5、蒸发器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和附图2,一种用于片冰机的齿轮驱动结构,它包括大齿轮1、小齿轮2、减速电机3、蒸发器圆壳体4和蒸发器转轴5;所述的大齿轮1和小齿轮2相啮合;所述的小齿轮2与减速电机3的转轴相连;所述的大齿轮1的中心与蒸发器转轴5周向限位连接;所述的蒸发器圆壳体4与蒸发器转轴5周向限位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减速电动机带动小齿轮转动后,传递转速及力矩给大齿轮,大齿轮与蒸发器固定于同一个轴上。随着大齿轮的转动,蒸发器沿着图示旋转方向,作匀速旋转运动。将蒸发器表面凝固的冰层经刮冰刀刮下后,落入容器中!采用本专利申请创造性的将驱动结构与蒸发器相连,让蒸发器来转动,而刮刀不动。显然在这样的结构下,驱动结构传动平稳,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长,使用的功率、旋转速度和尺寸范围更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