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42619阅读:807来源:国知局
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子膨胀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膨胀阀是用于调节蒸发器供液量的装置,控制电子膨胀阀运转时需消耗一定的功率,当需要同时控制的电子膨胀阀数量很多时,需求的总功率非常大,如此,负荷过大,会造成过载,会使得电源供能不足,损伤电源电路,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一种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能够使得电子膨胀阀的需求功率降低,减少电源电路负载。

一种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两个以上用于控制电子膨胀阀运转的运转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电子膨胀阀分为两组以上,所述运转控制指令的数量与电子膨胀阀组数相同;

分别向各组电子膨胀阀依次发送对应的运转控制指令。

一种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两个以上用于控制电子膨胀阀运转的运转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电子膨胀阀分为两组以上,所述运转控制指令的数量与电子膨胀阀组数相同;

发送模块,用于分别向各组电子膨胀阀依次发送对应的运转控制指令。

上述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方法及系统,将电子膨胀阀分为两组以上,然后分别向各组电子膨胀阀依次发送对应的运转控制指令,用于依次控制各组电子膨胀阀工作。本发明的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方法及系统中,所述运转控制指令的数量与电子膨胀阀组数相同,每个运转控制指令控制着对应的一组电子膨胀阀工作,各个运转控制指令是依次发送的,不是同时发送的,说明各组电子膨胀阀不同时工作,减少了同一时间段电子膨胀阀所需的功率,降低了电源电路的负载,无需增加电源电路硬件成本就能保证各组的电子膨胀阀正常工作;且由于电源电路负载降低,能够提高电源电路工作的稳定性,可提高电源电路的工作寿命。

一种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设备,包括:驱动控制电路;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用于

获取两个以上用于控制电子膨胀阀运转的运转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电子膨胀阀分为两组以上,所述运转控制指令的数量与电子膨胀阀组数相同;

分别向各组电子膨胀阀依次发送对应的运转控制指令。

上述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设备,包括驱动控制电路,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用于将电子膨胀阀分为两组以上,然后分别向各组电子膨胀阀依次发送对应的运转控制指令,用于依次控制各组电子膨胀阀工作。本发明的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方设备中,所述运转控制指令的数量与电子膨胀阀组数相同,每个运转控制指令控制着对应的一组电子膨胀阀工作,各个运转控制指令是依次发送的,不是同时发送的,说明各组电子膨胀阀不同时工作,减少了同一时间段电子膨胀阀所需的功率,降低了电源电路的负载,无需增加电源电路硬件成本就能保证各组的电子膨胀阀正常工作;且由于电源电路负载降低,能够提高电源电路工作的稳定性,可提高电源电路的工作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四组电子膨胀阀循环工作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的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的所述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1:获取两个以上用于控制电子膨胀阀运转的运转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电子膨胀阀分为两组以上,所述运转控制指令的数量与电子膨胀阀组数相同;

s12:分别向各组电子膨胀阀依次发送对应的运转控制指令。

上述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方法,将电子膨胀阀分为两组以上,然后分别向各组电子膨胀阀依次发送对应的运转控制指令,用于依次控制各组电子膨胀阀工作。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方法中,所述运转控制指令的数量与电子膨胀阀组数相同,每个运转控制指令控制着对应的一组电子膨胀阀工作,各个运转控制指令是依次发送的,不是同时发送的,说明各组电子膨胀阀不同时工作,减少了同一时间段电子膨胀阀所需的功率,降低了电源电路的负载,无需增加电源电路硬件成本就能保证各组的电子膨胀阀正常工作;且由于电源电路负载降低,能够提高电源电路工作的稳定性,可提高电源电路的工作寿命。

其中,对于步骤s11,所述运转控制指令包括用于启动电子膨胀阀工作的启动指令和/或增加电子膨胀阀开启度的开启度增加指令和/或开启度保持指令。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转控制指令包括开启度增加指令和开启度保持指令时,则向任意一组电子膨胀阀发送对应的开启度增加指令时,获取所述开启度保持指令,并向除所述任意一组电子膨胀阀之外的各组电子膨胀阀发送所述开启度保持指令。

具体地,在所述运转控制指令为开启度增加指令时,可向任意一组电子膨胀阀的开启度控制装置发送对应的开启度增加指令,所述开启度控制装置可为用于控制电子膨胀阀开度的电机,当电机转速增加,电子膨胀阀开度增加,使得电子膨胀阀的供液量增加,要增加电机转速,则要增加电子膨胀阀的输入功率。即向任意一组电子膨胀阀发送开启度增加指令时,用于提高该组电子膨胀阀的输入功率。那么,在向任意一组电子膨胀阀发送对应的开启度增加指令时,获取开启度保持指令,并向除所述任意一组电子膨胀阀之外的各组电子膨胀阀发送所述开启度保持指令,即各组电子膨胀阀不同时以较大输入功率工作,每次向一组电子膨胀阀发送开启度增加指令时,只有一组电子膨胀阀的输入功率最大,其他组的电子膨胀阀以小功率运转。可减少同一时间段电子膨胀阀所需的功率,降低了电源电路的负载。

所述电子膨胀阀可为目标数量的电子膨胀阀,所述目标数量可为需进行驱动的电子膨胀阀的总数量。可将所述电子膨胀阀分为两组、三组、四组或者更多,具体可视实际情况而定。每组的电子膨胀阀数量可相等也可不相等。具体地,如一个空调系统中,电子膨胀阀的目标数量为8个,可将所述8个电子膨胀阀分为4组或3组,分为4组时,每组的电子膨胀阀数量为3个,分为3组时,各组电子膨胀阀数量可为2个、3个。

可选的,每组电子膨胀阀的数量为3个以下。

电子膨胀阀作为调节蒸发器供液量的执行装置,需要一定的功率才能将其驱动工作,电源电路用于为电子膨胀阀提供输入功率,如每一组电子膨胀阀的数量为3个、2个或1个,那么则无需对电源电路有较高的要求,无需对现有的普通供能的电源电路进行改造升级,在保证电子膨胀阀正常工作的同时也可节约硬件成本。

具体地,每组电子膨胀阀的数量为2个;其中,每组电子膨胀阀包括一个主回路电子膨胀阀以及一个增焓电子膨胀阀。

在热泵系统中,主回路电子膨胀阀和增焓电子膨胀阀是两种不同功能类型的电子膨胀阀,主回路电子膨胀阀和增焓电子膨胀阀需同时运行但独立调节才能保证热力泵系统供液量的需要,以保证系统稳定性。

一个具体实例中,所述两个以上的运转控制指令可不同,不同的运转控制指令通过设置不同变量来实现,例如,所述电子膨胀阀的组数为4组,共8个,每组一个主回路电子膨胀阀一个增焓电子膨胀阀,那么就有4个不同的控制指令。具体地,可让变量a从0自加到4,a=4时立即令a=0。因此能让a在0、1、2、3这四个数值间循环变化。令a为0时,调节第一主回路电子膨胀阀以及第一增焓电子膨胀阀,a为1时,控制第二主回路电子膨胀阀以及第二增焓电子膨胀阀工作,a为2时,控制第三主回路电子膨胀阀以及第三增焓电子膨胀阀工作,a为3时,控制第四主回路电子膨胀阀以及第四增焓电子膨胀阀工作,a=4时立即令a=0,即控制第一主回路电子膨胀阀以及第一增焓电子膨胀阀工作。表明循环中,第一主回路电子膨胀阀以及第一增焓电子膨胀阀最先运转,然后第二主回路电子膨胀阀以及第二增焓电子膨胀阀运转,然后第三主回路电子膨胀阀以及第三增焓电子膨胀阀运转,然后第四主回路电子膨胀阀以及第四增焓电子膨胀阀运转,第四主回路电子膨胀阀以及第四增焓电子膨胀阀运转完毕后,又回到第一主回路电子膨胀阀以及第一增焓电子膨胀阀运转,如此循环往复,每次只有一个主回路电子膨胀阀以及一个增焓电子膨胀阀在运转,实现每次电路中只有1/4的负载在运转,功率大幅度下降,不仅保证了电路板的安全运行,也减少了硬件设计的成本。

对于步骤s12,可按照顺序循环控制各组电子膨胀阀工作,一个实施例中,分别向各组电子膨胀阀依次发送对应的运转控制指令的步骤包括:

分别向第一组电子膨胀阀至最后一组电子膨胀阀依次发送第一个运转控制指令至最后一个运转控制指令;

向最后一组电子膨胀阀发送最后一个运转控制指令后,重新执行所述分别向第一组电子膨胀阀至最后一组电子膨胀阀依次发送第一个运转控制指令至最后一个运转控制指令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向第一组电子膨胀阀发送对应的运转控制指令之后,按预设顺序分别向剩余的各组电子膨胀阀依次发送对应的运转控制指令,向最后一组电子膨胀阀发送对应的运转控制指令后,重新向第一组电子膨胀阀发送对应的运转控制指令,然后按预设顺序分别向剩余的各组电子膨胀阀依次发送对应的运转控制指令,如此,循环执行上述步骤。

例如,所述电子膨胀阀的组数为4组,那么就有4个不同的运转控制指令,在一个循环中,先向第一组电子膨胀阀发送第一个运转控制指令,然后向第二组电子膨胀阀发送第二个运转控制指令,然后向第三组电子膨胀阀发送第三个运转控制指令,然后向第四组电子膨胀阀发送第四个运转控制指令;重复执行如上步骤。每一次循环中当其他各组电子膨胀阀未接收到运转控制指令时,其他各组电子膨胀阀均处于“待机”状态,当某一组电子膨胀阀接收到运转控制指令,可控制该组电子膨胀阀工作,该组电子膨胀阀即处于“激活”状态。

一个实施例中,分别向各组电子膨胀阀依次发送对应的运转控制指令的步骤包括:

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向各组电子膨胀阀依次发送对应的运转控制指令;其中,所述预设时间间隔为32ms至16s。

各组电子膨胀阀在每一循环中工作的时间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可低至毫秒级,例如保持各组电子膨胀阀在每一循环中的工作时间为32ms、100ms、1s、2s、3s、·····8s····16s。请参阅图2,例如,预设时间间隔为1s,有四组电子膨胀阀,在第0秒向第一组电子膨胀阀发送第一个运转控制指令,控制第一组电子膨胀阀在第0秒至第1秒运转;在第1秒向第二组电子膨胀阀发送第二个运转控制指令,控制第二组电子膨胀阀在第1秒至第2秒运转;在第2秒向第三组电子膨胀阀发送第三个运转控制指令,控制第三组电子膨胀阀在第2秒至第3秒运转;在第3秒向第四组电子膨胀阀发送第四个运转控制指令,控制第四组电子膨胀阀在第3秒至第4秒运转;然后,循环执行上述步骤,在第4秒向第一组电子膨胀阀发送第1个运转控制指令,控制第1组电子膨胀阀在第4秒至第5秒运转,依次类推。

基于本发明的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方法,可通过如下控制电路实现:如图3,使用stm32f103zg单片机,将单片机引脚输出连接到uln2003驱动芯片,uln2003驱动芯片通过cn端子连接电子膨胀阀,进而控制电子膨胀阀。电子膨胀阀一般为五线四相(一根中线,a、b、c、d四个相位线)驱动,每个电子膨胀阀占用4个单片机引脚,分别对应a、b、c、d四个相。驱动时按照四相八拍(a-ab-b-bc-c-cd-d-da轮流导通)的方式,由stm32f103zg单片机的4路i/o口输出脉冲信号,经过uln2003驱动芯片,送至电子膨胀阀,以控制一个电子膨胀阀的工作,每个电子膨胀阀都有单独的控制接口,电路上没有关联,这是独立调节的硬件基础。

以上阐述了本发明的一种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阐述本发明的一种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的所述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系统,可包括:

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两个以上用于控制电子膨胀阀运转的运转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电子膨胀阀分为两组以上,所述运转控制指令的数量与电子膨胀阀组数相同;

发送模块20,用于分别向各组电子膨胀阀依次发送对应的运转控制指令。

上述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系统,将电子膨胀阀分为两组以上,然后分别向各组电子膨胀阀依次发送对应的运转控制指令,用于依次控制各组电子膨胀阀工作。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方法及系统中,所述运转控制指令的数量与电子膨胀阀组数相同,每个运转控制指令控制着对应的一组电子膨胀阀工作,各个运转控制指令是依次发送的,不是同时发送的,说明各组电子膨胀阀不同时工作,减少了同一时间段电子膨胀阀所需的功率,降低了电源电路的负载,无需增加电源电路硬件成本就能保证各组的电子膨胀阀正常工作;且由于电源电路负载降低,能够提高电源电路工作的稳定性,可提高电源电路的工作寿命。

本发明的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系统与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方法一一对应,在上述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方法的实施例阐述的技术特征及其有益效果均适用于所述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系统的实施例中,特此声明。

以上阐述了本发明的一种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阐述本发明的一种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设备,包括:驱动控制电路;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用于

获取两个以上用于控制电子膨胀阀运转的运转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电子膨胀阀分为两组以上,所述运转控制指令的数量与电子膨胀阀组数相同;

分别向各组电子膨胀阀依次发送对应的运转控制指令。

上述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设备,包括驱动控制电路,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用于将电子膨胀阀分为两组以上,然后分别向各组电子膨胀阀依次发送对应的运转控制指令,用于依次控制各组电子膨胀阀工作。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方设备中,所述运转控制指令的数量与电子膨胀阀组数相同,每个运转控制指令控制着对应的一组电子膨胀阀工作,各个运转控制指令是依次发送的,不是同时发送的,说明各组电子膨胀阀不同时工作,减少了同一时间段电子膨胀阀所需的功率,降低了电源电路的负载,无需增加电源电路硬件成本就能保证各组的电子膨胀阀正常工作;且由于电源电路负载降低,能够提高电源电路工作的稳定性,可提高电源电路的工作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例,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